2025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闡釋了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莫基爾、阿吉翁、豪伊特共享殊榮
202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台北時間13日傍晚正式揭曉,由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與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共同獲獎,得獎理由是「闡釋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瑞典皇家科學院特別強調將「這個獎項的一半」頒給在美國西北大學任教的莫基爾,因為他「闡明了透過技術進步實現持續成長的先決條件」;「另外一半」則由法國高等研究院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阿吉翁與美國布朗大學的豪伊特共享,因其「關於透過創造性破壞實現持續成長的理論」。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宣布獎項的新聞稿中指出,過去兩世紀以來,世界首次迎來持續性的經濟成長。這使得無數人擺脫貧困,為當今繁榮奠定基礎。2025年的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理論,闡釋了創新如何成為推動經濟的動力。一方面,日新月異的科技無論是生產方式還是產品,不斷取代舊有技術、形成永無止境的循環,這正是經濟持續成長的根基;但另一方面,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其實「停滯」才是常態,儘管不時出現重要發現,但成長總會趨於平緩。
瑞典皇家科學院盛讚莫基爾(Joel Mokyr)爬梳歷史資料,揭示「持續成長成為新常態」成因的重要途徑。他指出創新若要在自我生成的過程中持續成功,我們不僅需要知其然,更需知其科學原理的所以然。在工業革命之前,人們往往做不到後者,這也使得人們難以在新的發現和發明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墨基爾同時強調,社會必須對新思想保持開放態度,允許變革發生。
至於阿吉翁(Philippe Aghion)與豪伊特(Peter Howitt)同樣研究了持續成長背後的機制。在199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他們為所謂的「創造性破壞」構建了數學模型:當更優質的新產品進入市場時,銷售舊產品的公司便會遭受損失。創新代表著具有創造性的嶄新事物,然而它同時也具有破壞性——當某企業的技術變得過時,該企業便會在競爭中敗下陣來。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三位得獎者以不同方式展現了創造性破壞如何引發衝突,而這些衝突必須以建設性的方式加以管理,否則創新也將被既有的企業與利益團體所阻。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約翰·哈斯勒(John Hassler)表示:「得獎者的研究表明,經濟成長並非理所當然。我們必須維護創造性破壞背後的機制,避免經濟再度陷入停滯。」
經濟成長的「新常態」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經濟學家透過計算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成長來衡量經濟發展,但實際上經濟成長涵蓋的範疇遠不止金錢層面。包括新藥物的問世、更安全的汽車、更優質的食品、效率更高的家庭供暖與照明方式、網際網路的普及、能更跨越更遠距離的溝通機制——這些都是經濟成長所包含的諸多面向中的一部分,而且也只是一小部分。
不過基於技術發展的經濟成長並非歷史常態,而且恰恰相反。瑞典與英國在十四世紀初至十八世紀初的趨勢就是最好的證明:儘管重要創新其實一直不斷湧現,但這兩個社會的經濟狀況時好時壞,整體成長也幾乎難以察覺。這些發現因此對長期經濟成長並未產生顯著影響,莫基爾認為,這是因為新思想未能持續演進,也未能催生我們如今視為理所當然的改進與新應用——這些本應是重大科技進步的自然結果。
但是當我們審視英國與瑞典自十九世紀初至今的經濟成長軌跡,所見景象卻截然不同。除去1930年代大蕭條等易辨識的特殊時期,經濟成已成為新常態。19世紀初之後,許多工業化國家也呈現類似模式,年均成長率穩定維持在近2%。這個數字看似微不足道,但持續此等成長意味著個人工作生涯中收入將翻倍。長遠而言,這對世界格局與人們的生活品質都產生了革命性影響。
新常態的成因是什麼?
