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改寫肺癌命運 四期病人存活逾6年 扭轉絕望為希望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南投45歲吳先生6年前洗澡時摸到右頸鎖骨旁有個10元大小的硬塊,此外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然而硬塊迅速變大急就醫,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合併腦部多處轉移,突然的噩耗讓他面臨生離死別,當時他才39歲,2名女兒讀國中和國小,家裡還有老婆和媽媽,「我沒有退路,要和醫師聯手抗癌拚一拚。」
吳先生先接受腦部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歷經藥物副作用及骨轉移劇痛,臺中榮總胸腔部團隊為吳先生進行免疫染色檢測,發現腫瘤免疫指數(PD-L1)表現高,因此採取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成功控制腫瘤、減輕疼痛,吳先生體力逐漸恢復,日前重返職場令他振奮。「現在大女兒已經上大學,看到孩子長大,我覺得所有努力都值得。」吳先生也感謝中榮醫療團隊,在治療過程中持續找到更多有效的治療方式,讓他的生活重回正軌。
吳先生為典型PD-L1高表現且無標靶基因突變的第四期肺腺癌長期存活病人。根據多國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僅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療者可延長約8個月的整體存活期,顯示免疫治療對此類病人具有顯著的長期疾病控制潛力,並為臨床治療策略帶來了新的希望與方向。
驗到罕見基因突變加入臨床試驗 72歲阿姨的6年奇蹟
台中79歲黃女士6年前退休後因咳嗽、喉嚨癢就醫檢查發現第四期肺腺癌。黃女士說,「一聽到第四期不是被判死刑了嗎?」但她隨即轉念、遵循醫囑接受治療,在抗癌第2年病情一度復發,臺中榮總安排她接受臨床試驗基因檢測,發現帶有罕見癌基因KRAS G12C突變,使用口服標靶藥物4個月及改善胸痛,有效控制病況,目前持續服藥追蹤,生活有家人及3隻狗兒作伴,恬然自得。
依據臺中榮總2022年發表之研究,院內帶有KRAS G12C突變基因之病人,其整體存活期為13個月,較其他常見基因突變之肺腺癌患者明顯偏短。黃女士病情穩定長達6年,是極為罕見的長期存活典範案例。
精準醫療和全方位照護 扭轉絕望為希望
臺中榮總胸腔腫瘤科李柏昕醫師指出,精準醫療的核心在於「為每位病人找到最適合、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治療。」臺中榮總研究顯示,若基因檢測能配對到合適的標靶藥物,不僅效果優於傳統化學治療,副作用也相對輕微,整體存活期相對傳統治療能更延長;即使無法配對到標靶藥物,免疫治療是一種透過解除腫瘤對免疫系統的「剎車」作用,重新喚醒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的治療方式,同樣展現令人期待的效果。
每年11月是世界肺癌月,肺癌已連續2年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的「新癌王」,發生率也逐年上升,每年新診斷個案超過1萬7千人。臺中榮總胸腔腫瘤科曾政森主任表示,隨著科技突破與精準醫療的應用,第四期肺癌患者的治療選擇日益多元,許多人在合適的治療與照護下能長期存活,同時維持生活品質。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在臺中榮總團隊精準診斷與整合團隊照護下,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5年存活率達兩成,是全國平均的1.3倍。
李柏昕醫師強調,病友抗癌不只是醫療成功,更是愛與勇氣的見證。除了藥物,臺中榮總團隊提供疼痛控制、心理支持、營養諮詢及運動復健等照護,確保病人在延長生命的同時保有尊嚴與生活品質。也提醒有肺癌家族史或抽菸等肺癌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希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其他人也在看


美續提「韓美共同應對域內挑戰」 陸駐韓使館:不要挑撥生事
在日相高市早苗提出涉台言論後,北京當局隨即在18日至25日於黃海進行實彈演訓,美駐南韓使館臨時代辦又稱,美韓雙方要共同對應區域內日益升級的挑戰。對此,大陸駐韓使館發言人表示,勸美國不要挑撥生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夢想家「夢想公益計畫」啟動!進場看球還有機會拿好禮 詳情點這裡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福爾摩沙夢想家本週六日(11/22、23)將在臺中洲際迷你蛋先後迎戰新竹御嵿攻城獅、臺北台新戰神。延續上次主場連勝氣勢,夢想家邀請球迷進場應援,一起為球隊加油。
FTV Sports ・ 1 天前
結合防災與急救雙主軸 基隆市強化志工專業量能建構韌性城市
