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關稅談判黑箱 台灣模式自欺欺人
台美經貿磋商從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之後,到現在已歷時7個多月,超過5輪的談判,但對照日、韓和歐盟,台灣的談判結果至今未明,要付出對美投資的保護費金額也眾說紛紜,政府有必要適時對企業和民眾說明可能的對美投資金額、項目及相關的稅率交換條件,才能避免不確定因素一直干擾市場,也不要再拿所謂的「台灣模式」來混淆視聽、自欺欺人。
對內遮掩隱瞞 背刺企業
從韓國允諾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日本則是5500億美元來看,美方希望台灣投資的金額再低,恐怕也不會少於2500億美元;介於韓國和日本的中間,也就是3500億美元到5500億美元,更是一般認為比較合理的推估值。不論是2500億或3500億美元,換算成新台幣都高達數兆元,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要分多久時間投資以及投資什麼,政府都應透明公開。
行政院所說的「台灣模式」,說得好聽點是尊重企業自主,政府站在協助的角色,以和日、韓政府直接出資的投資區分,感覺好像台灣比較有主導性、合作權和保有尊嚴;但事實上,所謂「台灣模式」,就是政府請客、企業埋單,而且在政府遮遮掩掩、不願把話說明白的情況下,究竟哪些企業會是必須出資的金主,請客內容又為何,到現在大家都一頭霧水。
所以如此,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台灣在談判過程中一直處於被動和挨打的狀態,但又打腫臉充胖子,不願誠實和國人溝通。政府高舉台灣模式的大旗,要對美國投資請客的同時,最後決定吃什麼的,絕對不是台灣政府,當然也不可能是要被迫付錢的台灣企業,而是由美方決定一切。
台灣企業不是沒有錢投資,也不是不能赴美投資,但政府不能讓企業當冤大頭,除了投資金額和項目,政府對於關鍵技術外移的政策是否鬆綁以及有沒有配套的租稅優惠來回饋企業,其實都應該先凝聚內部共識,和企業充分討論,而不是談判代表先答應美方,回頭再用硬牽牛到河邊喝水的方式脅迫企業就範,這樣的台灣模式,其實完全看不到企業自主的影子。
另一關鍵在於投資美國的交換條件是什麼?是後續232條款中不納入半導體和資通等台灣關鍵產業,還是現行20%的對等關稅有機會調降或不疊加,到現在也不見政府有任何的方向,更別提說明和溝通。這一點讓人十分納悶,就是政府看似積極和美方協商,對內卻是半點也不溝通,試問這樣在對外談判時,如何確保民意?保障的又是誰的利益?
對外被動挨打 出賣台灣
台灣與美國經貿談判7個多月,對內也就黑箱了7個多月,至今沒有人知道所謂台灣模式下的投資金額究竟有多大,除了高科技產業外,是否也包括農產品進口和國防採購等;後續台灣在繳交保護費後,又能得到什麼條件的豁免,是只有高科技業者受惠,還是傳產業也能雨露均霑,7個多月過去,這一切都還是問號,且政府明顯也沒打算要說清楚講明白。
最危險的敵人往往來自背後,面對美國用關稅赤裸裸地威脅,台灣企業不是沒有彈性和應變力,只要知道大概的稅率水準、有心理準備,企業透過調整訂單報價等,可能辛苦,但不至於完全吃不下來,這從今年以來台灣的出口和經濟成長不墜,可看出台灣企業的韌性;台股也是一樣,經過對等關稅的洗禮後,近期也回歸正常。
相較之下,政府對內的遮掩和隱瞞,可能形成後續干擾廠商和股市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由於欠缺事先溝通,如果企業赴美投資金額高於預期,或是主要核心技術也要外移投資,對市場信心的衝擊絕對不是一點點;更何況現在沒人說得準,美方接受台灣投資的同時,關稅和232條款是不是會放台灣一馬,萬一結果不如預期,等於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
關稅談的結果好不好,已經不再是國人最關切的事,政府行政團隊應該要認清一個事實,就是與其用各種模式包裝談判失利的結果,不如就美方提出的要求,誠實面對,提前和企業及全民溝通,至少讓企業可有所準備,市場也能有個底。像現在這樣逃避問題,自己關著門和美方溝通,最後談出的結果在缺乏民意背書下,反可能是背刺企業、出賣台灣。
其他人也在看
匯率期貨趨勢專欄-美元 持續區間震盪整理
美國政府重開之後,關門期間延遲發布的大量經濟數據,將從本周起陸續發布,11月20日凌晨3點聯準會將公布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晚上9點半則將公布美國非農就業人數與失業率。目前美元走勢持續區間震盪整理。
工商時報 ・ 1 天前美關稅重擊 日Q3經濟負成長
美國關稅打擊日本出口,拖累日本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減年率1.8%,創下六季以來首次萎縮紀錄,但萎幅低於市場預期,反映企業資本支出持續為經濟提供支撐力道。
工商時報 ・ 1 天前操盤心法-台股修正 靜待輝達財報展望
全球經濟分析:美國史上最長的聯邦政府「關門」終於在歷經43天後落幕,被凍結的經濟數據陸續重啟,首先是勞工部統計局將於20日公布9月就業報告、21日公布9月實際薪資等,商務部也將於26日公布第三季GDP修正值、10月PCE等數據,至於10月就業報告可能在12月FOMC會議前公布。由於聯準會對於美國經濟數據掌握相對低,市場預估美聯儲在12月10日會議將面臨兩種選擇:可能暫時按兵不動,或是即便降息也可能暗示降息周期接近尾聲。
