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 17上市滿月、大立光10月動能見頂了! 外資揮刀砍獲利、目標價降至2500元
蘋果iPhone 17上市滿月,美系外資示警,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營收動能10月將達高峰,但第三季毛利率弱於預期,因此將大立光降評至持平評等,也調降2025~2035年獲利年複合成長率預估從7%降至6.3%,目標價同步從2800元降至2500元。
大立光第三季稅後淨利70.8億元,季增586%,年增6.8%,每股盈餘53.05元,為近3年來同期高點,但單季毛利率為47.2%,季減6.43個百分點,年減3.02個百分點,創8季來低點,較上季7.73元大增,也較去年同期49.67元成長。累計前三季每股盈餘為109.06元。
美系外資指出,大立光10月營收將是今年高峰,向上空間已有限,考量第三毛利率降至47.2%,因此將今年第四季毛利率預估從54%降至50%。
除毛利率因素外,美系外資也下調2025~2035年獲利年複合成長率從7%降至6.3%,因此同步下修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獲利預估分別降5%、3%、2%,預期將降至154.94元、171.07元、174.24元。
更多太報報導
輝達首批美國製AI晶片台積電AZ廠打造! 郭明錤:仍要送台灣封裝啦
台灣穩定幣有譜! 國銀AI戰略布局穩定幣成最優先
聯發科天璣9500手機又一發!OPPO首款 2 億畫素、7000mAh大電量Find X9將來台搶市
其他人也在看

共伴豪雨北部炸出一片紫爆 氣象粉專:有致災性危險
臉書知名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今日稍早發文指出,中央氣象署已經宣布啟動「大規模或劇烈豪雨」作業,與颱風警報同等級的警戒層級,示警這次因共伴效應帶來的豪雨恐有致災性危險。然而從最新出爐的總雨量預報,桃園以北及宜蘭山區已上看1200毫米,平地預計也有6...
CTWANT ・ 12 小時前
新北捷運三鶯線衝刺年底完工 侯友宜試乘直呼「真的很棒」
新北捷運三鶯線整體工程進度已達95%,列車10月起進入關鍵「全線全系統整合測試」,新北市長侯友宜今與民代前往三鶯線起點頂埔站(LB01)視察轉乘設計,並搭乘列車到三峽站,關心全線動態測試情況,侯友宜讚聲直呼「真的很棒。」他說,今年底希望做到99%,包括施工細節1次做到位,最後1哩路在明年初交通部履勘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不斷更新/豪雨來襲!北北基桃僅「這些地區」停班停課 全台停班課一次看
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雖未直接侵台,但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導致雙北、基隆、宜蘭等地區下起豪大雨,累積雨量驚人,6縣市已達停班停課標準。對此,新竹縣率先宣布,明正常上班上課,另外台北市部分學校則先自行公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9 小時前
《國際產業》iPhone 17美中銷售報喜 賣最好是「它」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周一表示出具報告指出,在中國和美國,蘋果最新推出的iPhone 17系列手機初步銷售表現優於前一代產品。 蘋果iPhone 17系列手機9月下旬在中國、美國等全球主要市場開賣。 Counterpoint在報告中指出,在中國和美國,iPhone 17全系列手機開賣後頭10天的銷量比iPhone 16全系列高出14%。 在開賣後的頭10日,iPhone 17基本款在中國的銷量幾乎較iPhone 16高出近1倍,兩大市場的iPhone 17基本款總銷量成長31%。 Counterpoint資深分析師Mengmeng Zhang在報告中指出,iPhone 17基本款對消費者來說非常具吸引力,因為CP值很高,有更好的晶片、改良的顯示螢幕、更大的基本儲存空間、升級的自拍相機,而提供所有這些,價格卻與去年的iPhone 16一樣。 報告並指出,開賣頭10日,在美中兩大市場,iPhone 17 Pro系列賣得最好,佔總銷量75%,且較iPhone 16 Pro系列成長12%。iPhone 17基本款佔全系列銷量約22%。蘋果今年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
