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君恐失明!甲狀腺低下「眼睛斜視」 連動3次刀
女星高慧君出道超過25年,橫跨歌手、演員領域,還獲得三金入圍肯定,不過,她近年健康出狀況,因甲狀腺問題引發眼睛疾病,但動刀治療後仍未痊癒。據了解,她10月起一連接受3項眼睛手術,更做了最壞心理準備,如果無法修復,大不了回山上養雞種菜。
根據《鏡週刊》報導,高慧君2021年突然視線模糊、看不清,發現眼睛垂直斜視,才得知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於是先花1年多治療甲狀腺,待甲狀腺問題穩定後,就開始矯正因眼外肌肥大造成的斜視。雖然高慧君積極接受恢復手術,但剛開始得知斜視時,曾詢問上帝:「是不是我哪裡做不好?」並痛哭了3天,之後決定堅強面對,因為還有年邁的媽媽需要陪伴、照顧。
而高慧君近期因眼球突出壓迫視神經,必須進行眼窩減壓手術,但鑒於早前的麻醉經驗,決定改為全身麻醉,從口中插氣管內管。除了眼窩,還要矯正右眼眼瞼攣縮,11月底則接受雙眼皮對稱的修復手術,幾乎每2週就動一次刀,然而,她仍以正能量鼓勵有類似情形的病友,「先鼓起勇氣就醫,畢竟我不是醫生,只能分享經驗」。
此外,高慧君因眼睛疾病須長期配戴眼罩,起初造成眼皮周遭敏感,走路也容易摔跤,但她安慰自己,「上帝要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凡事要更小心」。只是她覺得自己病痛連連,很對不起爸媽,讓老人家操煩,加上媽媽也疾病纏身,讓她難過地跟媽媽道歉,令人很是心疼。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SJ大巨蛋終場 E.L.F.獻無人機秀
不只1家供應商 龍忠其他蛋合格
NBA》巴恩斯準大三元 暴龍近7戰6勝
其他人也在看

甲狀腺異常引眼疾 高慧君連動3手術:做好最壞心理準備
影星高慧君2年多前因甲狀腺問題引起罕見的單眼斜視,不料手術後未完全恢復,眼睛只恢復8、9成。近日高慧君連動3次手術,包括因凸眼而做的眼窩減壓手術,甚至經歷全身麻醉、削骨。據《鏡週刊》報導,高慧君表示,她已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若無法修復,大不了回山上養雞種菜。
太報 ・ 13 小時前
奮力抗病魔/獨家!甲狀腺引發眼疾 高慧君動3次手術恐失明
高慧君2年多前因甲狀腺問題引發罕見的單眼斜視,手術後並未完全痊癒,眼睛只恢復8、9成,近日她連動3次手術,因為凸眼而做眼窩減壓手術,甚至全身麻醉、削骨,她也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如果無法修復,大不了回山上養雞種菜。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鳳凰台上》哭戲超虐心 彭小苒演到一半「隱形眼鏡滑掉」掀熱議
中國女星彭小苒2019年憑藉陸劇《東宮》爆紅,近期她與任嘉倫一同領銜主演的《鳳凰台上》,開播後便以強烈虐戀情節掀起熱議,其中一場哭戲被製作方以特寫呈現,觀眾卻意外發現她的透明隱形眼鏡在拍攝時嚴重滑片,幾乎整片位移到眼尾處,但她為了戲劇張力全程不眨眼,順利完成表演,超強控場能力瞬間登上微博熱搜。
太報 ・ 2 小時前
53歲金鐘視后一個月動3次手術!全身麻醉、削骨 做好恐失明最壞打算
曾獲金鐘女主、女配角獎的53歲高慧君因甲狀腺功能問題,造成單眼斜視,雖做過手術,但並未痊癒,還有大小眼問題。根據《鏡週刊》報導,她近日連動3次手術,也做好最壞打算,就是可能失明。
鏡報 ・ 13 小時前
Angelababy帶兒逛街被捕獲!8歲小海綿身高暴衝「超過媽肩膀」
中國女星Angelababy(楊穎)與前夫黃曉明育有8歲兒子「小海綿」,離婚後兩人共同監護孩子。近日有網友在商場巧遇母子倆外出用餐、逛街,難得的近距離側拍立刻掀起討論,從照片可見,Angelababy戴著卡其色鴨舌帽、穿灰色連帽衣配黑長褲,造型休閒低調,小海綿則一身黑色連帽衫與長褲,母子穿搭默契十足。
鏡報 ・ 8 小時前
4縣市豪雨開炸!今晨16℃ 越晚越冷「明驟剩12℃」
【高沛生/綜合報導】東北季風影響持續增強,迎風面今降雨明顯,氣象署對北北基宜發布豪雨特報,基隆北海岸、宜蘭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機率;同時冷空氣南下,北台灣愈晚愈冷,明晨苗栗以北平地最低可下探12°C,氣象專家提醒注意保暖與瞬間強降雨。
壹蘋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打造透明、負責任寵物交易環境 新北動保處重罰違法業者
動保處指出,日前稽查人員查核一處合法寵物店,雖然店面外觀整潔明亮,但深入檢查後發現,該寵物店籠具空間過小,未依規定提供寵物相關健康與照護紀錄,且貓隻健康狀況不佳,另現場有未施打晶片的貓隻販售中,違反《動物保護法》第22條規定,按同法第28條規定,裁罰籠具不符4...