那麼究竟是什麼創造了這種持續的經濟成長?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今年的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這個問題。莫基爾透過經濟史研究證明,持續湧現的有用知識誠屬不可或缺。這類知識包含兩大要素:其一是莫基爾所稱的命題知識 ,即對自然界規律的系統性描述,闡明事物運作的原因 ;其二是規範知識 ,例如實用指南、圖解或配方等,具體說明事物運作所需的必要條件。
莫基爾指出,在工業革命之前,技術創新主要基於規範性知識。人們知道某種方法有效,卻不明白其原理。命題知識(如數學與自然哲學)的發展則不依賴規範性知識,這使得在既有知識基礎上進行拓展變得困難,甚至不可能。當時的創新嘗試往往雜亂無章,或採用命題知識充足者明知徒勞的方法——例如製造永動機或想找出製造黃金的煉金術。
十六、十七世紀見證了作為啟蒙運動一部分的科學革命。科學家開始堅持精確的測量方法、條件可控的實驗,實驗結果則需可重複驗證,從而促進了命題知識與規範知識之間的反饋機制。這使得可用於生產商品與服務的實用知識得以積累。典型案例包括:蒸汽機因當時對氣壓與真空的洞見而獲得改良,鋼鐵生產技術則因理解氧氣如何降低液態生鐵碳含量而取得突破。
實用知識的成長不僅促進既有發明的優化,更為其開拓了嶄新的應用領域,至於命題性知識有時也能有助於降低對新觀念的抗拒。十九世紀時,匈牙利醫師伊格納茲·塞梅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 )發現,只要醫護人員先洗手,產婦死亡率便會大幅下降。倘若他當時能理解箇中原因,並證明存在可被洗手殺死的危險細菌,他的理念或許能更早產生影響。
從理論到實踐
若要將新構想付諸實踐,實務知識、技術能力、以及至關重要的商業智慧皆屬不可或缺。若是缺乏這些要素,最璀璨的創意也將淪為紙上談兵——達文西的直升機設計便是如此。莫基爾強調,英國之所以率先實現持續成長,在於當時的英國匯集了眾多技藝精湛的工匠與工程師——他們既能理解設計圖稿、亦能將創意轉化為商業產品,這項能力正是實現永續成長的關鍵所在。
莫基爾主張,社會對變革保持開放態度是持續成長的另一項必要條件。他犀利地指出,基於技術變革的成長不僅造就贏家,同時也造就了輸家。因為當新發明取代舊技術,可能破壞現有結構與工作模式——這正是為何技術創新經常遭既得利益集團抵制,因為這些人深切感受到自己受到威脅。不過啟蒙運動帶來了對變革的普遍接納,像是議會等新制度也讓特權階級不容易阻撓變革。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利益團體的代表齊聚一堂,達成互惠互利的妥協方案。這些社會制度的變革,消除了持續成長的主要障礙。
成長是一個「轉變的過程」
相較於莫基爾運用歷史觀察來找出持續成長所需的要素,阿吉翁與豪伊特則深受現代數據啟發,並且構建出數學經濟模型,揭示技術進步如何驅動持續成長。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這兩種方法雖然不同,但本質上都是在探討相同的問題與現象。
如上所述,英國與瑞典等工業化國家的經濟成長表現相當穩定,但在表面之下,現實卻遠非如此平穩。以美國為例,每年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企業倒閉,同時也有同等數量的企業成立。在存續的企業中,每年都有大量職位產生或消失;即使其他國家的數字未達此高度,其模式卻如出一轍。
阿吉翁與豪伊特意識到,這種創造性破壞的轉型過程——企業與職位不斷消亡並被取代——正是推動持續成長的核心機制。當某企業提出更優質產品或更高效生產方式的構想時,便能擊敗競爭對手成為市場領導者。然而當企業的優勢一旦確立,便會激勵其他企業進一步改良產品或生產方法,從而攀上產業巔峰。
這個數學模型的機制可簡化描述為:當擁有最先進技術的企業為其產品取得專利時,便能收取高於生產成本的費用,從而從壟斷中獲利。這些企業正是攀上階梯頂端的佼佼者。專利能抵禦競爭,卻無法阻止其他企業創造可申請專利的新技術。若新產品或生產製程足夠優異,便能取代舊技術,在階梯上更進一步攀升。
專利壟斷所帶來的獲利潛力,也會促使企業投入研發(R&D)。企業認為自己能維持領先地位的時間越長,這種誘因就越強,研發投資也隨之增加。然而研發投入的增加將導致創新週期縮短,進而使領先企業被擠下寶座。在經濟體系中,這些決定研發投資規模的力道之間會形成平衡,進而決定創造性破壞的速度與經濟成長的步調。
