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喊話科技股領漲 美股再創新高、台積電ADR漲3.57%
投資人聚焦AI熱潮與美國聯準會降息前景,暫時忽略美國政府關門影響,美股主要指數週三大多收漲,標普500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擺脫前一個交易日的頹勢,雙雙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請聽AI報導)
在市場持續關注美國政府停擺邁入第2週的進展之際,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關於AI算力需求大增的樂觀發言,激勵輝達股價週三大漲4.04美元,漲幅維為2.18%,收在189.08美元,也帶動美股主要指數同步上攻。
道瓊工業指數週三持平,收在46601.7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39.13點,漲幅為0.58%,收在6753.72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55.02點,漲幅為1.12%,收在23043.3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225.43點,漲幅為3.40%,收在6860.20點。台積電ADR上漲10.49美元,漲幅為3.57%,收在304.52美元。(以上新聞由楊清緣編輯,AI播報)。
其他人也在看

政府停擺稅照收 美國稅局只剩一半人力 這些業務優先做
隨著美國聯邦政府關門進入第二週,美國國稅局(IRS)正面臨巨大的營運衝擊。該機構近一半的員工,約3.4萬人,被下達被迫休假(furlough)的指令。為了在國會資金中斷的情況下維持最低限度的運作,IRS已啟動應急計畫,以確保關鍵的稅務執法、數據安全以及報稅季準備工作能夠繼續進行。IRS10月9日致信員工,表示大多數業務將停止運作。這項應急計畫已於當日生效,並......
風傳媒 ・ 1 天前
全文》解嚴超越戒嚴!賴清德國慶談減稅:把經濟發展「好數字」變「好日子」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10)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臺灣」為題發表國慶演說。他說,臺灣解除戒嚴天數,正式超越了令人窒息的戒嚴統治天數,這象徵著臺灣徹底揮別威權體制和陰霾,迎向民主和充滿希望的未來。他也提及,經濟發展的果實應該為全民所共享,把「好的數字」變成「好的日子」,不遺漏任何一個人。 賴清德致詞全文如下: 大會主席韓國瑜院長、蕭美琴副總統、卓榮泰院長、貝里斯察芙拉總督伉儷、聖露西亞查爾斯總督伉儷、巴拉圭共和國眾議院拉多雷議長、日本「日華議員懇談會」古屋圭司會長,來自友邦和友好國家的慶賀團團長、各國駐臺使節、海內外貴賓,現場以及收看電視和直播的國人同胞:大家好! 今天是中華民國國慶,每年我們都齊聚一堂慶賀國家生日,但今年意義非凡! 今年是臺灣民主化歷史性的一年! 就在上個月、9月10日,我們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臺灣解除戒嚴天數,正式超越了令人窒息的戒嚴統治天數,這象徵著臺灣徹底揮別威權體制和陰霾,迎向民主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我們不會忘記,不論是團結抵禦侵略的血淚,還是前仆後繼為了追求民主自由、實現主權在民的無私犧牲,那些曾經與這塊土地交織的故事,都是我們共同的記憶。 而歷
新頭殼 ・ 20 小時前
那指、費半創高 台股早盤飆漲400點續締新猷!台積電寫新天價1455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樂觀看待AI語言模型推升運算需求,美股三大指數同創新高,那指、費半勁揚1.12%、3.4%。台股昨日收跌148點,今日(10/9)開盤跳空大漲逾200點,早盤最高漲逾400點至27463點,刷新週二創下的盤中史高紀錄。台積電再創新天價1455元。
太報 ・ 1 天前AI熱潮引發泡沫疑慮 亞股隨美股跌勢多收黑
(中央社香港1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科技公司近來公布大規模人工智慧(AI)投資案,和以色列政府批准人質與停火協議使中東緊張局勢稍見緩和,但美國政府關門與AI泡沫疑慮仍使市場承壓,亞股今天多收低。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賴總統國慶談話 分析師:台股注意政策題材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台北10日電)美國政府持續停擺,美股漲勢暫歇,9日收黑。市場聚焦總統賴清德今天國慶演說,提出台灣將打造為全球前5大算力中心,並推動AI及國防等產業建設。分析師指出,政策題材可能是下週台股盤面焦點,除AI族群外,航太、網通等軍工概念股也值得留意。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電子五哥營收〉仁寶Q3營收1871億元小幅季增 非PC業務明年逐步貢獻
仁寶 (2324-TW) 今 (9) 日公告 9 月營收 697.19 億元,第三季營收 1871.2 億元,季對季小幅成長,符合先前法說會預期。仁寶指出,PC 業務第四季仍有望成長,非 PC 業務持續推進中,預計明年開始貢獻。
鉅亨網 ・ 1 天前黃仁勳幾句話 台股再現25千金 台達電股價創千元新高
台達電(2308)公布自結8月單日月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25元,遠優於上半年月平均EPS 1.55元,下半年獲利成長動能強,不甩外資連兩日賣超共6,416張,今(9)日股價終於攻上1,000元以上,最高1,005元,晉升千金股。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大立光擺脫匯損陰霾!第三季EPS為53.05元
大立光(3008)9日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三季營收為176.77億元,季增51.44%,年減7%,毛利率47.2%,寫8季來低點,不過擺脫匯損陰霾,業外收益18.98億元,稅後純益70.8億元,季增586%,年增6.8%,每股稅後純益(EPS)53.05元,不僅較上季大幅上揚,也優於去年同期。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公告】祥碩 2025年9月合併營收14.22億元 年增169.49%
