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喝10瓶酒!他酗酒成性忘工作竟罹患「酒精性失智症」醫揭致癌風險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一時失志免怨嘆,但喝酒喝多了則可能導致失智。隨著飲酒文化在社會中普及,許多人以為小酌怡情。然而,醫學研究已明確指出,長期飲酒不僅會傷肝,更會直接損害腦部。醫師提醒,酒精本身就是失智的重要風險因子,飲酒會加速腦部退化,很可能讓人提早邁向失智。
52歲的林老闆(化名)是一位生意人,交友廣闊、應酬頻繁,長年下來一天常常喝掉十多罐啤酒,或是半瓶威士忌,甚至習慣靠酒助眠。起初只是偶爾忘記事情,但漸漸出現記憶力明顯缺損,工作上判斷不再精準,連帶影響公司經營。在家人的陪伴下就醫,經臨床詳細問診、認知功能測驗以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酒精性失智症」。所幸及早接受戒酒藥物治療、動機式晤談與團體治療,停酒3個月之後,林老闆的記憶力與工作表現得以逐漸部分改善,避免了進一步惡化。
飲酒者為何有比較高失智風險?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洪研竣表示,酒精代謝物-乙醛,除了是一級致癌物以外,也具有直接的神經毒性,長期飲用之後會造成慢性發炎、自由基堆積及神經細胞受損。此外,酒精會改變腦部神經受體的功能,因此導致認知功能受損。這些變化使得大腦生理功能受到傷害,包含記憶、判斷、衝動控制、情緒調節的能力都會下降。
他說,根據國際期刊《Psychosomatics》2017年發表一項系統性回顧,持續飲酒可能導致中壯年族群大腦功能受到影響,提早出現失智症狀。國際期刊《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2020年的系統性回顧也指出,飲酒每週超過14個酒精單位(相當於每週140克酒精,約等於每週12罐330毫升酒精濃度4.5%的啤酒),是一個確定的失智症危險因子。2024年國際知名期刊《The Lancet》收錄30萬位飲酒者資料更顯示,飲酒與失智症發生有其因果關係。
除了直接的神經毒性,酒精也會導致神經生長必須的維生素B1缺乏,造成「韋尼克氏腦病」與「高沙可夫症候群」,病人可能出現眼球運動異常、步態不穩(導致跌倒)、嚴重的失憶與虛談症狀,讓病人與家屬承受沉重照護壓力。洪研竣呼籲:酒精不是保健品,「長期飲酒會增加失智風險」;若有長期飲酒習慣,應警覺失智風險,及早戒酒最能降低傷害;若發現親友出現飲酒控制困難或記憶力明顯退化,應及早尋求專業精神醫療協助。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侵占幹細胞研究害損失122億!教授夫妻控檢方被誤導 北醫駁斥:誤導視聽
消滅「直美」!衛福部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耳鼻喉科擬改「耳鼻喉頭頸外科」衛福部曝「真正原因」:還是可看感冒
民眾省荷包!健保費確定「明年不調漲」健保會:維持現行費率5.17%
其他人也在看

媽媽拼二胎更急?醫曝哺乳期試管迷思 建議「停乳一個月」更安全
隨著晚育與二胎需求增加,越來越多新手媽媽在生完第一胎後,為了把握生育黃金期,在仍處於哺乳階段就啟動試管嬰兒療程。不過,「哺乳會不會影響著床?」「需要先停乳嗎?」也成為門診詢問度最高的問題之一。 生殖科醫師李日升指出,近年確實有不少媽媽希望縮短生育間隔,在哺乳期安排試管療程,但哺乳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是評估能否進行療程的關鍵因素。 哺乳本身不影響試管成功率 荷爾蒙穩不穩定才是重點李日升說明,過去普遍認為哺乳會干擾排卵、降低成功率,但最新臨床研究顯示,哺乳中的女性與已停乳者在懷孕率、流產率與活產率上並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哺乳本身不會讓胚胎無法著床」。 關鍵在於荷爾蒙是否穩定。哺乳期泌乳激素(Prolactin)濃度偏高時,可能影響排卵與生理週期,也有研究指出泌乳激素過高的女性流產風險略升。若荷爾蒙尚未恢復,確實可能降低試管療程的反應與判讀精準度。 臨床建議:停乳約一個月 讓週期恢復更安心基於研究證據與實務經驗,李日升建議,若正在哺乳且規劃試管療程,可先暫停哺乳一個月(約一個生理週期),讓荷爾蒙回穩,有助提升胚胎著床率,也讓醫師在調整排卵藥物時更精準。 對於許多媽媽擔心的「排卵針是否會影響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北市聯醫:長期飲酒 加速腦退化釀提早失智風險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0日電)北市聯醫今天表示,飲酒文化普及,雖小酌怡情,醫學研究提到長期飲酒傷肝,更直接損害腦部,飲酒加速腦部退化,可能有提早失智風險。
中央社 ・ 1 天前
終結畸形遺傳!精準醫療成功斷絕突變基因 「龍蝦爪」3指父迎來健康女兒
單基因突變不再決定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尖端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三根手指的「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而女嬰長大後若有生育規劃,也不會產下有相同遺傳罕病的後代,創下全球罕見、台灣首例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症候群新生突變的案例,締造「從三指到十指」的生命奇蹟。此次求......