至於用於研發投資的資金源自家庭儲蓄。儲蓄量取決於利率高低,而利率又受經濟成長率影響。因此生產、研發、金融市場與家庭儲蓄相互關聯,無法單獨抽離分析。經濟學家將各市場處於平衡狀態的模型稱為具一般均衡的宏觀經濟模型。阿吉翁與豪伊特於1992年論文中提出的模型,也是第一個具備一般均衡的創造性破壞宏觀經濟模型。
研究引領出更多研究
阿吉翁與豪伊特於1992年構建的模型催生了新研究,包括對市場集中度的探討——這項指標涉及相互競爭的企業數量,過高或過低的集中度皆不利於創新進程。儘管技術取得可喜進展,但最數十年的經濟成長卻呈現下滑態勢。根據阿吉翁與豪伊特模型,其中一種解釋是部分企業已形成過度壟斷。為抑制市場支配力過強現象,可能需要採取更強有力的政策。
另一項重要教訓在於,創新會造就贏家與輸家。這不僅適用於企業,也適用於其員工。高成長需要大量創造性破壞,這意味著更多工作機會消失,失業率可能攀升。因此在協助受影響者轉移到生產力更高的職場時,提供支援至關重要。保護勞工而非工作機會——例如透過有時被稱為「彈性保障」的制度——或許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記者會上,許多記者都提到人工智慧與創新之間的關係。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莫基爾、阿吉翁與豪伊特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代趨勢及應對重大問題之道。例如莫基爾的研究表明,人工智慧能強化命題知識與規範知識之間的反饋機制,並加速實用知識的累積速度。
不過長遠來看,持續成長對人類福祉的影響並非完全是正面的。因為持續成長不等同於永續成長,創新也可能帶來負面的副作用。莫基爾主張,這類負面效應有時會觸發解決問題的進程,使技術發展成為自我修正的過程。然而這往往需要精心設計的政策來引導,例如在氣候變遷、污染、抗生素抗藥性、日益加劇的不平等現象,以及自然資源不可持續使用等領域。
總而言之,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教導我們:持續成長絕非理所當然。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經濟停滯而非成長才是常態。他們的研究表明,我們必須察覺並抵禦威脅持續成長的因素。這些威脅可能源於允許少數企業壟斷市場、限制學術自由、知識擴展停留在區域而非全球層面,以及來自潛在弱勢群體的阻撓。若未能應對這些威脅,那台賦予我們持續成長的「創造性破壞」引擎恐將停擺——屆時我們將不得不再次適應停滯狀態。
這次經濟學獎的三位得主分別出生於荷蘭、法國與加拿大。其中莫基爾1946年生於荷蘭萊頓,1974年獲耶魯大學博士,現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阿吉翁1956年生於法國巴黎。1987年哈佛大學博士,現任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豪伊特1946年生於加拿大,1973年獲美國西北大學博士,現任教於美國布朗大學。三人將共享1,100萬瑞典克朗的諾貝爾獎金,不過莫基爾獨享其中一半,阿吉翁則與豪伊特共同分享另一半的獎金。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202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批川普扯到明朝 評這事「史上最大的烏龍球」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莫基爾(Joel Mokyr)、阿吉翁(Philippe Aghion)以及郝伊特(Peter Howitt)3位學者獲得,他們研究發現,人類歷史發展中,創新是促成經濟成長、改善人們生活水準的關鍵。其中,莫基爾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高等教育改革感到憂心,稱這很可能是自中國明朝以來史上最大的烏龍球。教授的話語不禁讓人懷疑,明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鏡報 ・ 1 天前
颱風風神估週末生成「路徑變了」 影響最劇烈時間曝光
受限於環境,熱帶系統增強時間將延後!中央氣象署估今晚至明日才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週末生成為颱風「風神」,週日起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將影響全台,其中雨勢最顯著時間落在週日至週二,氣象署也說明一週天氣概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2 小時前