為提升志工對於災害防護的認識與應變能力,基隆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於日前在基隆市災害應變中心舉辦志工專業培訓課程,共邀集45名來自各社區的防災志工參訓。本次講習課程規劃以「防災」與「急救」兩大主軸,強化志工對於災害發生時的應變力與行動力。首先由強韌臺灣防災計畫銘傳大學莊睦雄教授主講,以「社區防災計畫與災害管理實作」為主題。莊教授指出,台灣面臨颱風、豪雨、土石流及地震等複合式災害威脅,建立完善的社區防災系統,是提升自助與互助能力的關鍵。並詳述災害風險評估、社區資源盤點、弱勢族群清冊建置與自主防災組織運作,協助志工掌握社區防災推動的初步架構與實務操作。消防局災害管理科科員陳偉建介紹「個人與居家防護措施」,以常見的地震及其他災害為例,介紹平時減災與災時應變的準備重點。在「基礎急救」課程中,由具備 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資格的周佳慧教官授課,以互動方式帶領志工掌握生命救援技能。在救護課程中,引導學員思考「當身邊的人突然倒下時,第一時間該怎麼做?」。並介紹「生命之鏈」六大環節,包含「撥打119、高品質CPR、使用AED、高級心肺復甦、心臟停止後之照護、復原」等六大環節。當身邊有人突然倒下時,如僅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高爾夫》中島啟太前進美巡賽,金谷拓實海島封關保資格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歷經兩年的世巡賽奮戰,中島啓太(Keita Nakajima)終於以前進杜拜排名十四敲開美巡賽大門,反觀去年榮登日巡賽球王寶座金谷
羅開Golf 頻道 ・ 1 天前


「嗨翻故宮100+」星光派對 古風藝文饗宴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年度壓軸活動「故宮之夜—嗨翻故宮100+」星光派對將於12月13日晚間6時在北部院區熱鬧登場,結合百年院慶3大重量級特展,
青年日報 ・ 1 天前
中禁水產槓高市 賴總統啖日料相挺3/力挺高市早苗! 麻生太郎大讚:外交表現出色
雖然現在日中關係惡化了,不過,曾在上個月的日本自民「總裁選舉」扮演關鍵角色,被媒體稱為「造后者」的自民最高顧問麻生太郎,最近受訪時,大力稱讚首相高市早苗的外交表現亮眼,是非常好的開局。而事實上,麻生太郎過去就曾呼籲「日本要有:為了台灣,與中國開戰的覺悟」,這也剛好呼應了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說法。
鏡新聞 ・ 1 天前

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 營養師籲:每天早晚一杯奶
根據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106-109年),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僅1-3歲族群達到建議量,其他年齡層攝取量約為需要量一半,成大醫院營養部黃薇營養師說明,綜觀歷年調查結果,鈣質是國人攝取嚴重不足的必需營養素之一。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巨量礦物質營養素,99%存在骨骼及牙齒中,幫助維持骨骼強健;剩餘1%分布於軟體組織與體液中,控制肌肉收縮、神經訊息傳導、細胞內訊息傳遞與荷爾蒙分泌等重要功能。若長期鈣質攝取不足,會造成多方面健康影響。對於生長中青少年,可能無法達到巔峰骨量,提高未來骨骼疾病風險;中高齡者則容易因骨質流失,增加骨質疏鬆與骨折的風險。此外,鈣質攝取不足時,骨骼中的鈣會被釋放至血液,以維持血鈣恆定,而進一步加速骨質流失。鈣質不足也可能造成肌肉痙攣、四肢麻木,甚至影響心律,不容忽視。根據衛生福利部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建議,青少年每日鈣攝取為1200毫克,成人、老年人與孕婦則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日常飲食中,容易取得的高鈣來源為乳製品,例如鮮奶、優格與起司,都是方便且吸收率佳的選擇。豆類製品如小方豆乾、凍豆腐,在製作過程中使用鈣凝固劑,也能提供良好的鈣質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打拚別忘顧肝 民國75年以前出生終身1次免費篩檢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7年級生」正是社會中堅,為人生奮鬥,別忘了顧健康,尤其被稱為「沉默器官」的肝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提醒,今年起擴大民國75年以前出生者終身1次免費篩檢。
中央社 ・ 1 天前
彰化透天厝交易史上首度突破四成!專家曝與這原因相關
最近幾年,全台各地一棟棟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過,在彰化,中古透天卻依然是不少購屋民眾的心頭好。依據實價登錄統計,今年彰化市屋齡30年以上中古透天的成交量為169件,占全市住宅交易總件數406件的41.6%,寫下歷史新高。自2013年有統計數據以來,彰化市中古透天的交易占比普遍落在20%-30%,今年首度突破4成,相當引人注目。對此,中信房屋金馬加盟店店長謝其洲指出,隨著市場降溫,自住需求逐漸成為交易主力,也讓中古透天的占比持續上升。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一天喝10瓶酒!他酗酒成性忘工作竟罹患「酒精性失智症」醫揭致癌風險
一時失志免怨嘆,但喝酒喝多了則可能失智。隨著飲酒文化在社會中普及,許多人以為小酌怡情。然而,醫學研究已明確指出,長期飲酒不僅會傷肝,更會直接損害腦部。醫師提醒,酒精本身就是失智的重要風險因子,飲酒會加速腦部退化,很可能讓人提早邁向失智。(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慢性疼痛找不到病灶? 恐傷害可塑性疼痛找上門
