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億萬富翁們似乎正為「世界末日」做準備,我們應該擔心嗎?
據說早在2014年,馬克·扎克伯格(又譯朱克伯格、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就開始在夏威夷考艾島(Kauai)修建他名為「古蘭尼牧場」(Koolau Ranch)的龐大莊園,佔地達1,400英畝。
根據《連線》(Wired)雜誌報道,該莊園將設有避難設施,配備獨立能源與糧食供應。不過,參與施工的木匠與電工都被要求簽署保密協議。
外圍的道路被一道六英尺高的圍牆隔絕視線。
去年當有人問他是否在建造「世界末日地堡」時,這位Facebook創辦人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他解釋說,那個大約5,000平方英尺的地下空間「就像個小避難所,也可以說是地下室而已」。
然而,這並沒有阻止外界的猜測——特別是當他又在加州帕洛阿爾托(Palo Alto)克雷森特公園(Crescent Park)社區買下11處房產,並在下方興建約7,000平方英尺的地下空間。
《紐約時報》指出,雖然建築許可證上寫的是「地下室」,但有鄰居稱之為「地堡」,甚至戲稱是「億萬富翁版的蝙蝠洞」。
其他科技界領袖似乎也在進行類似的「備災投資」——購地興建地下設施,將其改造成豪華地堡。
LinkedIn聯合創辦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提及過「世界末日保險」(apocalypse insurance),他表示約有一半的超級富豪都擁有這種「保險」,而紐西蘭更是熱門避難地。
那麼,他們真的在為戰爭、氣候變化,或某種我們尚未知曉的災難做準備嗎?
近年人工智能(AI)的飛快發展,讓這份不安更深。許多人擔心科技進展的速度快得驚人。
Open AI的首席科學家兼聯合創辦人伊利亞·蘇茨克弗(Ilya Sutskever)據報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中,總部位於舊金山的Open AI已推出ChatGPT——這款聊天機器人如今被全球數億人使用,公司也在快速推出更新的版本。
不過,據記者郝珂靈(Karen Hao)在其新書中披露,那年夏天,蘇茨克弗越來越相信電腦科學界已接近實現「人工通用智能」(AGI)——即機器能與人類智力匹敵的時刻。
她寫道,蘇茨克弗曾在一次會議上建議,應為公司頂尖科學家預先建造一座地下避難所,以防這項強大技術面世前出現意外。
據廣泛報道,蘇茨克弗當時說:「在人工通用智能面世之前,我們一定會先建好地堡。」但「我們」究竟指的是誰,並不清楚。
這句話揭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許多頂尖電腦科學家和科技業領袖,一方面全力推動高度智能的人工智能發展,另一方面卻也深深害怕它最終可能帶來的後果。
那麼,所謂的「人工通用智能」如果真的會出現的話,究竟會在何時出現?它的革命程度是否真有可能強大到讓普通人都感到恐懼?
「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到來」
多位科技界領袖都聲稱,人工通用智能即將到來。Open AI行政總裁阿特曼在2024年12月表示,人工通用智能將「比世上大多數人想像的更快」出現。
DeepMind聯合創辦人德米斯·哈薩比斯爵士(Sir Demis Hassabis)預測,它會在未來五至十年內實現。Anthropic創辦人達里奧·阿莫代(Dario Amodei)去年更撰文稱,他偏好的說法是「強人工智能」(powerful AI),可能早在2026年就會出現。
然而,也有人持懷疑態度。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電腦科學教授溫蒂·霍爾女爵(Dame Wendy Hall)說:「他們總是在移動球門柱。(何時實現人工通用智能)要看你問的是誰。」
她補充說:「科學界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確實了不起,但離真正的人類智力還差得遠。」
科技公司Cognizant的首席技術官巴巴克·霍賈特(Babak Hodjat)同意霍爾的說法。他認為,實現人工通用智能之前必須先有一連串「根本性的突破」。
他亦指出,人工通用智能不太可能在某一刻突然出現。人工智能是一項快速演進的技術,它正處於一場持續前進的旅程中,而全球有無數公司都在競相研發各自版本的AI。
讓矽谷人士特別興奮的原因之一,是人工通用智能被視為通往更高階形態的前奏——「人工超級智能」(ASI),也就是超越人類智慧的技術。
「奇點」(the singularity)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被追認為出自匈牙利裔數學家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之思想。它指的是電腦智能發展至超越人類理解能力的那一刻。
2024年出版、由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克雷格·蒙迪(Craig Mundie)以及已故的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所撰寫的書籍《創世紀》(Genesis),探討了一種極度強大的科技——其在決策與領導上的效率高到人類最終可能將控制權完全交給它。
他們認為,這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
人人都有錢花,不用工作?
