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干預宣言」新台幣必升?經濟專家:越怕變化、經濟越下滑
《經濟學人》日前報導,認為台灣長期讓新台幣維持弱勢,衍生低薪、高房價等「台灣病」,這件事不僅讓央行發新聞稿回應,更引起台灣社群上各種正反討論。隨後,很巧合的,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發表聯合聲明,宣稱要提升央行透明度,又讓匯率政策再度成為焦點。
商周採訪到中研院院士謝長泰,他是美國經濟研究局計畫共同主持人,曾任世界銀行的訪問學者,是台灣國際級的經濟學家。一直以來,他提倡台灣央行不應過度干預匯市,同時該面對壽險業龐大美元資產部位潛藏的匯率風險。
這次商周與謝長泰對話,請他分享當台灣可能進入一個「央行不干預匯率」的新世界時,大家該怎麼做、如何思考?以下為採訪摘要: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你怎麼看近期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的聯合聲明?提高公布匯市干預資料的頻率,會讓央行變得更透明嗎?
謝長泰答(以下簡稱答):我不認為改成每季公布會帶來任何實質差別。因為央行仍然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干預。
央行對《經濟學人》的聲明基本上是在說:「過去二十年我們從未干預匯市。」如果是這樣,與美國財政部的聯合聲明又代表什麼?如果央行說它從未干預,那麼它完全可以天天公布外匯操作,因為根據它的說法,它根本沒有操作過——也就沒有什麼可以公布的。
所以既然他們宣稱「我們什麼都沒做」,那公布週期變成每季或每天又有什麼差別?這不會改變任何事。
問:你一直以來的主張,是台灣央行應該放手讓新台幣升值嗎?
答:比較正確的說法,不是央行應該「主動讓新台幣升值」或「維持弱勢的新台幣」,真正的目標應該是讓市場自行決定匯率,才能避免金融系統被扭曲。不是要央行去「做」什麼,而是央行應該停止它一直在做的事情(干預匯市)。
我認為現在值得討論的問題是:央行過去所做的一切,是否真正符合此時台灣的利益?
問:但外界都推估,央行不干預匯率,新台幣很可能就是會升值?
答:日本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當日本停止干預後,最初的後果是日圓大幅升值。但後來,市場力量改變,於是近三、四年,日圓開始走弱。這沒問題,因為那是市場的均衡反應。所以,停止干預後,匯率不一定會升值、也不一定會貶值。真正會發生的是:匯率會回到市場力量決定的位置。
問:但如果央行真的放手讓市場決定新台幣匯率,這是台灣從未經歷的事,該怎麼做才能讓衍生的負面衝擊更和緩?
答:我認為這正是央行的關鍵角色之一。許多國家的央行都會採取的做法是:先宣布一個長期目標。例如央行可以宣布:「未來四年,我們的目標是讓新台幣每年溫和升值四%。」並補充,如果市場在短期內暴衝,我們會出手干預。
像今年年中,台灣(匯市)遇到巨大投機資金湧入,那正是央行應該出手干預的典型情境。
問:但若新台幣升值,很多低毛利、傳產出口業該怎麼生存?
答:毫無疑問,傳統出口商確實會受(新台幣升值)影響,會讓機械工具、汽車零組件等公司受到傷害,但你也須看看帳本的另一端——也就是台灣其他內需產業。台灣有七成工作來自內需企業(編按:服務業就業人口占台灣六成),這群人是台灣的多數族群。
那些會因新台幣升值而受傷的公司,也往往付不出更高薪資,因為他們的利潤太薄,但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台灣勞工得到更好的待遇,那就必須允許這個過程(新台幣升值)發生。
問:你認為大家應該開始學習改變視角?
答:我舉一個例子。我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輝達(Nvidia)挖走了台積電一位資深主管。許多評論都在喊:「糟了!這會造成問題,因為輝達開高薪,會逼得台灣公司也必須加薪。」很多人把這視為「壞消息」。
但你真正該問的是:這究竟是好事還壞事?我們該禁止輝達在台灣挖角、提供高薪嗎?還是我們該為台灣勞工終於能拿到更高的薪水而感到高興?
問:你認為大家不該害怕一個「央行不干預匯率」的新台灣?
答:如果你阻止變化,經濟就會停滯。這不只在台灣,全球各國都一樣:越害怕變化、越阻止市場調整,經濟就越下滑。因為你失去了競爭、新企業無法出現、新科技無法成長、薪水也無法提高。
問:如果以總統的高度來看,針對匯率議題,政府現在應該做什麼?
答:第一件事,就是金管會應明確實踐監管原則。近年,金管會一直為壽險業者創造例外。這使得壽險公司的股東在景氣好時賺錢,但虧損時,他們卻不承擔損失,變成全台灣人民一同承擔。
另一大重點,就是台灣的總經政策與目標是什麼?過去二十年來的財經政策是否符合國家利益,這是此時政府與社會需要開始討論的議題。目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社會從未真正討論過、更未真正意識到這些後果。
問:你對台灣未來的匯率政策樂觀嗎?