四十五歲韓先生多年飽受慢性肩頸痛與偏頭痛困擾,四處求診卻始終找不到明確病因,甚至被認為是「太敏感」。經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陳郁欣醫師詳細評估,診斷為「傷害可塑性疼痛」(Nociplasticpain)。陳郁欣醫師昨(二十)日說明,慢性疼痛是一種「沒有傷口的疼痛」,其中傷害可塑性疼痛是近年在疼痛醫學領域新增的一類疼痛定義,主要用來描述沒有明顯組織或神經損傷,但神經系統對於疼痛訊號過度敏感以及放大而產生的疼痛,或是組織與神經損傷的嚴重程度與疼痛程度不成比例。代表性的疼痛有纖維肌痛症、偏頭痛、緊縮性頭痛、顳顎關節障礙、慢性肩頸痛與慢性下背痛。陳郁欣醫師指出,這類病人常伴隨情緒障礙例如焦慮、憂鬱,疼痛型態多變,可能是刺痛、壓迫感、抽痛或難以形容的痛,疼痛程度易受時間與情緒影響,容易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肺癌化療中斷危機!醫師揭白血球數值低下風險 如何聰明補充營養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辰瑞、潘昱僑報導】現在肺癌的治療方式多元,包括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暨肺癌團隊召集人張晟瑜醫師表示,化學治療對患者來說,往往是最艱辛的過程。 白血球數值低下 成治療延遲隱憂 化療帶來的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白血球數值下降、體力衰退、食慾不振等,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導致患者無法順利進行下一個療程。這些副作用是肺癌化療中不容易克服的關卡。 化學治療會抑制骨髓功能,導致白血球的生長變慢。張晟瑜醫師指出,一般來說,肺癌患者在化療後,白血球數值會逐漸降至低點,這時感染的風險會大幅增加,可能引發體力不佳、容易疲勞沒精神。 為了讓治療順利進行,醫護人員也希望患者在下一個療程開始前,白血球數值能夠恢復正常。然而,隨著治療次數持續累積,骨髓抑制作用會越來越強,白血球數值難以恢復,體力也會越來越弱,導致治療被迫延遲,甚至需要降低劑量,進而影響病程,這是醫師和患者都不樂見的狀況。 化療仍是重要角色 充足營養是持續療程關鍵 面對化療的副作用,除了藥物與劑量調整外,張晟瑜醫師提到,還有幾種方法,有助於維持體力,幫助白血球數值回升。首先,臨床上可以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共軍擾台領空海域 海巡仍馳援中國漁船滅火助15人逃生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中國在上週六(15),執行聯合戰備警巡,騷擾台灣周邊領空海域,但過程中,突然有中國漁船,在台灣禁限制海域外,只有一點八浬(唸海里)的外海失火,透過無線電頻道求救!我國海巡署的新竹艦,獲報後立刻前往救援滅火,戒護十五名中國籍船員,轉移到另一艘中國籍漁船,接駁離開。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天(20)表示,雖然嚴厲譴責中國不斷騷擾,消耗我國量能,但一碼歸一碼,基於人道救援,要她不去救,她也做不到。熊熊烈焰伴隨濃濃煙霧,直往天際竄,中國漁船在海上失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水柱噴噴,台灣海巡新竹艦接獲求救訊號,立刻趕往救援滅火,海巡署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副隊長蘇振義說:「當時海象惡劣,風力6至7(級),陣風9級,浪高約3米,新竹艦仍立即趕赴現場,並以消防水柱實施滅火,成功協助15名陸籍船員,安全撤離。」案發地點在台北港西北方28浬,距離台灣的禁限制水域,只有短短1.8浬,中國籍閩東漁船,在十五日下午四點,用無線電發出失火求救訊號,海巡署新竹艦馳援前往,直到隔天清晨才交由另一艘,中國籍閩霞漁船往西拖帶離航,越過海峽中線脫離我國監控範圍。因為案發時間正好是中國,用戰備巡弋的名義,不斷干擾台灣周邊海域,海巡署新竹艦當時正在執行,防止不法船隻,進入我國海域的任務,引發討論聲浪,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說:「兩岸對峙的部分,我們知道,心裡恨得牙癢癢,不應該這樣子不斷不斷地消耗我們的量能,不斷地進來我們的禁限制水域騷擾我們,這個部分,我們就是嚴厲地譴責,但是一碼歸一碼,人道救援的部分,你要我不去救,我也做不到。」管碧玲強調基於人道,還有海上安全該做的都必須做,另外針對兩國情勢升溫,造成人力緊繃的疑慮,她也強調是有新的船造好,才會需要增加人力,持續為台灣守好海上第一線。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連晨翔新手爸 變炫娃魔人
連晨翔與劉品言(言言)19日宣布女兒「連TT」日前已平安出生的喜訊,他20日與TVBS《舊金山美容院》劇中妹妹方志友接受專訪;談到全程陪產過程,他笑說,之前每次陪言言產檢、看到抽血都很緊張,言言一直覺得他陪產時可能會昏倒,不過他當天把自己當成醫學院實習醫生,得意地說:「我沒有手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中華電HiNet光世代 家用寬頻品質滿意度調奪冠
東方線上「114年家用寬頻品質滿意度調查」結果出爐,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以雙向對稱頻寬、全台最大連外頻寬、網路收容戶數最佳配置與高標準技術工法等四項網路品質優勢,奪下No.1殊榮。
工商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