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服疑罕病猝逝!病友評容易輕忽、還會迅速惡化:多關注自己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9月25日執勤時身體不適,多次向座艙長反映,但都沒有獲得協助,落地後住院治療,仍於10月10日不幸離世。據瞭解,孫姓空服員罹患的是相當罕見的「史迪爾氏症(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有一名也罹患此病症的病友王姓男子,就發文提醒大家,這個病是非常容易被輕忽,而且還會迅速惡化的疾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孫姓空服員9月25日從米蘭值勤回台灣過程中身體出現異狀,落地後先是就近前往桃園機場2樓聯新醫院就診,隔天到林口長庚醫院急診,但發燒狀況並沒有減緩,隨即住院治療,原本要轉進加護病房,但因為她的家人考慮到照顧因素,於10月8日轉診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但最終還是不敵病魔,於10月10日不幸死亡。
王姓病友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和孫姓空服員一樣,都罹患了史迪爾氏症,身為病友的他,幾年前曾經因為病發,在醫院整整住院1個月,「對於這個病有多麼容易被輕忽,又會如何迅速惡化,深有所感」。
這名病友說,自己曾經在許多名不同病友的經歷中,找到同樣一項特徵,那就是在發病時,病人通常會覺得是自己多慮了,甚至因為不想被認為裝病而勉強繼續工作。
他說,發燒是可以客觀認定、可以測量出來的,但史迪爾氏症的發燒情況是一下發燒、一下退燒,屬於間歇性的發燒。至於其他的症狀,像是極度疲勞、全身關節疼痛,都是很主觀的,很難輕易的表達給其他人知道。
王姓病友認為,史迪爾氏症的存在,是在發出「即使沒人看得懂你怎麼了,你自己也要關注自己」的警示,告誡人們切勿忽略身體的訊息。
更多鏡報報導
男子發現被詐騙 找上假律師、假警察…最終被騙5次損失500萬
30歲陽光運動男「探病順便檢查」發現恐怖真相 已長50顆瘤
兇殘!警察來了還「繼續砍人」 櫻花妹割喉83歲翁:我要殺了他
其他人也在看

每百萬僅1-4人!皮膚科醫曝「史迪爾氏症」罕見難診斷
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在執行米蘭航線返台任務期間出現身體不適症狀,返台後因疑似罹患「史迪爾氏症」病逝。對此,李曉育醫師有感,最近也遇到一位病患出現蕁麻疹而就醫,經詳細問診發現除了發燒外,還合併關節痛症狀。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史迪爾氏症是「發燒界的變色龍」合併體重驟降快就醫
一名34歲長榮航空空服員在值勤時身體不適,疑似因罹患免疫疾病「史迪爾氏症」返台後不幸離世。黃軒醫師指出,不是所有發燒都能靠服用退燒藥解決,若發現體溫持續飆高且反覆抽血檢查仍查不出原因,可能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作祟。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哈佛研究證實!每天喝「1飲品」可防糖尿病:還護肝腎、心血管
咖啡是現代人的提神飲品,已被證實可保護腎臟、心血管,但哈佛大學一項針對近29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喝黑咖啡有助於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若加了糖或人工甜味劑,這個保護效應會被大大削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公寓噪音大戰全面開打!夜半歌聲VS幼兒奔跑 專家曝「聲音共生」殘酷真相
深夜十二點,樓上鄰居的洗澡歌聲如準時開演的演唱會;清晨六點,自家幼兒的奔跑腳步像準時敲響的鬧鐘,這種「垂直立體聲」生活,正是台灣公寓居民的日常戰場。 【M傳媒 生活調查組】「我每天最怕的就是晚上十一點半,樓上鄰居下班回家的那一刻。」一位台北公寓住戶的無奈告白,道出無數台灣人的心聲。當現代人生活作息愈發多元,公寓大樓的噪音戰爭正在全台悄悄上演,從夜歸族的腳步聲到幼兒的奔跑聲,這些日常聲響竟成了鄰里關係的破滅者。
賣厝阿明 ・ 23 小時前
34歲空服員殞命!他曝座艙長機上「少1舉動」釀悲劇 嘆:本可救命
在同事眼中愛運動、熱情的長榮航空孫姓空服員,9月底抱病飛國際線,4天勤務結束返台隨即住院,病情急轉直下,10月10日病逝。網紅「型男機長瘋狂詹姆士」12日特別開直播披露整個過程,同時也感嘆,若當時楊姓座艙長有「1舉動」,空服員可能還有活命的機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輝達落腳北士科新壽籲啟動協調 李四川:北市府絕不同意直接移轉地上權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因地上權議題卡關,新壽再次呼籲台北市政府啟動協調機制。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天說,這是為了違反契約的直接移轉地上權方式,台北市政府絕不同意。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3 小時前
日本誕生首位女首相有變數 高市早苗最強競爭者出現
