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市場因AI回暖 聯發科、和碩9月營收同步走揚
小米最新的T15手機用聯發科最新款AI晶片,銷售似乎不錯反應在第三季營收超出預期達到1420億元,和碩也是靠手機iPhone17熱銷盈收重回千億元大關。(圖片來源/小米提供)
智慧手機市場在經歷近兩年的調整期後,9月出現明顯復甦訊號。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與iPhone主要組裝廠和碩(4938)雙雙繳出亮眼成績單。前者受惠新一代AI旗艦晶片「天璣9500」即將出貨,營收創下今年新高;後者則在iPhone 17系列新機拉貨潮帶動下,重返單月千億營收大關。法人認為,兩家企業的表現不僅反映終端市場回溫,也意味著全球智慧手機產業鏈正逐步脫離谷底。
聯發科天璣9500助攻,AI晶片布局逐漸發酵
聯發科原本在法說會上預期第三季營收頂多1400億元,9日公布9月營收達543.3億元,月增21.96%、年增21.61%,為近一年高點;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420.97億元,雖然季減5.5%、年增7.8%,卻是優於公司先前預估的1,301億至1,400億元區間。累計今年前九月營收4,457.78億元,年增13.56%,顯示整體營運動能穩定增長。
聯發科在8月底發表最新5G旗艦晶片「天璣9500」,採用第三代3奈米製程打造,整合AI運算核心與強化的畫面處理單元,能支援高幀率遊戲與生成式AI應用。首批搭載該晶片的智慧手機將於第4季上市。法人預期,隨著中國品牌如小米、OPPO等新機進入拉貨期,聯發科第4季營收有望重返旺季水準,全年成長力道可期。
市場觀察指出,聯發科的AI手機晶片策略正在開花結果,尤其在終端需求復甦、AI運算成為手機標準功能的趨勢下,該公司有望穩固中高階市場版圖,與高通在旗艦晶片領域持續角力。
iPhone 17熱賣助攻,和碩營收重返千億關卡
另一方面,和碩受惠蘋果iPhone 17系列新機出貨旺季效應,9月營收達1,149.09億元,月增74.52%、年增5.17%,為近11個月新高,也是一吐過去數月營運低迷的悶氣。第3季營收達2,578.56億元,季減3.55%、年減12.36%;前三季合計營收7,976.25億元,年減0.09%,幾乎與去年持平。
和碩受惠蘋果iPhone 17系列新機出貨旺季效應,9月營收達1,149.09億元,月增74.52%、年增5.17%
法人分析,和碩第4季將進入全年最旺季節,受iPhone新機銷售強勁及供應鏈稼動率回升帶動,單季營收可望登上年度高峰。除智慧手機外,資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線在季底出貨效應下亦同步成長,顯示和碩在多元產品布局上開始發揮綜效。
有趣的是,在和碩9日股市收盤後公布營收之前,10月1日到9日大買聯發科的前四大法人中,除了外資野村證買了7千多張以外竟然出現臺銀證券買了1066張,這是平時政府要護盤才會有的買盤,引起不少討論。
智慧手機產業鏈回暖,AI成新成長引擎
從聯發科與和碩的營收走勢觀察,智慧手機產業鏈已出現同步回升的跡象。過去一年全球通膨與消費緊縮使手機市場陷入低潮,如今隨著AI功能成為換機主因,市場需求開始回流。法人認為,AI手機的普及正為供應鏈注入新動能,無論是晶片設計、零組件或組裝端,都將受惠於AI驅動的升級潮。
聯發科的「天璣9500」與和碩的iPhone 17出貨高峰,成為這波復甦的重要指標。市場預期,隨第四季歐美年底銷售旺季來臨,加上中國雙11促銷效應,手機產業可望延續復甦力道,明年第一季有機會迎來全面回暖。
更多信傳媒報導
川普嗆對中國加100%關稅 台股恐大跌 半導體供應鏈陷稀土禁令危機
翻開冷戰 X 檔案:發掘歷史課本沒寫的冷戰史—專訪陳冠任
長達5百公里的防空避難所 莫斯科地鐵比台北捷運深入地底超2倍
其他人也在看

Motorola 挑戰輕薄極限,5.8mm 機身塞 4,800mAh 電池
對於一般智慧型手機來說,4,800mAh 電池聽起來相當普通,但如果在輕薄手機中,卻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續航王者。在各品牌爭相推出超薄手機的潮流中,Motorola 以即將登場的
科技新報 ・ 2 小時前《台北股市》AI催油門 三面俱到股漲相佳
【時報-台北電】上周台股站上27K,技術面維持多頭排列,企業獲利表現強勁,帶動類股輪動題材,法人偏多操作,共同支撐指數創高。法人表示,儘管美中再掀貿易戰,美股兩天交易日跌逾千點,但篩選9月營收創高基本面優,搭配技術面、籌碼面等「三面俱到」,有亞翔(6139)、定穎投控(3715)等14檔,後市漲相佳。 上市櫃公司9月營收已陸續公布,13日所有公司都要公告9月營收,在1,900多家公司中,目前已有約1,660家公布,其中,有101家9月營收刷歷史單月新高,AI需求強勁帶動9月營收表現非凡,力甩之前市場對第三季旺季不旺的預測。 台股這波展開有基之彈,從已公布9月營收創高的101檔個股中,篩選日K棒連二紅以上,月K也拉出紅棒至連六紅,三大法人連買或由賣轉買的「三面俱到」股有亞翔、定穎投控、台燿、宇瞻、宜鼎、泰福-KY、綠界科技*、麗臺、精誠、山林水、川湖、安馳、國統、富強鑫等14檔。 檢視這14檔個股,仍多數集中在AI相關概念股,包括半導體設備、PCB、伺服器相關個股,如亞翔、定穎投控及台燿等,機器人相關概念股如宜鼎、麗臺等,以及循環經濟概念股如山林水及國統、汽車零組件股等。 輝達執行長黃仁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台北股市》投信09日買超股:南亞科、南亞、華通
