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鄉福德國小世界糧食日 從盤中剩食看見地球未來
▲活動一開始,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的邱慧珊副執行長帶來一場生動活潑的故事導讀。(記者方一成攝)
為響應聯合國世界糧食日,彰化縣永靖鄉福德國小今年已堂堂邁入第三年,精心規劃一場深具教育意義的惜食體驗活動。學校秉持「生態環境,培植淨零實踐力」的教育理念,將閱讀教育、環境教育與食農教育等核心素養巧妙融入課程中。本次活動特別利用學校午餐剩餘的白飯,結合在地當季新鮮食材,帶領學童親手製作美味的日式飯捲。
活動一開始,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的邱慧珊副執行長帶來一場生動活潑的故事導讀。她以繪本《蔬菜逃走》為引,透過故事中蔬菜們的奇妙旅程,引導小朋友們思考食物的來源與珍貴性,並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以及惜食不浪費的生活態度。隨後,在班級導師蕭佩真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捲起袖子,將午餐剩餘的白飯巧妙變身,搭配當季蔬菜、肉鬆等在地食材,親手製作出屬於自己的日式美味飯捲。這不僅是一場烹飪體驗,更是一堂深刻的惜食教育課,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學習珍惜食物。
卓鴻賓校長對於本次世界糧食日課程規劃給予高度肯定,並深刻闡述其背後的教育意涵。他表示:福德國小作為台美生態學校計畫的一員,我們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更將環境永續的理念深植於學童日常生活中。
卓鴻賓校長分享道,學校台美生態大使發現每日全校約產生二十公斤的午餐剩餘白飯及六.五公斤的廚餘。為有效減少廚餘產生,學校每日由學生們協助回收約二公斤的廚餘,並將這些廚餘透過學校的廚餘機製成高品質的有機肥料,再用於校園菜園的栽種。這不僅成功實踐了「資源循環利用」的淨零綠生活目標,有效減少了垃圾產生量,降低環境污染,更讓孩子們親眼見證了食物從「廢棄物」轉化為「養分」的奇妙過程,深化了對生態鏈的理解與尊重。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邱慧珊副執行長今(十六)日表示:我們很榮幸能與福德國小一同推動惜食教育。透過繪本導讀與動手實作,讓孩子們從小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了解每一粒米、每一根蔬菜的得來不易,是培養他們感恩與負責的重要一環。
班級導師蕭佩真老師表示:這次的飯捲體驗特別有意義,將午餐的剩餘白飯再利用,讓孩子們在動手做的過程中,親身體會惜食的重要性。看到他們開心地品嚐自己製作的飯捲,並主動分享惜食的想法,讓我覺得非常感動,相信這堂課已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珍惜的種子。
其他人也在看
人本:教師受調查不到千分之六 校事會議難稱浮濫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6日電)教團爭取廢除校事會議,教育部預計年底前修法防濫訴。人本基金會今天說,最近1年校事會議受理1124件,占全國教師不到千分之六(0.57%),「難以被稱為浮濫」,不支持廢除。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海保署偕災防科技中心 建立氣候變遷風險預警機制
(中央社記者洪學廣高雄16日電)海保署今天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建立海洋保育與氣候變遷風險預警機制,減緩氣候變遷對海洋衝擊,兼顧海洋環境保育,確保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以畫筆書寫鄉愁的吟唱 油畫家陳美惠〈大地行吟〉展現土地的呼吸