支持發展人工通用智能與人工超級智能的人,幾乎以傳教般的熱情宣揚其潛在好處。他們認為,這項技術將能找到致命疾病的新療法、解決氣候變化,甚至發明取之不盡的潔淨能源。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甚至聲稱,超級智能的AI可能開啟一個「全民高收入」的新時代。
他最近表示,人工智能將變得極為便宜且普及,幾乎人人都會想擁有自己專屬的「R2-D2與C-3PO」(指《星球大戰》中的機器人)。
他興奮地說:「每個人都將享有最好的醫療、食物、住宅、交通,以及一切所需——永續的富足生活。」
當然,這也有令人恐懼的一面。這項技術會否被恐怖分子利用,成為毀滅性的武器?又或者,它有一天自行判斷人類才是世界問題的根源,進而決定毀滅我們?
「如果它比你還聰明,那我們就必須把它控制起來。」萬維網(World Wide Web)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本月稍早接受BBC訪問時警告說。
「我們必須確保有能力把它關掉。」
各國政府也在採取保護措施。美國作為眾多領先AI公司的基地。在2023年,時任總統拜登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部分企業向聯邦政府提交安全測試結果。不過,特朗普總統其後撤銷了部分條款,稱該命令是對創新的「阻礙」。
同時,英國政府兩年前成立了「AI安全研究所」(AI Safety Institute),這是一個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旨在更深入了解高階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風險。
而那些超級富豪們,則有他們自己的「世界末日保險」計劃。
LinkedIn的霍夫曼曾打趣說:「說自己要在紐西蘭買房,其實就是一種心照不宣的暗號,懂的人自然懂。」想必地堡也是同樣的意思。
不過,這裡也暴露出一個極具人性的缺陷。
我遇過一位保鑣,他曾為某位擁有「地堡」的億萬富翁工作過。他告訴我,倘若世界真的發生災難,他們的安保團隊首要任務是幹掉那位老闆,然後自己進地堡。從他的語氣來看,他似乎不是在開玩笑。
這一切都是杞人憂天的胡言亂語嗎?
尼爾·勞倫斯(Neil Lawrence)是劍橋大學的機器學習教授。對他而言,整場關於人工通用智能的討論本身就是一派胡言。
他說:「所謂『人工通用智能』這個概念,就像說要造出一種『人工通用交通工具』一樣荒謬。」
「合適的交通工具取決於情境。我坐空中巴士A350飛去肯尼亞,每天開車去大學上班,走路去餐廳吃飯⋯⋯沒有一種交通工具能同時做到這一切。」
在他看來,有關人工通用智能的討論只是在分散注意力。
「我們已經創造出的技術,讓普通人首次能直接與機器對話,並讓它按照人類的意願行事。這是極為非凡的——是徹底的變革。」
「但令人擔憂的是,我們太容易被大科技公司營造出的人工通用智能故事吸引,而忽略了真正該思考的——如何讓這些技術更好地服務人類。」
現有的人工智能工具都是以海量數據訓練出來的,擅長從中辨識模式——無論是醫學影像中的腫瘤跡象,還是預測句子中下一個最可能出現的詞。然而,不論它們的回答多麼逼真,人工智能依然不具備「感覺」。
Cognizant的霍賈特說:「有些『取巧』的方法可以讓大型語言模型(AI聊天機器人的基礎技術)表現得好像它有記憶、能學習,但這些做法都令人不滿意,遠不如人類。」
位於加州的IV.AI公司行政總裁文斯·林奇(Vince Lynch)同樣對關於人工通用智能的誇大說法持保留態度。
他說:「這是很高明的行銷。如果你聲稱自己正在打造史上最聰明的東西,人們自然會想向你付款。」
他補充說:「這不是什麼『兩年內就能實現』的事。它需要龐大的運算力、極高的人類創造力,還得經歷無數次反覆嘗試。」
當被問到是否相信人工通用智能終有一天會實現時,他沉默了許久,然後說:「我真的不知道。」
沒有意識的智能
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已經超越了人類大腦。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 )工具可以在這一分鐘成為中世紀歷史專家,下一分鐘又能解出複雜的數學方程式。
一些科技公司承認,他們並不總是清楚自家產品為什麼會產生某種回應。Meta公司甚至表示,其AI系統已出現自我改進的跡象。
但歸根究柢,無論機器變得多麼聰明,在生物層面上人類大腦仍佔上風——它擁有約860億個神經元和600兆個突觸,遠遠超過人工系統的規模。