iPhone17掀最猛換機潮!台積電、鴻海、大立光通通賺翻天 網嗨喊:用投資蘋概股賺的錢再買新手機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蘋果再度引爆全球市場!最新的iPhone17系列甫開賣便掀起強烈換機熱潮,不僅全球果粉陷入搶購狂潮,連供應鏈都開始上演「追...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川普發言舒緩貿易摩擦升級憂心,LME期銅上週五跌0.4%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上週五倫敦銅價下跌,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舒緩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上週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下跌42.50美元或0.40%,報10,604.5美元/噸。川普被問及他威脅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是否能夠維持而不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時表示,這是不可持續的。隨後川普和財政部長貝森特對即將與中方舉行的會談表示樂觀,認為雙方有機會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從而舒緩緊張局勢。這番表態被視為華盛頓方面試圖安撫外界對全球經濟放緩及美中貿易中斷的擔憂。其他金屬價格表現方面,LME期鋁下跌0.39%,報2,777.5美元/噸;LME期鎳下跌0.92%,報15,126.0美元/噸;LME期鋅下跌1.33%,報2,933.5美元/噸。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電零組》市場升溫 中探針Q4成長動能續旺
【時報-台北電】中探針(6217)總經理馮明欽近日指出,面對AI、高效能運算(HPC)與先進封裝技術需求快速擴增,公司產品正全面朝高功率、高密度應用升級,積極強化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布局。近年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微機電式探針(MEMS Probe)已完成推廣並進入客戶驗證階段,同時具備1,200瓦輸出等級的高功率老化測試座也已完成驗證送樣,預期將順利打入國際封測與IC設計大廠供應鏈,成為未來營運成長的重要驅動力。 中探針日前舉行法說會,馮明欽強調,中探針持續深化AI與半導體測試座產品線,並整合周邊零組件提升附加價值,同時拓展至車用電子、光電與高速通訊等新興市場。隨著AI伺服器需求爆發帶動老化測試量能大增,公司在高功率測試座及高頻連接器領域的技術優勢,將有助於提升市占率。 市場法人分析,隨AI晶片封裝複雜度攀升,測試座與老化座的門檻同步提高,中探針具備先行投入的技術與製程經驗,將成為AI測試供應鏈的關鍵受惠者。 在連接器事業方面,中探針已切入無人機與美系智慧眼鏡市場,並持續獲主要客戶拉貨動能支撐。儘管金價上漲推升材料成本,公司透過產品組合調整、材料替代與製程優化,有效維持毛利率表現。法人預
時報資訊 ・ 20 小時前寒武紀前三季營收飆近24倍連三季轉盈,股價熱度退燒後走勢受矚目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中國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寒武紀(688256.SS)上週五晚間公布最新一季財報顯示,第三季營收達人民幣17.3億元(下同),年增13.3倍;今年前三季營收為46.1億元,年比暴增23.9倍,受國產算力需求爆發與AI基礎設施加速建置推動,展現強勁成長動能。獲利方面,第三季純利5.7億元,連續三季年比轉盈,年增3.9倍,但較上季下滑17%;前三季純利達16億元,實現歷史性由虧轉盈,顯示規模效應帶動費用率下行與毛利修復。研發投入維持高檔而更貼近商業化節奏。第三季研發費用2.6億元,年增22.1%,占營收比15%;前三季研發費用7.2億元,年增8.5%,占營收比自456%明顯降至15.5%,反映產品落地後收入放大、費用率快速回落。股價表現方面,寒武紀今年以來股價累漲近90%,自7月以來大致翻倍,8月底一度超車貴州茅台,短暫登上A股「股王」,被市場暱稱「寒王」。不過,受科技類股估值偏高與AI泡沫疑慮發酵影響,股價自高點回落逾20%,上週五收低2.07%報1,247.68元,市值5,219.7億元。該股7月和8月月線各大漲17.96%和110.36%後,9月回吐1
