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50故事展開幕 50張照片見證半世紀出版史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9日電)遠流出版社今天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行「50張照片,說遠流50故事」展暨感恩茶會,用50張照片見證半世紀出版史;現場冠蓋雲集,包括詹宏志、鄧維楨、吳靜吉、黃春明等上百藝文界人士出席。
董事長王榮文致詞時細數50年來趣事,包括與鄧維楨、沈登恩合夥開出版社,後來因一本「拒絕聯考的小子」而促使遠流誕生;王榮文也談到他經常跑到明星咖啡廳找作家黃春明聊點子,後來成為好朋友;以及邀當時開「麥田咖啡」的詹宏志來遠流上班,迫使一家咖啡廳結束營業。
王榮文特別感謝一路走來的夥伴們,這些人有些是他找來的,有些是因緣際會相遇,都在遠流不同階段做了許多重要的事,不管寫書、印書、賣書、買書,所有人因書結緣,才成就了遠流,「不管是在台面上的風光,還是只是某個實驗裡的一顆小螺絲釘,還是幕後英雄,我都要感謝他們」。
曾經是遠流出版一員的PChome董事長詹宏志致詞表示,他在28歲時加入遠流,歷經10年歲月,如今看起來是難能可貴時光,「王榮文老闆對作者與編輯的尊重寬容,他又有一種不怕新鮮事物的天真跟勇敢,讓我跟夥伴們可以嘗試各種沒見過的想法與作法,我後來參與了別的事業,回頭看,所有對工作的理解跟技能,都是在遠流學習到」。
詹宏志說,黃金歲月有一個特徵,就是你當時並不知道那是黃金歲月,都是離開才知道;很多事當時覺得滿苦的,現在回頭看才發現比現在好很多,「也許那個黃金不是實在的,也許只是我們的青春,但因為我們認真活過,所以美麗,你今天有多用心,未來回頭看,就有多美好」。
引領王榮文進入出版的鄧維楨致詞表示,50年前台灣人口只有1300萬人,當時台北重慶南路上書店、出版社雲集,如今人口多了一倍,出版卻顯得困難;所幸王榮文一直堅持在崗位上,這50年來社會上出現許多誘惑,王榮文不為所動,仍以出版為台灣做出很大貢獻。
「說遠流50故事展」,由文訊雜誌社提出構想,遠流50小組策畫,以一年一張代表性照片,訴說遠流出版50年來故事,內容同步刊登在10月號「文訊雜誌」。
展覽現場同時推出「書香、茶香、泡麵香!50小時不斷電閱讀樂」活動,邀遠流作者進行講座,今天晚間6時由洪愛珠與蔡昀臻對談「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養成記,8時由金庸博物館企劃總監周悌主講「歡迎來戰,金庸館小書僮設台迎戰」;10日晚間9時由王榮文、封德屏對談「出版人的深夜食堂:敬!字裡行間的酸甜苦辣」。(編輯:陳仁華)1141009
其他人也在看


遠流50週年故事展揭幕 詹宏志出席致詞 (圖)
遠流出版社50週年故事展暨感恩茶會9日下午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登場,曾任遠流總經理的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作家詹宏志(圖)出席,致詞獻上祝福。
中央社 ・ 1 天前

遠流50週年感恩茶會 舉杯同慶氣氛熱絡 (圖)
遠流出版社成立50週年故事展暨感恩茶會9日在台北熱鬧舉行,董事長王榮文(前中)與遠流創立初期夥伴鄧維楨(前右2)、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前左)等與會來賓一同舉杯歡慶。
中央社 ・ 1 天前
為患者順暢每一口呼吸中榮成立「呼吸道疾病整合照護中心」
臺中榮總今10月9日成立「呼吸道疾病整合照護中心」,由臺中榮總傅雲慶院長親自參與揭牌儀式,為患者提供多專科整合性精準的診斷和治療,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胸腔部並邀請病友現身參與,一起見證中心啟用意義。(見圖)71歲的詹先生(左2)為慢性肺阻塞患者,經臺中榮總胸腔部團隊採痰驗血,整合內、外特徵判斷病況後,給予生物製劑精準治療。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黃偉彰主任指出,呼吸道疾病不僅影響肺部,也與感染、免疫發炎、過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器官系統有關,所牽涉的發炎反應複雜。中心成立結合護理部、耳鼻喉頭頸部、心臟血管中心、胸腔外科、皮膚科、病理檢驗部、醫學研究部及精準醫學中心等力量,組成完整的跨科團隊。同時將建置標準化痰液分析流程,建立病人檢體與臨床資料庫,設立肺復原暨氧氣治療室,讓病人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前進里民中心談用路安全 專家開講危險情境一次看
