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喝牛奶助眠? 營養師曝真相:「這些人」反而睡不好
很多人習慣睡前來一杯牛奶,希望幫助放鬆入眠,但這個看似有效的習慣,對某些人可能反而「干擾睡眠」。到底誰適合、誰不適合睡前喝牛奶?
1、牛奶中含有的色胺酸,有助睡眠?
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指出,牛奶中的色胺酸(Tryptophan)確實參與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合成,對情緒與睡眠有幫助。但其實牛奶中色胺酸的含量並不特別高,而且色胺酸的作用是累積性的——白天就該開始補充,單靠睡前那一杯效果有限。
2、腸胃敏感者,喝了反而睡不好?
如果你有 乳糖不耐、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或腸胃功能較敏感,睡前喝牛奶反而可能引起腸胃蠕動、脹氣、甚至胃酸逆流,讓你夜裡頻頻醒來。這時候,牛奶就不再是助眠良方,反而破壞自然的睡眠節律,影響睡眠。
3、睡覺前,更需避免吃什麼?
很多人會把宵夜當成睡前儀式,但 高糖高油的食物容易刺激血糖與胰島素上升,反而 抑制褪黑激素、影響入睡。如果你喝牛奶沒有不適,那麼它確實比炸物、甜點好得多,是一種相對溫和的選擇。
4、有其他替代選擇?
可以嘗試 無糖優格(部分乳糖已被分解)、或選擇「無乳糖牛奶」,可大幅降低不舒服的機會,或用少量奶粉沖成「較稀」的牛奶,可減少腸胃負擔,也能滿足你的睡前儀式感。
5、白天的飲食,是決定你睡得好不好的關鍵!
研究發現:蔬果、全穀雜糧中富含的葉酸、B群、鎂,能幫助製造血清素與褪黑激素,同時提供抗氧化力,幫助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白天吃對了,晚上才睡得安穩!
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強調,對有些人來說,牛奶是溫暖的睡前療癒品,但對另一些人,卻可能造成腸胃的負擔。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更友善的方式,才能找出最適合你的入睡策略!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補鈣變傷腎?醫曝「牛奶暗藏3大風險」 這1種人恐喝1杯就傷身
·喝錯牛奶恐傷肝!醫曝「這種乳品」風險最高 這2種才能護肝、顧腸道
其他人也在看

8旬婦肝功能異常就醫竟肝癌!醫示警「4大症狀」恐晚期
83歲的黃女士因身體不適到醫院就診,就診過程中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一顆約1.5公分的肝臟腫瘤,確診為第零期肝癌,同時也發現黃女士患有B型肝炎,卻因沒有症狀所以不曾進行相關治療。所幸發現及時,由醫師執行電燒治療,術後三天黃女士順利出院,目前僅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雄減重名醫又出事!女花24萬換失智、躁鬱 遭控過度醫療被停業4月
高雄博田醫院減重名醫宋姓醫師替一名BMI僅24、體重54公斤女子施作縮胃手術,術後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暴瘦至37公斤,還罹患韋尼克氏腦病變,恐致早發性失智。家屬控訴術後未獲積極追蹤,宋醫師僅稱「一切正常」;高市府衛生局調查認定宋涉過度醫療,處停業4個月。
太報 ・ 20 小時前
用餐多「1飲品」能防糖尿病、脂肪肝!美女醫:還有助減肥
健康資訊普及,醋不僅是調味料,甚至被視為保健飲品。醫師邱筱宸表示,醋有益健康,主要來自於其中的醋酸。研究發現,醋酸具有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控制血糖、增加飽足感、減少脂肪肝的發生率。她建議,民眾可在餐中或餐後攝取少量稀釋醋(15到30c.c),有助於減緩澱粉引起的血糖上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暖男大仁哥也在其中!閃兵案「5藝人遭帶回」有人認罪 劉世芳講話了
藝人閃兵事件今(21)日再度擴大,新北地檢署上午發動第三波行動,警方陸續帶回「大仁哥」陳柏霖與修杰楷,隨後更拘提男團Energy成員張書偉、「棒棒堂」小杰(廖允杰)以及藝人坤達等共5人。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內政部尊重司法單位調查,會配合辦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年輕不顯老!名醫親傳抗老飲食術:砸大錢買保養品,不如每天三餐這樣吃
想讓時間在你的身上走得慢一點?被譽為「長壽研究第一人」的日本抗老名醫白澤卓二,分享從每天「三餐」開始逆轉時光的方法!他強調,只要吃對時間、吃對份量,就能讓新陳代...