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第一展覽室的牆上,一幅名為〈鹽山獨白〉的油畫靜靜佇立。層層堆疊的白色與赭色交錯,隱約可見風掠過鹽田的軌跡。觀者不禁駐足,彷彿聽見鹽粒在陽光下閃爍的聲音。畫家陳美惠微笑地說,「那是我記憶裡的風聲,也是時間的味道。」出生於嘉義義竹的陳美惠,從小就習慣在稻田邊、海風裡觀察光影的變化。她回憶:「小時候家旁邊就是鹽田,夕陽會灑在鹽堆上閃閃發亮,那樣的畫面在我心裡一直都沒有褪色。」多年後,這些鄉間的記憶化成她畫布上的主角,也成為她創作的源頭。陳美惠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與美術研究所碩士,長年投身教育工作,曾任教於台中居仁國中與台中家商。雖然已從教職退休,但她仍持續於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與台中教育大學進修推廣部授課。她笑說,「教畫畫,就像在對學生說故事;而我自己的畫,也是在對土地說故事。」這次於彰化生活美學館舉辦的「大地行吟—陳美惠油畫創作展」,自 10 月 16 日起至 11 月 16 日 展出,展出她近年創作的三大系列,「靜象‧新韻」、「藝境」與「獨白」。水圳的倒影、蚵田的潮汐、鹽山的光與靜默,構築成她筆下的大地詩篇。她說,「我喜歡那種靜靜的風景,它們其實很有力量。」在她的畫
台灣好新聞 ・ 15 小時前
福誠高中與日本青森縣立田名部高校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創教育國際化新契機
高市府教育局推動校際國際交流,鼓勵學校拓展教育國際化視野,培養具全球競合力的青年學子;福誠高中與日本青森縣立田名部高等學校,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透過教育合作與文化互動,臺日共同培育具國際視野與跨文化素養的學生。(見圖)主辦單位今(十六)日說明,該簽署典禮於十五日以線上方式舉行,由福誠高中校長夏日新與田名部高校校長山田昭共同代表簽署,雙方校長及師長共同見證這項重要時刻;典禮氣氛熱烈,象徵兩校在教育國際化、文化理解與學生交流上邁入新的合作階段。福誠高中校長夏日新表示,學校長期致力於推動國際教育與雙語學習,期盼透過這次合作,開啟更多元的學習交流形式,如師生互訪、線上課程、跨文化探究與國際專題合作等,讓學生在真實互動中拓展國際視野,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全球行動力。田名部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
成大與陸軍官校簽署策略聯盟 共同培育人才提升研發競爭力
成功大學與陸軍軍官學校為促進學術與文化交流,推動科技創新之研發,16 日於成大光復校區雲平大樓會議室簽署策略聯盟協議,雙方將就人才、設備、技術及學術資源等進行實質合作與研究,共同為國家培育具有宏觀視野、高素質之軍官與人才。成大李永春副校長與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譚芳榮將軍代表簽署,雙方出席觀禮人士逾20名,包括陸軍軍官學校政戰主任莊霈儀上校、大學部主任張桂琥教授、教務處長張水泉上校、學務處長余宗育上校等,成大方面有沈聖智教務長、研發處吳意珣副研發長、學務處副學務長吳毓庭等。成大與陸軍軍官學校 2020 年底首次簽署為期 5 年的策略聯盟,成效獲雙方認同,前一期聚焦於高階領導人才雙語培訓,共同推動雙語師資培育計畫,為國家養成具國際移動力的高階領導統御人才注入堅實力量。李永春副校長致詞表示,成大長年致力於科技創新與前瞻研究,配合國家政策,積極扮演科研基地的角色。成大在航太、電機、機械、資通安全、人工智慧與材料工程等領域,均具備深厚的研發能量,與陸軍官校所重視的軍工科技與領導統御人才培育有高度互補性,期許下一期能共同打造國防科技研發高階人才培育的新典範。譚芳榮校長指出,陸軍官校培育的學生,日後是要
台灣好新聞 ・ 14 小時前
紀念創辦人 華梵大學舉辦植樹活動
華梵大學紀念創辦人曉雲導師禪寂21週年,日前舉辦二代梅樹種植活動,吸引200多名師生認養,並同時在校內種下近300株梅花與五葉松樹苗,場面壯觀。 曉雲導師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宗教家與教育家,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5 小時前成大「低碳數位營建聯盟」成立 邁向永續淨零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6日電)國立成功大學今天宣布成立「低碳數位營建聯盟」,定位為非營利產學合作平台,推動低碳建材、綠色工法與數位施工技術應用,協助企業邁向永續發展與淨零目標。