【時報-台北電】台股09日加權指數收27301.92點,漲238.24點或0.88%,總成交值5826.70億元。三大法人買超81.1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44.51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23.72億元及買超60.33億元。 投信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7檔電子股、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4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榜首為南亞科(2408),買超8586張,南亞(1303)、華通(2313)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5113張及買超2409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南電(8046)、定穎投控(3715),其他依序為緯創(3231)、台玻(1802)、華新(1605)、至上(8112)及欣興(3037)。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南亞科(2408)8.46億元、南電(8046)5.65億元、緯創(3231)2.39億元。 ●投信09日買超前十名: 1.南亞科(2408)收98.50元,漲7.70元或8.48%,成交量21.93萬張,投信買超8586張、估8.46億元,由連3日累計賣超243張轉為買超。 2.南亞(1303)收42.60元,漲0.80元或1.91%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台北股市》外資09日賣超股:力積電、南亞科、第一金
【時報-台北電】台股09日加權指數收27301.92點,漲238.24點或0.88%,總成交值5826.70億元。三大法人買超81.1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44.51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23.72億元及買超60.33億元。 外資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4檔傳產股;依股價分,2檔百元股、1檔中價位股及7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3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力積電(6770),賣超4萬7547張,南亞科(2408)、第一金(2892)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1萬8597張及賣超1萬1125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友達(2409)、鴻海(2317),其他依序為東元(1504)、長榮航(2618)、南亞(1303)、中鋼(2002)及華東(8110)。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鴻海(2317)18.80億元、南亞科(2408)18.32億元、力積電(6770)14.41億元。 ●外資09日賣超前十名: 1.力積電(6770)收30.30元,跌0.70元或2.26%,成交量32.98萬張,外資賣超4萬7547張、估14.41億元,為連2日賣超,累計賣超7萬8554張、估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盤前掃瞄-國內消息》台股打26K保衛戰;OCP台廠AI硬實力爭鋒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中美貿易戰再起,美股四大指數10日全面重挫,台積電ADR暴跌6.41%。法人預期,台股13日開盤跌勢恐近千點,月線26,000點保衛戰成多空第一道防線。法人指出,在中央銀行、財政部與金管會三大財經部會備戰,市場恐慌氣氛有望獲得緩和。 2.幣圈在10月11日上演「史詩級爆倉」事件,生息穩定幣USDe在市場暴跌期間一度脫鉤美元。中央銀行示警,透過演算法設計的穩定幣,相較於USDT及USDC,發行人較無須依賴準備資產來維持幣值穩定,雖可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但在市場面臨壓力時,價格穩定性容易面臨挑戰。 3.針對中國於10月9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濟部12日表示,國內目前半導體所需含稀土之產品或稀土衍生物等,以歐美與日本供應為主,直接影響較低,經濟部將持續關注原料成本變動及供應鏈調整所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並與業者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應對市場情勢變化。 4.OCP Global Summit 2025開放運算計畫全球高峰會將於10月13日至16日在美國加州聖荷西登場。隨AI算力需求暴增,全球雲端服務商與供應鏈齊聚,展開一場基礎設施的「肌肉秀」。台廠陣容空前,包括光寶科、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基金》獲利了結9檔台股ETF逆勢買
