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漲跌互見!台股盤中勁揚逾400點、站穩27000點大關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報導
美國大型銀行季報亮眼,不過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牽動市場緊張情緒,美股週二(14日)表現分歧,僅道瓊終場上漲202.88點、收46,270.46點;標普500跌幅0.16%、收6,644.31點;那斯達克挫低172.91點、收22,521.70點;費半回落2.28%、收6,570.33點。。
根據《路透》報導,多家美國大型銀行繳出優於預期的第三季成績,帶動標普銀行指數(SPXBK)走強,其中富國銀行(Wells Fargo)勁揚7.15%,花旗集團(Citigroup)上漲近4%,兩者獲利皆超出市場預期;同時,貝萊德(BlackRock)管理資產規模創新高達13.46兆美元,推升股價3%。
然而,美中關係再度緊繃成為市場不安因素。投資公司 Baird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策略師梅菲爾德(Ross Mayfield) 指出,市場仍在摸索政策走向:「若川普政府決定再度升高貿易緊張情勢,現階段估值偏高的美股恐難承受新一輪衝擊。」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全美商業經濟協會發表演說時表示,美國勞動市場「依舊處於低招募、低裁員的停滯狀態」,但整體經濟「可能略優於先前預期」。市場普遍解讀為聯準會短期內不急於降息,維持觀望基調。IMF 亦在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成長雖趨緩,但美國企業獲利韌性仍強,支撐市場中期表現。
台股週三(15日)走勢震盪,早盤一度翻黑回測26773點,之後隨買盤湧入、權值股撐盤,包括高價股、PCB、記憶體等族群陸續點放,加權指數盤中衝高逾300點,一舉攀升至27210點,預估成交量約4900億元。
台積電股價走穩,盤中漲逾1%觸1450元,台達電重返千元俱樂部,聯發科、廣達、緯創、鴻海等權值股全數走揚;台光電、瑞昱、大立光逆勢跌逾1%至2%。載板三雄南電、欣興、景碩股價帶量衝鋒;PCB族群群情激奮,台燿、金居勁揚4%以上,富喬、金像電、華通滿臉通紅;記憶體指標股華邦電、南亞科在平盤附近震盪,宇瞻8月獲利亮眼,股價直衝漲停,激勵廣穎電通、十銓、群聯、威剛同步上漲。
千金股人氣旺,股王信驊、股后川湖勁揚3%,川湖再刷新高,旺矽強勢漲停、穎崴、精測、健策、緯穎、奇鋐、貿聯-KY走勢強勁。美中兩國互徵港口費有附帶條件,BDI指數聞訊下挫,昨日強勢的貨櫃航運股由漲轉跌,長榮、陽明、萬海、四維航、中櫃壓在盤下。
其他人也在看
《日股》科技股漲 日經強彈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在前1個交易日創下4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後,日經指數15日上演大反彈行情,其中表現最好的是科技類股。早盤結束時,日經暫收47,463.31點,漲615.99點或1.31%。東證收3,174.7點,也漲40.71點或1.3%。 日股中的人工智慧概念股代表軟銀,14日大跌6%,但目前反彈4%,也是AI概念股的藤倉大漲3%,古河電氣工業大漲3.4%。至於半導體族群的愛德萬測試漲1.4%,東京威力科創也漲0.6%。 分析師表示,14日大幅下跌的半導體相關股票,現在都出現一種修正性的反彈現象。打從10日以來,日本政壇就一直充滿著不確定性。如果新日相能儘快順利選出,日經又會多了另一個上漲的動力。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執政自民魁高市早苗,計畫在15日跟3個主要反對進行會談。因自民執政聯盟的夥伴公明,10日宣布退出後,高市早苗的首相競選之路便蒙上一層陰影。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國防支出未達GDP 5%!川普突點名1國祭新關稅 砲轟「極不尊重」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14日)警告,可能對西班牙祭出包括關稅在內的「貿易懲罰」,原因是該國國防支出未達到GDP的5%。他直言,西班牙的做法「極度不尊重」,對北約而言「非常糟糕」,令人難以置信。
中時財經即時 ・ 21 小時前
輝達難題「最快就是與新壽改約」!張景森稱依法可以:李四川要有擔當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卡關,其中一原因是新光人壽盼直接移轉地上權給輝達,北市府擔心圖利問題而拒絕。對此,前政務委員、前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張景森今(10/15)表示,最快解決方式就是修改北市與新壽的合約,依法處理不涉圖利,直言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毫無常識,「這是擔當問題」。
太報 ・ 21 小時前
輝達10月GTC大會!劉揚偉將與黃仁勳碰面
[NOWnews今日新聞]AI龍頭輝達將於10月下旬舉行GTC大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15)日表示,他將出席大會前座談「PresidentialForum」活動,並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會面。他並認為,...
