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民主的火線對決:左右翼暴力夾擊與制度崩壞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近年來,美國政治暴力事件急遽增加,顯示國家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根據中央社引述美國國土安全部於2024年10月發布的備忘錄,該部門當時已警告「國內暴力極端分子構成的威脅加劇」。隨著2024年11月總統大選期間政治暴力風險確實升高,這一預警在2025年10月聯邦政府動用國民兵壓制芝加哥動亂的事件中得到充分印證。這場因警民衝突引發的騷亂持續5天,造成3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最終出動上千名國民兵才得以控制局面。這種暴力不僅來自傳統的右翼極端主義,也日益源自左翼激進團體,形成雙重威脅,深刻侵蝕民主制度的根基。政治極化加劇、社會信任崩解,以及網路煽動的推波助瀾,使得暴力行為從邊緣走向主流,成為公共生活的常態。
右翼暴力的結構性威脅
右翼政治暴力在美國呈現系統性擴散趨勢。極右團體包括白人至上主義者、反政府民兵組織等,利用社會分歧發動攻擊。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襲擊事件是重要轉折點,該事件導致5人死亡、約140名執法人員受傷,至今已有超過1200名參與者被起訴。司法部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間,與國內恐怖主義相關的調查案件增加超過250%,其中右翼極端主義案件佔相當大比例。
這些團體透過網路平台強化組織動員能力。斯坦福大學研究報告指出,2023年極右團體在社交媒體上的活動頻率較2020年成長300%,他們善用加密通訊工具規避監控,並透過線上募資獲取資源。2024年初,多個民兵組織在邊境地區發起的武裝示威,進一步顯示其行動力的提升。這種暴力不僅造成直接人身威脅,更對少數族裔社群形成長期恐懼氛圍,加深社會裂痕。
左翼激進化的新趨勢
左翼政治暴力雖規模相對較小,但戰術升級值得關注。2025年芝加哥動亂是典型案例:始於和平示威的警察改革抗議,在激進團體介入後迅速惡化。暴亂期間,市中心超過200家商店遭破壞,經濟損失估計達5000萬美元,國民兵部署規模創下該州十年來最高紀錄。事件顯示左翼暴力已從零散行為發展為有組織行動。
反法西斯運動(Antifa)等團體在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期間就展現出高度組織化。研究顯示,2022年至2024年,左翼激進團體參與的暴力事件年增長率達45%。他們通常以「直接行動」為名,針對政府機構、金融中心和象徵資本主義的標的進行攻擊。2024年西雅圖和波特蘭的連續騷亂中,激進分子使用燃燒彈和激光筆等工具對抗警察,顯示其戰術複雜度提升。
社會極化的惡性循環
政治暴力的根源深植於社會結構性問題。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調查顯示,85%美國民眾認為國家正走向錯誤方向,78%對民主制度運作表示不信任。這種普遍焦慮在經濟層面尤其明顯:儘管通膨率從2022年高點回落,但生活成本較疫情前仍上漲近20%,底層民眾實際購買力持續下降。
媒體環境加劇了認知對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2024年大選期間,虛假資訊在社交媒體的傳播速度是真實訊息的6倍。算法推送創造出相互隔絕的資訊繭房,使不同立場群體間的對話幾乎中斷。這種環境下,暴力逐漸被正常化,2023年一項民調顯示,約25%年輕選民認可「為政治目的使用暴力」,較2010年的8%大幅上升。
治理失效與制度困境
現有機制對政治暴力的遏制明顯不足。司法部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恐怖主義案件定罪率僅有35%,遠低於傳統犯罪的90%。執法部門面臨兩難:過度強硬可能激化矛盾,放任則導致暴力升級。2025年芝加哥事件中,聯邦政府因延遲反應受批評,而國民兵強勢清場又引發侵犯民權爭議。
