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尿布時「咔嗒」聲顯警訊!3方法判別髖關節異常 早期診斷成功率高達9成
現代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健康成長是每位家長的最大心願。然而,在日常照顧中,家長們可能忽略了一個潛在的健康警訊:在幫寶寶換尿布時,若聽到髖關節處發出「咔嗒」聲響,這可能是髖關節脫臼的徵兆。及早發現並治療,能避免日後手術及終生跛行的風險。
▲ 換尿布時「咔嗒」聲警訊!小心髖關節脫臼,早期診斷成功率高達9成。(圖/振興醫院)
髖關節發育不良:嬰幼兒常見問題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嬰幼兒常見的髖部疾病,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5。這種情況並非由外傷或感染引起,而是髖關節發育不全,可能導致關節不穩定、半脫位甚至完全脫臼。根據統計,女性嬰兒較男性更易受此影響,且左側髖關節的發生率高於右側。
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嬰兒出生時不易察覺,但隨著年齡增長,症狀會逐漸顯現,如脫臼、雙腿長短不一及跛行等。若能在早期發現,輕微的髖關節脫臼可透過非手術方式復位,避免日後的手術治療。台灣近年來透過早期診斷及帕氏吊帶治療(Pavlik Harness),成功率高達九成。
▲ 換尿布時「咔嗒」聲警訊!小心髖關節脫臼,早期診斷成功率高達9成。(圖/振興醫院)
家長應注意的觀察指標
家長可透過以下方法觀察孩子的髖關節是否異常:
1. 大腿外張受限:當寶寶雙腿屈膝外張時,若兩腿外張角度不一致,可能是髖關節問題的徵兆。
2. 檢查雙腳長度:讓孩子躺在床上,雙腿屈膝並攏,觀察雙腳膝蓋高度是否一致。若有長短腳現象,應及早就醫檢查。
3. 異常聲響與步態:若孩子髖關節動作時有「咔嗒」聲,或走路時步態不穩,建議盡快至小兒科檢查。
及早治療,避免併發症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原因尚不明確,但及早發現與治療是避免併發症的關鍵。嬰兒出生後三至六個月內,專科醫師可透過觸診檢查髖關節的穩定性,若有異常,通常會安排髖部超音波檢查。六個月大前確診的嬰兒,多可透過骨盆吊帶固定改善;若超過六個月才診斷,可能需要石膏固定或手術治療。
總之,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髖部發育狀況,及早就醫檢查,確保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更多eNews報導
遭疑介入賀瓏感情?Albee打破沉默 380字回應:我沒對不起任何人
快訊/台中某大學驚傳墜樓!男自行入校墜落 搶救後傷重宣告不治
其他人也在看

雲林北港朝天宮「黑面三媽」 睽違109年首度南巡台南
雲林縣 / 綜合報導 雲林北港朝天宮今年重啟「南都巡歷」活動,黑面三媽15日開始起駕南巡,沿嘉義縣進入台南,展開為期十天的遶境祈福行,這是黑面三媽相隔109年,首度南下台南,今(17)日早上從新營太子宮出發,沿途行經好幾間宮廟,晚上到麻豆代天府駐駕,雖然是上班日,仍吸引不少信徒前來排隊「鑽轎腳」,盼能透過媽祖的庇佑,祈求平安。好幾名轎班人員把鑾轎扛上肩,要將黑面三媽抬出宮廟,現場湧入大批信徒共襄盛舉,媽祖鑾轎停放定點後,排隊鑽轎腳的信徒,一個接一個,一度看不到盡頭,有人一揪,就是上百位信徒一起來。信徒說:「我們差不多5、6百人來,我們13,14台遊覽車,還有人自己開車來,很開心,因為他們都沒有來過這邊,接到這個消息然後就問路線要怎麼走。」還有信徒從台北開車南下,預計要跟著媽祖遶境十天,車上載著機車,方便行徑鄉間小路時可以持續跟隨媽祖,信徒說:「(走到哪睡到哪就對了)對,找地方睡。」雲林北港朝天宮今年重啟「南都巡歷」活動,11月15日起駕南巡,沿嘉義縣進入台南,展開為期十天的遶境祈福行,這是黑面三媽自1916年以來、相隔109年後首度南下台南,北港朝天宮主委蔡咏得說:「我們三媽北港遶境的時候只有在北港,從來都沒有到外縣市,只有到台南府城,所以大家都很期待。」17日早上,媽祖從新營太子宮出發,行經五間厝乾隆廟、鐵線橋通緝宮,下營上帝廟一路到麻豆代天府駐駕,雖然是上班日,仍吸引不少信徒前來,明(18)日則是從麻豆代天府、一路到西港慶安宮,19日則會從慶安宮到鹽行天后宮,20日到23日,預計會前往北區、中西區、安平區等地區。主持人說:「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相隔109年,北港朝天宮再度南下,不只是宗教盛事,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象徵,信徒盼能透過媽祖的護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警追捕惡煞曝光 運兵車藏「染運將血球棒」
