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法》上路7年亂象,雙5%限制、投資規範僵化... NPO治理失能搞翻民間,修法勢在必行
《財團法人法》上路7年,管理混亂、法條不合時宜,成NPO運作最大絆腳石。
背後反映政府對非營利組織治理缺乏整體思惟,制度盤整與修法已刻不容緩。
由台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黃凱文創辦的遠方未來醫學基金會(下稱遠方基金會),長年推動全國性的醫療教育服務,並到偏鄉離島義診,舉辦學生醫療營隊,向下扎根醫療教育,8年來從不間斷。
最初成立時,考量地方性財團法人的最低捐助財產總額為1千萬元,門檻低於全國性財團法人的3千萬元,遠方基金會便申請設立在台北市,由台北市政府主管。基金會本著慈善不分地域的理念,近年跨足各縣市舉辦活動、捐款,沒想到頻頻遭北市府關切。
權責分散、法規各異難統一
公益初衷反成行政瑕疵
最讓黃凱文印象深刻的是,遠方基金會曾贊助弱勢孩童參加中部「中橫健行隊」活動,如實將相關財務資訊列在財報當中,事後卻被北市府檢討,質疑這項活動「不辦在台北市」,要求提出說明,凸顯制度僵化。
為了擴大服務範圍,讓善心於法合規,黃凱文去年申請轉移管轄,讓遠方基金會轉型為全國性財團法人,改隸屬衛福部;即使基金會前後屬性一致,從事相同業務,這道複雜的轉換程序,仍耗時半年才完成。
從遠方基金會的經驗不難看出,政府現行對NPO(非營利組織)的治理機制「碎片化」,不只權責分散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沒有統一主管機關,各財團法人依照不同目的事業,隸屬不同單位管理;而衛福部、教育部、內政部等各個機關,又有自己的法規命令,相關審查、管理行政流程各有差異。
這樣的結果,不只導致官方無法對財團法人有效監管,針對捐款資訊分布,更難以全面掌握。直至目前,民眾仍然無法透過政府網站,找出每年財團法人總捐款金額,只能從個別團體的財報一份份勾稽。
財報制度混亂 難落實透明
94%小型NPO被邊緣化
然而,單看衛福部的公益勸募管理系統,確實可窺見近年民間捐款逐年增加趨勢。
2015年,NPO向民間募款的實募金額為44億元,到了去年,這個數字飆升到96億元,成長超過一倍,募款達成率更飆至45%,創下10年新高。
民間善款暴增,錢究竟用去哪裡,NPO的財務揭露與透明度,需要公眾一起監督。但在現行法規上,政府管理卻做半套,不只無法發揮效果,還反過來干擾NPO運作。
拿出一疊法規資料,長期輔導NPO的海棠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俋潓一臉嚴肅,眼前厚重的文書,代表各個NPO長期面臨的困境。
現行《財團法人法》規定,財團法人的財務會計報告準則是由主管機關制定,這些機關包含中央內政部、衛福部、文化部等部會,還有縣市政府局處。「但各部會的財報編製準則都長得不一樣。」陳俋潓直言,如遇到像遠方基金會「轉移管轄」的情況,就要重新適應新主管機關規定,費力又無效率。
台灣公益責信協會創辦人余孟勳補充,政府規定的NPO報表種類,大致可分成三種,一種是以政府主計的觀點要求,只需在收支營運表簡單列出業務內、外的收入及支出;第二種如衛福部所管的財團法人,參照國外較先進的方式,要列出收入是孳息或社會資助等細項,更要求提出功能別費用表,列出是用人、服務費用等項目;最後一種則是融合上述兩種形式。
弔詭的是,政府對所有上市櫃公司的財報格式要求一致,放在NPO管理,不同部會的財報格式卻五花八門。「明明都是在做公益,為什麼大家拿出來的報表不一樣?」余孟勳質疑,這些財報甚至分散在不同機關網站上,民眾不易搜尋瀏覽,更難以比較。
曾在金融業服務的健康化長壽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智淵,看過不少大老闆想捐錢做善事,卻找不到相關資訊,「不知道錢要捐去哪裡」。長久下來,許多善款都流向大型、知名NPO,造成資源過度集中;反觀經營良善卻知名度不足的小型NPO,更不容易被外界注意,發展機會受限。
公益責信協會等團體曾在2021年進行調查,發現台灣前6%的NPO得到超過8成的民間捐款,而其餘94%NPO只能爭取剩下的19%,出現公益團體極度M型化現象。
更嚴重的是,立法之初,社會期待政府落實「監管」責任,但多年運行下來,各機關從未有充足人力實質管理。陳俋潓舉例,教育部要管理多達7、8百個文教基金會,但負責相關業務的只有6、7名承辦人,一人管理1百多家,根本難以確認財報有無問題。
台灣對NPO的管理制度,已來到全面檢討的時刻。「透過建立好的法規,會促進大眾對NPO的信任度。」長期研究國際NPO法治的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劉康慧說。
▲隨著民間願捐款做善事的意願增加,善款的用途也應受各界檢視,NPO需要檢視年度財報與專案支出,討論如何提升非營利組織的財務透明與責信。(攝影/唐紹航)