2025年10月9日,聯邦法官艾普爾·佩里(April Perry)裁決暫時阻止川普政府向芝加哥派遣國民兵,認定此舉違憲且可能加劇衝突。這項為期兩週的臨時禁制令,是司法系統對聯邦權力擴張的重要制衡。然而,白宮發言人表示將提出上訴,同時,川普揚言動用《暴亂法》繞過司法障礙,使對峙進一步升級。
立法進展因爭陷入僵局。2023年提出的《國內恐怖主義預防法》在參議院擱置至今,兩在「極端主義」定義上無法達成共識。州層級立法更是各行其是:2024年,共和主政州份通過21項加強公共秩序的法律,而民主州份則推出15項限制執法權力的法案。這種政策分歧不僅削弱治理效能,更變相鼓勵極端分子流向管制寬鬆地區。
結語
美國正處於政治暴力的危險轉折點。從國會大廈陷落到芝加哥街頭烽火,五年間政治暴力完成從邊緣到主流的蛻變。左右翼極端主義雖意識形態對立,卻在破壞民主秩序上形成詭異合力。2025年芝加哥動亂及後續司法對峙顯示,當制度失靈、信任崩塌時,社會契約的修復需要超越鎮壓的系統性方案。
數據指向更嚴峻的未來:2024年選舉周期期間,極端威脅警告數量創歷史新高;執法部門預測政治暴力將持續至2026年。這不僅是安全危機,更是民主制度的存亡考驗。隨著法院暫時阻擋國民兵部署,而白宮準備上訴,這場聯邦與地方的權力博弈預示著更深層的憲政危機。如果美國無法重建跨派共識、修復社會信任,國民兵裝甲車開上街頭的場景或將從例外變成常態。在左右翼的雙重夾擊下,美國民主正經歷自內戰以來最嚴峻的壓力測試。
其他人也在看
10/15桃園平鎮環南路地下道全線通車 新交通動線一次看
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新建平鎮車站工程施工,平鎮區環南路地下道自去年8月24日起施工,將於今年10月15日完成最後的工程作業,將為地方交通再添順暢動線。平鎮警分局提醒,環南路地下道第三階段工程今天(15日)清晨5時完成最後施工作業並開放通行,提醒民眾依新標誌標線行駛。
自由時報 ・ 1 天前英美聯手打擊大規模網路詐騙 中國犯罪首腦遭制裁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4日專電)英、美聯手打擊跨國網路詐騙,今天針對以東南亞為基地的大規模詐騙中心發布制裁,總計有12個實體與個人入列,全數與集團犯罪首腦、出生於中國福建的陳志有關。
中央社 ・ 1 天前竹北1歲半女嬰送托 跌落20公分深生態池竟溺斃
新竹縣竹北市某幼兒園附設托嬰中心訴求幼托環境「貼近自然」,卻有1歲半女嬰上週三(8日)掉入造景生態池,雖然被發現救起火速送醫,仍宣告不幸溺斃。檢警相驗後初步研判是意外,致命原因是溺水窒息,相關照護人員、業者是否涉及業務過失致死罪嫌,檢方將進一步調查釐清。
自由時報 ・ 1 天前熱門股-康舒 爆量強攻直奔漲停
康舒(6282)14日股價爆量強攻,盤中直奔漲停36.1元,並鎖住至收盤,成交量放大至4萬多張。康舒主要受惠於公司於美國OCP 2025全球高峰會發表新一代AI伺服器電源系統,新產品效應帶動。
工商時報 ・ 1 天前
政府關門第3週!「預算死神」握生殺大權 川普:正在做以前做不到的事
根據《美聯社(AP News)》報導,管理與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OMB)局長沃特(Russell Vought)以「封艙迎風(batten down the hatches)」描述下一步,預告進一步裁減人力。川普在公開訊息中把沃特稱作「死神(grim reaper)」,沃特則在資源分配上優先...
CTWANT ・ 1 天前
高雄翻盤?他曝民調被操作:這2人開始領先
[NOWnews今日新聞]2026高雄市長選戰逐漸升溫,民進預計於明年1月展開內初選民調,不過,媒體人謝寒冰爆料指出,綠營內或部分外部民調早已「開始操作」,導致原本一枝獨秀的立委林岱樺聲勢下滑,...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新壽北士科T17、T18動工!郝龍斌轟「笑話」:北市府照理可強制收回
輝達(NVIDIA)預計進駐北士科T17、T18基地開發案被卡關,原取得地上權開發的新光人壽昨日宣布將舉辦動土典禮,引發熱議。對此,前台北市長、國民主席候選人郝龍斌今(16日)表示,沒有得到北市府的許可就動工,就是一個笑話,新壽動工只是希望搞一個比較好的談判條件,台北市政府應該堅守立場,就新壽違約的部分來處理,「照理說,這個土地本來就可以強制收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批新壽扮家家酒 凌濤:若涉假開工,輝達因此離開,就是台灣全民公敵!
