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股票遭大戶清倉 後市分析一次看!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一夜之間,大家都在賣輝達。熟諳科技業操盤手「萬鈞法人視野」粉專寫道:這兩天你打開新聞,看到的關鍵字大概是這幾個:Thiel (科技大佬Peter Thiel)清倉、橋水減碼、軟銀獲利了結,再配上美國公共債務創高、長天期殖利率拉升、地緣政治升溫、央行反覆進場干預,然後結論是:系統性風險在升高,聰明錢開始對高估值科技股踩煞車。
但同一時間,選擇權市場給出的訊號是:這場財報公布,有機會帶來高達 7% 單日波動,換算的是接近 3,200 億美元的市值位移,可能創下美股史上最大單日財報行情之一。也就是說,大家嘴巴上在說「風險」、「減碼」,資金卻還是認真排隊,準備對這份財報做出反應。
站在資本市場的角度,這一季的輝達財報,比較像是一場 AI 資本支出循環壓力測試。上一季公司交出 467 億美元營收,年增 56%、季增 6%,資料中心就佔了 411 億美元,毛利率維持在七成以上,本來就已經是一份幾乎挑不出太多毛病的成績單。這一季,市場共識大概落在 548 到 550 億美元左右,EPS 約 1.2 多美元;我跟熟悉外資討論,他們模型則是把營收往上推到 569 億美元,等於是站在 Buy Side 偏樂觀的那一側,跟 Bloomberg 共識之間多抓了將近一個季度的成長空間。差別在哪裡?核心只有一點:把 Blackwell 這一波產能爬坡的速度,評估得更激進一些。
財報不只看Q3 市場預支好消息?
如果把時間軸再拉長一點來看,這次財報真正的主軸,其實不是「第三季能不能再一次大幅擊敗 Sell Side 預期」,而是「市場已經開始用 2027 財年來幫它算估值了」。Blackwell 現在已經全面投產,B200 進入量產、B300 開始陸續出貨,第四季接棒的是 GB300 伺服器整機放量,背後對應的是雲端服務商一波又一波的資本支出上修。從美股過去幾季的財報來看,無論是美系 CSP 還是部分中國以外的大型客戶,對 AI 基礎設施的預算,其實一路都在加碼,只是節奏有快有慢。
接下來的關鍵在於:市場現在看的,已經不只是接下來四個季度。黃仁勳在 GTC 上講得很清楚,Blackwell 在 2025 年下半年到 2026 年下半年的生命周期,營收有機會做到 5,000 億美元,這句話等於直接把大家的試算表往 2027 財年再往後延伸一年。
結果就是,Bloomberg 對 2027 財年的營收預估,短時間內從大約 2,650 億美元被往上修到大約 2,934 億美元,上修幅度達到兩位數,Buy Side 和 Sell Side 之間原本的預期落差,幾乎被拉平。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很難再期待「財報一公布,數字遠超預期、股價立刻噴出」這種戲碼天天上演,因為市場早就把未來幾季的好消息,預支了不少進來。(這跟選擇權市場看到可能會有法說後股價大波動又有所矛盾。)
GTC談話藏解 輝達財年看到2027
還有一個比較微妙的地方,是營收認列的時間點。這一兩季,可以明顯感受到晶片出貨給下游組裝廠、機櫃廠的節奏,快過最後整機出貨給雲端客戶的步伐,這中間必然會累積一段時間差。當 GB300 在第四季開始大量出貨,如果公司想要讓 Blackwell 的營收軌跡更貼近整體 AI 伺服器實際上線的節奏,不排除會把部分 2026 財年第四季的 GB300 營收,挪到更後面的 2027 財年才認列。這件事短期不會改變現金流,但會影響市場用哪一年當作估值的基準,也就是影響「故事說到哪一段」,而不是故事本身是否結束。