法規僵化 修法未打到點
可借鏡國外設獨立監管組織
長期在公益團體服務的曉明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陳文良點出,日本、韓國在內政部門或地方政府,都設有NPO統一監管機關,而像英國的公益慈善委員會(Charity Commission)模式,也可供台灣參考。
陳文良說明,英國的公益慈善委員會,是獨立於政府機關外的監管單位,不只公部門,也有民間會計師、律師等專業人員參與,專責監管NPO服務內容跟行為是否一致,若查出問題,委員會有權做出裁罰。
「問責能力和獨立性是兩大關鍵。」陳文良舉例,在2023年時,英國公益慈善委員會就對Fashion for Relief慈善機構進行調查,認定其存在開支未用於慈善用途、未遵守組織章程等違規事實,進而限制該機構創辦人、英國超模娜歐蜜·坎貝兒(Naomi Campbell)5年不能領導慈善組織。
劉康慧更點出,政府不只要在監管體系中扮演一定角色,英國、美國也會借助民力,因此介於NPO及政府間的「中介組織」,可以發揮關鍵作用。這些組織會討論募款條約等自律規範,讓加入的NPO成員遵守,甚至會以民間角色評價各機構的透明度。
其實,台灣早有類似中介組織的存在,2005年成立的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就是希望藉由比法規更嚴格的自律責信,強化NPO在民間的信任度。
目前全國粗估約有3萬多家NPO,只有314家加入自律聯盟,當中財團法人與社團法人各占一半,社福組織約占7成左右。自律聯盟採取比政府法規更高規格的責信標準,像是訂出「自我檢核表」,內容囊括組織治理與監督、募款誠信、財務健全、資訊公開、倫理行為、風險管理等不同面向,讓加入的NPO自我檢核,提升組織的責信能力。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祕書長沈怡如不諱言,政府沒有量能去治理NPO,相關修法也較緩慢,例如攸關募款的《公益勸募條例》是在2006年立法,已20年未大幅更動。NPO圈內人士則建議,政府即使不成立專責主管機關,也應將NPO管理提高到行政院層級,設立統一窗口或訂出一致標準,不要讓部會各行其是。
其實,不只監管制度不健全、執行馬虎,攸關財團法人運作的《財團法人法》,2018年上路至今滿7年,當初立法的種種謬誤,直至今日仍未檢討修正。
政府缺金融與治理專業審查
防弊思惟扼殺多元經營
當時是為了讓全台6千多家財團法人運作更健全,要求財務透明,立法院才通過專法管理,同時對財團法人投資設下諸多限制,但部分條文卻讓人無所適從。
例如,第十九條第三項,針對財團法人財產運用方式,以「本於安全可靠原則」,正面表列財團法人僅能購買「有擔保公司債」、「固定收益型受益憑證」;除非各部會對其主管的財團法人另做出特別函釋,才能開放更多投資項目。
但該兩項投資標的卻大有問題,業界人士指出,市場上規模較大、營運風險較低的公司,信用相對可靠,通常僅會發行「無擔保公司債」,例如被中華信評機構評等為「twAAA」的台積電,長年以來只發行無擔保公司債;反觀有擔保公司債的發行者,多是信用風險較高的企業,條文內容自相矛盾。
而所謂「固定收益型受益憑證」,依據投信投顧公會的分類,包含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基金,風險不見得比指數股票型基金低。立法過程中,顯然未參酌投資市場實情,也未納入金融專業人士意見。
至於「財產總額百分之5範圍內購買股票,且對單一公司持股比率不得逾該公司資本額百分之5」,這項「雙百分之5限制」,也被學者直指,是以防弊思惟扼殺公益基金會多元經營的可能性。
一名財團法人決策人士舉例,《財團法人法》允許的投資標的多局限於公債、政府保證債券、金融機構定存、信用評等達標的公司債。股票或高風險性投資基本不被允許。但定存利息低時,將影響基金會能運作於公益目的的基金。原本能夠股債平衡的投資只能投資債券ETF,遇上今年美元急貶、債券下跌的情況,也無法避險,反而造成資產風險。
這位人士也指出,以前規定基金會再捐款給其他小型基金會時「單一受贈單位 需小於等於當年度捐贈總額的十分之一」。現在法律改成原則性規範,但教育部仍採十分之一作為實務審查紅線,造成小型基金會在當年度有特殊的公益計畫,如建校舍給特殊兒童,而需要較大支出時,單一大型基金會捐款無法滿足計畫,讓資源非常碎片化,導致公益團體為了單一項目籌資疲於奔命。
該人士不諱言,整體法規及主管機關審核只想防弊,無法平衡社會公益的實際需求。各主管機關也不具備專業人員審查投資計畫,造成溝通困難,為了規避責任,所有規範都從嚴,導致財團法人資產無法有效運用與配置。
從混亂的監管制度,再到法條中矛盾的投資限制,政府對NPO的治理,多年來停滯不前,政府不得不全盤檢討,沒理由繼續置身事外。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878配0.55→0.4元,1年少賺9萬還不賣?她抱300張高股息,生病停工頓悟投資真諦:比報酬更重要的是?