台中市街頭深夜噪音擾人清夢,一名陳姓運將前去理論卻慘遭多名惡煞圍毆,造成頭破血流、手指骨折等嚴重傷勢,目前仍在住院觀察中。警方迅速逮捕多名嫌犯,並在其車輛後車廂發現沾有陳姓運將血跡的鋁棒。陳姓運將的母親哽咽表示,兒子平日辛苦跑計程車賺錢養家,卻遭這群惡煞毆打和勒脖,她難以接受!其中一名蔡姓嫌犯在被逮捕後,竟還在派出所拍照發文求救,引發眾怒。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1 小時前
40歲男不菸酒竟大腸癌!醫揪「4行為」養出癌細胞:一堆人天天做
許多人不菸不酒仍罹患癌,非常不解原因。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一名40歲男性從不碰菸、酒,還自認飲食清淡,卻因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而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在年輕時就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流感大爆發!醫揭「海外感染真相」:90%重症因硬要玩 教6招自保
流感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人在國外,醫療不熟、語言不通、身體又虛,那才是真正的重症風險。重症醫師黃軒分享,只要做到以下6招,你不只能避免海外被流感「電爆」,甚至能讓你的旅行更輕鬆、更安全、更自在! 如何避免在海外得流感重症? 1、出國前至少2週打一劑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所有出國族客的最強護身符。研究顯示:可降低 40–60% 感染風險;病程較短、重症與住院率大幅下降。2、長途飛行記得「保濕鼻腔」很關鍵飛機上的濕度常低於 20%,比沙漠(25%左右)還乾。乾燥鼻腔會讓黏膜防禦力下降,讓病毒更容易黏上你。飛機上的「鼻腔保命三步驟」:.生理食鹽水噴鼻:每2–3小時補一次水分,讓黏膜保持「濕潤+活著」。.多喝水:不是口渴才喝,是持續補.不要喝酒:酒精會讓黏膜更乾,更脆弱。而且在飛機上代謝酒精會更慢,頭會更痛。3、隨身攜帶「抗流感的急救包」.口罩:密閉人群=病毒高速公路。戴著就對了。.乾洗手:每次摸過門把、桌面、電梯按鈕→手不是手,是病毒停機坪。兩滴酒精,比你想的更管用。.生理食鹽水鼻噴劑:讓鼻腔一直處於「濕潤防守模式」。保持濕潤→纖毛活動正常→病毒難黏上。乾燥=病毒穿牆模式ON。.加碼妙招:在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嘴巴長皰疹不只是免疫差!醫揭「大腦未來風險」 曝5建議:讓身體語言變保護行動
嘴角的小水泡,與大腦退化暗藏祕密連結?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表示,在門診裡,他常聽到這樣的話,「張醫師,我嘴巴最近又長皰疹了,是不是太累了?」大家對唇皰疹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壓力太大、熬夜太多、免疫差等表層原因,但其實小小的皰疹,背後可能是在提醒「大腦未來的風險」。
鏡報 ・ 5 小時前
糖尿病悄悄「偷視力」 三分之一患者不知已視網膜病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多年高居十大死因之ㄧ,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國糖尿病友超過200多萬,但多數人易忽略的是,糖尿病不僅影響血糖,更可能「偷視力」。亞東醫院眼科部主任王嘉康警告,臨床統計發現,近三分之一糖尿病患可能已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卻毫無自覺,而糖尿病患失明的風險高達一般人的25倍。 亞東醫院即日起至21日舉辦「守護甜蜜視界~...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
李多慧長年維持48公斤!早餐吃「蘋果沾花生醬」 自製菜單公開:好吃又能減肥
南韓啦啦隊女神李多慧來台超過3年,在球場上跳舞時充滿爆發力,但私下形象又相當親切可愛。外界常好奇她如何在保持良好體力的同時,又長年把體重控制在48公斤,她近日在 YouTube 上傳新影片,難得公開日常飲食控制方法,立刻吸引大量粉絲點閱討論!
