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皮別丟!蘋果皮、葡萄籽、柑橘皮可穩定血糖、降血壓、抗發炎
每年全球丟棄的水果副產物中隱藏著改善代謝健康的寶藏。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蘋果皮、葡萄籽、柑橘皮等常被丟棄的部位,實際上富含酚酸等植化素,具有穩定血糖、降血壓、抗發炎等多重功效。這些被忽視的「廚餘」不僅能提供豐富營養,更可能是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良方,顛覆了我們對食物價值的傳統認知。
水果皮是營養寶庫 蘊含健康關鍵
多數人習慣將蘋果削皮、濾掉果渣,認為這樣更衛生或易於消化。然而張家銘表示,這些被丟棄的部位恰恰是酚酸的主要來源。蘋果皮含有的綠原酸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降低血糖;柑橘皮中的阿魏酸具有抗發炎、放鬆血管、穩定血壓的功效;葡萄籽中的沒食子酸則提供強大的抗氧化保護。這些酚酸不僅是單純的營養素,更像是身體的天然調節器,能夠從細胞層面幫助身體恢復平衡。
看更多:降血壓穴道:高血壓頭痛、頭暈?6穴道+按摩快速降血壓指南
居家活用果皮的三種簡易方法
張家銘分享三種在家中輕鬆攝取果皮營養的方法。首先,製作果昔時可將水果連皮一起打碎,例如整顆蘋果、帶皮紅蘿蔔或整顆葡萄,再加入堅果粉或優格增添風味,既能保留酚酸也能攝取膳食纖維。其次,可將吃完的檸檬皮、橘子皮、櫻桃梗或蘋果皮曬乾,泡成果皮茶飲用,特別適合冬季飲用,既能暖胃又健康。第三,剩餘的果渣可混合麵粉、燕麥和肉桂粉,烘烤成美味的「果渣能量餅」,不僅減少浪費,還能製作出全家人都喜愛的健康點心。
果皮中的酚酸可改善代謝
近年國際研究證實,水果副產物中的酚酸在體內發揮多重健康功效。張家銘解釋,這些酚酸能調節血糖代謝,包括減少糖分吸收和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同時抑制脂肪堆積,增加血管彈性,並降低自由基造成的氧化傷害。更重要的是,它們能活化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酵素系統,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和麩胱甘肽過氧化酶(GPx)。這些作用不僅是單純的營養補充,而是從細胞層級修復身體的代謝功能,幫助現代人面對壓力、不規律飲食和代謝問題。
看更多:低鈉鹽降低3成心血管死亡風險!1族群改用低鈉鹽更快降血壓
從日常飲食重新連結自然與健康
「身體的療癒力,其實藏在生活的細節裡。」張家銘強調,珍惜水果的每一部分不僅是減少食物浪費,更是找回與自然合作的智慧。透過重新認識和利用果皮、果渣和梗葉,我們能夠以最自然的方式支持身體的代謝平衡。對於沒有時間自製果皮產品的人,市面上也有越來越多以水果副產物為原料的健康食品,如果皮醬、植物多酚茶包和葡萄籽粉等,提供了便捷的選擇。
看更多:5月當季水果:枇杷止咳、火龍果解便祕 5水果營養功效和禁忌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晚餐別吃這食物!3種食物越晚吃越胖 這樣吃更容易瘦
壯世代女性被「秋燥」纏身?喝1茶緩喉癢、久咳 緩解皮乾癢快吃2食物
山楂、食用百合驗出禁用農藥!藥食兩用中藥材10%不合格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自動化機械手臂分裝輻射藥品 北榮獲發明金獎 (圖)
台北榮民總醫院以「核醫藥品自動分裝系統」,榮獲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金獎。圖為系統展示區,可見自動化機械手臂執行輻射藥品分裝作業。
中央社 ・ 1 天前