天氣/首波降溫將報到!東北季風這天來「北部估跌10度」,又有熱帶擾動發展?10日報搶先看
不是工程師、醫生!「這工作」不用大學文憑就年收300萬,黃仁勳點名最夯職業是它「還有加班費」
其他人也在看

才拿下20億大單!這「線纜大廠」股價大起大落 遭三大法人出貨2萬張...股民哀:又被套住了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台股今(17)日終場加權指數收在27,302.37點,跌345.50點,跌幅1.25%。據證交所盤後籌碼動向,三大法人今日合計賣超316.16...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美國經濟陷入寒冬?蔡正元警告下一波「崩盤產業」:川普關稅政策一無所得
美國金融市場再度動盪,儘管摩根大通、高盛、富國銀行與花旗等大型銀行第3季財報亮眼,整體業績優於市場預期,但2家地區性銀行卻爆出財務危機,導致市場信心瞬間崩盤。對此,前立委蔡正元直言,「當銀行收緊銀根,老百姓借不到錢,經濟就更加凍結。」蔡正元在節目《中天辣晚報》表示,美國經濟現在「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黑暗的時代」。他指出,美國的AI產業確實帶動部分富豪暴利成......
風傳媒 ・ 16 小時前
台積電這時上看2100?謝金河曝「最重要指標」 加碼點名1類企業:千元股價候選人
台積電(2330)第3季財報亮眼、不僅單季毛利率(59.5%)創下10季以來新高,合併營收達新台幣9899億元、稅後純益4523億元的強勁訊號,吸引不少投資客上車,前立委蔡正元也預測,台積電股價有機會在2026年年中上看2000元;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透過臉書發文,強調「毛利率是重要指標」,若台積電要達到2100元的目標價,毛利率恐怕要在60%以上。蔡正元......
風傳媒 ・ 21 小時前
賺翻了!三商美邦人壽前三季獲利9.4億 靠這招避險成功
三商美邦人壽公布114年前三季財報,每股盈餘為0.16元,累積自結稅後淨利為9.4億元。主要因台股指數大漲,該公司適度調節持股配置,提升權益類資產獲利,逢高實現資本利得。加上配合主管機關發布之準備金暫行措施,與額外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有效減緩台幣兌美元前三季大幅升值影響,第三季底淨值為408億元,淨值比更一舉提升至2.98%,非常接近法定標準,總資產達1.60兆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銀黃金存摺今飆4315元新天價 未來有機會漲到「這價位」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黃金價格今又再創新高!台銀黃金存摺今天一舉突破4300元大關,盤中一度飆高至4315元新天價,再創歷史新高點,且漲至近5個月新高點。若與5月低點3070元相較,早5個月買100公克,可大賺12萬4500元。美中貿易近期又再度陷入緊張情勢,推升黃金價格繼續向上,台銀表示最樂觀者預期今年下半年金價有機會上漲至5,000美元之上。投資人可透過投資黃金為股票多頭押注避險。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台股有便宜可撿了?台積電剛寫財報驚奇「ADR反下挫」 投顧提醒:波動加劇
人工智慧(AI)需求強勁,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16日舉行第三季法人說明會(法說會),再度釋出強勁訊號,合併營收達新台幣9899億元、稅後純益4,523億元、年增39.1%,單季毛利率(59.5%)創下10季以來新高,財報數字相當亮眼;此外,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對AI業務抱持樂觀態度。台積電股價屢創新高,逼近1500元新天價,但在神山法說釋出大利多後......