生活中心/李世宸、陳聖翰 台北報導倡導高齡長者用路安全,不只是口號而已,台北市交通局深入里民活動中心,幫銀髮族安排高齡宣講,說明特定危險情境,但除了上交通安全課,更推出淺顯易懂的桌遊,讓長輩們一目了然,希望長輩出門時,安全上更有保障。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 天前


7斜槓畫家筆觸接力 小畫本捕捉迪化街建築群像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9日電)一款迷你畫本,意外讓建築師、生物老師、室內設計師等7人相互串聯,並描繪台北迪化街49棟建築,霞海城隍廟、遊客中心都成作品,細膩筆觸驚艷外國遊客,店家直嚷「想被畫」。
中央社 ・ 1 天前
輔具超人出動!延續愛心助光復站穩腳步
輔具超人又來了!這一趟有來自台中、南投、新北、基隆的慈濟志工,載著電動床、輪椅、便盆椅、四腳柺杖、助行器等輔具,來到花蓮光復災區集結,要服務十戶鄉親,把安心送到家。 「那一台 把它拉出來,用這樣推...
大愛電視 ・ 1 天前
救災超人! 辦事處慰問菲籍移工贈2.6萬台幣應急
生活中心/莊立誠、林大帷花蓮報導花蓮光復鄉受災戶有不少年長者,都是由外籍移工照料,溢流發生的第一時間救人要緊,因此外籍移工們的護照、居留證都被洪水沖走,駐台菲律賓代表處得知消息,今天前往災區慰問菲籍移工,感謝他們對年長者盡心盡力的照護!好人會館理事長黃榮墩:「假如我是你,我會跑走,所以非常感謝。」即便戴著口罩,笑意仍藏不住,花蓮光復堰塞湖發生溢流,有不少的年長者由外籍移工一人照料,因此菲律賓駐台移工處,九號帶著現鈔前往災區慰問。菲律賓駐台辦事處慰問菲籍移工。(圖/民視新聞)菲律賓籍移工BeberlyDamaso:「我們先幫忙我們照顧的別人這是第一,不管我們的那個什麼東西,就是我們比較關心老人家。」台灣新住民林歐莉塔:「我家裡東西都壞掉不能用了,水到這邊然後那個水泥到這邊,對啊就是很辛苦,(老公跟小孩都有幫忙救災)有,老公小孩一起工作。」洪水來時趕緊將年長者帶到安全處,比起個人物品,他們更關心阿公阿嬤,為了表達感謝,移工處每人發放五萬菲律賓比索,等於兩萬六多元台幣,讓他們應急使用。菲律賓駐台辦事處慰問菲籍移工。(圖/民視新聞)菲律賓駐台代表處移工專員林秀秀:「目前在光復這邊,我們是有聯繫到二十幾位,大概二十三位,所以今天到場在我的名單是有二十個,我們今天會趕緊發我們補助金給他們。」無名英雄不光來自台灣,也有一群黑皮志工,都是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在台移工,這次也特別集結來到花蓮,召集他們的是非營利組織好人會館的理事長。菲律賓駐台辦事處慰問菲籍移工。(圖/民視新聞)好人會館理事長黃榮墩:「接下來印尼越南泰國移工,我們將會在現場謝謝他們的幫忙,這一次災害來的非常快,所以謝謝移工們沒有離開老人家,推著他們的床做疏散。」花蓮光復救災行動不分國籍,齊力讓家園盡早恢復。原文出處:救災超人! 辦事處慰問菲籍移工贈2.6萬台幣應急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國道驚險意外!機車誤闖國一追撞BMW 騎士噴飛重傷送醫搶救00後整頓職場用3招 上班族超有感推原民特搜隊 劉世芳:強化高災害風險部落防救災能量
民視影音 ・ 1 天前農業部擴大花蓮災區服務 13日起鳳林設農民服務站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9日電)農業部今天晚間宣布,13至17日,將在鳳榮地區農會開設「農民服務站」,擴大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區服務。
中央社 ・ 1 天前李憲章辭行 駐拉脫維亞代表處於塔林辦國慶酒會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9日專電)駐拉脫維亞代表處7日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舉行國慶酒會,約150名政要、學者及外交使節出席。駐拉脫維亞代表李憲章在致詞中感性辭行,感謝愛沙尼亞長年支持台灣,並期盼雙邊關係持續深化、友誼長存。
