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戒不掉」的可能不是3C螢幕,而是被忽略的「快樂感」
數位產品帶來的聲光刺激,導致孩子多巴胺在短時間內大量分泌又快速消失,形成一種「成癮迴路」,讓他們不碰就坐立難安。爸媽想有效管理孩子的數位使用,絕對不能只靠禁令!作為家長,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習慣,並預防成癮呢?
(主文)
數位多媒體出現至今,影響力早已延伸到生活的各個層面,社群、通訊、短影音等,都可能引發類似「遊戲成癮」的現象,甚至有不少人在無法使用數位媒體時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2013年後,全世界通用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就注意到「網路遊戲障礙症」(Internet Gaming Disorder)這個問題,雖然目前尚未正式列為精神疾病,但已在追蹤研究中。
「成癮」是什麼?根據DSM-5對「物質使用障礙」的定義,成癮主要有三個特徵:像是使用時間越來越長才能滿足(耐受性)、停止使用會出現情緒失控或不舒服(戒斷症狀),以及影響到學業、工作、生活、人際關係等(損害性)。
長時間使用並不等於成癮,但一旦孩子達到成癮,就非常不容易處理,家長需要提早預防,避免孩子在使用數位多媒體的過程出現耐受性、戒斷症狀、損害性!
不給手機就暴走?可能是多巴胺失調!
從大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成癮帶來的影響,其實就是多巴胺系統失調而出現的情況。多巴胺是我們大腦裏面會分泌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在付出努力得到好的成果的時候,就會分泌多巴胺,而使我們的大腦出現有成就感、開心的感覺。
多巴胺失調,指的就是大腦短時間內被過度刺激,使得多巴胺大量分泌又快速消失的過程。數位多媒體的使用,多半具有大量的聲光刺激、娛樂效果,以手遊為例,這些聲光效果會使多巴胺在玩遊戲時快速出現,讓孩子快樂,但是隨著遊戲告一段落,愉快的感覺就跟著多巴胺消退而快速的消失。
為了把愉快的感覺找回來,孩子就會很渴望使用它,否則就坐立難安,對阻止他的人事物感到生氣、甚至有言語或肢體攻擊的情況出現。這些現象出現,就代表孩子的多巴胺失調了,更簡單的說,就是他的大腦被多媒體產品控制了!
約法三章:固定休息時間、重要任務優先、培養多元興趣
為了避免多巴胺失調,首先,如果孩子年紀在2歲以下,盡可能先不要使用,3-6歲的孩子每天要控制在1小時以下的使用時間,而且要陪同孩子一起觀看討論,這也是美國兒科醫學會對孩童使用多媒體的建議喔!
小學以後的孩子,爸媽則要在孩子使用前建立清楚的原則,讓孩子一天或一周使用的時間盡可能固定,使用一段時間(一般建議一次使用在30分鐘內,單次不超過一小時)後要暫停休息,事前也討論好,暫停的時候可以做什麼事情(例如動一動、看遠、做其他休閒)。
平時也要記得常常跟孩子討論生活中各種事務的優先順序,在安排時間表的時候,把需要專注完成的事情(例如功課、家事)放在前面,娛樂或多媒體活動則安排在後面。但要注意,不是把多媒體當作「做完就能玩的獎賞」,而是透過這樣的安排,幫助孩子練習時間管理與自我控制。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爸媽更要引導孩子提升多媒體使用的問題意識,可以用問題引導討論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多巴胺系統的影響,自己也有責任不要讓多巴胺失控。再引導鼓勵孩子設定適合的使用時間,更要持續引導孩子,培養多元的興趣、休閒,讓他們在暫停的時候能自己思考要做些什麼!
堅定執行媒體使用規則,先同理再講道理
如果孩子在要求暫停使用多媒體時,出現比較激動的情緒和行為怎麼辦呢?這時,爸媽要耐住性子先別被激怒,因為這就是孩子多巴胺機制的表現。爸媽可以做的步驟是:
一、先減少刺激,不碎念、嘮叨、指責,要簡短回應孩子的心情感受,例如:「我知道你現在很煩、很生氣」。
二、當孩子情緒稍稍降溫,再跟孩子討論剛剛情緒激動的狀況,例如:「你可以告訴我,你是因為不能繼續玩而感到很生氣嗎?」讓孩子清楚察覺,自己有因為多媒體使用而出現情緒激動的現象。
三、等情緒平靜了再說道理。可以這樣說:「我知道這個遊戲讓你很開心,但是我們已經約好時間到了要休息。等我們完成其他事情後,可以再玩一下。」這樣不但能幫助孩子學習察覺控制,爸媽也在做情緒管理的最好示範!