人類大腦在互動之間無需停頓,並且會不斷適應新的資訊。
霍賈特說:「如果你告訴一個人『在太陽系外的行星上發現了生命』,他會立刻記住這件事,並據此改變自己的世界觀;但對大型語言模型而言,只有當你不斷重複這是事實時,它才會『知道』這件事。」
「大型語言模型也沒有『元認知』,也就是說,它並不是真正知道自己知道什麼。而人類似乎擁有一種自我省察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意識』,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所知道的東西。」
這正是人類智慧的核心所在——也是目前實驗室仍無法複製的部分。
主圖來源: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MASTER. 首圖為馬克·扎克伯格與一張未知地點的地堡示意照。
其他人也在看



帶刺紅玫瑰!高市早苗揭狂野戀愛史、偏愛年下弟弟 現獨自照顧癱夫
日本自民本月4日舉行總裁選舉,原本呼聲最高的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雖然出身百年政治世家,握有雄厚資源與人脈,卻意外落選,由前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出線,成為自民首位女總裁,高市在政治光譜上,屬於右翼保守派,但她年輕時可不是傳統印象中的「乖女孩」,不僅曾擔任樂團鼓手,愛情生活也相當精彩,本文整理《產經新聞》、《日刊現代》、《日刊體育》、《Smart Flash》、《Daily新潮》、「News Post Seven」、「AERA DIGITAL」、富士新聞網等日媒報導,回顧她過去的私人生活。
太報 ・ 10 小時前
我們昨天才一起玩!美國接連發生孩童中槍事件 11歲童誤玩哥哥手槍慘死「另一男童中彈命危」
根據《WABC》與《10TV》報導,紐約案發生於本月9日上午8時15分,地點位於北米勒街(North Miller Street)的一處民宅。警方表示,11歲男童當時正在玩哥哥的槍,沒想到突然走火。母親發現後質問哥哥為何持有槍枝,對方情緒激動後逃離現場,稍後被警方尋獲。由於事件發生地點接...
CTWANT ・ 2 小時前川普第2次年度健檢結束 白宮將公布結果
(中央社華盛頓1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結束今年第2次健康檢查。這名美國史上當選時年齡最大的總統,於這次健檢前堅稱自己「身心狀況極佳」。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陸大學生網紅窮遊大阪!狂蹭試吃、躺電車喊「我愛中國」 日網怒:猴子
日本《中央日報》報導,「一棵樹」在影片中為節省開支,公然佔用公共洗手台洗頭,並使用公廁烘手機吹乾頭髮。更誇張的是,他還在電車上抓吊環做引體向上、橫躺多個座位,大喊「我愛中國!」等語,相關行為被批評為粗魯且擾民。不僅如此,他還以「免費吃喝挑戰」為由進入餐廳...
CTWANT ・ 2 小時前
北京發「心戰大隊」懸賞公告 台北批認知戰手法粗劣
在台灣承諾強化防務隔日,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周六懸賞1萬元人民幣,征求關於18名台灣軍方心理作戰人員的線索,稱他們散播「分裂」信息。台灣國防部則回應批北京「以極權政體之霸道顢頇思維」。
德國之聲 ・ 1 小時前
經理爽啪女工讀生…又逼吃避孕藥猝死?父母心碎求償900萬元結局超哀傷
高雄未成年小花(化名)曾到某文創公司擔任工讀生,卻遭該公司經理大壯(化名)誘使發生性行為,事後又要求服用「避孕丸」,卻導致女方呼吸困難,送醫不治;小花父母痛失愛女,向大壯及她所屬公司提告,刑事部分,家屬吞敗,提起民事求償977萬7719元,法官同情小花父母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錐心悲痛,但她死因屬「自然死」與發生性行為、與服用避孕藥無因果關係,無法獲賠,可上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東京爆發老鼠咬人慘案 女遊客街頭被攻擊「腳流血發黑」急送醫
根據日媒《中央日報》報導,有一名來自杜拜的女遊客9日透過社群平台Instagram公開一段影片,她說自己在東京新宿街頭散步時,突然遭一隻老鼠攻擊腳部,當下血流滿地、腳背也出現發黑瘀青。影片中還能看到多隻老鼠在路上竄動、翻找垃圾,還有其他路人用腳驅趕。受傷的女遊客描...