【時報-台北電】台股第三季以來持續突破層層關卡,期間多數投資人已分批獲利了結部位,多數台股ETF呈現淨贖回狀態,單位數逐步下降,而第四季以來適逢多個連假,台股仍一路創新高,67檔台股ETF中大多數仍持續呈現淨贖回狀態,不過,其中包括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元大台灣50(0050)、富邦科技(0052)等9檔台股ETF逆勢獲得淨流入。 台股於連假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再攻上歷史新高27,463點,而投資人於台股創高路上一路高檔獲利了結部位,台股ETF 10月以來總計再被高檔贖回17.09億元,67檔主、被動式ETF僅有9檔呈現淨申購,其中,主動式中僅有主動安聯台灣高息入列,被動式方面則包括元大台灣50、同樣追蹤台灣50指數的聯邦台精彩50(009804)、即將進行分割的富邦科技,以及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野村臺灣新科技50(00935)、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等。 其中,將於20日除息的主動安聯台灣高息,近兩日成交量累積近5億元,於9日攻上掛牌來新高價。00984A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表示,面對股市創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台北股市》投信09日賣超股:中信金、聯電、國泰金
【時報-台北電】台股09日加權指數收27301.92點,漲238.24點或0.88%,總成交值5826.70億元。三大法人買超81.1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44.51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23.72億元及買超60.33億元。 投信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3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2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6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榜首為中信金(2891),賣超9115張,聯電(2303)、國泰金(2882)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6560張及賣超3390張。第四及第五名為英業達(2356)、遠東新(1402),其他依序為富邦金(2881)、鴻海(2317)、華邦電(2344)、力成(6239)及冠德(2520)。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中信金(2891)3.88億元、聯電(2303)3.00億元、鴻海(2317)2.90億元。 ●投信09日賣超前十名: 1.中信金(2891)收42.60元,漲0.10元或0.24%,成交量4.00萬張,投信賣超9115張、估3.88億元,為連4日賣超,累計賣超2萬2179張、估9.41億元。 2.聯電(2303)收4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
聯發科Q3營收1420.97億超越財測高標 天璣9500挹注Q4動能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公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43.3億元,月增21.96%、年增21.61%。今年第三季營收來到1420.97億元,季減5.5%、年增7.8%;前三季營收為4457.78億元,年增13.56%。
壹蘋新聞網 ・ 19 小時前《盤前掃瞄-技術面》5日RSI為80.25,10日RSI為75.89
【時報-台北電】技術面: 1.台股前一交易日收漲238.24點,為27301.92點。 2.台股前一交易日成交金額量增為5643.3億元,5日均量為5059.9億元,10日均量為4884.81億元。 3.5日均線26943.4點,10日均線26432.13點,20日均線26005.25點。 4.5日RSI為80.25,10日RSI為75.89。 5.9日K值為87.08,9日D值為80.89。 6.20日乖離率為4.99。 7.元大投顧:台股多頭氣勢不減,再創歷史新高27463點,不過由於乖離太大,技術指標紛紛進入高檔區,短線須慎防可能隨時回檔修正。5日均線以及5日均量可以做為衡量多空力道強弱依據,同時更應追蹤每日下半場盤面變化,若是發生快速變盤,即時提早因應。 8.元富期貨:台指所有均線維持多頭排列,量價配合良好,再加上資金動能充足,顯示多頭趨勢穩固,指數有望在震盪中延續偏多格局。然而,美國政府持續關門,經濟數據延遲發布,投資人將注意力放到超級財報週。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台北股市》三大法人09日賣超股:力積電、中信金、第一金
