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全球外匯市場變局:新加坡如何在亞洲拔得頭籌
文/童振源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階國際研究學院(SAIS)博士,現任駐新加坡代表處代表)
全球外匯市場正歷經深刻重組。根據國際清算銀行調查,僅六年間,全球日均外匯交易額便自2019年的約8.3兆美元,躍升至2025年的近12.6兆美元,增幅高達51.8%,堪稱爆炸式成長。
在這股浪潮中,新加坡的崛起尤為耀眼。2025年4月,其日均交易額達1.485兆美元,占全球市場11.8%,交易額較2019年暴增132.1%,穩坐全球第三大外匯中心。
雙核心:倫敦長跑、紐約持穩
儘管新加坡快速追趕,倫敦與紐約仍是全球外匯市場的雙核心。2025年,倫敦以4.745兆美元(市占37.8%)居冠,紐約則以2.335兆美元(市占18.6%)緊隨其後,交易額分別比2019年成長30.7%與70.4%。
放眼長期趨勢,五大外匯中心的消長一目了然。倫敦長期穩居全球龍頭,1989年的交易額為1,870億美元,2007年突破1.48兆美元,2013年達2.72兆美元,2019年突破3.57兆美元,2025年更升至4.74兆美元。其市佔率從1989年的25.1%一路攀升至2025年的37.8%,並在2019年衝上43.2%的高點。
倫敦之所以能長跑不衰,關鍵在於時區優勢,銜接亞洲收盤與美洲開盤,形成全天候交易環,加上法治健全與市場規模,連脫歐衝擊都未能撼動其霸主地位。
紐約則是外匯市場的「穩定器」。其市佔率自1989年的17.3%至2025年的18.6%,始終維持在16%至19.5%之間。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涉及近九成外匯交易,賦予華爾街天然優勢,然而紐約的交易量卻只有倫敦的一半。
日本的沒落與香港的停滯
相較歐美的穩定,日本則「盛極而衰」。1989年,東京仍以15.5%市佔率位居全球第三,但隨著泡沫經濟破滅與金融市場改革停滯,其地位一路下滑。1998年跌至7%,2013年被新加坡超越,2025年更只剩3.5%。東京雖仍是日圓交易的重要場域,但缺乏國際化深度,角色日益邊緣。
香港則陷入停滯。市佔率自1989年的6.6%到2025年的7.0%,三十多年幾乎原地踏步。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曾跌至3.8%,2019年又回升至7.6%,一度幾乎追平新加坡,但高峰未能延續。隨著中國政治干預升高,加上市場過度依賴離岸人民幣,香港難以突破瓶頸。
2025年,香港日均交易額8,830億美元、日本僅4,40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比例分別為7.0%與3.5%,雖交易額分別較2019年成長39.7%與17.2%,已顯著落後新加坡。
至於中國,1998年的交易額僅2億美元,2025年增至2,351億美元,但市佔率僅1.9%,全球排名第十,短期內難角逐亞洲時區的交易中心地位。
新加坡的突圍與領先
1989年,新加坡市佔率僅7.4%,長期徘徊在5.0%至7.7%之間,看似缺乏突破動能。然而2019年之後,形勢急轉直上。2022年市佔率升至9.5%,2025年更達11.8%,穩居全球第三,與香港、日本的差距明顯拉開。
這場突圍並非偶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早在2010年代後期便推動外匯基礎設施本地化,吸引多家國際銀行與非銀行做市商在新加坡部署定價與撮合引擎,將交易延遲從跨洋數十毫秒壓縮至幾毫秒,大幅提升亞洲時段的流動性與定價效率。
同時,政府以透明監管、競爭力稅制與開放的人才政策,營造出友善營商環境。2019年後,隨著香港局勢不確定性升高,部分外資轉向新加坡作為亞洲樞紐。憑藉安全穩定與制度健全,新加坡成功吸納中國、東南亞與南亞資金流。
新加坡的領先如今已清晰無疑。2019年,它與香港仍幾乎齊頭並進;2025年,新加坡領先的市占率差距卻擴大至近五個百分點。以日均交易額計算,新加坡的1.485兆美元比香港高出約六千億美元,是東京的三倍以上。
從1989年至2025年,全球外匯市場的「雙核心」格局始終由倫敦與紐約主導。然而在亞洲,版圖已被徹底改寫:東京光環褪去,香港停滯不前,新加坡則在短短數年間突圍而出,躍升為國際投資者在亞洲時段的首選交易中心。
其他人也在看
美中緊張升溫 美股開低
(中央社紐約2025年10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再度升溫,衝擊市場信心,美股主要指數今天開低,隨著美股第3季財報季開跑,投資人正消化多家美國大型銀行財報。道瓊工業指數開盤下跌195.7點或0.42%,報45871.8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滑52.2點或0.78%,報6602.49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挫306.6點或1.35%,報22388.04點。
