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衣會過期?UNIQLO揭「保存期限」,從標籤1細節檢查生產年份...醫點名4類人不適合:越穿越癢
天氣逐漸變冷、冬季來臨,發熱衣成為台灣民眾禦寒必備單品。不過,你知道發熱衣其實「會過期」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發熱衣並非「用不壞就能一直穿」,而是存在「有效期限」與保養細節,甚至會影響保暖功能的關鍵。 以UNIQLO為例,官方曾說明發熱衣其實有「保存期限」,使用年限約為3個冬季,過期後保暖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民眾應注意發熱衣的製造年份、合身度,以及正確清洗方式,才能確保其保暖效果持續發揮。
發熱衣是否真的會過期?
UNIQLO台灣官方IG揭露,發熱衣並非永久耐用,主要因為材質中的聚氨酯纖維會隨時間及穿著頻率老化,使彈性變差、發熱效果逐漸遞減。UNIQLO建議,一般情況下發熱衣的使用期約為三年或三個冬季,但若一年只穿一、兩次則可依布料狀況延長汰換週期。
民眾最直觀判斷方法為檢查衣標,以UNIQLO品牌HEATTECH系列發熱衣來說,標籤會用括弧顯示生產年度和季節,查看尾端括號內的4個數字,其中第1個數字代表年分,第2個數字則代表季節(依序為春、夏、秋、冬)。
舉例來說,若標籤上顯示「(04-12)」,則「0」代表2020年,「4」則表示冬季生產。
UNIQLO建議,以下3種狀況可以作為汰換發熱衣標準:
有效期約三年,超過三年建議汰換
衣標密碼判斷生產年份,括號內頭兩碼代表年份及季節
合身度及布料狀況也是判斷依據,變薄或鬆垮代表須更換
發熱衣合身度與保暖與否有關
UNIQLO說明,發熱衣保暖原理來自纖維緊密貼合皮膚,減少空氣流動並蓄熱。一旦尺寸不合、過於寬鬆,布料與皮膚間形成空隙,導致熱能流失、保暖效果明顯下滑。
因此UNIQLO官方建議應挑選合適尺碼的合身款式,而非為避免縮水而購買偏大號。除了長期穿著造成彈性疲乏外,多次清洗也可能加速布料老化。
▲發熱衣特殊纖維,只要接觸到人體所散發出的水蒸氣,就會將其轉換成熱能發揮保暖效果。(圖/翻攝UNIQLO官網)
發熱衣正確清洗保養步驟
延長發熱衣壽命的重點還包括適當的清潔方式。
UNIQLO官方建議,最佳做法是手洗,若需機洗則務必選擇弱水流並使用洗衣袋,水溫不可超過40度。不可乾洗、不可烘乾,避免高溫與特殊洗劑影響纖維結構。
此外,就算保養得宜,也應參考「三年汰換一次」的建議,才能確保保暖效能。
以下為發熱衣最佳清潔撇步:
手洗最佳,機洗選弱水流且用洗衣袋
水溫上限40度,嚴禁乾洗及烘乾
不需特別洗劑,避免破壞纖維
▲UNIQLO建議,一般情況下發熱衣的使用期約為三年或三個冬季。
發熱衣常見錯誤穿著方式
發熱衣除了有效期與保養問題,UNIQLO日本專家也曾指出三大常見錯誤:一、將其他衣物穿在發熱衣內部,導致材料吸收不到身體水氣、影響發熱;二、選購偏大尺寸而非合身,使保暖度下降;三、大量流汗仍穿發熱衣,汗氣過多讓纖維無法蓄熱反而產生寒冷感。
民眾如發現布料變薄、鬆垮、標籤顯示製造時間已久,就應考慮換新。
哪4種人不適合穿發熱衣保暖?