大股東清倉為何? 避開高點風險
Thiel、軟銀這些資金體系,在輝達上面賺到的不是幾個百分點,而是倍數報酬;當公司市值一度逼近 4.5 到 5 兆美元,佔 S&P 500 權重大概 8%,再加上美國財政赤字居高、利率路徑不確定、地緣政治隨時可能冒出黑天鵝,對這種系統性關鍵資產做一些風險控管,其實是很合理的組合管理動作,而不一定是對輝達基本面翻空。換句話說,他們反應的是整體風險與報酬比的變化,而不是判斷 AI 需求從明天開始結束。
所以這次財報前,萬鈞法人視野的思考是第一,短線數字我偏向相信會超預期,甚至有機會在營收與每股盈餘上,再壓過一次目前的 Street 共識,這來自 Blackwell 出貨動能與 CSP 資本支出上修的疊加。第二,股價的反應不一定會跟數字同方向,因為市場已經先把 2027 財年的高成長故事寫進估值裡面;在這種預期拉滿的環境下,真正能左右股價的,是管理層對 Rubin 時程、產品輪替、軟體與平台策略,以及中國市場合規解法這幾個長線議題的說明。
第三,也是我最在意的,是這次法說會會不會開始出現「AI 資本支出進入新常態」的語氣:不是簡單的「再成長幾倍」,而是更明確地描述不同產業、不同地區,在 AI 基礎建設投入上的分層邏輯。那會決定這一波循環,到底是一場超長的景氣循環,還是一個新的產業結構。
別被短線牽著走 法說會願景有解
對投資人來說,把輝達當成單一股票來看,很容易被短線波動牽著走;但如果把它當成全球 AI 資本支出溫度計,那這一季財報的重要性,就不只是盈餘多少超標,而是它告訴我們:在資本市場開始對風險更敏感、美國公債壓力還在升高、地緣政治噪音不斷放大的 2025 年底,企業端還願不願意、敢不敢繼續大幅投資在 AI 基礎設施上。
數字會在財報那一刻揭曉,但真正值得花時間去聽的,是法說會裡那些關於 Blackwell 之後、Rubin 之後,整個 AI 生態系要走向哪裡的敘事。這些,才是決定這家公司三到五年價值區間的關鍵,而不是市場今天願意給它五十倍還是四十五倍本益比的那一點差距。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快檢查!不是炎黃子孫? 這四個姓代表你可能戰神後代
靠關鍵字賺一波 技巧不藏私!
勞動部發錢了! 請領資格一次看
盤前/傳輝達導入氫能 台股15檔蓄勢待發
其他人也在看

期待輝達財報!美股3大指數開高走高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Nvidia)今(19日)盤後將公布最新一季財報,受投資人看好輝達前景,美股今開盤結束連續四天的下跌趨勢,標普500指數上漲0.1%、那斯達克指數上漲0.1%、道瓊工業...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外資上週開殺戒再倒981億 這檔卻買超九萬張成神主牌!
上週外資在集中市場賣超981.78億元,賣超長榮航7.64萬張最多,另買超力積電9.05萬張最多。外資總持有股票市值為42兆112.49億元新台幣,占全體上市股票市值的47.45%,較11月7日的42兆7,158.00億元新台幣,減少7,045.51億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ETF定投族最愛的《10大台股ETF》揭曉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25下半年來至10月止,台股ETF定期定額買氣爆夯,包括每月扣款戶數、筆數都同步出現連續4個月正成長,其中,更有10檔高人氣定投的台股ETF,10月出現...