日本公明宣佈,退出與自民26年的執政聯盟之後,對自民總裁高市早苗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而在野聯盟可能推出「玉木雄一郎」挑戰高市早苗。究竟最後誰會當上日本首相,10月20日臨時國會將揭曉。(葉柏毅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強化生態保育紮根 2025黑面琵鷺保育季10/26登場
由台南市政府主辦,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承辦的2025黑面琵鷺保育季系列活動將於10月26日舉辦。農業局表示,2025年黑面琵鷺全球普查總數6988隻,台灣有4135隻,台南2088隻,主要棲地在學甲、七股、四草地區,舉辦保育季就是要讓民眾認識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和成果。農業局表示,2025黑面琵鷺保育季系列活動內容,有黑面琵鷺保護區巡禮、黑琵保育季寫生比賽、吹糖人-蕭朗黑面琵鷺、水雉藝術展、水雉邂逅黑琵、王丁乙(黑琵剪紙人、李家琪鋁罐黑琵、水雉藝術展、2025黑琵親子輕旅行及找尋市長野放的18隻黑琵。為行銷此活動,市府舉辦行前記者會,黃偉哲市長說明台南對黑面琵鷺保育工作的成果,歡迎民眾來台南觀賞黑琵和各種冬候鳥,體驗生態旅遊,也可品嘗新鮮海產和各種地方傳統美食。期待藉由民眾的參與,讓保育工作向下延伸,讓更多年輕的朋友及學童都能在腦海中種下保育的種子。更多新聞推薦 ● 感謝鏟子超人無私奉獻 台鐵推「光復站紀念小立牌」
台灣好新聞 ・ 3 小時前英國氣候變遷委員會示警 高溫危機須緊急因應
(中央社倫敦14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氣候變遷委員會今天警告,英國須提前因應2050年前全球均溫較工業化前上升至少攝氏2度的情況,因為政府對目前已出現的極端天氣,準備明顯不足。
中央社 ・ 6 小時前摩根大通戴蒙警示信貸隱憂,強勁營收亦難掩陰影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摩根大通首席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對信貸品質可能惡化發出警告,這一警示令該行交易和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的強勁成長黯然失色。戴蒙在聲明中指出,儘管存在某些放緩跡象,尤其體現在就業成長方面,但美國經濟總體仍具韌性。然而,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關稅與貿易不確定性、資產價格高漲以及通膨頑固風險,持續加劇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摩根大通公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股票銷售與交易收入,以及FICC(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銷售與交易收入均超出預期。摩根大通為潛在壞帳提撥的資金規模增加了8.1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這反映出該行更為謹慎的展望。其中大部分與信用卡業務相關,該行將提撥準備金增加歸因於貸款成長和「某些宏觀經濟變量的更新」。在汽車行業兩起破產事件後,貸款品質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摩根大通是面臨與Tricolor Holdings相關的損失影響的銀行之一。在商業與投資銀行業務領域,該行計提5.67億美元淨核銷,部分原因在於「某些擔保貸款安排中存在疑似借款人相關的抵押品違規問題」。摩根大通財務長Jeremy Barnum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其中約1.7億美元
財訊快報 ・ 6 小時前文大勞動系研議廢系 教長:收到申請會審慎評估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即將滿60週年的文大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傳出將廢系。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說,任何一個系要廢止,都要經過明確的溝通、決議程序,教育部也會審慎評估勞動、人資人才的培育。
中央社 ・ 4 小時前桃園醉漢闖公園拉扯打傷少年 檢方從重求刑
桃園市40歲林姓男子有酒後滋事紀錄,今年7月26日晚間酒後闖入龜山區中正公園內,強行拉扯、毆打在公園玩耍的12歲多的少年,造成少年全身擦挫傷、飽受驚嚇,警方獲報趕往壓制逮捕林男,家長忿而提告,警方訊後依成年人對少年犯傷害罪嫌移送偵辦,並通報社福單位啟動少年保護機制;桃園地檢署今(15)日偵結依違反兒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美春麥毒素超標 1228公噸銷毀
食藥署14日公布邊境檢驗不符合食品資訊,共有13項不合格,其中1項為美國進口春麥,被驗出真菌毒素超標,依規定須在邊境退運或銷毀。食藥署說明,該船艙共載運1228公噸產品,由10家業者向美國同一製造商進口,將針對這10家業者提升邊境查驗頻率。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輝達落腳北士科卡關 吳思瑤怒轟蔣萬安:無能!現在台北市長是李四川?