中央社財經 ・ 18 小時前甲骨文攜手超微 挑戰非輝達供應
美國軟體巨頭甲骨文(Oracle)14日宣布,將自2026年下半年開始,採用超微(AMD)即將推出的AI晶片「Instinct MI450」來提供雲端服務,顯示甲骨文將逐步採用超微的GPU,取代輝達的尖端GPU。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
輝達卡關張景森嗆市府無魄力 李四川嗆:這不是魄力 而是違法
輝達進駐北士科T17、T18卡關,前政務委員張景森批評,北市府無能行政操作不是依法行政,把三贏局面變成三輸,是脫褲子還放不了屁的「官僚舞步」。對此,北市副市長李四川14日接受媒體人黃光芹「中午來開匯」網路節目專訪,他回嗆,張是因為現在不是公務員才這樣說,如果張現在是市長,「真的敢直接轉移?」,他更直言,「這不是魄力,而是違法」。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川普關稅衝擊小於預期 IMF上調2025全球經濟成長展望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天(14日)上調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原因在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戰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比預期輕微,但也示警未來仍存在風險。 IMF今天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WEO),將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上調至3.2%,高於7月預期的3.0%,而2026年的預測值則維持在3.1%。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向記者表示,截至目前,貿易衝擊對經濟成長的影響仍屬溫和。私人企業以靈活的方式應對川普關稅措施,為經濟成長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古林查斯指出,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歐洲與中國的財政政策等因素,也有利於推動全球經濟。儘管如此,在貿易局勢持續緊張、相關政策隨時可能改變的情況下,IMF仍認為全球經濟存在一定的衰退風險。 根據IMF預估,全球2025年通膨率將維持在4.2%的高檔,2026年預期將略為下降至3.7%,主要是受到美國等國家通膨持續高漲影響。 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美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期上升0.1個百分點至2.0%,2026年為2.1%,但仍然明顯低於2024年的2.8%
中央廣播電台 ・ 18 小時前
貝森特指責中國「要把全世界拖下水」 美中緊張道瓊大跌逾500點
中國上週宣布將對稀土礦物產品進行更廣泛、更嚴格的管制,引發美方怒火,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要對中國再加徵100%關稅。儘管雙方態度一度似乎放軟,中國週二又宣布制裁與美國合作的造船廠。關係緊張下,道瓊工業指數週二早盤一度大跌500點。
太報 ・ 17 小時前
關稅戰擊不垮!陸進出口維持穩健發展 連8季度同比增長
大陸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大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3.61兆元人民幣(約144兆元新台幣),較去年同期成長4%。其中,出口達19.95兆元人民幣(約86兆元新台幣),年增7.1%;進口為13.66兆元人民幣(約59兆元新台幣),年減0.2%。單就9月份而言,進出口總值達4.04兆元人民幣(約17.4兆元新台幣),年增8%。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在野批台美關稅談判「台灣模式」掏空台灣 李淳:政治口水破壞台美互信