今日新聞NOWNEWS ・ 20 小時前輝達落腳何處?林伯豐:買地人的選擇權最大 應該尊重輝達的決定
對輝達北士科土地卡關一事,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15日指出,「法律上解套是重要的。」對政府提供備案,林伯豐直言,買地人的選擇權最大,應該尊重輝達的決定。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鴻海董座劉揚偉稱AI應用未來潛力更大,證實將參加輝達GTC大會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科技(2317)董事長劉揚偉今(15)日出席「台灣週」以「產業龍頭資本策略 加速成長佈局全球」為主題發表演說。針對AI是否泡沫化?劉揚偉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AI的應用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未來潛力將更大。針對10月舉行的輝達全球開發者大會(GTC),劉揚偉表示將會親自出席,並將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碰面。至於中國可能加強限制稀土出口管制,劉揚偉表示,如果對立趨勢持續升高,會對各行各業帶來實質影響。不過從目前觀察來看,短期內影響有限。劉揚偉表示,AI的發展其實才剛起步,未來成長空間相當可觀。劉揚偉指出,AI技術正從狹義人工智慧(ANI, 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應用場景也將從對話模型拓展至具備自主行動能力的智能代理系統(Agent),甚至會發展出能與實體互動的「Physical AI」,對於產業與社會都將會帶來深遠影響。劉揚偉表示,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近期提出願景,每週建構一個Gigawatt的AI算力。他指出,
財訊快報 ・ 20 小時前
〈焦點股〉麗臺在台推出輝達個人超級電腦DGX Spark 股價攻觸及漲停板
輝達 (NVDA-US) 正式推出創始版個人超級電腦 NVIDIA DGX Spark,板卡廠麗臺 (2465-TW) 宣布作為亞洲總代理引進台灣,預計將帶動營運走強,並看好全年力拚轉虧為盈,激勵今 (15) 日股價走強,早盤由黑翻紅
鉅亨網 ・ 21 小時前
擴大採購百億美國黃小玉、牛肉 立委怒嗆農業部長:為關稅考量?
農業部長陳駿季9月14至27日隨民間農訪團出訪美國,並針對黃豆、玉米、小麥、牛肉4品項,簽署「4年採購百億美元」的意向書,民眾立委張啟楷今(15)日也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向農業部長陳駿季質詢,並質疑擴大採購將衝擊本土農民生計,甚至火大拍桌開嗆「這不就是為了關稅嗎?」,而陳駿季也不忍反批,台灣黃小玉自主率低且多為食用,進口則用於飼料,因此絕對有利於農民,請委員不要誤導、曲解。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輝達掀「800VDC電力革命」!外資欽點4大台廠 貿聯-KY狂飆半根、鴻海不動如山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輝達(NVIDIA)在美國舉行的OCPGlobalSummit2025大會上,正式宣告資料中心進入「800VDC伏直流電力大革命」時代,並公布新一...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甲骨文攜手超微AMD 將推出採用MI450晶片雲端服務|#鏡新聞
全球AI布局,又有重磅消息!甲骨文在10/14宣布要攜手超微AMD,搶攻AI商機,將推出採「MI450」晶片雲端服務,雙方規劃,甲骨文2026年第3季,將會先部署5萬顆的「MI450」處理器,而且預計2027年會再擴大,不只讓超微再添一筆重大訂單,也象徵雲端業者,正積極引進輝達以外的替代方案,以分散AI運算供應風險。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0 小時前《產業》輝達落腳北士科卡關!林伯豐喊「有辦法解決」看法曝光
【時報-台北電】對於輝達相中北士科土地建置總部卡關,也引發台北市與新壽間的紛爭。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輝達的老闆是華裔,但也是拿美國護照,來台灣設置總部主要是看中亞洲市場包含台灣和大陸,這樣的前提下政府應該要積極爭取,而北士科T17、T18土地,雖然是新壽標得,但是新光又跟台新合併,但這些都有法規規範,都有辦法來解決。 林伯豐認為,台北市政府也好、行政也好應該讓輝達盡速進入台灣作總部,這樣才能確保台灣AI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前景。輝達應該也願意給新壽一些補助,但輝達能否留在台灣就要看政府的決心,希望應該來促成。 但是輝達來台灣設置總部卡關,是地方政府還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大些?林伯豐認為,現在台北市政府市長是蔣萬安,而中央政府是民進執政,彼此還是要需要磨合。 對於台北市喊話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期盼盡快協調此事。林伯豐表示,吳東亮的想法應該是新光標得北士科土地,那麼在這個上面應該會有利潤,她想獲得應該有的利潤,他認為,以企業家的角度來說也是合理的,同時輝達也願意補償一些新光未實現的利益,就看台北市政府怎麼解釋這個地上權的問題,只要法律上解套就有機會趕在2026年動工。(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時報資訊 ・ 20 小時前
輝達落腳北士科定案? 李四川「老謀深算」打出一手民意好牌
一紙合意解約函,讓輝達進駐北士科現出曙光,背後竟是市府精心策劃的一盤大棋? 輝達在北士科T17、T18地塊設置總部一案出現重大轉折,台北市府正式致函新光人壽提議合意解約,副市長李四川透露新壽已回函願意協商。這場看似陷入僵局的土地博弈,在一週的民意發酵後突然峰迴路轉,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直指李四川此舉「老謀深算」,讓急於出擊的綠營人士紛紛上當。