【時報-台北電】台股09日加權指數收27301.92點,漲238.24點或0.88%,總成交值5826.70億元。三大法人買超81.1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44.51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23.72億元及買超60.33億元。 三大法人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2檔金融股及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1檔中價位股及6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3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力積電(6770),賣超5萬4256張,中信金(2891)、第一金(2892)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1萬2437張及賣超1萬1264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鴻海(2317)、南亞科(2408),其他依序為長榮航(2618)、友達(2409)、東元(1504)、台玻(1802)及國巨*(2327)。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鴻海(2317)21.02億元、力積電(6770)16.44億元、國巨*(2327)13.42億元。 ●三大法人09日賣超前十名: 1.力積電(6770)收30.30元,跌0.70元或2.26%,成交量32.98萬張,三大法人賣超5萬4256張、估16.44億元,為連2日賣超,累計賣超7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台北股市》生技股有料 聯合、美時權證香
【時報-台北電】台股強勢攻高之際,雖不占權值的生技族群亦不乏亮點,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指出,聯合(4129)以人工關節品牌為核心,深化全球市場滲透,給予「買進」投資評等;凱基投顧則看好美時(1795),透過併購大幅推升成長獲利,成為國際型大藥廠。 法人指出,聯合骨科是亞洲最早取得歐盟CE與美國FDA認證的人工關節製造商,核心產品聚焦於髖、膝關節,並以自有品牌United行銷全球。營運模式以品牌銷售為主,透過直營子公司與經銷代理並行推進,截至上半年已於52國建立通路,上半年銷售占比為歐洲中東非36%、北美18%、台灣22%、日本7%、大陸2%、經銷7%、子公司冠亞8%,海外市場已成為主要動能。 區域營運層面,聯合骨科已建立多元成長版圖,成熟與新興市場呈現雙軌驅動。歐洲中東非為最大海外營收來源,以法國為核心市場,已拓展至德國、英國、比利時等高齡化國家。受惠於歐洲對非美系品牌接受度較高,加上疫情期間展現供應鏈韌性,聯合在國際大廠主導的市場持續實現滲透。 凱基投顧指出,美時日前公告以6.58億美元收購NAGH全數股權,包括美時原持有13.4%之股權、非可轉換特別股1.08億美元、收購股權價值4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盤前掃瞄-基本面》高技、博智接單暢旺;正淩9月營收創歷史次高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545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1分,成交值為10.44億美元。 2.集中市場9日融資增為2856.13億元,融券增為328558張。 3.集中市場9日自營商買超60.33億元,投信賣超25.69億元,外資買超44.51億元。 4.AI伺服器網通需求持續火熱,PCB供應鏈再交出亮眼成績。高技(5439)、博智(8155)9月營收雙雙改寫單月歷史新高,反映AI伺服器主板與網通板接單暢旺,推升第三季營運同步登峰。今年以來兩家公司均受惠美系雲端及ASIC伺服器平台拉貨動能,下半年產能滿載、毛利率穩步提升,整體營運維持高檔態勢。 5.受惠中秋節慶連假帶動,食品廠包括肉品雙雄大成(1210)、卜蜂(1215)、茂生農經(1240)、大武山(6952)、聯華食(1231)等9月營收均翻揚成長,其中大武山、聯華食等單月營收年增率均達雙位數,大武山第三季營收更創歷史單季新高。 6.上周台股站上27K,技術面維持多頭排列,企業獲利表現強勁,帶動類股輪動題材,法人偏多操作,共同支撐指數創高。法人表示,儘管美中再掀貿易戰,美股兩天交易日跌逾千點,但篩選9月營收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台北股市》鈺齊-KY、喬山 Q4營運看旺
【時報-台北電】鈺齊-KY(9802)靈活產能配置及新品牌導入效益,第四季起營運可望穩步回升,長期成長趨勢明確;喬山(1736)在全球健身器材市場穩居領導地位,預期第四季營運將再創新高。 儘管匯率與關稅波動帶來干擾,但喬山憑藉越南廠房的成本優勢與靈活的價格策略,喬山仍能維持穩健獲利。法人看好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並在2026年越南二期廠投產後持續推升產能與毛利表現。 喬山於第二季法說會指出,商用產品為主要營收來源,全球布局涵蓋38國,主要客戶包括Planet Fit、Basic Fit與Smart Fit,訂單動能強勁。喬山同時推出高端品牌ONYX,已打入國際五星級飯店市場,預期將帶動高毛利產品線擴張。家用市場方面,Bowflex併購後的產品線整合順利,並憑藉越南產能及低關稅優勢持續擴大市占。 在產能布局上,喬山越南二期廠預計2026年第三季開始大量出貨,將成為出口美國的主要基地。由於越南製造成本低於中國,公司得以保持價格競爭力並抵銷關稅壓力。 鈺齊-KY在品牌客戶回補庫存及關稅政策底定後,訂單動能逐漸恢復,第四季起營運可望明顯回升。公司以戶外鞋為主要產品,擁有超過50個品牌客戶,涵蓋歐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台北股市》台郡、南電 受惠蘋果換機潮
