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群需要每天吃嗎? 飯前還是飯後效果較好?
關於維生素B群常見的7個實用知識一次告訴你,看完讓你的B群發揮更好效果!
你的家裡是不是也常準備各種保健品? 其中B群相信是大家很熟悉的維他命補給品,但你知道該怎麼正確的服用B群、發揮最好的效果嗎?
就讓我們帶你認識6個關於B群的實用知識,讓家裡的B群發揮最好的效果 :
1. B群的功效究竟是什麼?
維生素B群是由8種維生素B所組成,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在人體中扮演多重角色。B群通常會參與營養代謝過程,將透過食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轉換成能量供人體使用,消除細胞因能量不足累積而成的疲勞,這就是B群能消除身體疲勞的原因。
2. B群除了消除疲勞,還能緩解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除了因為不良的姿勢或是過度使用,疲勞過多累積在肌肉中同樣會造成反覆的酸痛。因此補充B群,特別是維生素B1,也能夠緩解肌肉的酸痛。維生素B1也被稱為硫胺素,是細胞能量代謝過程中重要的輔酶,細胞有充足的能量、消除肌肉中的疲勞便可迅速恢復、緩解酸痛。
維生素B1已被證實能有效緩解能量代謝不足而導致的目、腰、肩等部位的酸痛不適。這些症狀常見於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或工作過度勞累的人群中。
3. B群應該什麼時候吃?
B群的功效主要在幫助營養跟能量的轉換,因此在飯後吃B群,正好能將食物中的營養在體內做有效的利用,因此通常會建議B群可在飯後使用。
4. B群應該每天吃嗎?
營養品的補充因為是透過身體的吸收,提供給對應的組織或器官利用,每天固定的補充能夠發揮更好的效果,如果B群的補充不持續,效果可能較不明顯。
每天固定服用B群能更好的感受到效果
5. 什麼是維生素B1誘導體?
有些B群的成分中能看到維生素B1誘導體(常見的如TTFD),這個成分是什麼呢? 它是改良過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是水溶性的維生素、有安全性相對較高的優點,但較不容易進入體內的組織器官,於是在日本便研發出了改良過後的維生素B1,稱為維生素B1誘導體,它可以提供活性的B1供人體更好的吸收利用,效果比一般B1更好。
6. 什麼是醫療級的B群?
在藥局或藥妝店,可能會看到著名醫療級的B群產品。部分B群產品在台灣屬於指示用藥等級,生產的過程以及效果符合台灣的藥品法規規範,相較於食品等級的B群,對酸痛或疲勞有明確的療效。
7. 誰需要補充B群呢?
B群是水溶性維生素,容易在食物處理過程中流失,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容易加速B群使用,造成疲倦、酸痛,越來越多的人可能需要在日常補充B群。若你是經常熬夜、常喝咖啡甜食或是經常面對工作壓力的生活型態,就可考慮補充B群。
以上內容諮詢 書心健康管理診所 家醫科許書華醫師
其他人也在看

流感大流行!營養師大推「8大抗病毒食物」 這1顏色蔬果很多人常沒吃到
最近流感升溫,尤其是學校裡,好多孩子輪流中鏢!家長們緊張又擔心,其實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日常飲食的營養補充」也是守住健康底線的關鍵。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整理出「8個抗流感營養」,教你從飲食中強化保護力、減少被病毒擊倒的機率,讓全家人一起撐過流感高峰期。 1、維生素C:多吃新鮮水果能使體內對抗病菌的免疫細胞活躍度增加,提振免疫系統,有助縮短病程。但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容易流失、身體不會自動合成,要透過每天攝取補充,建議每天最少吃兩份新鮮水果來補足,攝取約100mg的維生素C即可,如:一顆芭樂、一顆柳丁、10顆草莓、兩粒奇異果。 2、維他命B1、B2、B3:吃穀類、豆製品、燕麥B群不足可能導致免疫系統減弱、淋巴球減少.維生素B1又稱精神性維生素:能維持神經正常,避免憂鬱、焦慮,幫助提升活力,也能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消除疲勞,並有助於控制體重。.維生素B2又稱能量代謝維生素:幫助延緩老化、協助代謝鐵質,也能協助醣類、蛋白質、脂肪的氧化分解,對於皮膚、粘膜、毛髮健康很重要,能改善痘痘、破嘴等肌膚問題,但如果長期缺乏,就容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憂鬱等症狀。.維生素B3稱為菸鹼酸:主要作用就是