答:我認為這次會不一樣。因為社會開始有討論了,人們開始更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哪一方的論點在根本上比較正確?回想台灣早年民主化,很多人講了很多年,一直都沒有任何改變,但最終還是改變了,改變需要時間。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雙11熄火卻增資247億!酷澎不打負毛利戰了,劍指momo物流軟肋
Google Gemini 3一戰封神!狠甩ChatGPT,7年來市值首超微軟內幕
其他人也在看

非洲豬瘟15天清零解封,專訪陳時中、陳駿季!一鍋廚餘打破7年防線,4大關卡再精進,分層強化補洞
2018年以來堅守7年的非洲豬瘟防線,因廚餘養豬機制未落實被打破,所幸疫情並未擴散。養豬產業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下一次挑戰來臨前,相關防疫作為該怎麼檢討精進?
今周刊 ・ 1 天前
用專業走向國際 PRIMEPLUS 健康設計家獲英國GBWA全球美容與健康大獎
臺灣保健食品領導品牌「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於英國Global Beauty & Wellness Awards(GBWA)2025 年度評選中獲得多項獎項。「GBWA全球美容與健康大獎」具高度公信力,以獨立、無企業贊助的評選制度聞名,評審團成員全由來自歐洲、美國、亞洲等地的頂尖專家組成,並以匿名方式進行嚴格評比,評審項目涵蓋產品功效、成分安全性、創新性、市場價值等面向,是全球品牌每年積極爭取的國際認證。 本屆共有來自全球 617 件產品參賽,最終僅99件作品入選,最終獲獎率不到 7%。在此競爭環境下,「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多項產品獲得評審團肯定。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發熱衣會過期?UNIQLO揭「保存期限」,從標籤1細節檢查生產年份...醫點名4類人不適合:越穿越癢
天氣逐漸變冷、冬季來臨,發熱衣成為台灣民眾禦寒必備單品。不過,你知道發熱衣其實「會過期」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發熱衣並非「用不壞就能一直穿」,而是存在「有效期限」與保養細節,甚至會影響保暖功能的關鍵。 以UNIQLO為例,官方曾說明發熱衣其實有「保存期限」,使用年限約為3個冬季,過期後保暖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民眾應注意發熱衣的製造年份、合身度,以及正確清洗方式,才能確保其保暖效果持續發揮。
今周刊 ・ 1 天前
提前卡位職場!強化青年AI競爭力,桃青局攜日本西武集團啟動青年海外實習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今(24)日舉辦「洄游之光–AI青年創意挑戰賽」頒獎典禮,市長張善政親自出席,見證桃園青年在AI應用與創意實作上的亮眼表現。典禮中,桃園市政府與日本西武集團旗下西武王子大飯店國際株式會社(SPW)及其治理子公司橫浜八景島株式會社正式簽署海外實習合作備忘錄(MOU),開啟桃園青年赴
遠見雜誌 ・ 21 小時前
北京2027目標武統台灣,賴清德:1.25兆打造台灣之盾「明年國防預算超過GDP 3%」,演說全文一次看
總統賴清德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台灣政府將推出歷史性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彰顯捍衛民主決心。 賴清德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 賴清德指出將會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 按照北約標準,明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 賴清德進一步說,預計在未來8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來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 對於史上最高國防預算,賴清德呼籲在野,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和期待,在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台灣」,不讓台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台灣」,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台灣人共同的責任。
今周刊 ・ 1 天前
推動AI國家戰略!新加坡政府攜CloudMile,成為ECI計畫策略夥伴
亞洲AI科技公司CloudMile萬里雲近日正式獲新加坡政府數位產業辦公室(Digital Industry Singapore, DISG)指定為國家級 Enterprise Compute Initiative(ECI)計畫的科技顧問夥伴,攜手推動新加坡企業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加速實現企業轉型。E
遠見雜誌 ・ 21 小時前
AI幫你購物,怎防亂刷、假客人 直擊Visa、OpenAI信任大挑戰
兩、三年後,當你要參與雙十一、黑色星期五這些網購促銷時,很可能根本不須輸入信用卡認證,甚至不需要點頭同意,商品就會自動寄到你家——因為AI代理人已經在你的授權下,幫你決定買什麼、更幫你決定「怎麼付」。這場無聲的革命,正讓全世界的銀行、Visa這類發卡與清算組織,與各種既有的支付工具都動了起來。一句話...
商業周刊 ・ 20 小時前
不甩關稅震盪,台股主動ETF成績亮眼!政策開放一年,科技股集中度與調整能力決勝負
自金管會開放主動式ETF ,市場在短短一年內迅速成長,十三檔產品合計規模超過九百億元。面對震盪不斷的市場環境,這些強調「主動、靈活」的新興理財工具,是否為投資人帶來超額報酬?