風傳媒 ・ 1 天前
收盤/美銀行風暴延燒!台股重挫345點 電子金融殺聲隆隆
美股三大指數周四(16)日收跌,地區銀行爆出信貸問題引發市場恐慌,Zions Bancorporation(ZION-US)股價暴跌13%,使投資人對金融體系潛在壓力再度緊張;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升溫,台積電ADR仍下跌1.6%,連帶拖累今(17)日台股開盤即見沉重賣壓。加權指數終場下跌345.5點,收在27,302.37點,跌幅1.25%,成交金額達5,329億元;櫃買指數同步下跌0.85%,收26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普發一萬終拍板 防詐成官民最大戰場/記憶體雙雄多空對決 南亞科鎖漲停 華邦電震盪/法人齊掀提款潮 台股下挫345點周線勉強收紅|Yahoo財經掃描
美國金融市場再掀不安情緒,區域銀行Zions Bancorporation與Western Alliance接連爆出商業貸款詐欺與呆帳損失,市場憂心信貸風險惡化,金融股遭到沉重賣壓。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升溫,川普揚言11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避險情緒再起,拖累美股自高檔回落。道瓊工業指數下跌301.07點,標普500指數跌0.63%,那斯達克指數跌0.47%,僅費城半導體指數在美光撐盤下逆勢上漲0.49%。個股表現方面,區域銀行ETF大跌6.2%,大型銀行股同步走低。科技股中,美光受惠DRAM需求強勁與供給吃緊,股價勁揚5.52%創歷史新高,甲骨文也因AI伺服器租賃業務成長預期大漲3.09%;不過台積電ADR則下跌1.6%,失守300美元關卡。亞股今日表現疲弱,日股大跌695點,港股重挫641點,上證指數同步下跌,僅韓股小漲,市場情緒受到美股回調與全球風險資產避險氣氛影響,表現低迷。台股今(17)日遭遇重挫,終場大跌345.50點,收27,302.37點、為全天最低點,成交量5,342.07億元,周線僅小漲1點勉強收紅。台積電(2330)法說利多出盡,終場大跌2.36%至1450元,拖累指數重挫逾279點;電子權值股表現分歧,鴻海(2317)逆勢續漲逾1%,日月光(3711)漲逾2%,聯發科(2454)收平盤,台達電(2308)跌逾2%。記憶體族群漲跌互見,南亞科(2408)漲停,華邦電(2344)小跌;品安(8088)亮燈漲停,宜鼎(5289)、創見(2451)則拉回修正。傳產族群表現相對抗跌,台塑四寶全面走揚。AI伺服器熱潮帶動MCLL需求,被動元件族群全面爆發,凱美(2375)、信昌電(6173)等聯袂漲停,國巨*(2327)漲逾2%。整體觀察,科技股回檔壓力沉重,資金轉向傳產與高殖利率族群避險,盤面結構出現明顯調整。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華榮為何狠賣1,950張金居股票?公司這麼說
華榮電線電纜因投資金居8、9月大漲,第三季認列金融評價利益13.59億元,基於財務結構優化,同時為國際銅價大漲,為11月起至明年第一季購料營運資金增加而預作準備,剛以平均每股價格211.08元,總計賣1,950張金居股票,處分利益3.57億餘元。華榮表示,目前華榮沒有持續出售金居股票計劃。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台股霸氣戰28K?景碩、欣興領軍「這10檔」成吸金黑馬 法人樂喊:目標一樣往上看!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17日受到美國信貸市場動盪波及,盤中一度震盪加劇,但法人認為,這波回檔不必過度驚慌,主因整體多頭架構仍穩,尤其台...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美中升溫何去何從?三大法人點讚「這幾檔」撐台股…鴻海、日月光都入列 有望喜迎多頭攻勢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7日)台股加權指數漲0.45點,受到美中貿易戰升溫影響,台股整體表現較於平緩,不過仍有幾檔個股表現...
