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鄉自己救! 內政部首度啟動備役替代役男勤務召集
因應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全台首度啟動「替代役備役役男勤務召集」機制,支援災區復原。花蓮縣政府今天(13日)起辦理兩梯次勤務召集,第1梯次從今年10月13到17日;第2梯次從10月20到24日。第1梯次投入近百名備役役男,執行災後環境清理與社區復原行動。
本次召集對象都屬於設籍在花蓮縣的備役役男,依花蓮縣災害應變中心的需求,協助執行災民住家環境清理、街道清潔、收容處所整備與服務、救濟物資整理等工作。
首批接受勤務召集的備役役男,今天上午在花蓮瑞穗鄉公所完成報到、並舉行開訓典禮,由花蓮縣府民政處代理處長李葳主持;內政部則由替代役訓練及管理中心科長吳茝(ㄔㄞˇ)蘋代表出席。開訓典禮後隨即實施勤前教育,提醒備役役男應注意服勤安全,講求紀律,並接受帶隊幹部的指揮管理。
內政部表示,勤務召集期間,備役役男權益比照替代役服勤標準,任職單位應該給予公假,並可請領往返交通費。另外每天還提供700元薪資津貼,五天共計3500元。花蓮縣府將統籌安排伙食與住宿並協助辦理保險,讓役男能夠安心服勤,全力投入救災。
內政部進一步指出,本次災情使得當地居民生活受到重大衝擊,本於「同島一命、患難與共」的精神,替代役備役役男返鄉協助災後復原,不僅象徵地方力量的凝聚,也展現替代役制度在防救災體系中的即戰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花蓮定能早日恢復家園,重現安定與希望。(張柏仲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內政部:堰塞湖疏散計畫發布3天內 兵棋推演驗證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3)日赴立法院進行「堰塞湖監測、災害預警通報、疏散機制及災後復原重建」 專題報告,說明將會在「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疏
青年日報 ・ 1 天前
全球客家文化會議登場 卓榮泰:全力配合扶植壯大客家文化
卓榮泰提到,今日會議安排兩場專題演講,由環境部長彭啓明主講「全球淨零趨勢與臺灣永續行動」,以及駐奧地利大使劉玄詠主講「客家在總合外交的策略」。卓榮泰表示,總統一直希望臺灣在2050淨零時代來臨前能善盡自身工作,彭部長不僅持續不斷推動各項淨零工作,近日也對花蓮...
CTWANT ・ 9 小時前
守護花蓮居民警消有災損領嘸補助?劉世芳允諾予以補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截至今天(13日)上午為止,已釀19死、157傷,仍有5人失聯。中央及地方政府正陸續對災民提供各項補助。不過,在災害警戒範圍內執勤的警消人員,雖然可能是災民,卻可能因為戶籍不在花蓮,恐怕難以獲得任何補助。內政部長劉世芳允諾會了解警消人員需求,並予以補償。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3日邀請內政部部長劉世芳、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等人率所屬單位就「堰塞湖監測、災害預警通報、疏散機制及災後復原重建」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立委張宏陸指出,如果堰塞湖溢流潰壩之前,確實、精準地撤離,罹難人數絕對不會那麼多人,他詢問,撤離名單造冊能否更精確?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籍在人不在或外地民眾臨時返鄉等情形,通常需要靠地方的村里幹事即時掌握,內政部以往會在颱風來臨前要求地方民政單位掌握當地到底有多少人,但中央確實很難完全掌握地方造冊的準確程度。 張宏陸也詢問,台灣是不是每年都會執行防汛演練?疏散撤離工作是否能納入演練內容?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黃宏莆表示,經濟部是水災主責機關,每年都會定期執行防汛演練,未來可以把疏散撤離工作納入演練內容,農業部次長杜文珍也坦言確實需要這麼做,內政部長
中央廣播電台 ・ 13 小時前
受災租客控領嘸補助金? 內政部:房東租客分開領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災,如今卻有受災戶上網發文,控訴是租客身分,補助金卻遭房東獨吞,讓他希望變絕望,不過內政部表示,這次家園支持中央3方案每戶共補助35萬元,其中清理的5萬及復原的10萬會由受災的租客...
華視 ・ 13 小時前花蓮縣府勤務召集240名替代役男 投入災後重建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13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釀災,為加速災區重建與復原,花蓮縣政府經內政部核准,啟動「替代役備役役男勤務召集」機制,召集共240名替代役備役役男,投入災後重建行列。
中央社 ・ 9 小時前從697人到8000人:花蓮堰塞湖撤離決策全紀錄,「垂直避難」爭議從何而來
記者/許雲凱、陳偉婷;責任編輯/陳偉婷 9月23日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壩,重創下游光復鄉等區域。截至10月8日統計,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100多人受傷。 這起災難震驚台灣社會,災後隨即發現,絕大多數死者位於事先劃定的「撤離區」內,國家災防科技中心統計,光復鄉撤離區就有16人罹難,且多數是在1樓的長者。 有16位罹難者位於黃色撤離區內/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情資網」 外界湧現疑問,為何有民眾應撤離而未撤離,造成傷亡?面對「撤離不力」的質疑,花蓮縣府與在地立委陸續提出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1 天前
空服員抱病執勤猝逝 勞動部曝「長榮違法紀錄多」:將加強勞檢
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近日抱病執勤、返台猝逝,而其他空服員在社群平台指控,當班座艙長未即時協助,忽視該名組員的身體狀況。航空業的班表壓力與請假制度也引發討論,對此,勞動部回應,已安排桃園市政府勞動檢查處派...
