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胰臟癌不再只有壞消息!新一線用藥12/1納入健保 提升治療可近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近期名人因胰臟癌過世的消息,讓這個被稱為「癌王」的疾病再次引起社會討論。胰臟癌進展快速、症狀又不明顯,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療挑戰極高。成大醫院外科教授、前醫學院院長沈延盛醫師指出,由台灣研發的「微脂體藥物」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若用於第一線治療,可望延長胰臟癌患者的整體存活期,被視為治療的重要進展之一,提供病人更多治療選擇。適逢今天11月20日為「世界胰臟癌日」,沈延盛醫師也提醒民眾提高對胰臟癌的認識與警覺。
胰臟癌多是晚期確診 治療充滿挑戰
胰臟癌在台灣的發生率近年不斷攀升,每年約有三至四千名新患者,其中超過七成病人確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產生遠處轉移。沈延盛醫師表示,胰臟位在腹腔深處,周邊緊鄰多條大血管,只要腫瘤侵犯血管,手術難度就會大幅提升;加上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早期篩檢工具,多數病人往往是在出現症狀、病情已明顯惡化時才被診斷發現。
第三、四期以化療為主 病灶控制決定存活期
胰臟癌的治療主要分成兩大類:局部治療(手術、放射線)以及全身性治療(化學治療)。第一、二期胰臟癌以手術為主,再輔以加強性化學治療;但第三、四期則以化療為主,希望藉由全身性用的藥物控制病情、減緩疾病進展。沈延盛醫師強調,對於已經轉移的患者而言,決定存活期的關鍵是「病灶的控制」,而不是局部腫瘤處理得是否乾淨。因此,化學治療仍是第四期胰臟癌的主要治療方式。
微脂體藥物納第一線健保給付 提供更多治療可能
近十年化療藥物進步不少,目前常見一線治療包括白蛋白包覆紫杉醇以及FOLFIRINOX。沈延盛醫師表示,一旦一線治療效果不佳,病人平均存活期約僅剩三個月左右。而由台灣研發的「微脂體藥物」在二線使用時,臨床觀察到平均存活期有所延長,NALIRIFOX在第一線使用的三期臨床試驗顯示對部分患者的病情控制表現良好,中位存活期有延長趨勢,因此獲准作為第一線使用的治療藥物,且將自今年12月1日起正式納入健保給付,有望嘉惠更多病人,成為新的治療選項之一。沈延盛醫師表示,隨著第一線給付上路,預期能讓更多原本因費用卻步的患者得以及時接受適當治療,是臨床上相當重要的一步。
微脂體藥物採兩週施打一劑 臨床觀察部分患者耐受度尚可
許多胰臟癌患者確診時體力已相當虛弱,甚至伴隨惡病質。傳統一線化療白蛋白包覆紫杉醇通常每週施打一劑,對體力較差的患者來說相對吃力。沈延盛醫師表示,微脂體藥物在臨床上較常被討論的特色之一,是其兩週施打一劑的給藥方式;醫師臨床觀察部分患者的耐受度尚可,實際反應仍須視個別病況評估。微脂體藥物在體內的釋放方式與一般化療藥物不同,醫師表示此特性在臨床使用上可作為治療選項之一。此外,在部分第三、四期患者的病例中,肝臟或腹內轉移灶的藥物分布情形也不盡相同,反應會因個別條件而異,並非所有患者都相同。
胰臟癌治療不能等 精準醫療+個人化治療並進
許多病人確診後會進行基因檢測,期望找到精準、個人化的治療策略,但胰臟癌進展速度極快,沈延盛醫師指出,基因檢測至少要需等待2到4個月,很多病人等不到結果,病情就惡化了。對此,他分享自己的臨床作法:會先以全身性化療穩住病情,等檢測結果出爐再調整治療方向。
許多病人確診後焦慮,急著尋求各種替代療法或偏方,但反而可能延誤治療時機。沈延盛醫師提醒病人不要急,應先確定清楚自己的病程階段,再和醫療團隊一起討論治療選擇,並視需求搭配適當的輔助方式,有助病情控制與維持較佳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8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東南亞尋歡「打炮團」爆HIV感染 篩檢後又1人中鏢
台灣愛滋病毒(HIV)感染人數持續攀升,醫界對年輕族群感染率上升感到憂心。日前一群由香港、台灣人組成的「打炮團」因成員確診HIV而集體求診,最終另有一人確認感染。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14歲學生突中風倒地!心臟竟藏7公分「炸彈」 醫搶救黃金10分鐘
一名14歲學生日前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聯新國際醫院,為迅速釐清病因,急診團隊緊急安排檢查,確定為左側中大腦動脈栓塞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左心房還有近7公分的巨大黏液瘤,情況相當危險,所幸經治療後,並未留下後遺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 天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4 天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獨/32歲男「牙齒全壞光」醫揭原因!口腔問題恐爆4大癌症