常春月刊 ・ 1 天前宜蘭泉月樓防水暴紅 違建東窗事發
宜蘭縣溪南地區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影響,淹水災情慘重,14日完成重災區蘇澳鎮15個受災里主次要道路廢棄物清運,縣府考量受災戶會利用周末假日清理家園,將產生大量廢棄物,將持續協助清運。另因阻隔淹水而暴紅的冬山鄉「泉月樓行館」則遭指涉及違建,縣府已列管排拆並開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不必健身房也能心肺加強!每日走樓梯30分鐘,等同有氧運動
對於不喜歡去健身房的人來說,有個好消息——最新研究指出,只要每天走樓梯,也能獲得心血管健康所需的有氧運動效果。加拿大安大略省麥克馬斯特大學的馬丁·吉巴拉博士及其團隊,針對如何以最少時間獲得最大運動效益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每週3次、每次約10分鐘的樓梯運動,6週後即可改善心肺功能,其效果與相同時間的騎自行車有氧運動相當。研究招募了31名健康但久坐的女性進行實驗,參與者分別以20秒全力爬樓梯或每60秒上下樓梯一層,並搭配熱身及放鬆恢復;結果顯示,兩種爬樓梯方式均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吉巴拉指出,爬樓梯是一種方便且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衝刺間歇訓練(SIT),透過短時間高強度運動與低強度休息交替,達到高效燃脂與增強心肺功能的效果。研究顯示,間歇訓練甚至比傳統長時間運動消耗更多卡路里,是忙碌上班族或不愛健身者的理想選擇。吉巴拉強調:「間歇訓練讓運動融入生活,而不是生活圍繞運動安排。」對於希望提升心肺健康、增強體能的人而言,走樓梯可能是最簡單、可立即實踐的有效方法。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沒時間運動?試試這2分鐘燃脂法!歐美熱推「運動零食」5好處 .一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他崩潰你笑歪!滷味攤老闆貼「禁咖令」 網:DNA本能沒辦法
無論是面對飄香四溢的滷味攤,還是誘人酥脆的鹹酥雞攤,甚至是歡樂烤肉的場合,許多人手握夾子時,總會下意識地在空中「喀、喀、喀」地試夾幾下,似乎非得聽到這熟悉的金屬撞擊聲,彷彿完成某種「開場儀式」才能開始夾食物。然而,這個許多人習以為常的動作,卻讓一位滷味攤老闆徹底崩潰,索性貼出「禁夾令」,引發社群論戰「夾子文化」。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2 小時前
糖尿病症狀有哪些?糖尿病飲食需注意什麼?糖尿病前期有徵兆嗎?
糖尿病症狀有哪些?糖尿病原因為何?糖尿病前期是什麼?糖尿病飲食需注意什麼?誰是高危險群?Yahoo顧健康帶你一同了解。
Yahoo奇摩顧健康 ・ 1 年前
台體大38周年校慶11/18登場 7大運動競賽展現學子潛力
國立體育大學將於11月18日上午9時於校內國際會議廳舉行「38周年校慶慶祝大會」,大會將由該校校長邱炳坤主持。今年度校慶慶祝活動以「無限精彩」作為主題,該校近年順應時代趨勢多元發展,展現學校在教育、研究和未來發展上的無限可能,每位師生、校友及教職員工都有其獨特性,不同背景、專長的國體人都能展現自己的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牛煦庭幫沈伯洋做民調!何博文用"這話"神比喻!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民進立委沈伯洋被中國指控涉犯分裂國家罪、揚言展開全球抓捕,國民立委牛煦庭也公布沈伯洋滿意度民調,而對此,沈伯洋回應,自己沒有要選舉,不懂國民做這份民調意義何在,如果是因為中國懲戒這件事,詢問大家的看法,應該做習近平跟沈伯洋的民調,加害者跟被害者要放在一起。