工商時報 ・ 1 天前台美匯率聯合聲明 公股銀:讓市場決定匯率
台美發表匯率聯合聲明,市場出現各種雜音。公股銀主管強調,近期亞洲國家包括韓國在10月1日、日本在9月12日時,都有類似做法,分析美國的目的,主要是在於想引導各國央行的資訊走向公開透明,讓市場供需決定匯率,減少各國央行「看不見的手」干預匯市。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運價機制不明 外送員、平台都憂慮
交通部2024年首度針對外送運價提出修正草案,但因爭議不休導致後續不了了之,17日交通部再度提出預告,雖稱先前有與相關團體做出溝通,但包括外送員、消基會甚至平台業者都仍抱持憂慮,仍呼籲政府應多聆聽產業、團體與消費者意見,相關政策要有實證基礎以及配套措施,並審慎評估對整體市場影響。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市場靜待美國經濟數據和輝達財報 歐股收盤挫跌
(中央社倫敦17日綜合外電報導)投資人正等待本週的重要財經消息,其中包括美國恢復發布經濟數據,以及人工智慧晶片巨擘輝達公司(NVIDIA)將公布財報,歐洲股市3大主要指數今天收盤挫跌。
中央社 ・ 1 天前
輝達將公布財報 美股道瓊重挫逾550點、台積電ADR跌逾1%
AI晶片大廠輝達財報公布在即,投資人擔心AI泡沫,美股週一全面回檔,道瓊工業指數重挫超過550點;科技股再度成為主要賣壓來源,輝達股價下跌近2%,台積電ADR則下跌超過1%。(請聽AI報導)。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高通公布Qualcomm Dragonwing IQ‑X嵌入式處理器 以AI PC經驗提供具出色能耗效率的AI工業級處理器
高通宣布推出Qualcomm Dragonwing IQ‑X高階工業級處理器,旨在解決當前工業處理器難以面面俱到的痛點,結合具有出色單執行緒的CPU,具備達45 AI TOPS的N
Cool3c ・ 1 天前輝達財報重磅來襲 市場屏息
輝達19日將公布上季(8至10月)財報,市場屏息以待。儘管知名放空投資人貝瑞(Michael Burry)近日宣告做空輝達,素有「矽谷創投教父」稱號的億萬富翁蒂爾(Peter Thiel)也全盤出脫輝達股票,但美國銀行分析師仍舊調升輝達財測。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外送運價公式再預告 最快115年2月實施
外送運價再闖關!繼去年修法不了了之,交通部昨日再次預告修正「汽車運輸業客貨運運價準則」與「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明定機車外送適用的運價公式,法規預告期為60天,最快明年2月完成。交通部表示,通過後即可啟動五方協商,討論各地區實際運價;外界擔憂外送費將明顯上漲,官員表示尚無確切數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AMD確認Zen 6與Zen 6c CPU將在2026年推出 Zen 7架構支援全新矩陣引擎
AMD於2025年11月11日舉辦的金融分析師日公布多項產品藍圖規畫,其中也再次確定基於Zen 6架構的CPU產品將在2026年推出,同時也會維持提供更具能源效率的Zen 6C架構
Cool3c ・ 1 天前
瑞士砸2千億美元換關稅降至15% 綠轟「投降協議」
據《CNBC》周一報導,瑞士與美國上周五達成貿易協議,瑞士承諾在美投資 2,000 億美元,而對等關稅則從 39% 降至 15%。政府和企業界將此視為「重啟」機會,但綠批評是向白宮投降,質疑政府動員企業高層黃金禮物換取協議。
鉅亨網 ・ 1 天前
走出關稅影響 漢田生技保健飲品訂單回溫
[NOWnews今日新聞]軟袋保健飲品代工龍頭漢田生技,今年雖受關稅變數影響,部分客戶下單較為保守,但隨著不確定性解除,訂單動能自9月起明顯回溫,10月已經重啟成長力道,公司預估成長趨勢可望延續至第四...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投資人靜待輝達財報!美股道瓊收挫逾500點
[NOWnews今日新聞]市場觀望輝達(Nvidia)將於本週公布的季度財報,以及美國就業報告等數據,美股週一反覆波動,科技股再次下跌並拖累大盤,道瓊工業指數收挫逾500點。綜合《CNBC》等外媒報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輝達財報將出爐市場屏息! 道瓊重挫逾550點
聯準會降息前景不明朗、美國政府結束停擺後即將公布多項經濟數據,加上市場屏息以待輝達本週三公布的財報,美股主要指數週一 (17日)全墨。道瓊盤中一度重挫717點,收盤大跌550點。台積電ADR收黑下挫2.81點,收282.01點,跌幅0.99%。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台美匯率聯合聲明》神經緊繃 國壽、台壽算底線
中央銀行與美財政部發表台美匯率聯合聲明,引發新台幣17日開盤急升,國內壽險再度神經緊繃,忙著算承壓底線。國壽執行副總林昭廷指出,國壽的外匯價格準備金足夠厚實,就算升到28元也能夠因應;台壽策略長葉栢宏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台壽外價金有176億元,只要匯率變動在「2元以內」,就不會對損益產生影響。
工商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