輝達擬將海外總部設在北士科T17、T18用地卻卡關,北市府盼能與新壽合意解約,但雙方解約金仍未有共識,引發各界批評。民進立委吳思瑤今(15日)受訪批評,台北市長蔣萬安怎麼躲起來了?當時蔣萬安敲鑼打鼓說輝達相中北士科是自己的功勞,現在出了包就躲在副市長李四川背後,現在台北市長是李四川嗎?呼籲蔣萬安拿出魄力,「因為你才是北市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長榮空服員抱病執勤不治 與座艙長通訊曝光
病逝的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生前和座艙長的對話曝光,9/25班機抵台當天,座艙長詢問身體狀況如何?她回覆「感覺好一點了!」到了10/10,座艙長再詢問時,家屬就回覆「情況不樂觀」,讓座艙長直呼難以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台積法說登場 AI成主旋律
台積電(2330)將於16日召開法說會,市場預期將持續釋出正向訊息,AI概念股有望延續強勢表現,成為台股主旋律。若台積電法說利多延續,台指期有機會再度挑戰高點,甚至刷新歷史新高。
工商時報 ・ 10 小時前
嘗一碗滑嫩豆腐腦 義賣援助光復災區
送愛到花蓮,長照站的長輩不缺席!台中清水靜思堂長照站,78歲學員蔡秋霞,有36年經營小吃經驗,過去多次製作豆腐腦義賣。她說,來慈濟長照上課,讓她收穫很多,希望盡一分力,幫助花蓮受災鄉親。她的手藝精...
大愛電視 ・ 8 小時前
北市外牆安全申報僅3成 修繕之路遙遙無期
中山區3月發生外牆磁磚剝落造成1對母女受傷,10月大同區1處建物外牆即便有防護網,但磁磚仍砸中路人頭部造成撕裂傷,林亮君昨在議會工務部門質詢指出,市府雖有要求所有30年、11層樓以上商業區建物,要在明年12月31日前完成外牆安全申報,但申報只是邁向安全的起點,後續還有...
CTWANT ・ 8 小時前
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推居家診療 攜手社區打造「無縫醫療照護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若家中有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的患者,家屬照護壓力沉重,往往難以兼顧褥瘡、糖尿病足潰瘍等傷口的照護,若癒合不佳引發感染或多重併發症,將演變成更大的負擔。傳統外科門診提供個別患者的時間和資源有限,不足以妥善處理成因複雜的慢性傷口,為此奇美醫院設立「傷口照護中心」,透過整合式照護、居家訪視等模式,為患者提供多面向的協助。 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主任林祐丞醫師說明,正常傷口在發炎期後將進入增生期,隨後逐漸癒合。然而,若因感染、營養不良或疾病影響免疫反應,肉芽組織或表皮細胞無法正常運作,可能導致傷口持續「卡在發炎期」。過去定義傷口若在兩三週仍未癒合,即為慢性傷口,「但後續觀察實際狀況,部分患者經過兩三週已惡化嚴重,因此目前只要發現傷口癒合狀況不如預期,就應該提高警惕並回診治療。」 慢性傷口成因多元 奇美醫院推「整合式照護」應對 慢性傷口其實是多種潛在疾病的最終表現。林祐丞醫師舉例,糖尿病友常見神經性潰瘍,因感覺神經受損,受傷也不自知;末端血液循環不佳的患者,足部則可能因血液供應不足而壞死。另外靜脈性潰瘡、自體免疫疾病、接觸性皮膚炎等也容易形成難以癒合的傷口。 隨著醫
健康醫療網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