新壽與台北市府針對北士科T17、T18地上權合約至今無法達成共識,新壽預計今天舉行T17、T18開工動土典禮。對此,國民桃園市議員凌濤說,新壽若涉假開工,輝達因此離開,就是台灣全民公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瓊瑤女神鬧家變/二姊帶母報警「遭監視」 陳德容3姊妹疑為房產、照護鬧翻
曾被封為「瓊瑤女神」的陳德容,近年多在中國大陸發展,雖淡出演藝圈一線,私生活仍受矚目。她先前突然更換合作多年的經紀人、也是親大姊的陳雅容,外界議論不斷。近日又傳出陳家三姊妹因母親照護與房產問題意見不合,二姊帶著高齡母親報警,指控有人監視,引起家中氣氛緊繃,陷入家庭糾紛。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43年30命案!「猛鬼國宅」西寧大樓將走入歷史 2026年重生為社會住宅
西寧國宅屋齡已達43年,長年傳出多起離奇死亡事件,曾被稱為全台死亡人數最多的凶宅,對此,市府表示,西寧國宅經結構評估後確定不符安全標準,加上多數住戶同意更新計畫,預計於2026年啟動拆除工程,並原址興建社會住宅,結束這段長年靈異傳說纏身的歷史。另據《三立新聞網...
CTWANT ・ 21 小時前
國民主席改選前夕 黃敏惠說話了
國民主席選舉投票倒數,剛從美國參訪姐妹市雪城返國的嘉義市長黃敏惠提到,當主席是一個重擔,每位候選人都是優秀人才,不論誰選上主席都要做好「桶箍」,是世代接棒,也是世代「皆」棒。
中時新聞網 ・ 54 分鐘前
安心了?無薪假人數微增38人 勞動部:11月廠商仍在觀望需「審慎看待」
勞動部今(16)日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來到8,543人、432家,其中受美國關稅影響占比約9成。勞動部官員表示,總體增加數量較先前平緩,部分企業因訂單暫時穩定因此停止實施,但廠商也說,11月是否通報也還會考慮,因此仍需審慎看待下一期。
Yahoo奇摩股市 ・ 2 小時前
傳國民主席選舉開票不公開!鄭麗文驚:不可能吧?
10月18日國民主席選舉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各候選人卯足全力爭取員支持,卻傳出國民針對主席投票將不公開開票過程,候選人之一的鄭麗文聽聞此事,驚訝的直呼不可能吧,她也表示,希望這只是傳言。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真火爆! 轎車突停車騎士險撞上 怒丟"蝴蝶炮"炸駕駛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行車糾紛變火燒車,新北市中和區有一名林姓騎士因為不滿前方自小客車駕駛,右轉時緊急停車,害他差點撞上,於是氣到尾隨駕駛750公尺,將人攔下來,雙方大吵一架,沒想到騎士竟直接拿出蝴蝶炮,往車內丟,要炸駕駛,引發火燒車,警方循線在2小時內成功逮人,並移送偵辦。車陣中,一輛銀色自小客車,竄出橘紅色火舌,冒出陣陣黑煙,路過民眾能閃多遠就閃多遠,附近車行業者見狀,趕緊拿出滅火器,衝上前撲滅火勢。熱心業者二話不說即刻救援,用掉了將近4瓶滅火器,才終於將火勢撲滅,不過回想起事發當下,還是覺得很驚險。熱心車行業者:「有看到騎摩托車的,從手套箱拿一包東西出來,過沒一下下而已車就冒煙了,丟了一團東西出來是著火的東西,車就著火了。」真火爆!轎車突停車騎士險撞上 怒丟「蝴蝶炮」炸駕駛(圖/民視新聞)好端端的怎麼車子突然起火,時間退回幾分鐘前,一名騎士怒氣沖沖騎到轎車旁邊,怒敲車窗玻璃,和車內駕駛大吵一架,一言不合,騎士就直接朝車內丟蝴蝶炮炸駕駛。