財訊快報 ・ 20 小時前《各報要聞》TPCA Show暖場 材料戰先開打
【時報-台北電】TPCA Show本周登場,聚焦AI時代高效能與高能耗挑戰,展前市場已先掀起一場「材料戰」,隨輝達GB系列平台放量、美系雲端業者加速自研ASIC專案,高階CCL(銅箔基板)用料需求暴增,玻纖布與高階銅箔(HVLP)雙雙陷入結構性緊繃,供應鏈正邁入「得材料者得天下」的新一輪備戰循環。 AI伺服器建置進入量產高峰,推升PCB關鍵材料供應壓力同步升溫。業者透露,主要雲端大廠普遍提前鎖定未來兩年載板與原物料所需產能,優先「鎖料」搶占資源,備貨量動輒高於實際需求2倍,此波搶料潮更自設計階段即指定材料規格。 以輝達新一代Rubin系列主板為例,預計大量採用M8等級CCL,交換器與運算托盤亦需搭載Low Dk(低介電)二代玻纖布與HVLP4銅箔,連帶使ASIC伺服器用板全面升級規格,帶動整體高階材料鏈提前進入超前備料節奏。 高階CCL須同時搭載超低介電玻纖布與超低輪廓銅箔,缺一不可,惟業者指出,雖然日東紡已啟動T-Glass產線擴建、預計產能翻倍,但新伺服器平台層數自20層倍增至40層,板面積亦明顯放大,使原物料消耗速度遠超擴產進度,即便新產線如期開出,仍難追上備料曲線,材料緊俏態勢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稀土風暴來襲,G7啟動聯合應對機制,鎖定陸出口管制,擬推短期協調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七國集團(G7)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全球財長與央行總裁會議期間,就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進行磋商,達成「團結應對、協調落地」共識,並將啟動一籃子短期措施以穩定供應與價格預期。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表示,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占比高達約八至九成,最新管制不僅擴大涵蓋礦種,還納入廣泛的域外條款,引發成員國共同關切。G7將在維護市場運作的同時,與中方展開對話尋求務實解法。與會官員指出,短期協調工具將涵蓋戰略庫存調度、供應商多元化與回收循環放量等方向,同步強化對下游客製材料與關鍵氧化物的風險盤點,以降低單一來源斷供衝擊。在中期策略上,G7將研擬跨境投資與研發合作框架,鼓勵開採、冶煉與分離環節的本土化與區域化布局,並推動更高效的環評與許可流程,同時維持高標準的環境與勞安規範。加拿大財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G7已有應對方案,加拿大本身也擁有豐富關鍵礦產資源,將加速釋放產能並與夥伴協作,逐步降低對單一來源的依賴,提升整體供應韌性。多位官員強調,G7在應對供應風險的同時,仍將重申對多邊規則與可預期
財訊快報 ・ 20 小時前綠營高雄市長初選加溫 首位在個人造勢場合支持賴瑞隆的議員是他
民進高雄市長初選加溫,市議員簡煥宗昨天(19日)下午成立「簡煥宗摯友會」,宣布市長初選支持賴瑞隆,也是首位在個人造勢場合明確表態支持賴瑞隆的民代,預料將帶動內支持態勢加速表態。簡煥宗昨天下午於鼓山新濱・駅前廣場前,舉辦「簡煥宗摯友會」成立大會,湧入數百名支持者,選區裡多位里長、地方領袖及社區與團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Xiaomi 15T Pro / Xiaomi Pad mini 開箱實測:旗艦性能 × Xiaomi HyperAI 全面進化
以往阿達對小米的產品一直算情有獨鍾,這次台灣市場同步登場的 Xiaomi 15T Pro 與 Xiaomi Pad mini,不僅在硬體規格上直攻旗艦定位,更結合全新的
電腦王阿達 ・ 1 天前
蘋果王者歸來!iPhone 17引爆新冠疫情時代最旺銷售 交貨時間較去年延長約13%