風傳媒 ・ 1 天前
綠2026王世堅戰北市? 徐國勇:其中一位「好人選」
民進在2026年的台北市、桃園市長的提名人選尚未出爐,儘管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表態選台北、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參選桃園態勢逐漸明朗,但內似乎還有其他考量。對此,民進秘書長徐國勇強調名單沒有難產,好人選非常多,還特別舉例王世堅,是能挑戰台北市長的人選之一。 #2026年#王世堅#徐國勇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 營養師籲:每天早晚一杯奶
根據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106-109年),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僅1-3歲族群達到建議量,其他年齡層攝取量約為需要量一半,成大醫院營養部黃薇營養師說明,綜觀歷年調查結果,鈣質是國人攝取嚴重不足的必需營養素之一。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巨量礦物質營養素,99%存在骨骼及牙齒中,幫助維持骨骼強健;剩餘1%分布於軟體組織與體液中,控制肌肉收縮、神經訊息傳導、細胞內訊息傳遞與荷爾蒙分泌等重要功能。若長期鈣質攝取不足,會造成多方面健康影響。對於生長中青少年,可能無法達到巔峰骨量,提高未來骨骼疾病風險;中高齡者則容易因骨質流失,增加骨質疏鬆與骨折的風險。此外,鈣質攝取不足時,骨骼中的鈣會被釋放至血液,以維持血鈣恆定,而進一步加速骨質流失。鈣質不足也可能造成肌肉痙攣、四肢麻木,甚至影響心律,不容忽視。根據衛生福利部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建議,青少年每日鈣攝取為1200毫克,成人、老年人與孕婦則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日常飲食中,容易取得的高鈣來源為乳製品,例如鮮奶、優格與起司,都是方便且吸收率佳的選擇。豆類製品如小方豆乾、凍豆腐,在製作過程中使用鈣凝固劑,也能提供良好的鈣質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打拚別忘顧肝 民國75年以前出生終身1次免費篩檢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7年級生」正是社會中堅,為人生奮鬥,別忘了顧健康,尤其被稱為「沉默器官」的肝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提醒,今年起擴大民國75年以前出生者終身1次免費篩檢。
中央社 ・ 1 天前戒菸吧!日吸2支菸 心臟衰竭風險增5成
美國1項對近20項長期研究的廣泛回顧研究表明,即使吸煙量很少,吸菸者心臟衰竭風險仍然遠高於從未吸煙者,這種風險在戒菸後仍會持續存在。此研究被發表在PLOS醫學期刊上。根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西卡羅內心血管疾病預防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來自22項對人們進行長達1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不是三高!新研究揭「4現象」是年輕人猝死前徵兆:噁心也中
近來低溫頻傳,容易引爆心臟猝死風暴,醫師江守山表示,一項刊登於今年權威期刊的研究發現,年輕人經常因心臟驟停而猝死,而事前多有4現象,包括突發心悸、暈厥、噁心或嘔吐、感染症狀,尤其年輕男性屬於高風險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邱垂亮一生實踐自由信念 《南半球最璀璨的星星》喚起民主共同記憶
為紀念已故政治學者邱垂亮對臺灣民主、人權與教育的深遠貢獻,紀錄片《南半球最璀璨的星星Life’s Good》踏遍臺灣、日本與澳洲追尋邱垂亮教授的人生軌跡,他以思想、行動與教育,努力推動臺灣民主自由的進程,「這不僅是一段個人傳記,更是一部屬於臺灣民主的共同記憶!」
Yahoo娛樂訊息 ・ 1 天前「尿尿男」天天到三民公園樹下「排水」 陳其邁:檢討廁所數量