姊妹淘 ・ 22 小時前
嘴角長水泡≠火氣大 醫揭「慘烈後果」:免疫亂了、最後恐失智
許多人有嘴角長小水泡的經驗,一般以為是壓力大、免疫差所致,醫師張家銘表示,小小皰疹都提醒著大腦未來的風險。單純疱疹病毒第一型是造成唇皰疹的主因,此病毒會潛伏在人的神經系統,一旦發作,就會沿著神經系統、深入到大腦深處,每活化一次,就可能引發局部神經發炎,且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13歲就胖到85kg!可藍自創「柳丁減肥法」狂減35kg 醫警告:種下易復胖因子
藝人可藍以模特兒身分出道,曾出書分享自己從85公斤成功瘦身的經歷,近日上節目《新聞挖挖哇》再度分享細節。她透露,當時使用的是自創的「柳丁減肥法」,花費4年順利地瘦下35公斤,看似相當有效,卻也被醫師指出「容易復胖」。
姊妹淘 ・ 1 天前
有點不敢吃蛋? 營養師曝「5食物」也能補足蛋白質!
芬普尼雞蛋事件影響至今,許多民眾暫時不敢食用雞蛋,擔心蛋白質攝取不足。營養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有多種食物可以替代雞蛋的蛋白質來源,只要均衡攝取不同種類的食物,就能安心補足營養,無須過度擔憂。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研究證實:別再熬夜!60到65歲是男性最艱困時期 這4件事越早做越好
「我平時身體挺硬朗的,怎麼說倒下就倒下?」一名年逾六旬的男性因突然不適送醫,滿臉不解地向醫師提出疑問。醫師則無奈搖頭表示,60到65歲正是男性健康風險大幅攀升的關鍵年齡段,若生活習慣稍有鬆懈,過去累積的問題往往在此時集中爆發。(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薑母鴨一餐破千大卡!營養師曝「4招」:這樣吃更營養
這幾天受到東北季風及強冷空氣南下影響,天氣越來越冷,天冷時就有不少民眾想吃薑母鴨和羊肉爐暖暖胃。不過,這些美食的熱量其實並不低,營養師余朱青表示,一餐薑母鴨的熱量可能就超過1000大卡,且鈉含量也高達2700毫克,建議民眾適量攝取,以免水腫或發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實測曝光!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不可能一勞永逸
瘦瘦針減重藥物「猛健樂」雖然效果顯著,但許多人關心停藥後體重是否會快速反彈。根據一項刊登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的大型臨床試驗,停藥一年後體重平均反彈14%,雖然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實減重如同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方法能「一勞永逸」。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真有魔力?她多年「被自己鼾聲雷動吵醒」 一躺「神奇沙發」卻爽睡5小時!醫揭原因
被自己的打呼聲吵醒,是什麼樣的痛苦?一名年輕女子多年來夜夜受折磨,直到在「神奇沙發」上意外睡著5小時,完全沒有被自己的鼾聲吵醒!她以為沙發會魔法,沒想到檢查結果揭露真正原因——竟然是「姿勢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鏡週刊Mirror Media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