華視 ・ 9 小時前
花蓮啟動備役替代役支援災區重建 首梯報到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釀重大災情,災區重建及復原路迢迢,花蓮縣政府經內政部核准,啟動備役替代役勤務召集機制,預計分2梯次,召集共240人投入災區重建,第1梯次今(13)日報到,扣除出國、本身是災民等替代役男,96名花蓮縣替代役男展開重建家園。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花蓮國民團舉3大事證轟內政部瀆職 籲徹查馬太鞍堰塞湖溢流責任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花蓮縣議會國民團今(13)日嚴厲譴責內政部在「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中的嚴重瀆職與怠惰失職,痛批這場釀成19人死亡、5人失聯、157人受傷及逾8600人撤離的慘劇,絕非天災,而是中央失靈的人禍。對此,國民團發言人吳建志也要求行政院立即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全面追究內政部與相關官員的行政與刑事責任,並依法啟動《國家...
匯流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花蓮洪災後研擬撤離計畫難產 (圖)
花蓮光復鄉洪災後復原持續進行,對於撤離計畫擬定,花蓮縣政府說,地方量能不足,還須時間細緻研議。災區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應徹底、廣面盤點資源,而不僅拘泥於光復鄉的資源。圖為重災區佛祖街積滿土砂。
中央社 ・ 11 小時前全國首次啟動備役役男勤務召集 首批近百人助花蓮光復災後復原
內政部今天(13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因應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全台首次啟動「替代役備役役男勤務召集」機制,支援災區復原工作,花蓮縣政府今天起辦理兩梯次勤務召集,第一梯次共投入近百名備役役男執行災後環境清理與社區復原行動。 內政部表示,本次召集對象為設籍花蓮縣的備役役男,依花蓮縣災害應變中心需求,協助執行災民住家環境清理、街道清潔、收容處所整備與服務、救濟物資整理等工作,備役役男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發揮服務熱忱,將實際參與災後復原任務,累積防救災應變經驗,展現「平時儲備、災時即用」的角色功能。 內政部表示,花蓮縣政府今天起辦理兩梯次勤務召集,第一梯次自今天至10月17日,第2梯次自10月20日至24日,首批接受勤務召集的備役役男今天上午於瑞穗鄉公所完成報到並參加開訓典禮,由花蓮縣政府民政處代理處長李葳主持,內政部由替代役訓練及管理中心科長吳茝蘋代表出席。內政部表示,在開訓典禮後隨即實施勤前教育,提醒備役役男應注意服勤安全,講求紀律,並接受帶隊幹部的指揮管理。 內政部表示,勤務召集期間,備役役男的權益比照替代役服勤標準,任職單位應給予公假,並可請領往返交通費,
中央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

北市府證實發文新壽 李四川:補償金「原則上輝達願概括承受」
輝達海外總部進駐北士科T17、T18因地上權卡關,台北市長蔣萬安今(13)日下午證實已發文給標得地上權的新光人壽,請對方提出具體合意解約條件與金額。另外副市長李四川透露,輝達私底下表示,如果重訂契約有
台視新聞網 ・ 9 小時前許淑華施政總報告 估南投10月底前達零負債目標
(中央社記者鄭維真南投13日電)南投縣長許淑華今天表示,南投縣政府公共債務餘額新台幣17億5000萬元,預計今年10月底前可全數償還,達成零負債目標。
中央社 ・ 9 小時前管理學院長遭控公款當自家金庫 中央大學調查中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13日電)有媒體報導,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葉錦徽為調整開銷帳目名目,對職員口出性別歧視言語並涉霸凌,且未經同意擅用近千萬元帶團出國考察。中央大學坦言接獲申訴,已立案調查。
中央社 ・ 9 小時前
世界各國尋找與台灣合作機會 蘇紫雲:投資國防有經濟加乘效益
賴清德總統於雙十國慶宣布打造「台灣之盾T-Dome」,引起中國跳腳及質疑聲音。今(13)日民進發言人吳崢與國防院戰略所長蘇紫雲在直播節目《午青LIVE》連線。蘇紫雲表示,建構完整防空系統才能有效降低中國的軍事行動,投資國防能夠確保生活方式不被改變,也帶動經濟的發展,更能夠增加國人對國防的信心。
中時財經即時 ・ 9 小時前
南韓「鎮川文化節」近3百人上吐下瀉 又是沙門氏菌惹禍!專家教5招預防
據南韓媒體今天(10/13)報導,南韓忠北近日舉行「鎮川文化節」,將近3百人享用場內攤販的食物後,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檢驗後發現是感染沙門氏菌。在食物中毒的報導中,常發現原因是沙門氏菌,專家提供5大方式,能有效預防感染。
太報 ・ 9 小時前
水庫設光電有汙染?經濟部承諾水質公布上網
[NOWnews今日新聞]外界近期頻頻關心烏山頭水庫設置光電案場會汙染水源,立委更是要求即時監測水質,並公開上網。經濟部今(13)日強調,無論是烏山頭水庫或其他水面型光電設置,都未有因鋪設光電板而有汙...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