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復旦國小班際跳繩比賽活力登場 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為推動校園運動風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並陶冶品德、培養合作默契與競賽精神,桃園市復旦國小每年皆舉辦的「班際跳繩比賽」,儼然成為校園中最受矚目的體育盛事之一。活動主題訂為「跳動青春、繩采飛揚」,象徵學子們在跳躍間展現青春活力,也呼應教育局所倡導快樂運動、健康成長的理念,期許學生能在運動中培養自信、強健體魄,並體會團隊協力的可貴。
教育局表示,此次比賽依年級分組進行,低年級以單人跳繩為主,孩子們雖然動作還不夠俐落,但每一次成功跨越都能贏得現場最熱烈的掌聲。有的學生剛開始總是被繩子絆倒,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逐漸熟練,臉上洋溢的自信笑容,正是學習成長最動人的見證。而中、高年級則進行長繩團體賽,學生必須與同學們合拍進入繩圈,跳出整齊的節奏。場邊響徹的吶喊聲,讓孩子們即使跌倒或失敗,也能立刻再站起來,展現出「不放棄、再出發」的精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參與學生的心得分享更是該項活動的亮點所在。
中低年級學生吳家萱說,「跳繩的時候,有的人跳得慢,有的人跳得快,體育課的時候就知道大家跳的速度有多快,我雖然跳得快,卻可能甩到自己,會有點痛,可是比賽的時候只能忍住不停的一直跳,但最開心的是我得名了。」
高年級學生黎羽筑則提到,「疲憊的身軀和揮汗如雨的我們,時常在無限循環的跳繩中打轉,從一開始的十幾下變成四十幾下,在這中間雖然常被繩子打到受傷,雖然一度想放棄,但我們堅持下來了,最終也獲得冠軍,苦練的感覺真棒。」
另一位學生李長恩表示,「一開始因為大家默契不夠,只能跳十幾下,但經過不斷的練習,把汗水凝聚成默契、把挫折轉化為力量。終於在去年,我們得到了第一名,這是大家同心協力的最好證明。」
教育局指出,長跳繩是一項兼具趣味性與挑戰性的運動,它既能鍛鍊心肺耐力與肢體協調,也考驗團隊之間精準的默契。透過這樣的活動,學生體會到「同心協力、齊心躍動」的教育理念,也落實學校推動「SH150健康運動」及「品格教育」的目標,孩子們在規律運動中培養堅毅精神,在彼此合作中學會尊重與包容。
教育局強調,該局重視多元運動課程的推展,並鼓勵學校結合在地特色舉辦體育活動。復旦國小以跳繩競賽為起點,強化學生體能與專注力,並深化班級凝聚力,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運動中找到快樂,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復旦國小校長魏瑞汶也表示,校方持續規劃包括大隊接力、健身操、射擊體驗、球類運動等多元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團隊互動中培養運動的興趣,增進體能,在挑戰中磨練意志、在合作中學會關懷,進而養成健康自律的生活態度。尤其孩子是國家的希望,而孩子的健康更是國家最大的資產,學校唯有營造友善且活力十足的運動環境,才能讓孩子們在汗水與歡笑中茁壯,為將來奠定良好基礎。
教育局指出,復旦國小「班際跳繩比賽」是一場力與美的運動競賽,更是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程。學生在場上揮灑汗水,體驗堅持與團結的可貴,也在失敗與重來中學習勇敢與韌性。活動即使落幕,「跳動青春、繩采飛揚」的復旦精神仍持續在校園中傳遞,陪伴孩子們快樂成長,迎向更燦爛的未來。
其他人也在看
10學者獲選國家講座 台大4人最多、人文類從缺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1日電)教育部近日公布第29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名單,共10名學者獲選,以台大4人最多,人文藝術類從缺;此次獲選學者中,有3人是第2次獲選,晉升為終身榮譽國家講座主持人。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桃園復旦國小班級跳繩競賽 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為推動校園運動風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並能培養合作默契與競賽精神,桃園市復旦國小每年舉辦的「班際跳繩比賽」,今年活動主題訂為「跳動青春、繩采飛揚」,象徵學子們在跳躍間展現青春活力,也呼應桃園市教育局所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3 小時前
清華竹師教育學院大樓啟用 開啟教育與研究融合新篇章
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大樓21日正式啟用。7系、3所與1個學士班、近兩千名師生自南大校區遷入光復校區,結束合校九年來分散兩地的教學與辦公。這棟地上8層、地下2層的新大樓,總面積約八千坪,空間匯聚教學、行政與公共場域,讓教育學院首次真正「聚在一起」,開啟清華教育與研究融合的新篇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曾新元表示,竹師教育學院大樓的落成,是高等教育「區域整合、研究與教育並重」政策的重要成果。清華與竹師合校九年來,逐步整合行政與學術資源,從制度到文化建立新的平衡。「新大樓的啟用,讓研究的深度與教育的厚度在同一座校園相遇,也讓合校的精神真正落實。」新竹教育大學前校長曾憲政與清華大學前校長賀陳弘也出席這場盛會。他們細數推動合校以來的歷程,感謝教育部挹注及多位師長的智慧與接力,才有今日竹師教育學院大樓的落成。「有了更好的環境,才得以吸引更多優秀的師資,再進一步吸引全國最優異的學生。」竹師教育學院院長王子華表示,新大樓是「院核心」理念的具體實踐,從規劃階段起,就希望「打破系所藩籬、促進跨域合作」,透過院核心空間與制度的整體規劃,孕育學院成為知識跨域整合與創意激盪的教育場域。竹師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淳民指