CTWANT ・ 2 小時前

美國務院示警馬爾地夫「恐攻風險升高」 發布二級旅遊警示
美國《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國務院公告指出,恐怖組織可能在「毫無預警或極短時間內發動攻擊」,潛在目標包括旅遊景點、交通樞紐、市場、購物中心及地方政府設施等。美方並警告,偏遠島嶼也可能遭襲,當地政府在緊急情況下的反應時間可能因此延長。國務院呼籲計...
CTWANT ・ 4 小時前
從街頭乞丐到醫生:中國奇跡醫師李創業的故事
李創業七個月大罹患小兒麻痺,致使雙腿癱瘓,只能蹲踞前行。童年飽受嘲諷,九歲手術失敗後一度絕望,9歲被騙,做了七年街頭乞丐。 16歲上學,25歲考入醫學院,現於新疆診所行醫,病患稱他「奇蹟醫生」。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父家中猝逝…劍橋博士女兒疑「守屍1個月」活活餓死!屍水滴到樓下才揭悲劇
新加坡近日發生一起震驚全國的悲劇,一對多年前從中國移民至新加坡的父女被發現陳屍於盛港東大道某公寓的8樓住宅內。警方初步調查後,研判女兒疑似因為罹患精神疾病而需要依賴父親照料,然而父親猝逝後無法自理,最終活活餓死,警方確認死者身分後,除了呼籲親屬出面聯繫,同時提醒社會應多加關注獨居與心理健康者,避免悲劇重演。
鏡報 ・ 2 小時前
賴清德國慶演說全文一次看! 喊「台灣」51次創近年新高
總統賴清德今(10)日上午出席在總統府府前廣場舉行的「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14年國慶大會」,以「變局中奮起的新台灣」為題發表演說。據統計,演說全文近4400字,其提及「台灣」51次,創近年新高紀錄,「中華民國」2次、「中華民國台灣」2次。
自由時報 ・ 1 天前「川習會前」北京突祭稀土禁令 翁履中:精準政治訊號
大陸商務部9日發佈公告,宣佈決定對稀土相關技術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分析,北京選在選在川習會前夕發布稀土出口禁令,不只是巧合,更是一個精準的政治訊號,告訴美方「北京不打算示弱,也不打算被動等談」。翁並指出,當美方仍在限制AI晶片與半導體設備出口時,北京用稀土反制,這場科技冷戰早已演變成一場「互相鎖喉」的較勁,誰先鬆手,誰就輸。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張俊雄告別式賴清德頒褒揚令 綠營歷任總統、閣揆全到齊
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張俊雄,上月27日於自家安詳辭世,享壽87歲,今(11)日上午於高雄市殯儀館舉行告別式,賴清德總統、行政院長卓榮泰、前總統蔡英文、陳水扁、前行政院長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陳建仁皆到場,形同民進籍前、現任總統與行政院長全到齊,賴清德向家屬頒發褒揚令,指張俊雄「功在民主、功在國家」,願其安享主懷。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中國限稀土衝擊歐洲再軍備 德智庫籲歐盟趁機轉型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10日專電)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德國智庫指出,稀土是製造戰機、飛彈與軍用晶片等關鍵原料,一旦斷供恐衝擊歐盟防務,拖慢北約國家軍備強化進程。報告建議,歐盟應把握軍事預算大幅增長的契機,投資稀土強化供應鏈自主。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沒有毒!烏山頭水庫設「浮動光電」水質無虞 益處經濟部全說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我國近年持續發展綠電,推動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地熱及小水力等,努力達成再生能源占比2026年11月20%、2030年30%目標。近日有民眾質疑,設置於烏山頭水庫的「水面型光電」恐會污染水質。對此,經濟部能源署指出,全世界如英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皆已於水面設置光電且成功運作;而烏山頭水庫光電設置前後水質監測均無異常,並不影響水質。
民視 ・ 1 天前
造價1億日圓!大阪世博「未來人類洗澡機」爆紅 公司宣布將量產販售
日本PR Times報導,「未來人類洗澡機」最初投入約1億日圓製作,並無商業販售計畫,但開幕隔日便有美國買家提出購買意願,之後更接連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詢問與導入需求。展期中體驗預約人潮踴躍,甚至出現無法入浴的情況。由於反應熱烈,Science決定在展覽結束後啟動量產,讓...
CTWANT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