總而言之,多媒體使用,絕對是擋不住的趨勢,爸媽要做的不是放棄管理或是絕對禁止,而是引導提升覺察和自我管理,這才是鍛鍊多巴胺系統的不二法門!
看更多信誼好好育兒文章
多巴胺飲食補救3C腦!營養師:可多吃這4類食物
【信誼專家講堂】不迷「網」的3C教養策略,免費報名!
其他人也在看
啦啦隊女神變「性感女道士」 噴水+三振舞施法...全場鼻血狂噴
17LIVE喜劇《這不是我的頻道啊!》講述人氣美妝直播主思馨(17LIVE主播野聲Zavia札維亞飾)與YT 界的「毀容實驗大師」子瑋(Tyler何星冉飾)為爭奪流量大獎爭鋒相對,卻因「廁所滑倒事件」靈魂互換,不得不在同一屋簷下代替對方開直播。從互嗆互整到曖昧滋生,假戲真做的互動笑翻觀眾,最終竟被清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從禁止到鼓勵!美最新研究:6萬兒童早期餵食花生免於過敏
《美聯社》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自2015年醫學指引建議在嬰兒4個月大時開始接觸花生製品以來,已有約6萬名兒童成功避免了花生過敏的發生。這項發表在美國《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的研究,證實了十年前一項突破性研究所帶來的實際影響,徹底改變了過去數十年來避免餵食過敏原的醫學建議。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247萬人受惠! 明年最低工資29500元 最低時薪196元
經行政院核定,勞動部於昨(21)日正式公告。2026年起,每月最低工資由新台幣28590元調升到29500元;每小時薪資從190元調高到196元,調幅為3.18%。月薪部分有173.95萬名勞工受惠;...
華視 ・ 1 小時前光電板謠言引恐慌 南市環保局:烏山頭3淨水場水質符合標準
外界造謠烏山頭水庫水質因光電板遭污染,造成不少民眾焦慮恐慌,甚至以為烏山頭水庫的水是直接配送到家戶飲用,事實上得經過3處淨水場層層過濾才配送到家戶。南市環保局強調,依規定檢測烏山頭、曾文及潭頂等3處淨水場自來水水質,結果皆符合飲用水檢測標準,請民眾放心。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海洋素養創新教學複賽結果出爐 30所學校10/29台中爭冠
海委會主辦「海洋素養創新教學競賽」,希望透過實驗操作與合作學習,讓學生培養觀察力、解釋力與批判思考,也是教師交流平台;初賽共有55支隊伍參加,經過書面審查,選出45隊角逐複賽,分北、中、南、東四區比賽,最後30隊晉級決賽,預計10月29日在台中世界貿易中心舉行。名單如下: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北捷板南線第6部空間優化列車上線 親子友善區供更寬敞的嬰兒車放置空間
台北捷運板南線第6部「空間優化列車」,即日起加入尖峰時段疏運行列,除延續既有空間優化設計外,首次改裝「親子友善區」部分空間,提供寬敞的嬰兒車放置區,優化車廂進出動線。本次新上線的「空間優化列車」,延續既有優化設計,包含拆除第2至第5節車廂中央立柱,便利輪椅及嬰兒車旅客進出,移除部分車門旁座位及屏風,並增設車側與座椅扶手,擴大站立空間,提升乘車流動性與舒適度。此外,台北捷運公司首次針對「親子友善區」進行調整,在第3節車廂第4個車門至第4節車廂第1個車門間,各拆除一處3人座椅,讓嬰兒車有寬敞的放置空間,方便其他旅客進出,車廂動線更加順暢,將持續蒐集旅客意見及成效。台北捷運自104年起,陸續於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板南線、中和新蘆線列車,第3節車廂第4個車門至第4節車廂第1個車門間,設置「親子友善區」,並於月臺門貼上顯眼的粉紅色標示,方便辨識。呼籲旅客發揮關懷禮讓精神,優先禮讓親子、孕婦及推嬰兒車的旅客,共同營造友善有禮的乘車環境。隨著該部空間優化列車投入營運,目前板南線已有6部優化列車於平日上午尖峰時段(8:00至8:30)通過亞東醫院至龍山寺站區段,有效提升運能、加速疏運尖峰人潮。空間
台灣好新聞 ・ 3 小時前
匯聚每分溫柔的愛 照亮每個需要角落
馬來西亞一人一善,志工們,紛紛都前往人潮聚集的地方,勸募大家的愛心。假日早晨的傳統市場,買菜的人潮熙來攘往,藍天白雲身影手捧愛心箱,滿臉笑意地向大家募愛。慈濟志工 陳欣宜:「我們的國家(馬來西亞)...