台灣好新聞 ・ 11 小時前清華竹師教育學院大樓啟用 合校9年師生聚首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21日電)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大樓今天啟用,標誌著清華與前新竹教育大學合校9年後,教育學院近2000名師生正式從南大校區遷入光復校區,結束2地教學與辦公狀態。
中央社 ・ 11 小時前光電爭議頻仍 環境部:啟動環評標準修正作業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1日電)環境部今天重申,先進國家普遍無水面型光電應辦環評標準,日韓雖規定太陽光電應環評,但未針對水面型另設標準,新加坡採個案行政指導;台灣已啟動太陽光電環評標準修正作業。
中央社 ・ 11 小時前低溫寒害致減產 114年1期水稻保險理賠1.3億元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1日電)農業部今天表示,114年第1期水稻產量已完成調查統計,部分地區因低溫寒害影響,造成稻穀空包彈、收成減產,共約1.1萬名農民獲得出險,理賠金額達新台幣1.3億元。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南市教局PBL探究教學論壇 展現共學共創共榮城市教育力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於永仁高中舉辦「2025PBL探究教學論壇暨頒獎典禮」,親子天下資深主筆吳和懋主持論壇對談,邀成功大學創新數位內容研究中心主任楊雅婷與花蓮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與談,從研究、實務與政策三個面向探討「PBL如何扎根學生問題解決力並成為課程治理的關鍵引擎」;近150位校長、主任與教師齊聚交流,深化學校PBL課程實踐,展現「共學、共創、共榮」的城市教育力。論壇也邀請六校發表優良設計方案,課程從學生在地生活情境出發,透過問題導向與實踐歷程,帶領學生跨越課本、走入生活,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焦點」的核心理念,展現臺南市在跨域、探究與行動力培養的多元樣貌,也呈現南市於課程治理、教師專業社群與學生主導學習三大面向整體成果。永信國小以「零塑節電.綠動永續」課程為主題,帶 ...
台灣新生報 ・ 9 小時前
AI教育新力量 新北表揚資訊有功學校與人員
數位力就是競爭力,新北市教育局今天(21日)舉辦「114年度資訊有功表揚典禮」,表揚三民高中、瑞芳國小等7所資訊有功學校,以及華志仁、施裕明、蔡明貴、張純寧等9位校長與教師,同時肯定林書毅、陳思琪、張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1 小時前北市山區留意超大豪雨 新北、宜蘭防大豪雨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央氣象署傍晚持續發布豪雨特報,受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今天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及新北市、宜蘭縣山區,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發生的機率。
中央社 ・ 9 小時前



打造師生教學相長教育環境 投縣教育處:匿名檢舉可不受理
南投縣議會第二十屆第六次定期會(二十一)日縣政總質詢議程,輪由簡千翔、林儒暘、洪明科、林芳妤、蔡宗智、石慶龍、全文才、莊士傑八位議員聯合質詢,教育議題成為關切焦點。縣長許淑華強調,縣府全力打造師生教學相長的良好教育環境,留住好老師,提供每個孩子學習成長的最強力支持。在二十一日總質詢上,議員關切包括平和國小、南投國中等學校危險路口威脅學生上放學安全,以及校園事件處理會議成案氾濫,讓已因少子化學生越來越少的校園,先一步面臨找不到年輕老師的新危機。縣長許淑華指出,今天的總質詢許多議員關心的教育問題,有關學區通學道路安全改善,縣府教育處一直持續提報爭取補助落實改善,像平和國小周邊危險路口等整體改善計畫,已進入內政部國土署審議階段,核定後,最快年底前就會由南投市公所執行改善工程,而 ...
台灣新生報 ・ 10 小時前




早鳥票每秒售出逾2.7張的埃及法老展 最早文物距今超過4,500年
奇美博物館攜手大英博物館舉辦的「埃及之王:法老」特展未演先轟動,10萬早鳥票1個鐘頭內被搶光,平均每秒售出逾2.7張,狂熱的程度可見一斑,雖然木乃伊沒來,但仍集結了280件稀珍藏品,規模在台灣史上居冠,歷史最久遠的超過4,500年,絕對有看頭。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研究:台5%工商用CFE年可省255億元 儲能認證待補強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1日電)英國研究,台灣若5%工商業走向全時無碳電力(CFE),每年能省下新台幣255億元,但再生能源憑證未認定儲能電池為無碳電力,不利達成目標。學者表示,台灣已開始研究設置無碳電力憑證,評估納入再生能源以外的可行性。
中央社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