早安健康 ・ 1 天前
防範共軍「以演轉戰」 國防部:依強度區分灰帶軍事行動徵候應處
根據國防部今天(10/21)送達立法院最新業務報告中指出,至今逾越台海中線侵擾的共機已超過3千架次,闖入應變區的共艦也逾2千架次。為應對威脅,國防部已修頒「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將灰色地帶關鍵軍事行動預警徵候,區分低、中及高強度侵擾模式,對應常態危機處理、二級與一級加強戒備應處原則。
太報 ・ 14 小時前
北市抽驗15件紅麴產品全數合格 未檢出軟毛青黴酸、橘黴素皆低於標準
為確保市售紅麴產品品質與衛生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14年8月派員前往藥局、連鎖超市、量販店及食品原料行等通路,執行紅麴產品專案抽驗,共計抽驗15件產品。檢驗結果顯示,全數樣品皆符合規定,消費者可安心選購。(詳見附件抽驗名冊) 衛生局指出,因應民眾對健康食品與保健品日益重視,衛生福利部自108年1月1日起訂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規範以紅麴原料製成之食品及膳食補充品中「橘黴素(Citrinin)」含量不得超過2000微克/公斤。本次抽驗的15件產品,其橘黴素檢出值皆遠低於標準限量。 此外,衛生局也針對113年日本曾發生消費者食用紅麴產品後出現不適、並檢出「軟毛青黴酸」的事件,特別進行加驗,結果顯示本市抽驗樣品皆未檢出該物質。 衛生局提醒,真菌毒素由黴菌產生,臺灣氣候潮濕炎熱,若食品保存不當,容易遭黴菌污染。民眾購買紅麴產品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與完整包裝產品,開封後應存放於乾燥環境,避免受潮與發黴。食品業者則應定期自主檢驗原料、妥善儲存並採「先入先出」原則管理,以確保產品品質與消費者食用安全。 如民眾對食品安全或消費問題有疑義,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請撥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趙露思《許我耀眼》身材登熱搜!曝靠4招保持「名品級身材」,中醫解析:有些風險要注意
中國女星趙露思因主演《許我耀眼》再度爆紅,「名品級身材」成為話題焦點,讓不少網友驚呼「根本像換了一個人!」過去她曾分享瘦身秘訣,「早、午兩餐」搭配充足水分攝取為核心,並以7天固定食物攝取,同時搭配「經期減肥法」,生理期前後進行溫和拉伸與體態調整,引起許多粉絲關注甚至模仿。
姊妹淘 ・ 1 天前
台東7連霸議員驟逝!疑大腸鏡切息肉 醫揭大腸鏡「2種息肉」千萬別亂切!
寫下台東政壇7次參選、7次全勝傳奇的前台東縣議員黃瑞華,驚傳於已於10/11病逝,享壽73歲。 這位才剛在3年前告別28年政壇生涯、期許要當個「快樂老人」的政壇長青樹驟然離世,據傳,他是因為進行
健康2.0 ・ 4 小時前
他吃蛋黃酥後急性胰臟炎!醫曝「1原因」害的 尤其這3種人最危險
一名50多歲男性,可能因食用過多中秋節禮盒的蛋黃酥,導致其三酸甘油脂濃度飆升至800 mg/dL,伴隨劇烈腹痛及嘔吐,經診斷為急性胰臟炎,須立即住院治療。 三酸甘油脂升高恐致命 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顏廷旭指出,三酸甘油脂的升高通常與飲食不當、肥胖及糖尿病等因素相關,危險性不容忽視。一旦濃度超過500 mg/dL時,罹患急性胰臟炎的風險便大幅增加,容易出現劇烈腹痛、噁心和嘔吐,嚴重者需立即住院治療;若未及時處理,急性胰臟炎甚至可能導致多器官衰竭,進而增加死亡風險。此外,長期未受控制的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還可能引發心臟病、中風及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常見3種治療藥物 目前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的常見藥物包括:纖維酸類藥物、菸鹼酸及Omega-3脂肪酸補充劑。顏廷旭醫師說明,常用的纖維酸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但偶爾會產生副作用如肌肉疼痛及影響肝功能;菸鹼酸能降低血脂,卻可能伴隨皮膚潮紅、胃部不適及血糖波動。若無法耐受上述健保藥物,則建議考慮Omega-3脂肪酸補充劑,也就是常見的魚油產品。顏廷旭醫師補充,臨床研究顯示,高濃度Omega-3脂肪
常春月刊 ・ 20 小時前
冷凍蔬菜就不優?正妹營養師曝「1神奇關鍵」:被低估的營養超人!