<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民進副秘書長何博文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中指出,針對牛煦庭立委做的這份民調,感到非常遺憾,何博文認為,牛煦庭身為中華民國的立法委員,聲援沈伯洋都來不及了,竟然還跟著中國打臺灣,就像「你的家人出去被流氓威脅,你不但沒有替他撐腰,甚至還跟流氓說打得好,回過頭罵自己家人是你自己要走出去的,活該被打」,何博文痛批,有這樣的人嗎,有這樣的立委嗎,牛煦庭你都不覺得可恥嗎,做這種事真的是愧對選民、愧對臺灣。原文出處:頭家講(影)/牛煦庭對沈伯洋做民調!何博文:跟著中國打自家小孩!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宋祖德驚爆「幕前不是李連杰」!揪「1疑點」恐是替身修杰楷閃兵遭求刑2年8」!賈靜雯中國上工「真實狀態流出」網驚了有信心連任?綠「川伯連線」來勢洶洶 蔣萬安回應了
民視影音 ・ 1 天前
這電池內建站立支架!TORRAS 圖拉斯「Ostand Qi2 10000mAh MagSafe 超薄磁吸旋轉支架行動電源」給你更自由的手機充電
由於 iPhone 盒裝已經沒有隨盒提供充電器,但由於各型號 iPhone 都內建無線充電功能的關係,因此讓目前許多磁吸式行動電源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近期手機配件品
3C 部落客林小旭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
不只太油!「這些食物」也害膽固醇狂飆 上班族很常吃
營養師李婉萍提醒,愛吃甜食、小吃與精緻澱粉的人容易讓壞膽固醇升高、堆積成脂肪。她建議以高纖澱粉取代精緻澱粉、多補膳食纖維、選擇優質蛋白與植物油,並搭配維生素D、E等營養素,有助改善膽固醇、維持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大腸鏡前一定要看!「低渣飲食清單」1圖看懂 這些食物絕對不能碰
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安排做大腸鏡,但很多人一聽到要檢查就緊張到不行!其實,只要前幾天執行低渣飲食,整個過程不但順利,還能讓醫師檢查更清楚。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簡單來說就是少纖維、少殘渣、好消化的飲食,幫助腸道在檢查前徹底清乾淨! ▲全穀雜糧類腸鏡前幾天建議改吃「精緻澱粉」讓腸胃更輕鬆.可以吃:白飯、白麵條、白土司.避免吃:糙米、玉米、燕麥、地瓜等含纖維穀類 ▲豆魚蛋肉類選擇軟嫩、易消化的蛋白質最合適.可以吃:魚肉、瘦肉、水煮蛋、豆腐.避免吃:煎的、炸的、不熟或太韌的肉類▲飲品類檢查前飲品也要注意顏色與成分.可以喝:運動飲料、蜂蜜水、椰子汁等,無渣無色飲品.避免喝:牛奶、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 ▲蔬菜類蔬菜不代表都能吃,要選「嫩葉菜」族群.可以吃:菠菜、小黃瓜、香菇.避免吃:竹筍、菜梗、芹菜等粗纖維蔬菜▲水果類果肉軟、水分多的水果比較適合.可以吃:木瓜、哈密瓜、荔枝、西瓜.避免吃:黑棗、芭樂、百香果、柿子等高纖水果▲烹調方式.建議:水煮、汆燙、蒸煮、清炒.避免:煎、烤、炸 高敏敏提醒,放進嘴裡需要「咬很多下」的食物,通常都不適合!記得「少渣、軟質、清淡」是原則,吃平常的五到七分飽即可。此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比藥物還有效!研究揭「1蔬菜汁」讓人生髮:2週就見效
許多人苦於落髮困擾,皮膚科醫師柯傅桓表示,落髮不只是外觀問題,許多患者因髮量少或禿頭而自卑、憂鬱,目前雖有藥物,仍副作用讓人卻步,一項研究發現,廚房常見的洋蔥,竟是治療落髮的天然良藥,男性效果尤佳,僅2週就看到初步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3 天前
黑米、白米、糙米、泰國米哪個好?「它」吃完血糖破220 比白米還恐怖
不吃白飯,改吃別的米對身體血糖有比較好嗎?醫師分享網路影片,由糖尿病患者實測白米、糙米、黑米、紅米、泰國米、壽司米等對血糖影響,結果超驚人,壽司米吃完血糖直接破220 mg/dL,比白米還可怕。
健康2.0 ・ 42 分鐘前
甲狀腺亢進恐引發致命風暴!專家:高碘食物和咖啡應避免
甲狀腺亢進症嚴重可能引發「甲狀腺風暴」,導致高燒、心律不整甚至休克等急重症狀況,這個腺體負責調節全身能量代謝與體溫,一旦分泌過多賀爾蒙,身體代謝速度過快,就會出現心悸、手抖、怕熱、多汗、體重下降但食慾旺盛等症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