CTWANT ・ 12 小時前
民歌經典再現 臺北電臺「邁向 115-幸福滿滿派對」演唱會 12/7 中山堂登場
圖▲臺北廣播電臺「邁向115-幸福滿滿派對」11 月28 日開放免費索票。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臺北廣播 […]
民眾日報 ・ 13 小時前
花東縱谷×東海岸攜手 產官學共推跨域合作與體驗經濟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的「東區觀光圈旅遊資源交流分享會」南區場次,將於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於臺東鹿野的「饗嚮星空」舉行,串聯花東縱谷與東部海岸兩管理處、在地公協會、花東縱谷觀光圈聯盟成員與東海岸業者等(見圖)。目標透過對話、短講與現地體驗,凝聚區域願景、深化資源共享,推動花東觀光走向永續、國際化與智慧旅遊的新階段。會議預計開放人數六十人,以擴大橫向連結、共創聯盟效益。交流分享會有別以往會議形式,以體驗及現地參與的方式進行,與會者自出發起即實際試用「共乘花東」創新數位服務平台前往會場,親身體驗共乘機制如何成為花東旅遊「最後一哩路」的交通解方。同場亦邀請雄獅旅遊與九日良田分享如何讓鐵道旅遊不只是交通工具的一環,還能透過品牌識別、車廂布置與服務儀式相互呼應創造獨一無二的花東 ...
台灣新生報 ・ 5 小時前鋁箔紙不只包食物!鋁箔紙的7個生活妙用大公開:清潔銀飾、增強Wi-Fi訊號都行~
說到鋁箔紙,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用途大概是包食材、入烤箱或保鮮。然而,鋁箔紙的功能可能遠比你想像中多!鋁箔具備絕緣、防潮、阻隔氣體與水分等多重特性,因此除了烹飪用途外,還能在生活中發揮各種「神級妙用」。以下就帶你一起看看「鋁箔紙7大活用術」!鋁箔紙的7種生活妙用一、幫食材快速結凍或解凍由於鋁箔紙的導熱......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4 小時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0歲男不菸酒竟大腸癌!醫揪「4行為」養出癌細胞:一堆人天天做
許多人不菸不酒仍罹患癌,非常不解原因。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一名40歲男性從不碰菸、酒,還自認飲食清淡,卻因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而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在年輕時就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8 小時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23 小時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1 天前
32歲男「珍奶當三餐」血糖飆680 醫:生育率歸零
一名32歲男性司機長期以珍珠奶茶等含糖飲料充飢,婚後多年未能自然受孕,經檢查發現,他空腹血糖竟高達近680mg/dL,遠超正常值(70-99mg/dL),糖化血色素更超過15%(正常值應低於5.7%),確診為糖尿病。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一閉眼就睡著?醫揭真相示警:可能比失眠更危險 下午3點別喝咖啡了
你是否也羨慕那些一躺下就能立刻入睡的人?許多人認為「倒頭就睡」代表睡眠品質良好,但醫學研究卻指出,過快入睡可能是健康警訊,表面上看似睡得香甜,實際上可能整夜都在與缺氧狀態搏鬥。 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近十億人 慢性睡眠剝奪狀態下容易「秒睡」 根據2019年發表於《The Lancet》期刊的研究,全球約有9.36億成年人患有輕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4.25億人患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這種疾病會導致睡眠期間呼吸道反覆阻塞,血氧濃度反覆下降,使患者處於慢性睡眠剝奪狀態,因此一旦有機會躺下就會「秒睡」。未經治療的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2至3倍,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約30%,中風風險更是一般人的4倍。長期缺氧還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失智症風險。研究顯示,約70%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同時有肥胖問題,肥胖是此疾病最強的風險因素。 良好睡眠品質不在於入睡速度 而在於整夜睡眠的深度與連續性 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期刊中的雙胞胎研究分析指出,約40%的失眠問題與遺傳因素有關。科學家已識別出數百個與睡眠相關的基因變異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