秋季養生果物:柿子「從維生素到膳食纖維」 助攻視力與免疫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隨著氣溫轉涼、楓葉漸紅,正是柿子成熟的季節。橘紅色的柿子不僅象徵秋天的豐收,也為餐桌增添一抹暖意。國健署表示,台灣常見的品種包括口感滑順、入口即化的「軟柿」,與清脆爽口、帶微甜風味的「硬柿」。 此外,經過日曬風乾製成的「柿餅」,更是許多人記憶中的經典甜點。無論是新鮮食用或入菜烘焙,柿子都兼具美味與營養價值,是秋季水果中相當受到歡迎的選擇。 豐富營養成分 守護健康天然果物 柿子看似樸實,卻富含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國健署指出,每100公克新鮮柿子熱量約60大卡,屬於低脂肪、高纖維的水果,適合當作點心或餐後水果。其中,維生素A含量豐富,有助維持視覺與皮膚健康,尤其對長時間使用3C產品者有保護效果。 維生素C則能協助膠原蛋白生成、促進鐵質吸收與免疫功能,是秋冬時節維持抵抗力的重要營養素。此外,柿子也含有鉀離子,有助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與血壓穩定;膳食纖維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對維持腸道健康及預防便祕都有正面作用。 生食到配菜多元吃法 讓營養更可口 柿子的用途多樣,從生食到入菜都能變化出不同風味。國健署提到,新鮮柿子可直接削皮切片,口感細緻、香氣自然;也能與
健康醫療網 ・ 6 小時前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營養師解答真相 很多人都誤會了
許多夏季蔬果富含礦物質及維生素,能幫助身體代謝,豐富的纖維含量,對於維持腸道及血管健康也有助益。另外,不同顏色的水果含有不同的植化素,是身體抗發炎及預防疾病的好幫手。 水果攝取量要注意 市售果汁不可取代 根據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應攝取至少2份水果,而每份的份量,大約是一個女性的拳頭大小,若為切塊的水果,則以飯碗的7分滿為一份的量。營養師傅茵指出,平均而言,每份水果的熱量約60大卡、醣類15公克;許多人誤以為水果甜度和熱量呈現正相關,其實不然,甜度高的水果,熱量不一定比較高,也不代表醣類含量較多或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現代忙碌的社會中,許多人會以喝果汁來取代吃水果,但其實大部分瓶裝果汁都是使用濃縮果汁還原而成,濃縮果汁在製作過程中,為確保品質會經過高溫、高壓、殺菌的過程,容易導致維生素流失,也會添加糖,且製作過程中,大多會過濾掉膳食纖維。現打果汁則有衛生安全疑慮,及應確認使用的水果是否新鮮。 水果乾太甜 多食當心熱量爆表 營養師傅茵強調,水果乾的份量要注意,因水果乾是水果脫水而製成,雖然來自天然食材,看似安全、養生的小點心,仍然要留意攝取量,經過脫水後雖然縮小了體積與重量,但提供熱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天氣轉涼不吹冷氣「別急著關機」!台電籲先做1事:延長機身壽命
秋天來了!天氣漸漸轉涼,尤其入夜後更加明顯,不少民眾家中已經將冷氣關閉,台電提醒,冷氣使用完畢別急著關閉電源,可趁著這段時間好好清潔一番,結束後也要記得開啟「送風模式」,以免濕氣殘留機身,影響冷氣壽命。
鏡報 ・ 1 天前
楊紀華分享經營秘訣 北榮院長:期待成為醫界的鼎泰豐
北榮大師講堂今邀請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以「以人為本」為題,分享經營理念。北榮院長陳威明表示,面對全球醫事人力短缺,若沒有把員工照顧好,就沒有未來。鼎泰豐是餐飲界的台積電,他希望北榮也能成為醫界的台積電、醫界的鼎泰豐。鼎泰豐高達56%的營收用於薪資,北榮則是40幾%,未來他會持續努力,在醫院沒有倒掉的情況之下,繼續增加。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
肝功能異常竟是零期肝癌 8旬婦「少做一事」險害丟命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B、C型肝炎,千萬要小心!83歲的黃女士因身體不適就醫,沒想到過程中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一顆約1.5公分的肝臟腫瘤,確診為第零期肝癌,醫師一問才知道,黃女士原來有B型肝炎,卻因沒有症狀所以不曾進行相關治療,所幸發現及時,電燒治療後順利出院,目前僅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醫師提醒,B、C型肝炎患者需定期追蹤...