大愛電視 ・ 3 小時前
一人一善募愛 期盼天下大同無分親疏
響應10月13號「一人一善」諧音,馬來西亞吉打跟檳城都有慈濟推出的募款活動。志工 潘柳經:「(你會覺得很累嗎), (還是身體不舒服) 不會不會,看到人來捐款的時候,就很高興了,及時呼籲 每一天都要...
大愛電視 ・ 3 小時前雙北山區防超大豪雨 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留意大豪雨
(中央社台北22日電)中央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今天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東山)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縣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
中央社 ・ 2 小時前風雨大於預期 文化大學臨時改遠距上課
(中央社台北22日電)文化大學表示,由於最新天氣預報與原先預期有所差異,加上校內部分館樓需進行電力檢修,為確保師生安全及教學品質,今天課程將全面改採遠距教學。請各系所儘速協助於班級群組中發布此項通知。(編輯:李錫璋)1141022
中央社 ・ 1 小時前
澳洲匯愛偏鄉義診 醫療專業科技助攻
守護健康守護愛,在澳洲偏鄉「卡爾古力」地區,看到一次次義診解除病苦。澳洲柏斯的慈濟人醫會,在墨爾本與布里斯本的志工助援下,今年再度前往舉辦義診,包括牙科、糖尿病檢測與物理治療,不僅流程更順、志工團...
大愛電視 ・ 3 小時前新堰塞湖溢流水位下降!馬太鞍溪便道無恙 將儘速整理開放通車
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昨天(21日)早上發現新的堰塞湖蓄水容量約60萬噸,晚間九點左右下游水位計觀測到水量增加,研判新堰塞湖開始溢流,晚間十點洪水淹過馬太鞍溪橋南下便道,中央前進協調所晚間11點指水位已下降,便道上略有積土及樹木殘枝,紐澤西護欄也有部分走位情形,交通部公路局將儘速進行整理,並於評估儘速開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鄉下買成藥「8顆170元」喊貴! 藥師嘆:利潤只有10元
這名網友日前在Threads發文表示,當天自己在鄉下小藥局買了2盒普拿疼伏冒加強錠,1盒8顆要價170元,但回家路上越想越怪,查看手機的發票紀錄才知道,過去在某連鎖藥局買同款成藥,1盒24顆只要330元,讓他無奈直呼「真的不要在鄉下小藥局買成藥」、「我快昏倒了」。貼文曝光後...
CTWANT ・ 2 小時前
神明服務團!穿梭不同宮廟的承順青年志工團 打造優質廟會文化
「承順青年」志工團源自祀典大天后宮青年志工組織,因天上聖母賜下六聖杯而定名。不同於傳統只侷限於單一宮廟服務的志工團,他們接受各地廟宇邀請,投入扛轎、科儀、影像紀錄等多面向支援,以無償服務為信仰文化注入新動能。近半年來,他們在各大廟會活動中活躍,展現出自律嚴謹的團隊精神,也因此逐漸獲得各界肯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刀刀見真功!50名學生拚限時打造精密零件 展現技職教育爆發力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與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及工具機業者,舉辦「全國工業類科實作競賽」,集結全國33所高工與職校,50位菁英齊聚一堂,盼透過競賽,讓各企業在賽中看見青年學子用專業技術與現場解決問題的思維回應產業需求。虎科大校長張信良表示,競賽已進入第11年,長期是技職教育與產業接軌重要平台,聚焦工具機產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 溪底便道估中午搶通
馬太鞍溪上游第二個新的小堰塞湖昨晚9點左右溢流,洪水約在晚間9點半抵達馬太鞍溪底便道,大水一度淹沒最中間的局部路段,一旁的護欄也被沖得東倒西歪,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今早指出,經目視2公尺大涵管尚完好,路面淤土及樹枝甚多,目前已開始清理,預估中午前完成,另公告開放時間。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女帆船手獨駕穿越北極 驚覺海冰消失
數十年前想要駕駛船隻航行於北極的西北航道,必須借助破冰船或有特殊裝備的船體,但如今由於全球暖化造成大量海冰消融,小型船隻就能通過西北航道,一名巴西女子,7月花了2個月時間,獨自駕駛一艘帆船穿越西北...
大愛電視 ・ 21 小時前黃安自認過氣但不裝逼 駁斥台灣戶籍遭取消反嗆「憑什麼」
「舔共藝人」黃安長年旅居中國,62歲的他因時常發表親中言論,甚至多次自豪「愛用台灣健保」,引發台灣民眾反感。然而,針對近日傳出「台灣戶籍遭取消」一事,黃安否認並語帶反諷回嗆「憑什麼?」他自嘲早已「過氣」,財富自由後的生活簡單純粹。黃安今年6月自曝「出家」稱參拜菩薩後有所體悟因此要「好好做人」,他坦言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