賣厝阿明 ・ 21 小時前《盤中解析》AI領軍衝鋒 台股飆回27K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延燒,周二美股四大指數僅道瓊上漲202.88點或0.44%,標普、那指均走跌,費半更大跌2.28%;但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變得更鴿派,周二暗示Fed仍可能再次降息,並預告結束縮表。多空交戰,全球股市持續震盪,市場拋補拉鋸力道重,台指期結算日,周三台股開漲117.9點報26911.05點,雖然晨盤一度翻黑至26773.15、下跌20點,隨後周四法說會登場的台積電(2330)走強,偕同蘋果題材、AI概念、ABF載板三雄等皆帶勁,大盤衝上27210.05、大漲416.9點,重新站穩27000大關。 台股ADR周二表現,台積電ADR周二下跌2.29%,收在295.94美元,較台北交易溢價縮為27.8%;日月光、聯電ADR雙雙下跌約3.5%。權值王台積電周四將舉辦法說會,周三股價開盤價1435元、上漲10元,一度拉回平盤後走揚,盤中最高達1460元,上漲35元或2.45%。日月光投控(3711)、聯發科(2454)同樣開高走高,鴻海(2317)、台達電(2308)震盪翻紅,然聯電(2303)則開低走疲。 輝達(NVIDIA)重挫4.4%,AI概念股重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化工股》台特化收購效益添利 搭上台積電2奈米快車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台特化(4772)收購弘潔科技股權綜效顯現,9月、前3季營收雙雙創歷史高,第4季營收持續看俏,今(15)日股價跳空開高,直衝339元,盤中漲幅超過7%。 台特化是全球4家可量產半導體級高純度矽乙烷工廠之一,因應2奈米需求,去年下半年進行高純度矽乙烷產能去瓶頸作業,2025年上半年年產能提升到30噸。台積電(2330)下半年2奈米產能可望翻倍成長,由於2奈米晶圓有更多蝕刻電路,平滑度要求更高,反應溫度也要更低,法人預期,台特化未來幾年矽乙烷出貨量將出現等比級速成長。 另外,台特化去年下半年推出蝕刻特氣產品AHF(無水氟化氫),AHF為先進半導體製程中非常重要的乾式蝕刻與清潔特氣原料,主要應用於晶圓沉積薄膜蝕刻與機台設備內矽類殘留晶體的清潔移除,在2025(今)年上半年通過客戶驗證,下半年漸貢獻營運,明年可望進入高成長期。 台特化在今年6月底時斥資30億元併購半導體設備潔淨廠弘潔科,自8月併入營收後綜效已逐步顯現,也推升台特化9月營收創歷史高。目前弘潔科於新竹與台南及南京設有廠房及據點,主要競爭對手為韓商KoMiCo旗下高美科技,及美商Ultra Clean Ho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林伯豐:政府應積極爭取輝達來台 盼中央地方展現決心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15日電)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因地上權議題卡關,引發各界關注。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天說,政府應該積極爭取輝達來台設總部,盼中央與地方均展現決心。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沒有泡沫!鴻海劉揚偉:AI還沒真正開始爆發 市場規模遠超預期
AI出現泡沫化了嗎?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今日在出席「台灣週」後面對記者問答時表示,但從技術演進與產業滲透度來看,AI的發展其實才剛剛起步,未來成長空間仍相當可觀。他強調,AI技術正在從狹義人工智慧逐步邁向通用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也將從對話模型拓展至應用場景也將從對話模型拓展至具備自主行動能力的智能代理系統(Agent),甚至發展出能與實體互動的「Physical AI」,對產業與社會都將帶來深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台股盤中勁揚逾400點 台積電重回天價、高價股發威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5日電)台股今天早盤翻黑後,漲勢再起,盤中大漲逾400點,至27210點,台積電盤中上漲35元,至1460元,鴻海小漲,高價股點火,旭隼、台達電、印能科技重回千元關卡,台股「25千金」歸隊,載板三雄強漲,南電、景碩漲停。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中國稀土管制、奧特曼密訪台灣、AI泡沫要破了?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怎麼說
AI是不是真的要泡沫了、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密訪台灣、中國稀土管制,這些近來最熱門的話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都怎麼看?他表示,AI才剛開始不是泡沫,他並證實奧特曼的確去鴻海辦公室與他開會、洽談未來合作,稀土管制目前對鴻海沒有影響。
鏡報 ・ 21 小時前劉揚偉:鴻海市值大增850倍 規劃下一個5年計畫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5日電)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表示,集團正規劃下一個5年計畫,從鴻海公開發行迄今,市值規模成長將近850倍;從1991年至2024年,鴻海營收成長3000倍,獲利成長750倍,目前集團營收規模超過新台幣7兆元,粗估1元借款可做到12元生意規模。
中央社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