中央社 ・ 14 小時前環境部成立資訊科技司 優化海量數據為AI服務
(中央社記者汪芬台北16日電)環境部強化數位治理,今天成立「環境資訊科技司」,將海量的環境數據優化為AI服務,可促進民眾實質參與環評與大型開發案件審查。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光復連假14處省道易壅塞 84條國道客運85折優惠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6日電)光復連假將至,公路局預測,包括台64線在內,14處省道易壅塞,為鼓勵民眾多搭乘公共運輸,10月23日至26日推出多項客運優惠措施,例如84條中長途國道客運路線85折優惠。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準颱風「風神」挾大雨來襲!公路局:雨量超標將封閉馬太鞍溪臨時便道
[Newtalk新聞] 熱帶擾動96W預計在17日增強為今年第24號「風神」颱風,儘管風神颱風不會通過台灣,但受東北季風影響,其外圍環流仍會為東半部地區帶來劇烈降雨。公路局對此表示,若降雨量超標或馬太鞍溪水位明顯上漲,將預警性封閉日前才開放通行的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 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溪橋9月23日因上游堰塞湖溢流而被沖毀,經過2週多的日夜趕工,緊急開通馬太鞍溪臨時便道,並在10月15日開放汽機車通行。然而,公路局提醒,由於風神颱風可能和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讓宜蘭、花蓮等東北部及東半部地區降下大雨或豪雨。屆時,只要降雨量超標,或是馬太鞍溪水位上漲,公路局將啟動預警性封閉馬太鞍溪臨時便道措施。 公路局說明,馬太鞍溪臨時便道只要遇到中央緊急應變協調中心指示需要封閉便道、林保署通知紅色警戒需要封閉便道、公路局監測涵管便道水位達行動值、地震震度達5弱等情形,就需要立即封閉馬太鞍溪臨時便道,禁止人車通行,並視後續降雨量和水位情形,調整重新開放便道的時間。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北車性侵影像瘋傳惹議!石崇良震怒:揭露被害人身分將重罰YouTube大當機影響80萬用戶!全網一片哀號:根
新頭殼 ・ 15 小時前



10天連假要來了!197校17日起「不用上課」 一票家長崩潰
許多家長認為開學既能夠讓孩子回歸校園生活,也可以讓生活變得輕鬆一點。不過,這縣市從國小到高197所學校,將於10月17日迎來10天連假「全面停課」。消息一出,學生歡呼聲不斷,家長則是相當崩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英國一周丟800萬顆電子菸鋰電池 AI偵測火災風險 還能回收黃金、稀土 潛藏利益達420億
不論是3C產品或各類玩具,鋰電池幾乎無所不在。一旦混入一般垃圾或回收物中,若處理不當,便可能引發火災。英國新創公司 LionVision 研發出人工智慧(AI)系統,協助電器回收廠有效識別廢棄電池,除了能降低火災風險,還能回收有價值的金屬材料。 這套 AI視覺系統 透過鏡頭掃描輸送帶,一旦偵測到鋰電池或拋棄式電子菸,就會啟動氣流噴射裝置,將它們從廢棄物流中吹出分離。 非營利組織 Material Focus 分析指出,英國家庭每年丟棄約10.3萬公噸電器,家戶中更囤積高達8.8億件未使用物品,每年購買約11億件低價電子產品,例如耳機、充電器、拋棄式電子菸等,其中超過一半最終進入垃圾堆。當產品未被妥善回收時,等同損失價值約10億英鎊(約新台幣420億元)的貴金屬與關鍵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菸近年已成為快速消費型電器產品,英國每周約有800萬顆電子菸鋰電池被丟棄,導致回收廠火災頻傳,威脅公共安全。 支持者認為,若能加強前端分類與AI辨識,不僅能提升黃金、鈀金及磁性材料中稀土元素等貴金屬回收率,也能減少對進口原料的依賴。
Yahoo奇摩(國際通)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