匯流新聞網 ・ 5 小時前

只差5分鐘!日本研究:吃飯順序錯了 血糖飆高30mg/dL
進食順序攸關血糖。營養師呂美寶表示,研究發現,進食順序採先吃飯再菜肉湯的人,相較於先吃菜肉湯者,雖然只差5分鐘,餐後血糖卻差了近30 mg/dL。她建議,沒時間慢慢用餐的人,至少把飯延後5分鐘吃,除了能短期改善血糖,更能降低脂肪肝、癌症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有片/黑熊清晨連環襲4人!咬完還闖屋「當自己家」 全城封鎖警戒升級
一早遭熊撲倒!日本秋田縣湯澤市昨(20日)上演「熊出沒請注意」!清晨短短1個多小時內,黑熊連續攻擊4名民眾,甚至在最後一名受害者被送醫後,熊竟直接闖入民宅「住下來」。截至今晨(21日),警方仍封鎖現場,嚴守戒備氣氛緊張。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
Blackwell得回台灣封裝!黃仁勳一句話點火CoWoS概念股 緯穎漲205元、台積電再創高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於亞利桑那州台積電廠(TSMCArizona)展示首批「美國製造」的Blackwell晶片晶圓,宣示美國A...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鴻海、緯創、國巨領漲 台股上漲200點 估量5700億
台股今(21)日早盤開高震盪,來到27807點,上漲200點,漲幅0.59 %,預估成交量5700億,櫃買指數則開高震盪,早盤來到265.6點,漲2.35點,漲幅0.89%。
EBC東森財經新聞 ・ 8 小時前

營養專家點名「3種常見食品」恐害糖尿病、焦慮上身! 很多人早餐就吃
你知道自己經常吃的食物是「超加工食品」嗎?根據CNBC報導,超加工食品是工業化生產的食品,通常價格低廉、方便食用,而且非常美味,因此成為許多人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但這樣的食物營養價值低,且含有多種食品添加物,長期攝取可對健康造成影響。哈佛醫學院營養精神醫學專家Uma Naidoo醫師和夏威夷大學營養學Jinan Banna教授就為大家列出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的超加工食品。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與多種疾病有關 還會影響精神健康 Naidoo醫師指出,超加工食品在生產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如玉米、大豆和糖等天然食材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都會大量流失。這些食品透過添加防腐劑、化學物質、人工調味料、甜味劑和著色劑等食品添加物來大大延長保質期,同時含有過量的Omega-6脂肪酸和較低的Omega-3脂肪酸。早餐穀物、薯片、沙拉醬、含糖飲料、冷凍食品,以及熱狗等加工肉類,甚至一些植物奶都屬於超加工食品。長期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以及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引發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大腸癌等健康問題。此外,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也與憂鬱症、焦慮症等有關,Naidoo醫師就分享,當她的患者用未經加工、營養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不用斷食、不用運動!日本明星靠「飯前加1步驟」兩個月狂瘦7公斤!
減肥的方法千百種,從168斷食、碳循環、低醣飲食到運動訓練,大家或多或少都試過幾種,但你聽過「非慣用手減肥法」嗎?這個聽起來有點冷門的瘦身法,其實是許多明星默默實踐過的祕密武器!像是韓國女神全智賢、日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小杰傳花30萬閃兵 經紀公司回應:了解中
小杰先前對外聲稱,因家族性遺傳疾病未服兵役,並出示醫院檢查證明作為佐證。今在檢警偵訊過程中,小杰向檢警坦承,曾花費30萬元規避兵役。全案將依涉嫌偽造文書、妨害兵役等罪嫌進一步偵辦。事實上,上週威廉出面受訪時曾坦言,「棒棒堂」六位成員全數未服兵役。17日,六棒...
CTWANT ・ 4 小時前
七旬翁血糖值飆300,服中藥3月降到正常值!中醫師大推「1藥膳」有效降血糖:全家大小都能吃
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5名,更是國人洗腎的主因。糖尿病會引發眾多併發症,如心臟病、腦中風、慢性腎病變、糖尿病足、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嚴重的甚至危及性命,是近年來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許多人罹患糖尿病之後,不願長期服用西藥,但僅靠飲食控制又很難穩定控制血糖。其實研究證實許多中藥材具有降血糖的功效,不過因藥性屬性不同,仍須依體質辨證用藥,使用上尋求專業中醫師意見,避免適得其反。
幸福熟齡 ・ 6 小時前日本人三餐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醫曝2大關鍵
糖尿病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有網友質疑日本人三餐吃白米飯,為何不會罹患糖尿病?醫師蒼藍鴿指出,「日本人不會得糖尿病」的說法其實過於誇大,正確來說,日本人的糖尿病比例屬於全球中間偏低,且糖尿病致病關鍵並非碳水化合物,而是攝取熱量過多所致;此外,日本人多以步行通勤,生活型態也和台灣明顯不同,貼文曝光後,不少人留言討論台、日兩地在飲食與生活習慣上的差異。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台北暴雨沒放假臉書被「咕嚕咕嚕」灌爆 蔣萬安喊:平地沒達標準
基北北桃昨晚宣布今(21)天除了部分地區與學校之外,其他地區正常上班上課。台北市長蔣萬安的臉書被「咕嚕咕嚕」灌爆,網友質疑明明有達到停班課標準,為何卻不放假。對此,雙北市長蔣萬安、侯友宜受訪時都強調平
台視新聞網 ・ 4 小時前
輝達攤牌倒數!他批新壽:三方協商恐三輸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台灣總部進駐北士科T17、T18案卡關,傳出新光人壽內部正在評估可以「不違約、不圖利」的前提下,化解爭議的「三方協商」路徑。不過國民桃園市議員凌濤說,新壽若執意要三方協...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