準颱風「風神」路徑南修 全台週末大變天!轉冷+豪雨下到發紫
【記者黃泓哲、江宜潔/台北報導】今(16)日東風帶來水氣、全台天氣變化明顯,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大台北、恆春半島也有零星降雨,接著午後山區及高屏恐出現局部雷陣雨,直到週末東北季風報到,整體感受可能會十分濕涼。值得注意的是,熱帶擾動(96W)持續整合中,目前預估最快這兩天有機會發展成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至於路徑則又略為南修了。
壹蘋新聞網 ・ 17 小時前
五姬穩交小開2/穩交5年萬海千億小開男友 翁滋蔓傳「因1原因」難當豪門媳婦
「台大五姬」翁滋蔓擁著北一女、台大的高學歷,加上亮眼外型,是「祖嬤級」的宅男女神,而本刊曾於5年前拍到她和萬海千億小開當街恩愛照,但即使至今還在穩交,卻遲遲當不了豪門媳婦,據悉就是過不了長輩那關。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輝達選地T17T18、李四川坦言最不喜歡!新壽仍想直接移轉…合意終止契約若破局、黃仁勳選址會改哪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5月,宣布海外總部要落腳北士科T17、T18,並與新壽簽訂MOU,卻沒想到時隔5個月進度是零,中間的紛擾一度讓輝達發函請北市府尋找替代方案,因此出現T12以及民生社區松南營區兩個備案。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3 天前
老公癌末若死了、我住的房子還要分給其他人?預立遺囑也沒用⋯代書一招破解「兄弟姐妹特留分」
隨著時代的變化,不生小孩的頂客族持續增加,而許多頂客族恩愛一輩子卻不知道,配偶過世,剩下的遺產並非由另一半獨拿,而必須得跟配偶的兄弟姊妹一起繼承。有代書分享一對頂客族,丈夫得癌症,臨終時夫妻才發現,丈夫的遺產竟然小叔要分一杯羹,感到十分震驚不解,而代書使出一招破解,成功讓妻子獲得丈夫所有財產。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同樣撞臉法拉利 為何小米YU7爆紅、Toyota Crown Sport卻叫好不叫座?
我們在比較汽車時,會以相同定位或價格區間作為切入點,但本篇要介紹的Ferrari Purosangue、Toyota Crown Sport與小米YU7這三款休旅車,無論價格、定位或動力規格都大相逕庭,甚至有一款價格遠高於其他兩款。為什麼會將這三款車放在一起討論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外觀實在太相似了。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 23 小時前
10天連假要來了!197校17日起「不用上課」 一票家長崩潰
許多家長認為開學既能夠讓孩子回歸校園生活,也可以讓生活變得輕鬆一點。不過,這縣市從國小到高197所學校,將於10月17日迎來10天連假「全面停課」。消息一出,學生歡呼聲不斷,家長則是相當崩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準風神「侵台機率」曝光!粉專警「3地區嚴防劇烈降雨」:做好準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熱帶擾動96W被預告即將生成,面對再有颱風可能逼近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也透露目前特別協調所,已經轉為緊急應變協調所,隨時針對「風神」形成後馬上的天災預防調度,氣象粉絲專頁「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特別發文,提及96W現在正處於組織性改善中,預計還需要兩三天整合,並揭開「風神」若生成的襲台可能性,在19至22日間在台灣3地區可能因為共伴效應出現劇烈降雨。
民視 ・ 15 小時前
獨家/「預算不足」員工旅遊玩不起墾丁 老闆乾脆改飛日本5天4夜
台灣國旅價格持續攀升,假日出遊動輒破萬元,讓不少人寧願買機票出國玩。近期就有網友分享,公司員工旅遊原本要去墾丁遊玩,但因為「預算不足」改為前往日本,消息引起熱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76歲潘迎紫真實狀態超驚人 「禁食禁水禁語16天」曝答應出席金鐘主因