今周刊 ・ 1 天前
日本「最無聊城市」總是被跳過!名古屋如何用永續搶旅客、拚觀光?
當日本全國飽受「過度旅遊」之苦,第四大城名古屋卻渴望遊客湧入。這座豐田汽車的工業重鎮,因其「無聊」標籤,長期被觀光客跳過。它能擺脫沉悶形象,以「城市型健康旅遊」模式,找到觀光與生活的完美平衡嗎?受到日圓貶值影響,日本可說到處都是觀光客,日本人視為「觀光公害」的「過度旅遊」現象(Overtourism
遠見雜誌 ・ 1 天前
AI擴展律失靈?Ilya Sutskever預言業界將重返「研究時代」:為何其實人類比AI更懂機器學習?
OpenAI共同創辦人Ilya Sutskever近期指出,大型語言模型當前的規模化做法會「走一段路然後逐漸消退」,並可能停滯不前。
數位時代 ・ 1 天前
一份報價單,揭玩命醫美荒謬真相!病人魂斷手術台「抽脂超過1500毫升,要麻醉醫師執行,只抽1450毫升不用」
今年初,一名30多歲女子到北部醫美診所進行大腿抽脂手術,在注射完牛奶針(鎮靜麻醉)後闔上眼。當手術告一段落,醫師先行離去,護理人員將趴臥的她翻身,赫然驚見她已失去呼吸心跳,緊急搶救仍回天乏術。
今周刊 ・ 1 天前
股市震盪怎操作?南亞科、華邦電、貿聯-KY...看好AI成長動能,兩大台股名家「反彈買進」口袋名單曝光
近來台、美股市上沖下洗,投資人是該恐懼還是貪婪?反彈回升操作策略該如何因應,才能掌握獲利機會不接刀?操盤名家在此分享他們的觀點。
今周刊 ・ 1 天前
羅唯仁洩密門,台積電為何沉默多日才提告?當年打敗三星功臣,疑帶槍投靠英特爾,恐改寫晶圓代工態勢
半導體業界盛傳,台積電前研發副總羅唯仁退休前,大動作調閱先進製程資料,甚至可能將機敏資訊帶往英特爾;事隔一周後,台積電正式提告羅唯仁,全力保護營業祕密。
今周刊 ・ 1 天前

台灣最強里長捍衛移工 奔走陳情、拜廟要「留住這些泰國囡仔」
台灣最強里長、聖泰工業總經理陳永和為爭取放寬移工轉任中階人力比率,四處奔走、拜廟,終於盼得公司內11名泰籍移工久留的資格。為何他認為,留住所有技術人力,是攸關企業存亡的關鍵?
天下雜誌 ・ 21 小時前股匯同步走揚 新台幣連3升收31.34元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7日電)降息題材持續發酵,熱錢回流之下,台灣股匯市同步走揚,新台幣兌美元擺脫貶值陰霾,今天收盤收31.34元,升值1分,匯價連3升,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16.165億美元。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慘!我只是搭個渡輪旅遊...行李全變海上漂再見了 不滿僅獲賠5萬
一名澳洲旅客札佩瑞里(Alice Zamparelli),本月23日從泰國龜島搭渡輪,欲前往蘇梅島,但上傳沒多久,發現一大堆的行李在海上漂,而且幾乎都撈不回來,包括札佩瑞里的行李也找不回來。最後札佩瑞里獲賠5萬泰銖(約新台幣48660元),但她表示這遠比她的行李價值低很多,而且這還是她「努力爭取來的數字」。
鏡報 ・ 1 天前
這原因美元再跌 新台幣早盤升破31.3元
[NOWnews今日新聞]在市場押注美國聯準會(Fed)12月會再降息之下,美元指數再跌,加上台股走揚,月底出口商有拋匯需求,新台幣兌美元今(27)日早盤一度升破31.3元,一度來到31.285元,升...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
■FONDA 香氛診療室|脈輪遇見香氣,開啟減藥生活
在與植物分子相遇的過程中,精油不只是緩解了身體的不適,更重新「聽見身體發出的聲音」。她深深體悟到——芳香療法,不只是氣味的美學,而是一門可被實踐的「生活修復術」,讓植物的能量透過一呼一吸,重新校準身體的節奏,讓身心再次合拍。
理財周刊 ・ 13 小時前
■《主廚AI 誰來晚餐》季線潛力股
黃仁勳推出的「主廚AI」,成為川普與科技巨擘的大菜,全球AI基建供不應求。台股拉回季線,許多高成長股投資價值浮現,本期《理財周刊》封面故事結合台股歷年12月上漲機率最高與明年還會大成長的相關資訊,篩出可低接布局參與年底大行情的最佳標的。
理財周刊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