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內「放水球」減重安全嗎? 中年男2個月瘦7公斤
減重方法百百種,除了用腸泌素(瘦瘦針)等減重藥物抑制食慾,利用水球置入胃中,讓胃的容積減少,使吃東西時很快就能感覺到飽足感,也是一種輔助方式。
「明明吃得不多,體重還是降不下來!」年近50歲的李先生過去體重86公斤,想減重的他屢屢因體重停滯不前而感到挫折無力,他曾試過坊間瘦瘦針、埋線等方法,但成效皆有限,直到他至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諮詢,接受醫療團隊的建議放置胃內水球做為減重輔助,進行兩個月就已成功減掉7公斤。
身為職場主管的李先生,深知體態形象管理的重要性,經過放置胃內水球做為減重輔助,他說:「我一開始以為會很痛苦,畢竟肚子裡多了一個東西,但放了以後,只有前面3天我有感覺胃漲漲的,有點想吐的感覺,後面就沒有特別的不適感,食量也真的變少了,不會一直想吃。」
BMI超過30者適用胃內水球
收治個案的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張琮承表示,「胃內水球」減重術屬於非侵入式技術,藉由置入水球縮減胃容量,降低熱量攝取,提升減重效率,是介於藥物治療與減重手術之間的選擇,適用於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的超重者,亦可作為術前預備,先行減重以降低手術風險。
張琮承說明,其療程方式為透過內視鏡進行約30分鐘的微創置放,將400~700毫升容量的特殊水球置入胃部,降低胃容積並產生飽足感,減少攝食量,水球可在體內維持最多12個月,期間需定期回診追蹤,評估狀況並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
留意噁心嘔吐等術後不適症狀
張琮承提醒,胃內水球雖為微創療程,但仍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胃食道逆流、腹脹、脫水等不適。這不只是短期變瘦,而是邁向「能持續維持」的健康生活型態,所以醫師會請病人要按時回診、持續監測狀況,以適時調整生活與營養計畫,減少併發症風險,並且依照療程進展,安排取出的日期。
李先生表示,置入胃部水球後,上班時間沒有那種吃飽就頭昏想睡的感覺,頭腦也比較清楚,精神比較好,工作效率也提高。現在跟著小孩出門玩你追我跑的遊戲,也不再怎麼氣喘吁吁。「現在老婆都說我瘦了好,瘦了健康,能陪孩子久一點。」(Uho優活健康網)
文章授權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胃內「放水球」減重安全嗎?中年男2個月瘦7公斤:醫揭適用「這類人」
延伸閱讀
「言情天后」席絹發出「最後一封情書」宣布封筆 于晴也說再見
停火再現裂痕!以色列轟加薩28死 哈瑪斯控造成「危險升級」
「超市工作10年」她的頸椎竟壓迫脊髓 突遭外力恐致癱瘓
其他人也在看

發熱衣「會過期」 UNIQLO:建議穿3年就該換
近日天氣冷颼颼,許多人已經開始穿發熱衣禦寒,日系服飾品牌UNIQLO提醒,發熱衣實際上有「保存期限」,建議穿著滿3年就應更換,否則保暖效果可能大幅降低。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耳鼻喉科將正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網友憂「不能看感冒」衛福部:不影響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正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消息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討論,不少民眾驚訝原來這科...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國際專家匯聚部桃 共探精準環境醫學新藍圖
在全球化與科技快速推進的今日,人類所面對的健康威脅已不再侷限於單一污染物,而是由氣候變遷、都市化、工業污染與新興化學物質共同交織而成的複合環境風險。這些看不見卻深刻影響健康的因素,使得傳統研究模式已難以完整回應疾病成因的全貌,跨領域整合與精準環境醫學的重要性因而更加凸顯。為促進國內外合作與知識交流,國家衛生研究院攜手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臺大醫院及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共同舉辦「環境、健康、未來:精準醫學的跨界新視野」國際研討會,並安排於桃園醫院舉行精準環境醫學座談會,邀集來自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與臺灣的研究者齊聚一堂,以多角度討論環境風險與健康的最新趨勢。桃園醫院在大會中展現多項綠色醫療與精準醫療成果,分享「桃園航空城跨世代研究(TACC)」的進展、公立醫院在長照與偏鄉醫療服務的經驗,以及臨床端推動精準感染控制的做法。回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桃園醫院面臨高強度醫療量能壓力,透過科學化感染監測、跨科室協作與即時決策機制,有效守住醫療院所防線,同時建立出可供醫院界借鏡的防疫模式,展現公立醫院在重大危機中的韌性與責任。面對全球醫療減碳及永續發展趨勢,桃園醫院也在會中分享遠距醫療影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單側耳悶聽力變差要小心!醫示警可能是鼻咽癌前兆