不過要注意,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穿發熱衣。據元氣網報導,有4種人不適合穿發熱衣,包含:
痘痘肌:如果你是容易出油、長痘痘的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表示,這種人穿發熱衣,很可能會造成胸、背部毛囊炎,而且身上有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青春痘還難治療,往往要花上數週至數個月治療。
新陳代謝快、容易流汗:流太多汗導致汗水悶在衣服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這種情況下容易產生汗斑或是起疹子。
異位性皮膚炎: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比一般人還來得敏感,對於溫度調控也較慢,因此,一穿上發熱衣又流汗,會刺激異位性皮膚炎讓情況加重,癢感就會增加,更癢更刺抓得更厲害。
乾性膚質:油性皮膚會長痘痘,那麼乾性皮膚就比較好嗎?如果在冬天那就未必了。乾性肌膚在冬天,皮膚會又乾又癢,許多長輩容易有冬季癢的問題,加上發熱衣把皮膚悶住,同樣造成溫度上升,皮膚變得刺癢不舒服,這時候可以多擦保濕乳液,減緩皮膚乾燥的問題。
更多今周刊文章
台積電提告羅唯仁:強找研發同仁開會、離職面談謊稱赴學界!簽了競業禁止承諾書「從頭到尾沒提英特爾」
中鋼股價10年新低,跌到17.X元「股東卻攀高130萬」,為什麼大家還敢買?老牌定存股未來只剩一條生路
回收舊鞋、舊衣舊包包「全家超商咖啡、茶葉蛋免費一整年」!活動日期、參加方法、寄送步驟教學一次看
其他人也在看

AI幫你購物,怎防亂刷、假客人 直擊Visa、OpenAI信任大挑戰
兩、三年後,當你要參與雙十一、黑色星期五這些網購促銷時,很可能根本不須輸入信用卡認證,甚至不需要點頭同意,商品就會自動寄到你家——因為AI代理人已經在你的授權下,幫你決定買什麼、更幫你決定「怎麼付」。這場無聲的革命,正讓全世界的銀行、Visa這類發卡與清算組織,與各種既有的支付工具都動了起來。一句話...
商業周刊 ・ 1 天前
三星旗艦機現省1.3萬!傑昇黑五感恩回饋 各大廠牌特價表秒懂
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誘發消費者購物慾望,全台最大連鎖通訊門市:傑昇通信,祭出史上最大規模的「黑五感恩回饋」活動,從今日至11月30日限時四天,至全台傑昇通信門市購買指定熱銷單機,無論是追求頂級規格的旗艦機皇,還是實用高CP值的國民神機,通通都能享受到超值優惠。
品觀點 ・ 19 小時前
用專業走向國際 PRIMEPLUS 健康設計家獲英國GBWA全球美容與健康大獎
臺灣保健食品領導品牌「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於英國Global Beauty & Wellness Awards(GBWA)2025 年度評選中獲得多項獎項。「GBWA全球美容與健康大獎」具高度公信力,以獨立、無企業贊助的評選制度聞名,評審團成員全由來自歐洲、美國、亞洲等地的頂尖專家組成,並以匿名方式進行嚴格評比,評審項目涵蓋產品功效、成分安全性、創新性、市場價值等面向,是全球品牌每年積極爭取的國際認證。 本屆共有來自全球 617 件產品參賽,最終僅99件作品入選,最終獲獎率不到 7%。在此競爭環境下,「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多項產品獲得評審團肯定。
理財周刊 ・ 1 天前
推動AI國家戰略!新加坡政府攜CloudMile,成為ECI計畫策略夥伴
亞洲AI科技公司CloudMile萬里雲近日正式獲新加坡政府數位產業辦公室(Digital Industry Singapore, DISG)指定為國家級 Enterprise Compute Initiative(ECI)計畫的科技顧問夥伴,攜手推動新加坡企業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加速實現企業轉型。E
遠見雜誌 ・ 1 天前
提前卡位職場!強化青年AI競爭力,桃青局攜日本西武集團啟動青年海外實習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今(24)日舉辦「洄游之光–AI青年創意挑戰賽」頒獎典禮,市長張善政親自出席,見證桃園青年在AI應用與創意實作上的亮眼表現。典禮中,桃園市政府與日本西武集團旗下西武王子大飯店國際株式會社(SPW)及其治理子公司橫浜八景島株式會社正式簽署海外實習合作備忘錄(MOU),開啟桃園青年赴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和泰車股價能守穩600元?還有近萬輛訂單未交、今年市佔逆勢近4成!明年車市如何,法說會說分明
汽車龍頭和泰車(2207)周三(11/26)法說會,除公布第3季財報,也釋出全年展望。即便台美經貿談判未定案,和泰車仍將全年銷售目標維持在16.5萬輛,市占率逆勢逼近4成。 和泰車公布公布財報,第3季稅後純益55.83億元、年增30.4%,EPS 10.03元,前3季累計營收2119億元,稅後淨利138億元、年減13.7%,EPS達24.86元。