高市議員張博洋今總質詢時,特別提到三民公園有位「尿尿男」、天天天騎車到公園大樹下尿尿,讓周邊居民困擾不已;市長陳其邁答詢說,會檢討廁所數量,也會請警局、環保單位積極執法。張博洋說,三民公園是周邊很多住戶使用的公共空間,但居民注意到有位男性、幾乎天天專程騎車到公園大樹下尿尿,還傳出有樹被尿死情況,有民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天降初雪!玉山飄30分鐘融化無痕跡 氣象署曝歷年紀錄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影響,全台氣溫驟降,玉山在今(20)日中午迎來今年冬天首次降雪。中央氣象署指出,玉山氣象站於12時25分...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基隆阿北搶銀樓!持「玩具手榴彈」奪25萬金項鍊 今遭檢方起訴
今年10月間,基隆一名57歲戴姓阿北,面戴口罩、持玩具手榴彈「搶銀樓」,奪走2條金項鍊(合計價值台幣25萬餘元),所幸戴姓阿北約半小時之後落網,被警方依法移送偵辦,今(20日)基隆地檢署偵結,依搶奪罪嫌對戴男提起公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拜媽祖竟遇陌生婦「塞籤詩」!楊登嵙:施放者恐遭反噬
太荒唐!資深媒體人呂文婉最近分享1樁怪事,她到苗栗白沙屯拱天宮拜拜時,1名陌生婦人突然叫住她,塞給她1張籤詩就跑了,她懷疑遭人轉嫁厄運,民俗專家楊登嵙也提出解決辦法。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醫療奇蹟 終結罕病遺傳!助「龍蝦爪畸形」父抱回健康女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破「基因突變」的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0)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該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三根手指「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因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且女嬰未來也不會再產下有相同遺傳罕病的後代,創下全球罕見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症候群」新生...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12米高耶誕樹 迎接耶誕佳節一同閃耀府城
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今年甫開幕,隨即打造台南北區第一棵耶誕地標《耶誕暖心列車》即日起驚艷登場!燦耀絢爛的12米高耶誕樹,裝載台南最大耶誕列車地景,吸引不少民眾駐足拍照,更於社群上熱度發酵。為正式迎接耶誕佳節來臨,11/19邀請台南北區區長、台南小北門店長、社會局社會工作及家庭福利科長、新光國小校長、台南北區成德里里長攜手點燈,一同溫暖閃耀府城! 台南小北門迎來第一年耶誕佳節,打造台南北區首棵耶誕樹裝置《耶誕暖心列車》陪伴市民迎接暖心時刻!6大亮點閃耀直擊:【亮點1.台南最大耶誕列車地景】以12米高耶誕樹結合實體列車裝置,打造台南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耶誕暖心列車主題布置,成為南台灣最耀眼的節慶地標。【亮點2.綠白金精緻時髦的耶誕光暈】以清新綠、溫潤白、低調金三色為主調,展現小北門獨有的新潮格調與現代節慶氛圍。【亮點3.耶誕光之海】南國冬夜限定的燈海廊道,在這裡,遇見只屬於小北門與小北鼻的光之約。【亮點4.小北門限定屋簷雪光】獨家設計的屋簷雪花燈,為台南冬夜灑下最飄逸的光影,一片雪花,只為這座城市輕輕飄落。【亮點5.沉浸式雪景燈光】全館周邊閃爍著雪花與星芒裝置,光影交錯間,彷彿置身北國雪夜,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胃內「放水球」減重安全嗎? 中年男2個月瘦7公斤
減重方法百百種,除了用腸泌素(瘦瘦針)等減重藥物抑制食慾,利用水球置入胃中,讓胃的容積減少,使吃東西時很快就能感覺到飽足感,也是一種輔助方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