【時報-台北電】蘋果iPhone 17新機9月登場,為低迷已久的蘋果供應鏈注入人氣,今年在蘋果新機供應鏈中軟板占比近三分之一的台郡(6269)及高階IC載板及印刷電路板供應商南電(8046)均有望受惠換機潮,為第四季營運添柴火。 蘋果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開賣堂堂進入第三周,捷報頻傳,儘管iPhone Air買氣稍嫌疲弱,但對比iPhone 17系列的亮眼買氣,仍成功讓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按讚,強調「蘋果新機銷售比我們原先預期的更好」,且跟進提高2025下半年蘋果新機預估產量。 新機換機潮持續湧現,在拉貨潮挹注下,台郡營收持續升溫,7、8月營收重返逾19億元的水位,對比五窮六絕時的逾17億元,明顯成長,新出爐的9月營收更成長至21.57億元,年月雙增。 除迎來換機潮的季節性收入外,台郡也積極搶進熱門的AI、機器人領域,其中AI部分的布局已見成效,目前公司已具備生產15至20層的高速軟板能力。 南電拜上游T-Glass玻纖布供應缺口擴大之賜,IC載板漲聲也跟著響起,市場預期漲價效應有望一路延續至明年,法人看好南電在T-Glass玻纖布供給短缺、記憶體需求優於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台北股市》外資09日買超股:台新新光金、華邦電、聯電
【時報-台北電】台股09日加權指數收27301.92點,漲238.24點或0.88%,總成交值5826.70億元。三大法人買超81.1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44.51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23.72億元及買超60.33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4檔金融股及1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中價位股、6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10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台新新光金(2887),買超5萬4627張,華邦電(2344)、聯電(2303)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3萬9452張及買超3萬8490張。第四及第五名為神達(3706)、群創(3481),其他依序為凱基金(2883)、中石化(1314)、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及華泰(2329)。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神達(3706)28.07億元、聯電(2303)17.57億元、華邦電(2344)17.14億元。 ●外資09日買超前十名: 1.台新新光金(2887)收18.80元,漲0.35元或1.90%,成交量9.22萬張,外資買超5萬4627張、估10.27億元,為連14日買超,累計買超29萬4589張、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稀土掣肘擴大全球晶片供應鏈備戰衝擊,英特爾、台積電等受波及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美方加徵關稅並擴大「關鍵軟體」出口限制,晶片供應鏈全面進入防禦態勢。業界憂心,稀土管制對含稀土材料的零件、磁體與化學品形成「全鏈條」卡點,可能拖慢先進製程擴產與設備交付節奏。設備端壓力首當其衝。艾司摩爾(ASML)與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關鍵廠商的光學、雷射與精密定位模組高度依賴稀土磁體與特定化學品。若出口許可採「穿透式」認定,涉及中國來源稀土即需申請,預期將拉長交期並推升替代料件成本。製造端亦面臨再評估。美系半導體公司開始盤點產品與製程中可能涉及中國稀土的環節,尤其是對永磁材料依賴度高的關鍵零組件。中國新規將帶來額外的許可與合規流程,部分業者憂心短期內供應鏈「雜訊」升高,出貨節點被動延後。政策面的雙向加碼放大不確定性。中國規範將「含微量中國稀土」的材料與部件納入審批,並點名用於先進晶片與軍民兩用AI研究的相關零組件;美方則宣布對中國商品額外徵收100%關稅,並計劃對「任何與所有關鍵軟體」施加出口管制,雙邊互動使全球科技供應網面臨再定價壓力。上游原物料價格與再出口條款是兩大變數。業者評估,稀土相關磁體與化學品報價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台北股市》10月13日股市備忘錄