今周刊 ・ 23 小時前
北京2027目標武統台灣,賴清德:1.25兆打造台灣之盾「明年國防預算超過GDP 3%」,演說全文一次看
總統賴清德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台灣政府將推出歷史性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彰顯捍衛民主決心。 賴清德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 賴清德指出將會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 按照北約標準,明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 賴清德進一步說,預計在未來8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來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 對於史上最高國防預算,賴清德呼籲在野,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和期待,在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台灣」,不讓台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台灣」,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台灣人共同的責任。
今周刊 ・ 1 天前
央行「不干預宣言」新台幣必升?經濟專家:越怕變化、經濟越下滑
《經濟學人》日前報導,認為台灣長期讓新台幣維持弱勢,衍生低薪、高房價等「台灣病」,這件事不僅讓央行發新聞稿回應,更引起台灣社群上各種正反討論。隨後,很巧合的,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發表聯合聲明,宣稱要提升央行透明度,又讓匯率政策再度成為焦點。商周採訪到中研院院士謝長泰,他是美國經濟研究局計畫共同主持人...
商業周刊 ・ 1 天前
鴻海科技日》FoxBrain如何治矽谷AI巨頭的致命傷?
鴻海科技日上,人工智慧帶動下一波商機的動能鮮明。但除了硬體設備,鴻海在軟體模型的布局也不可輕視。身為全球製造業龍頭的鴻海,為什麼要自己做模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栗永徽點出了 OpenAI、Google、Anthropic等巨頭的「致命傷」,也正是發展利基。究竟身為少數持續推進基礎模型研發的
遠見雜誌 ・ 1 天前
中國對日經濟脅迫再出招 限縮赴日航班 川習通話意味放棄印太?! 川普讓高市「有事call我」破流言 印太變數恐怕在「這國」 台灣提400億史詩國防預算自救|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海言論,引發北京一連串經濟施壓。近日北京再祭新招:限縮赴日航班至2026年3月,整套「經濟組合拳」被視為與日本,甚至整個印太盟友圈長期抗戰的準備。美國總統川普透露,川習熱線時,答應習近平之邀請,將於2026年訪中,顯示美中互動微妙升溫。分析指出,北京藉此提醒川普勿在台灣問題上越線。但川普同日也與高市通話,展現與日本的緊密聯繫。南韓則像是印太安全的新變數,北京可能透過外交示好拉攏首爾,削弱美日韓三邊合作。而台灣方面,總統賴清德強調追加400億美元國防預算,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獲美方支持。中美爭霸、日韓勢必得表態甚至站隊,台灣則選擇提升防衛能力,印太局勢一環扣一環。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賴總統宣布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 (圖)
總統賴清德26日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會議結束後在總統府舉行記者會,賴總統說,中國企圖以武逼統、以武逼降、併吞台灣,政府研擬2項「守護民主台灣國家安全行動」方案因應。
中央社 ・ 1 天前


跨世代的滋味 青銀共煮美好"食"光
高雄失智長照據點,帶領一群80多歲的長輩,展現廚藝,阿公阿媽透過熟悉的料理,活化大腦記憶,同時還有大學生在旁陪伴提醒,透過青銀共煮,體驗跨世代的美好時光。「這鴨蛋喔 (鴨蛋)。」阿公備料,阿媽要大...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台灣最強里長捍衛移工 奔走陳情、拜廟要「留住這些泰國囡仔」
台灣最強里長、聖泰工業總經理陳永和為爭取放寬移工轉任中階人力比率,四處奔走、拜廟,終於盼得公司內11名泰籍移工久留的資格。為何他認為,留住所有技術人力,是攸關企業存亡的關鍵?