「一代女皇」潘迎紫受邀擔任第60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嘉賓,16日提前與媒體會面進行訪問。76歲的她保養得宜,就連頸部細紋都難以看見,凍齡程度令人驚嘆。這些年她虔心修佛,剛好頒獎典禮當天與原定的齋戒日期衝突,「跟上師討論了很久,他很慈悲,讓我晚三天再去閉關。」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6 小時前
快訊/不要市府一毛錢!新壽連說16次:我們要把輝達留下來
在外界眾多質疑與糾紛未解的情形下,新光人壽位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T17、T18 用地今天正式舉行動土儀式,成為台北市府、新壽與輝達之間土地開發權角力的新節點。儀式後的受訪環節中,台新新光金控總經理林維俊連續說了16次:「我們要把輝達留下來」,他同時還強調,希望與輝達再簽MOU,重新協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外國人吃鼎泰豐「剩一盤精華」 隔壁台人傻眼:不能忍受
鼎泰豐是不少外國觀光客來台必吃美食,一名網友昨(8)日到某間分店用餐時,發現隔壁的外國人點了排骨蛋炒飯,但整片排骨幾乎沒吃,把炒飯吃完後就離開了,他拍下照片在網路上分享,吸引40萬網友點閱,直呼「排骨不是最精華的嗎」,還有人說這就像點珍奶,結果珍珠一顆也沒吃。
中時新聞網 ・ 1 週前
浴池幫男主用手排毒!短劇《折腰》上線24小時遭下架 導演無奈:低俗才有流量
夯古裝劇《折腰》由劉宇寧與宋祖兒領銜主演,一炮而紅,近日該劇也推出短劇版,由演員岳雨婷、吳希澤主演,不過昨(15日)才一開播,就因「忠於原著」尺度太大,在上線不到24小時內便遭下架,但也掀起熱烈討論。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台灣大賽》史上首次!兄弟前兩戰主場皆完售、合計8萬人
台灣大賽18日開打,中信兄弟將和樂天桃猿爭冠,前兩戰大巨蛋主場售票踴躍,兄弟稍早公告,內外野的一般座位觀眾席已在今天傍晚全數完售。稍早次戰接近完售時,兄弟總教練平野惠一就得知售票狀況。平野說:「真的很開心。之前有提過,總教練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吸引球迷進場,所以很開心,我們也會盡量努力打出好的內容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鴻海逼近200元可甜價進場?老手點名「9檔AI神股」可撿便宜:越跌越要買!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昨(15)日結算日氣勢如虹,在多空拉鋸中強勢翻紅,大盤狂飆482點收在27,275點,重返萬七之上,市場熱議多空誰勝出。投...
FTNN新聞網 ・ 17 小時前MLB》大谷翔平G4先發!總教練曝第7戰「不排除中繼」
洛杉磯道奇隊正為國聯冠軍系列戰做好萬全準備,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在第2戰後公布了完整先發輪值,確認第3戰由葛拉斯諾(Tyler Glasnow)登板,第4戰則由大谷翔平擔任先發。羅伯茲更透露,若系列賽延長至第7戰,不排除讓大谷以中繼身份登板救援。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AI電力革命掀暗潮!力積電意外躍升輝達供應鏈「隱藏王牌」 網狂刷:相信黃董就對了!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AI浪潮推動的不只是晶片運算力,更點燃全球電力架構的全面革新。繼輝達(NVIDIA)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後,美國第三代半...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震撼娛樂圈!知名命理師卜陽安詳離世 太太證實「沒給家人帶來困擾」:告別式低調完成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娛樂圈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曾為蔡依林、蕭亞軒等天后改名、享有盛名的命理師卜陽,於14日於睡夢...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