中央社 ・ 1 天前
衛福部立苗栗醫院榮獲衛福部肯定 堅守應變醫院角色勇於防疫前線~於「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感恩暨共識會議」獲頒獎表揚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日前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感恩暨共識會議」,表揚全國各縣市應變醫院與支援合作醫院,感謝醫療院所在防疫工作中的付出與堅持。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憑藉在疫情應變與公共衛生防疫體系中的傑出表現,榮獲表揚肯定,由感染科鍾承慧醫師代表領獎,展現苗栗地區防疫能量的實力。衛福部苗栗醫院院長徐國芳指出,部苗為苗栗縣內唯一的公立醫療機構,肩負守護鄉親健康的公醫使命,並獲指定為「苗栗縣縣市應變醫院」。為加強守護與滿足鄉親健康需求,院方持續精進各項應變能量,包括建立完善的組織架構與指揮體系,設置指揮中心及五大部門,分工明確、層級分明,確保面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機時刻能迅速啟動應變機制。在人力與資源支援上,規劃職務代理與志工方案,並盤點醫療資源、防護裝備與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倡議組聯合政府 黃國昌:絕不只是權位分配
民眾在國慶日前夕舉辦聯合政府論壇,主席黃國昌說,未來不只是中央,地方政府甚至垂直整合,都要走聯合政府模式,強調這不只是權位的分配。而國民主席候選人郝龍斌提及,2026先組聯合提名委員會,2028再共推總統候選人,黃國昌回應,虛心聆聽,納入思考。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西甲】歷史一刻!巴塞隆納對戰比利亞雷亞爾西甲聯賽首度移師美國邁阿密|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
西甲聯賽宣布,本季巴塞隆納與比利亞雷亞爾的例行賽將於12月20日移師美國邁阿密舉行,比賽場地定於硬石體育場(Hard Rock Stadium)。這將成為歐洲五大聯賽首場在海外
DAZN NEWS ・ 1 天前
慈濟大安村發慰問金 傾聽膚慰災民恐懼
10月9號慈濟在大安村,舉行第三次安心祝福禮和慰問金的發放,現場從9點開始就人潮不斷,大家除了領物資之外,也和精舍師父傾訴內心的不安和無奈,希望獲得慰藉,也有很多受災鄉親講到眼淚止不住。現場也有一...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嘉義公園尿尿小童換新裝 串聯棒球魂與城市記憶
嘉義市政府推動「有事青年行動競賽」,今年來自全台 82 組報名隊伍中,選出 15 組具代表性的青年團隊,鼓勵青年以「玩心」為核心,結合城市議題與創意,在嘉義市嘗試、實踐創新。今年的入選團隊中,不僅有關注世代共融的提案,也有透過聲音、遊戲、藝術等形式詮釋地方文化的行動,展現青年對嘉義的獨特觀察與能量。入選團隊中,由政治大學張雅涵、中興大學張采禕、中正大學黃昱鳴共組「Base on Chiayi 嘉油好球」團隊,以嘉義棒球文化為靈感,發起「尿尿小童穿新衣」企劃。為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嘉義公園尿尿小童雕像設計棒球新衣。不僅展現了藝術與創意,更將嘉義「棒球原鄉」精神與文化記憶重新連結,讓市民與遊客以全新視角認識嘉義,活動將於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 在嘉義公園展出。本次服飾設計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設系張尹瑄操刀,靈感源自嘉義農林棒球隊 1931 年甲子園亞軍的榮耀,衣服上印有「1931」與「Hometown of Baseball」,象徵嘉義「棒球原鄉」的歷史地位。團隊也設計吉祥物「大、小灰ㄍㄟ」,讓雕像以更親近年輕世代的方式重新被看見。嘉義市政府表示,「有事青年行動競賽」不僅是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