自立晚報 ・ 3 小時前
美股技術性洗盤落幕!摩根大通:現在是逢低布局好時機
根據《彭博》周三 (19 日) 報導,摩根大通 (JPM-US) 交易部門表示,隨著美股連跌四日、創下 8 月以來最長跌勢,這波回檔正為「逢低買進」提供契機。該行全球市場情報主管 Andrew Tyler 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近期 3.4
鉅亨網 ・ 2 小時前
2026年AI三大主軸定錨!這10檔關鍵股快卡位
隨著AI技術進入新一輪進化浪潮,2026年預期將是AI全方位落地與擴張的關鍵年。群益投顧研究部指出,AI產業正在從生成式AI(Generative AI)逐步過渡至更具自主性與執行力的代理式AI(Agentic AI)與物理AI(Physical AI)階段,企業導入模式也從單點應用走向系統整合,為各產業注入新一波成長動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市場靜待輝達財報 歐股收跌
(中央社倫敦19日綜合外電報導)投資人靜待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即將公布的財報,以判斷AI驅動的企業高估值是否合理,歐洲主要股市今天收跌。
中央社 ・ 3 小時前財報前夕輝達勁揚2%!美股三指回彈 台積電ADR止跌回升
美股期貨週三(19日)回彈,受到科技股走弱拖累,本週道瓊與標普500連跌4天收黑,比特幣週二(18日)一度跌破9萬美元後回升,金價則自一週低點反彈,投資人關注輝達即將公布的財報。美股週三一開盤,費半下挫154點,跌幅逾2.3% ;道瓊工業指數小幅回彈46點,漲幅0.1%,那斯達克指數上揚100點,漲幅0.4%;標普500止跌回升21點,漲幅0.3%,台積電ADR上漲1美元漲幅0.37%,輝達上漲近4美元漲幅逾2%。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存股族最愛10大台股ETF揭曉!股市走弱還要繼續買嗎?法人點出定期定額時機
台股ETF定期定額買氣火熱,包括每月扣款戶數、筆數同步出現連續4個月正成長,其中更有10檔高人氣定投的台股ETF,10月出現每月扣款人數、筆數較去年底呈現「雙成長」態勢,成為今年來台股ETF定投族最愛的口袋名單。法人認為,儘管目前股市轉趨疲弱,反而有助於冷卻先前市場過熱的投資氣氛,適合定期定額投資人繼續扣款,趁著回檔階段撿便宜。 法人指出,近期AI泡沫論調......
風傳媒 ・ 8 小時前
輝達財報前夕盤前先漲 台指期夜盤反彈
台美股市近期面臨獲利調節賣壓,市場高度聚焦AI巨頭輝達(NVIDIA)將公布的財報,市場預期輝達財報公布後股價可能出現7%左右的大幅震盪,另美國20日將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也將牽動美國聯準會12月利率決策,美股期指提前走揚,且輝達、台積電ADR盤前同步上漲,台指期夜盤也展開反彈,盤中上漲241點,暫報26,847點。
中時財經即時 ・ 6 小時前
這輪胎大廠「營收連2月下滑」 國家隊撤資3千萬丟近千張!三大法人砸1億買超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今(19)日跌176點,收26,580.12點,跌幅0.66%。八大公股今日買超34.56億元,其賣超前十大個股,包括5檔電子股、3檔傳...
FTNN新聞網 ・ 6 小時前
小摩副董對AI敲警鐘 坦言美股上漲空間不多
[NOWnews今日新聞]根據彭博報導,摩根大通(小摩)副董事長平托(DanielPinto)再度對AI熱潮敲響警鐘。他最新表示,人工智慧相關資產的估值「需要重新檢視」,並警告一旦AI出現明顯修正,恐...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摩根投信:美股波動驟升 尋找長線報酬機會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近期美股再次出現震盪,過去1週以來,S 500指數下跌3.35%,那斯達克指數下跌幅度也達4.41%,費城半導體指數在同期更是下跌6.14%。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
自立晚報 ・ 3 小時前【公告】更正浪凡114年第3季iXBRL合併財務報告之部分資訊
日 期:2025年11月19日公司名稱:浪凡(6165)主 旨:更正浪凡114年第3季iXBRL合併財務報告之部分資訊發言人:王亦衡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4/11/192.公司名稱:浪凡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5.發生緣由:更正本公司114年第3季iXBRL合併財務報告之部分資訊6.更正資訊項目/報表名稱:iXBRL資訊/附註揭露事項-資金貸與他人7.更正前金額/內容/頁次: 0/期末餘額/P.378.更正後金額/內容/頁次:1,328/期末餘額/P.379.因應措施:上述金額更正不影響損益,將於發佈重大訊息說明後,上傳更新iXBRL資訊至公開資訊觀測站。10.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中央社財經 ・ 13 小時前