「當初就是鼻塞,鼻子裡有分泌物擤不出來,擤太大力還會有血絲,總是覺得左側耳朵悶悶的,聽力受到影響……」,這些症狀大約兩個月都治不好,陸續在附近的診所就醫,一直吃感冒藥症狀都沒改善,後來左側頸部竟然摸到了一顆硬硬的腫塊,雖然不會痛,但是有慢慢變大的跡象,華哥嚇的趕快上大醫院檢查,確診已是鼻咽惡性腫瘤第四期。 6種症狀出現要小心1.頸部腫塊:通常是癌細胞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摸起來是固定的,不會痛,會持續長大,通常在後頸部。 2.口水混有血絲:腫瘤表面血管出血,跟著鼻水倒流被吐出來,有時候會聞到血腥味。 3.耳悶塞或漸進性單側聽力損失:鼻咽癌長在耳咽管旁邊,腫瘤壓迫會造成耳咽管阻塞,初期會導致低頻耳鳴,然後完全阻塞會造成中耳積水,所以,單側中耳積水一定要檢查是否有鼻咽癌。 4.漸進性鼻塞:鼻咽癌在鼻腔最後面,大約7到8公分處,如果持續長大,會造成鼻塞,尤其晚上睡覺躺著的時候,會更明顯,因為軟顎往上關閉,會讓鼻塞感更明顯。 5.複視:鼻咽癌往上侵犯會陸續造成第三、第四、第六對神經麻痺,這些神經是控制眼球轉動的神經,如果受到侵犯,會依序麻痺,造成眼球運動受限,然後眼睛看腫瘤那側的時候就會產生複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全台藥局破萬家 轉型銀髮照護站迎戰高齡社會
台灣藥局數量已突破1萬家,超越便利商店的分店數量,民眾在社區巷口幾乎都能找到藥局解決輕微健康問題。隨著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就有1人年滿65歲,社區藥局正轉型為多元健康照顧站,除提供傳統藥事服務外,更擴展至慢性病管理與健康促進活動,成為銀髮照護的重要力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戒菸吧!日吸2支菸 心臟衰竭風險增5成
美國1項對近20項長期研究的廣泛回顧研究表明,即使吸煙量很少,吸菸者心臟衰竭風險仍然遠高於從未吸煙者,這種風險在戒菸後仍會持續存在。此研究被發表在PLOS醫學期刊上。根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西卡羅內心血管疾病預防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來自22項對人們進行長達1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中國進口遊戲沙含石綿 教育部:目前台灣學校沒有使用
澳洲與紐西蘭近日在中國製造的兒童遊戲沙,發現內含石綿(asbestos)污染物,迫使多所學校停課,立委陳秀寶擔憂台灣校園是否有使用到這種遊戲沙;對此,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國偉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校園通報使用相關教具,未來將持續宣導、提醒學校注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5 小時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6 天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17 小時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這種蝦子超毒不新鮮!吃多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 4招選好蝦
美味新鮮的蝦子,大家都愛吃!只是你知道看似肥美飽滿的蝦仁,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表示,市面上有些肥嫩飽滿的蝦仁,實際上是經過磷酸鹽處理的膨發蝦,長期食用超傷健康。 蝦子泡過磷酸鹽,吃多恐傷腎、
健康2.0 ・ 1 天前
57歲男施工後太渴「猛灌200ml腐蝕劑」!心臟驟停26次
使用化學藥劑注意!一名57歲高姓男子日前為了方便,在工地將用剩的200ml大理石拋光劑倒入飲料罐中,未料幾日後凌晨,施工後順手拿起該飲料瓶猛灌,隨即喉嚨出現灼熱劇痛,緊急送達醫院時已經昏迷,更在手術時心臟驟停26次,所幸最終後康復出院,沒有引起併發及後遺症。
鏡報 ・ 1 天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帶狀皰疹恐留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醫籲:皰疹在「2大」部位要特別小心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亦屬高風險族群。年齡愈大,病毒再活化的機率愈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表示,壓力大、睡眠不足…
華人健康網 ・ 2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60歲男沒有胸悶痛!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心梗
提及心肌梗塞,一般會想到胸悶痛、頭暈、肩頸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但醫師劉中平表示,一名60歲男子長期高血壓,某天因起床嘔吐數次,上午9時就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心臟已受損,已是急性心梗,因此緊急改送急診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