FTNN新聞網 ・ 43 分鐘前
【普發一萬元】黃金價格飆破4300美元了!11月進場還來得及? 2專家:幾百元就可以
普發1萬元三讀通過! 預計11月上旬起發放,金價越來越高,想買黃金還能上車嗎?又怎麼買最划算?《Yahoo股市》今(17)日整理五大黃金投資管道。台北市金銀珠寶公會副理事長石文信與「黃金王子」台銀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指出,雖然金價屢創新高,但現在入手仍來得及,楊天立建議,可拿10%資金布局,就算只有幾百元也可以。
Yahoo奇摩股市 ・ 1 個月前
劍指AI商機!「這檔」聯合趨勢成立轉型工廠 大摩剛看好喊目標價210元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緯創(3231)持續搶進AI業務,在17日與資安大廠趨勢科技簽署合作意向書,成立全價值鏈全球AI轉型工廠「MagnaAI」,引起市場...
FTNN新聞網 ・ 2 小時前
10月除息潮開轟!ETF吸金逾千億 「這檔黑馬」年化報酬率飆12%、高息王出爐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10月台股ETF除息秀進入最高潮!根據CMoney統計,本週起將有18檔台股ETF密集除息,其中以半導體及市值型ETF買氣最旺。10月以來...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沒有理由獲利了結!黃金重返資金寵兒 專家:法幣信任瓦解
[Newtalk新聞] 全球資本市場聚焦黃金避險需求。聯準會(Fed)褐皮書指出,企業因需求疲弱與經濟不確定性,並加大AI投資,透過裁員與自然流失縮減人力,就業市場疲軟強化降息預期。同時,美國總統川普證實授權CIA在委內瑞拉執行秘密行動,地緣風險升溫,推動金價一度漲至4,241美元,隨後高檔獲利了結,金價回落至4,206美元後吸引低接買盤,最終震盪反彈至4,245美元。截至今天(17日)下午1點半前,黃金交易來到4370(盎司/美元)。 台銀表示,美國公布10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12.8,出現負值且大幅低於市場預期8.5及前值23.2,加深市場對經濟 前景的擔憂,同時美聯儲理事沃勒發言表示,根據目前數據,美聯儲10月降息1碼是合理的措施,降息預期得到進一步強化,激勵金價上漲至4,263美 元,稍晚美國地區銀行傳出信貸危機,引發市場避險情緒急遽升溫,資金湧入金市,帶動金價強勢上漲突破至4,300美元上方,最後報價4,325.35美元。 黃金取代美元價值?專家:黃金價值仍被低估 《Kitco News》報導,Tanglewood Total Wealth Management創辦人Joh
新頭殼 ・ 1 天前
年月雙增也不要?「這檔」營收創下同期新高卻遭投信爆砍2.78億…「它」5天噴8%也中標 網:是在打pass?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今(17)日台股加權指數收27,302.37點,跌345.5點,跌幅1.25%,投信合計賣超58.36億元,觀察投信今日賣超個股前十名,聯電...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美三大指數周線收紅台積電ADR續跌 台股格局大漲大跌
美銀行壞帳隱憂與美中貿易緊張緩解,美股17日三大指數齊揚周線收紅。 台股上周台積電法說利多釋出反跌,大盤收在27302.37點,台積電17日ADR 續跌1.95%。投信法人表示,台股目前技術面明雖有利多方上攻,但行情呈現大漲大跌格局,盤中震盪幅度擴大,顯示市場情緒仍存不確定性,特別是美中貿易摩擦變數仍存,可能放大短期波動。
太報 ・ 3 小時前
明年營收挑戰千億元大關!華邦電總座吐「10字」揭樂觀展望
記憶體大廠華邦電(2344)受惠DDR4漲價缺貨潮,近期股價漲勢凌厲。總經理陳沛銘今(18)日表示,對下半年營運樂觀,強調「營收會增加、獲利會更好」,同時也看好明年營收突破千億元,挑戰「千億元俱樂部」。
Yahoo奇摩股市 ・ 21 小時前
退休投資夯 多元配置是關鍵
退休階段的投資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為來自市場波動與資產遞減的雙重壓力。外銀建議,退休族應重新平衡投資組合、分散資產配置及擬定長期提領策略來維持財務穩定。同時納入另類資產,成為提高投資組合韌性的新選項。從流動性商品如黃金與上市基建,到私募股權與私人信貸,靈活運用多元資產配置,正逐漸成為退休後資產管理的新常態。
工商時報 ・ 7 小時前
台股主動式ETF人氣高漲!光「這兩檔」受益人就逾20萬 成市場新寵兒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台股近期表現頗為優秀,一併帶動ETF人氣抬升,除了本就深受存股族喜愛的高股息ETF外,今年新掛牌的主動式ETF也成了投資人在...
FTNN新聞網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