【時報-台北電】10月13日股市備忘錄: *除權息:佳和 *法說會:南亞科 *注意股票:第一銅、華邦電、南亞科、麗臺、十銓、榮科、台灣虎航、雷虎、華東、宇瞻、高力、富喬、弘塑、波若威、上詮、博磊、晟楠、元創精密、鑫聯大投控、國精化三、晶呈科技、新盛力、系統電、德宏、胡連、樺漢六、今展科、長科*等 *處置股票:星雲、群聯、群聯二 *降融資比率一成及提高融券保證金一成:南電、昇陽半導體、宏佳騰 *恢復原融資比率及原融券保證金成數:強新、來思達(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證券新聞中心輯)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台北股市》三大法人09日買超股:台新新光金、華邦電、聯電
【時報-台北電】台股09日加權指數收27301.92點,漲238.24點或0.88%,總成交值5826.70億元。三大法人買超81.1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44.51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23.72億元及買超60.33億元。 三大法人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4檔電子股、4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中價位股、7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10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台新新光金(2887),買超5萬4318張,華邦電(2344)、聯電(2303)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3萬9774張及買超3萬3161張。第四及第五名為群創(3481)、神達(3706),其他依序為華新(1605)、中石化(1314)、凱基金(2883)、國泰金(2882)及富邦金(2881)。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神達(3706)27.35億元、華邦電(2344)17.28億元、聯電(2303)15.14億元。 ●三大法人09日買超前十名: 1.台新新光金(2887)收18.80元,漲0.35元或1.90%,成交量9.22萬張,三大法人買超5萬4318張、估10.21億元,為連14日買超,累計買超32萬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今日焦點新聞》黑天鵝來襲 台股布三防線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中美貿易戰升溫!美股崩、台股打26K保衛戰。(工商時報) 2.陸稀土禁令擴大,經部:持續關注供應鏈影響。(工商時報) 3.OCP揭幕,台廠AI硬實力爭鋒。(工商時報) 4.蘋果新品推進,台積全線爆單。(工商時報) 5.AI給力,高技、博智接單暢旺。(工商時報) 6.留住輝達,北市府發函新壽合意解約。(中國時報) 7.黑天鵝來襲!台股布三防線,將是多頭能否順利止跌的關鍵。(經濟日報) 8.大陸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部:不影響國內半導體。(經濟日報) 9.NVIDIA GB300給力,伺服器供應鏈第4季動能源源不絕。(電子時報) 10.為何決定擴大投資AZ廠區?Amkor執行長坦言「台積是關鍵」。(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統計局9月CPI、PPI公布在即;成品油將迎調價窗口。(新浪財經網) 2.50家公司業績預告,逾8成業績有喜。(新浪財經網) 3.7部門聯合印發「重磅利多」,事關算力、人工智慧。(新浪財經網) 4.商務部:出口管制並非禁止出口,合規申請將予以許可。(證券時報網) 5.美電商下架數百萬件被禁中國電子產品,涉及華為、中興等。(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盤前掃瞄-國外消息》加密幣大崩盤;波克夏狂買日五商社股票
【時報-盤前掃瞄】國外消息: 1.美中摩擦加劇 加密幣大崩盤。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宣布將對中國大陸加徵100%新關稅,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加密通貨11日經歷「史上最大規模清算事件」,爆倉金額達193.7億美元,超過166萬名加密通貨投資人遭清算。 2.股神出手 波克夏 狂買日本五商社股票。股神巴菲特投資旗艦波克夏海瑟威,近年高調投資日本股市,目前所持日本五大商社股票部位,價值已超過300億美元,並有跡象顯示波克夏會持續買進。 3.短短3年內躍升估值5,000億美元的科技巨頭 OpenAI主導力 矽谷前所未見。在矽谷創業圈,幾乎所有成功的新創公司都曾面臨被科技巨頭吞併或擊垮的風險。然而,當前AI浪潮的核心企業OpenAI正改寫這個現實,展現前所未見的主導力量。 4.川普主持加薩和平峰會 逾20國領袖將出席。美國總統川普與埃及總統塞西13日將在紅海度假勝地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共同主持加薩和平峰會,超過20國領袖將出席。但以色列、哈瑪斯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不會出席。 5.Google前CEO示警:AI防護機制脆弱。在各家AI新創公司及科技大廠爭相訓練AI模型之際,Goo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