一名32歲年輕男性牙痛就醫發現,幾乎全口牙齒都在搖動,經醫師詢問後才知,他一天最多可抽到四包菸,對此,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林宏達醫師指出,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以上,不僅影響口腔健康,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牛奶或燕麥奶?營養師大推「它」穩血糖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還是牛奶、燕麥奶?營養師吳映澄分析,4種常見的早餐飲品,建議想補充蛋白質的人可以喝牛奶、豆漿,若想補充膳食纖維則選擇燕麥奶。 豆漿營養有哪些?補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
健康2.0 ・ 12 小時前
流感疫苗「史上打最快」跨年前恐用光! 羅一鈞緊急宣布加購15萬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打到快見底!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25)日親自宣布,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因為,今年受到「流感提早」、「大S效應」兩大因素影響,民眾搶打流感疫苗史上最旺,從10月1日開打迄今,已經打掉近九成二的疫苗,全國最快跨年前後就可能沒有公費流感疫苗可打,因此決定緊急加購。疾管署預估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
匯流新聞網 ・ 6 小時前
50歲男吃火鍋蔬菜血壓暴衝 醫:蔬菜先過水再吃
隨著天氣轉涼,火鍋季節來臨,一名50歲高血壓男子案例,因直接食用火鍋中燙煮的蔬菜而導致血壓從原本穩定的120毫米汞柱飆升至150毫米汞柱,原因是蔬菜吸附了高鈉湯汁。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打X團固定到東南亞尋歡!「1人驗出HIV」整團嚇壞篩檢…另1人也中鏢
為了打破HIV的迷思與標籤,提升校園對公共衛生的友善與理解,台中中山醫學大學今日(25日)舉辦「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開幕式,呼應校慶65週年「做對的事」精神,以大型扭蛋機象徵重新理解HIV的起點,並透過書展、影展資料庫檢索、VR體驗與遊戲化學習等多元方式,引導年輕世代以科學視角重新認識HIV。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4「易忽視小症狀」恐是罹癌徵兆 腫瘤學家認:令人意外
多留意身體異常訊號!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腫瘤學家日前以「你應該了解4種令人驚訝的癌症症狀」為題撰文指出,酒後淋巴結疼痛、年紀輕受到輕傷就骨折、血鈣指數飆高、非哺乳期乳房異常,相比持續咳嗽、身體出現不明腫塊,這些可能是癌症徵兆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建議大家若發現相關狀況持續,應就醫評估是否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記憶力變強又抗老化!抗腦霧神食材每天吃「這一色」 醫師也在吃
你是否常在工作一整天後覺得腦袋卡卡、記憶力變差,甚至有時像「當機」一樣無法思考?這種狀況,不只是疲勞使然,背後可能與大腦慢性發炎、氧化壓力有關。醫師建議,多補充「1顏色」天然食材,讓腦袋清醒不卡關!
健康2.0 ・ 1 天前
48歲男關節退化!膝蓋「腫脹1.5倍大」中醫「2招」治療2周…能走了
新竹市48歲男性左側膝蓋腫脹無法順利行走,被診斷為膝部退化性關節炎,平時皆靠止痛藥物來止痛,經親友介紹至診所看診,治療上運用針灸搭配內服中藥,兩週治療後患者已可順利行走,工作時也能恢復久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清爽早餐仍害血糖狂飆!營養師揭「5大地雷」 恐越吃越餓、容易累
有些早餐看似健康,實則暗藏血糖炸彈,甚至影響一整天的精神。營養師薛曉晶列出5種「早餐地雷」,分別是燕麥奶、份量失控、主食搭配含糖飲料、過多碳水化合物、加工低醣產品,長期大量攝取恐讓血糖失控,容易感到飢餓,反而越吃越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1常見零食竟能降壞膽固醇、改善便祕、顧心血管!醫揭選購關鍵
當你嘴饞想吃點零食時,會選擇什麼?餅乾、洋芋片,還是堅果?醫師推薦一款零食,富含膳食纖維與抗發炎成分,日常適量攝取,有助降膽固醇及保養心血管,還能改善便祕、降低腸道發炎風險,替腸道打造一道天然防線。
健康2.0 ・ 12 小時前
台人1年狂嗑近5億顆安眠藥!醫揭3大疾病隱憂「5族群」恐有罹癌風險
國人使用安眠類藥物逐年增加,年用量已近5億顆;令人關注的是,用藥族群已不再侷限於中老年人。醫師表示,每4位成年人中就有1人有失眠困擾,而且仍持續上升中,長期睡眠不足會使身體進入慢性發炎狀態,導致代謝與荷爾蒙調節失衡,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風險 。不過,若長期依賴傳統安眠藥物也有失智等風險。(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