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日上市公司:祥碩(5269)單位:仟元 【公告】祥碩 2025年9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1,421,833去年同期527,603增減金額894,230增減百分比169.49本年累計9,894,249去年累計6,181,358增減金額3,712,891增減百分比60.07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台達電9月營收首破500億元 Q3再創單季新高
受惠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建置潮,台達電(2308)9月合併營收570.61億元,月增19.22%,年增53.83%,不但連續三個月創單月歷史新高,更首次衝破500億元大關,推升第三季營收達1,485.18億元,季增21.19%,年增33.97%,續創單季新高紀錄;累積前9月合併營收3,932.72億元,年增28.12%,同為歷年同期最佳紀錄。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公告】興富發 2025年9月合併營收30.05億元 年增-1.5%
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日上市公司:興富發(2542)單位:仟元 【公告】興富發 2025年9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3,005,262去年同期3,050,875增減金額-45,613增減百分比-1.5本年累計14,371,986去年累計24,738,026增減金額-10,366,040增減百分比-41.9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公告】潤隆 2025年9月合併營收192.1萬元 年增-99.66%
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日上市公司:潤隆(1808)單位:仟元 【公告】潤隆 2025年9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1,921去年同期570,068增減金額-568,147增減百分比-99.66本年累計103,606去年累計8,591,185增減金額-8,487,579增減百分比-98.79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旺季效應 和碩、仁寶9月營收靚
旺季帶動,和碩(4938)、仁寶(2324)9月營收回溫。和碩9月營收重返千億,為1,149億元,月增74.52%、年增5.17%;仁寶9月營收697.2億元,月增18.6%、年減16.8%。展望後市,和碩預期第四季通訊產品新品挹注,營收表現應是全年高峰,同時伺服器出貨也會優於第三季;仁寶則維持先前法說會看法,PC業務第四季有望成長,但需注意環境變化。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台積電9月營收快揭曉!今漲30元至1445元天花板價 股市名師:有望再創新高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反駁甲骨文雲端業務難賺錢,台積電ADR(TSM)漲3.57%、收304.52美元,台積電台北現股今(9)日一甩昨日跌勢,盤中最高上漲30元至1445元,專家表示,台積電在法說會前有望挑戰新高。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台達電再寫最強單月!9月營收衝上570億元、年增率飆53%
台達電再刷單月營收新高!台達電(2308)今(9)日公布9月營收達570.61億元,仍呈年月雙增,年增幅達到驚人的53.8%,再度刷新單月營收歷史最高,累計前3季營收為3,932.72億元、年增28.1%,續寫同期新高。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公告】大聯大 2025年9月合併營收890.9億元 年增-15.69%
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日上市公司:大聯大(3702)單位:仟元 【公告】大聯大 2025年9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89,089,863去年同期105,674,770增減金額-16,584,907增減百分比-15.69本年累計743,752,298去年累計648,945,431增減金額94,806,867增減百分比14.61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公告】合庫金 2025年9月合併營收64.47億元 年增18.14%
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日上市公司:合庫金(5880)單位:仟元 【公告】合庫金 2025年9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6,446,501去年同期5,456,841增減金額989,660增減百分比18.14本年累計54,863,331去年累計50,830,120增減金額4,033,211增減百分比7.93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傳鴻海收購日產破局? 日媒揭關鍵:9月已決定退出
收購談判破局?日前,日產汽車(Nissan)計畫出售位於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追濱工廠,並且試圖引進台灣鴻海精密工業(Foxconn)技術,共同在電動車(EV)領域和鴻海展開合作。不過,據日媒《東京電視台》報導指出,雙方談判已破局,鴻海已於9月中決定放棄收購,日產內部也傳出高層不願讓鴻海接手的流言。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