天下雜誌 ・ 1 天前
雙11熄火卻增資247億!酷澎不打負毛利戰了,劍指momo物流軟肋
相較於年中618檔期不惜鉅資衝刺營收,韓國電商酷澎在今年雙十一,無論是對廠商的拉貨力道或對消費者的促銷深度,都明顯收斂。然而,正當市場以為其攻勢熄火,酷澎卻又宣布在台注資247.5億元。這家韓國電商巨頭究竟在盤算什麼?雙11冷清背後:策略從衝營收變顧毛利對消費者而言,最期待的莫過於獲得銀彈挹注的酷澎...
商業周刊 ・ 1 天前
香港大火死傷慘重!副總統蕭美琴發聲「為香港民眾祈福」:畫面讓人震驚
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大樓發生五級火警,整個社區多棟大樓延燒。今(27)日凌晨,死傷人數再攀升,目前火災造成至少44人遇難,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透露目前現場火情已經基本受控。針對香港重大災情,副總統蕭美琴也發文表示「為香港民眾祈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年僅開22週 一棵樹就是一間餐廳!澳洲袋鼠島The Fig Tree的島嶼餐桌哲學
位於澳洲袋鼠島The Fig Tree,在百年無花果樹的樹蓬下,提供地中海式大家族料理,將在地食材變成極致美味。(圖片來源:The Fig Tree官方臉書) 撰文=蘇楓
食力 ・ 1 天前
新北YouBike第3億騎乘人次 幸運兒獲贈1年份TPASS
新北市YouBike公共自行車累計騎乘人次突破3億大關,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6)日表揚這名幸運的第3億人次得主黃先生,並頒贈「1年份TPASS基北北桃1200都會通定期票」大獎。這次騎乘突破第 3 億人次的幸運得主黃先生,是新北標準的通勤上班族。資料顯示黃先生每天上班都會騎乘,創下紀錄的這趟騎乘剛好發生在上班尖峰。當時,黃先生和平常一樣,從家附近用 TPASS 基北北桃 1200 都會通租借 YouBike,騎到桃園機場捷運站轉乘捷運。 黃先生說,接到交通局通知時真的又驚喜又開心。市長侯友宜在頒獎時也提到,黃先生的通勤方式就是新北市推廣的「綠色運具接軌大眾運輸」最佳例子。利用公共運輸定期票搭配 YouBike 完成「最後一哩路」,不只方便,也能在上班尖峰時減少交通壅塞。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贈送一年份TPASS基北北桃都會通定期票,除了實質減輕黃先生的通勤負擔(價值新台幣1萬4,400元),更象徵市府鼓勵民眾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的決心。黃先生說,未來一年他將更盡情地使用TPASS搭乘大眾運輸與騎乘YouBike,身體力行、支持環保。交通局表示,將持續檢視各區域的用車需求,靈活調度車輛並優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臺文館與北市聯醫攜手簽署合作備忘錄 以文學為橋樑推動博物館處方箋
臺文館與北市聯醫攜手簽署合作備忘錄 以文學為橋樑推動博物館處方箋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國立臺灣文學館致力開 […]
民眾日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