不少民眾因為沒有時間到傳統市場買菜,會到超市選購冷凍蔬菜,不過卻擔心不夠新鮮,會讓家人吃不安心。營養師陳珮淳表示,冷凍蔬菜才是「被低估的營養超人」!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217502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流感季必看!正妹營養師教你「對症補營養」 快恢復不拖病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流感季來臨,許多人都有「一人中標、全家遭殃」的慘痛經驗。正妹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提醒,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等症狀,其實是免疫系統在努力對抗病毒的訊號。除了多休息,最重要的是針對不同症狀補對營養,才能幫身體恢復體力、提升抵抗力。
壹蘋新聞網 ・ 19 小時前
運動後「無糖+低碳飲食」最好?營養師破解錯誤觀念:想長肌肉不能只靠雞胸肉,「吃錯」全白費
許多人揮汗運動,但體重卻不降反升,絕大多數人都是「吃錯」食物,拖累整體代謝效率。營養師指出,很多人運動後產生補償心態,覺得應該犒賞自己多吃一點;而運動刺激人體想攝取高油脂、重口味食物,都使人不小心越動吃越多。其實運動後不是不能吃,反而建議補充高GI碳水與蛋白質,讓肌肉修復與成長。
幸福熟齡 ・ 2 小時前
醫警告「這10大徵兆」代表你已糖上癮! 一包餅乾秒嗑光、吃甜食有愧疚感都中
許多人認為,只要有規律運動習慣,喝點含糖飲料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小兒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提醒,含糖飲料的健康風險遠比想像中嚴重,即便有運動習慣,也無法完全抵銷含糖飲品對身體代謝的影響,最新的美國大型研究也狠狠打破這項迷思! 每週攝取兩杯以上含糖飲 有運動仍有罹糖尿病風險 根據發表於《 Diabetologia 》的前瞻性觀察性世代研究結果顯示,即使運動量達到建議標準,長期每週飲用兩份以上含糖飲料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相對風險,仍比同樣運動量但每月飲用少於一份含糖飲料的人高 22% 。王律婷指出,所謂含糖飲料,除了街頭常見的手搖飲,也包括運動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沙士)、果汁飲料,甚至標榜 100% 的純果汁。然而,即使改喝熱量較低、糖分減少的代糖飲料或是零卡飲料,研究也顯示,若每週攝取兩杯以上,長期下來,即使運動量達建議標準,相較不喝的人,仍會增加7%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飲品糖分吸收速度快 當心糖癮危機 不僅如此,一篇發表於《 Advances in Nutrition 》,納入 29 項前瞻性世代研究的統合分析研究指出,每多喝一份含糖飲料(約 39 克糖),罹患糖尿病的相對風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她愛喝1常見湯品竟腦出血亡!專家示警多重風險:恐致癌養出癌症
不少人愛喝老火湯,美味之餘更是滋補養生,但原來喝老火湯要適可而止。中國一名47歲女子突然感到頭痛、脹痛劇烈難忍,並有多次嘔吐,到醫院求診,證實是腦出血中風,經搶救後不治。醫生指出,女子本身患有高血壓,
健康2.0 ・ 1 天前
人吃到非洲豬瘟的豬肉會怎麼樣?農業部解答!
國內疑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今(22)日表示,21日接獲台中市動保處送來的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體,經檢驗,檢體對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針對非洲豬瘟會否對人體造成影響,農業部表示,人體胃酸的酸度已超過非洲豬瘟病毒的耐受酸鹼值範圍,因此非洲豬瘟不會感染給人類,且人吃入含有該病毒的食物,病毒不會經消化道粘膜進入人體內繁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山藥南瓜雞丁/原來雞腿切丁有妙用!適合長輩「一鍋到底」快速雞丁料理
不少長輩煮飯時,常因為忘記關爐火而感到困擾。食補達人林秋香分享一道烹飪時間短、適合長輩的營養料理「山藥南瓜雞丁」。這道料理選用容易咀嚼且營養豐富的山藥、南瓜和雞腿丁,並使用牛奶來增添風味。食譜如下:
健康2.0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