AI熱潮降溫 熱錢從爆發成長標的轉向AI價值股 並延伸到能源、電力設備和AI基礎設施原物料|鏡轉全球|#鏡新聞
美國賓州三浬島核電廠,1979年曾發生美國史上最嚴重核災,剩下的反應爐也在2019年因持續虧損而全面關閉,不過最近又準備重啟,美國政府甚至向營運商提供10億美元貸款,因為資料中心這些AI基礎設施的興建浪潮,讓缺電成為現實最大焦慮,不止是美國,就連在中國市場投資人也開始轉向能源、電力設備和AI基礎設施需要的金屬原物料。 美股最近走勢反映AI熱潮降溫,4大指數本週全面跌破50日移動均線,費城半導體指數也從波段高點拉回10%,步入修正。市場資金從爆發型成長股轉向更穩健的AI價值股,例如矽谷創投教父提爾第3季出清輝達持股,加碼微軟與蘋果,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上季斥資近50億美元敲進Google母公司Alphabet,成為波克夏第10大持股。 此外,輝達和微軟不打算把雞蛋都放在OpenAI這個籃子裡,聯手向AI新創Anthropic投資150億美元,Anthropic將使用微軟和輝達的基礎設施,微軟則會引入Anthropic的模型。Anthropic策略與OpenAI不同,聚焦開發更實用的AI程式設計助手,吸引更多企業客戶,預期2028年就能達成損益兩平,比OpenAI更早一步。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5 小時前
連虧30季!「這檔記憶體」淨值過低變更交易方式…股價跌停鎖死 「這3檔」也逃不掉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櫃買中心昨(18)日公布上櫃公司申報之今(2025)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後,調整10家上櫃有價證券交易方式,其中商丞、連展投控...
FTNN新聞網 ・ 12 小時前
人氣ETF出列!半導體、科技、高息、市值型、主動式 快速掌握名單
下半年以來截至10月止,台股ETF定期定額買氣暢旺,包括每月扣款戶數、筆數都同步出現連續4個月正成長,其中,有10檔高人氣台股ETF,10月出現每月扣款人數、筆數均較去年底呈「雙成長」態勢,
品觀點 ・ 4 小時前童子賢:記憶體漲價無關代工廠 判斷影響獲利有點奇特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9日電)記憶體價格近期飆漲,美系外資發布研究報告示警硬體供應鏈獲利恐受影響,點名和碩等5家台廠。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表示,外資報告的判斷「有一點奇特」,通常品牌商會負責零組件調度,代工廠只是代支代付,關鍵零組件價格漲跌其實與代工廠無關。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教授夫妻涉侵吞幹細胞技術遭起訴 台大、北醫估損失122億
台北醫學大學特聘教授黃彥華與其丈夫、台灣大學醫學院藥理研究所所長林泰元,被控將台大與北醫的幹細胞研究成果據為己有,並私下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新藥臨床試驗,導致北醫無法參與,估計損失新藥上市利潤高達122億元。台北地檢署經過3年偵辦,於11月18日依背信、洩漏工商祕密罪起訴黃、林夫婦及業者朱寶麒、高禎祥等4人,並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記憶體狂飆5成掀PC產業海嘯?卻遭喊跌2成、大摩點名「7巨頭」中箭 宏碁陳俊聖:DDR5將翻船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記憶體價格從下半年一路狂奔,漲幅上看5成,市場震盪迅速擴大,不僅TrendForce預估明年PC出貨量可能重摔超過2成,摩根士丹...
FTNN新聞網 ・ 18 小時前
關稅衝擊!美國8月貿易逆差大縮水 進口驟降推動收窄
綜合外媒周三 (19 日) 報導,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正式上路影響,美國 8 月貿易逆差大幅縮小至 596 億美元,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月縮窄幅度。進口金額出現逾四個月以來最大降幅,而部分國家為避免關稅衝擊提前備貨,讓今年多個月
鉅亨網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