最新數據顯示,iPhone 17 新機正讓蘋果 (AAPL-US) 這家科技巨頭迎來新冠疫情以來最強勁的智慧手機銷售成長表現。這款經歷多年最大幅度重新設計的旗艦機種,市場反
鉅亨網 ・ 17 小時前《光電股》大立光前三季每股盈餘109.06元
【時報-台北電】大立光(3008)公布114年前三季合併財務報告:營業收入439.29億元,稅前淨利176.64億元,本期淨利147.5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45.55億元,基本每股盈餘109.06元。(編輯:林家祺)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黃國昌告發媒體資金疑雲 張榮興:受理偵辦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20日電)立委黃國昌今天表示,針對海外資金挹注的媒體跟監多名國家政要,應調查鏡週刊是否涉及中資或港資,並當場公開告發報案;警政署長張榮興說,黃國昌告發,就受理案件偵辦。
中央社 ・ 15 小時前韓國Q3化妝品出口飆17.6%創高,底妝占比居冠,美國成第一大市場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韓國關稅廳最新統計顯示,今年首三季化妝品出口額年增15.4%,達85.2億美元,創同期歷來新高;單就第三季,出口額達30億美元,年增17.6%,連續9季正成長並改寫單季新高,對全球205個國家與地區的出口同創歷史高位。就產品結構觀察,底妝類占比最高達41.7%,穩居成長主引擎;防曬霜與抗皺精華棒等功能護膚合計占25.5%,彩妝類占15.4%,顯示功能性與持妝需求同步拉動,帶動品類分布更趨均衡。出口市場版圖方面,美國以19.7%占比居首,其次為中國18.5%、日本9.7%,北美與亞洲雙線推進。受惠於跨境電商與K-beauty品牌滲透,美國需求動能明顯放大,帶動高單價功能護膚與底妝同步放量。時間序列對比,韓國化妝品單季出口自去年第一季起一路改寫紀錄,2024年全年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大關至102億美元。隨第四季傳統旺季啟動,2025年全年出口額再創高峰的機率上升。產業觀察指出,韓國供應鏈在研發迭代與快速上新方面具優勢,加上品牌加速布局多渠道銷售與本地化行銷,支撐出貨與單價雙升。後續可留意功能性護膚比重提升、底妝長效持妝與清爽膚感等創新趨勢,持續擴大在主要市場的市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
台積電飆破2000元不是夢?專家曝「1關鍵」:魏哲家最大挑戰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法說會報喜,揭示優於預期的第三季財報、第四季及全年展望。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全球大市值企業都有高毛利率,現外資上看台積電目標價2100元,台積電的毛利率恐怕要在60%以上,這是魏哲家董事長最大挑戰!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大立光Q3毛利率恐遜預期,美系外資降評至中立,目標價2500元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預估大立光(3008)營收在10月將達高峰,不過第三季毛利率恐將弱於預估,決定調降大立光評等,由原先的「加碼」調降至「中立」,同時調降2025~2035年獲利年複合成長率預估,由原先預估7%下修至6.3%,同時將目標價由原先的2800元調降至2500元。大立光第三季稅後淨利70.8億元,季增586%,年增6.8%,每股盈餘53.05元,單季毛利率為47.2%,美系外資表示,預估大立光10月營收將是今年高峰,向上空間已有限,考量第三毛利率降至47.2%,下修今年第四季毛利率預估,由54%下修至50%。同時下修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盈餘預估,分別調降5%、3%、2%,調降後分別為154.94元、171.07元、174.24元;調降大立光評等,由原先的「加碼」調降「中立」,同時調降2025~2035年獲利年複合成長率預估,由原先預估7%下修至6.3%,同時將目標價由原先的2800元調降至2500元。
財訊快報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