熱心車行業者:「對他丟了就跑了啊,然後車主就喊了一聲是怎樣,很大聲啊。」事發就在15號中午12點多,新北市中和林姓機車騎士行經中正路與建八路口時,不滿前方陳姓自小客車駕駛要右轉,卻又突然停車,林姓騎士緊急剎車差點撞上,才會心生不滿,尾隨陳姓駕駛約750公尺,攔車丟鞭炮洩憤,造成被害人的右手,有一公分左右的燒燙傷。真火爆!轎車突停車騎士險撞上 怒丟「蝴蝶炮」炸駕駛(圖/民視新聞)警方最後在嫌犯女友的住家逮到人,訊後依公共危險及殺人未遂罪,移送地檢署偵辦,行車糾紛最後變成刑案收場。《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不良行為,請勿模仿!原文出處:真火爆!轎車突停車騎士險撞上 怒丟「蝴蝶炮」炸駕駛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轉傳恐吃牢飯!北車當眾性侵影像流出 衛福部:最重處5年徒刑北車大廳爆公然侵犯!警方揭「2人關係」曝案發前喝3瓶北市環南市場驚傳火警!地下室突然起火 現場濃煙滾滾
民視影音 ・ 14 小時前
台中免費新景點再+1!台中綠美圖10/28起試營運,開幕日期、特色亮點、夜宿綠美圖、交通資訊一次看!
備受矚目的國際級文化新地標「台中綠美圖」將於12/13盛大開館!歷經十一年籌建的綠美圖將於10/28~11/16試營運,是台中首座結合市立美術館與總圖書館的文化地標,可親身感受開放與流動的建築氛圍,兩館也規劃一系列開館活動,開啟藝術與閱讀的無限想像。
Yahoo奇摩旅遊編輯部 ・ 2 天前
影/命懸一線!台南官田「貨車撞斷電線桿」女乘客重傷
最新消息,台南市官田區今(16日)中午發生嚴重車禍,據消防局的資訊,是在中午12點16分接獲報案,當時立即出動7人、3車趕往現場救援,抵達後發現是一輛大貨車高速撞斷一根電線桿後,被另一根電線桿卡住才停下,撞擊點就在副駕駛座,整個車頭嚴重變形,43歲陳姓女乘客重傷失去生命跡象,消防隊破壞車頭後將之緊急送柳營奇美醫院搶救,警方目前持續釐清事發的確切原因中。
中天新聞網 ・ 41 分鐘前
PO文與2護理長「電梯3P運動」!她氣炸提告求償150萬 醫院工友下場慘了
去年10月間,台南某醫院的沈姓工友,於社群平台上發文,捏造與陳姓護理長在電梯內「3P多人運動」的幻想文,遭提告求償150萬元,案經台南地院審理,認定沈男已嚴重貶損他人名譽,判處須賠償6萬元並附帶利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菜刀賊」大白天出沒豐原神岡闖空門 屋主怒斥:好手好腳做缺德事
台中市豐原及神岡區,最近出現一名竊賊在大白天闖空門,有民眾返家後發現房間的撲滿、皮包現金不翼而飛,調閱監視器赫然發現,竊賊偷偷摸摸走上三樓搜刮財物,手裡還拿著一把菜刀,嚇得立刻報警,豐原分局社口派出所接獲報案到現場採證,已鎖定特定嫌犯積極追緝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全民普發1萬元在望!賴清德盼朝野共推週五拚三讀 最快「這個月」就能入帳
(記者石耀宇/綜合報導)關於全民普發1萬元現金的「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即 […]
引新聞 ・ 4 小時前
快訊/板橋驚傳墜樓意外!男多處骨折無生命跡象 送醫搶救中
新北市板橋區今天(15日)下午4時許發生一起墜樓意外,一名年約50歲的男子從長江路上的一處高樓墜落路面,警消人員獲報到場救援,傷者送醫時已無生命跡象,墜樓原因仍待警方調查釐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