美國川普總統於8月初公布最後一波「對等關稅」課稅稅率名單,台灣從原先的公布的32%降至20%。該稅率從8月7日生效。目前美對台商品課稅是既有稅率再加上20%「對等關稅」,目前台美正進行第5輪實體磋商,其中傳出台灣提出「台灣模式」獲美方正面回應。對此,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4)日於民主進步發言人韓瑩主持的直播節目上表示,「台灣模式」鞏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核心地位,不該因國內政治口水,破壞台美互信。李淳表示,「台灣模式」透過台、美兩國政府合作,創造新的產業聚落,進而創造台、美、產業三贏。台灣過去50年來就是靠全球布局,才得以鞏固國際上的地位,台積電無論在何處設廠,都是台灣國力的延伸。「台灣模式」就是不斷鞏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提升台灣競爭力。不過「台灣模式」卻遭到在野如立委張啟楷等人唱衰甚至抹黑。李淳對此表示,台美互信基礎非常重要,不應因國內政治而影響夥伴關係。如果美國拒絕台灣投資,才是真正的擔憂所在。韓瑩則表示,台灣需要美國,美國也需要台灣,透過加法策略創造雙贏。呼籲朝野應態度一致,不要發出錯誤訊息影響台美關係、破壞雙方互信的經濟與戰略夥伴關係。最後針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拋出
台灣好新聞 ・ 18 小時前
〈OCP峰會〉和碩展示輝達、AMD新一代AI伺服器 驅動資料中心發展
和碩 (4938-TW) 參與 2025 OCP 全球高峰會,攜手合作夥伴輝達 (NVDA-US)、AMD(AMD-US),展示先進 OCP 解決方案,聚焦新一代 AI、HPC 與專業視覺運算工作負載的完整產品組合。
鉅亨網 ・ 20 小時前
〈美股早盤〉貿易戰陰霾再起!主要指數開低 投資人湧向避險資產
受中美貿易緊張再起衝擊,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14 日) 開盤走低,道瓊工業指數一度重挫逾 400 點。中國宣布制裁南韓造船巨頭的多家美國子公司並警告將採取進一步報復措施,激化市場對貿易戰升溫的擔憂。投資人轉向避險資產,美國公債與日
鉅亨網 ・ 19 小時前三星電子將為輝達代工客製化CPU與XPU
輝達稍早宣布,三星電子旗下晶圓代工事業(Samsung Foundry)已列為輝達客製化CPU與XPU的合作夥伴之一,未來將提供晶片設計與製造方面的專業技術支援。由三星代工的客製化CPU與XPU將可整合進輝達NVLink生態圈。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
連23週淨流入!投等債吸金逾4千億超車美股創次高 主動債ETF沾光受青睞
全球債市正迎來資金活水,在聯準會降息預期的主導下,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成為今年吸金王。截至今年 9 月底,投等債基金已連續 23 週獲得資金淨流入,今年累計吸金量逾 4,074 億美元,不僅創下史上第二大淨流入紀錄,更遙遙領先其他所
鉅亨網 ・ 20 小時前甲骨文攜手超微 挑戰非輝達算力
美國軟體巨頭甲骨文(Oracle)14日宣布,將自2026年下半年開始,採用超微(AMD)即將推出的AI晶片「Instinct MI450」來提供雲端服務,預計將部署5萬片,顯示甲骨文將逐步採用超微的GPU,取代輝達的尖端GPU。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
報關也靠AI!Flexport分析關稅錯誤助企業降成本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14 日) 報導,在美國川普政府持續加強關稅措施的背景下,全球物流產業正掀起一波以人工智慧 (AI) 為核心的技術競賽。美國貨運代理商 Flexport 宣布推出多項 AI 工具,協助進口商在變動快速的
鉅亨網 ・ 13 小時前
中美關稅戰攪局 台積電期貨夜盤拚守1,400元大關
中美關稅大戰煙硝味濃,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態度較上周明顯放軟,但相關動作仍不斷,中美宣布14日互課船舶停泊港口費用,中國更將韓華海洋株式會社5家美國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再度引發市場擔憂,美股四大指數14日開盤集體下挫,費半指數跌逾2%,台指期夜盤也下挫185點,暫報26,540點。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奧丁丁集團獲准在那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號「OWLS」
奧丁丁集團(OwlTing Group),其營運主體的區塊鏈科技公司 OBOOK Holdings Inc.,14日晚間正式宣布,已獲准在美國那斯達克全球市場直接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OWLS」,該公司A類普通股預計將於2025 年10月16日正式開始交易。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
川普百分百關稅隨時出手!美貿易代表:取決北京下一步
據《CNBC》周二 (14 日) 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警告,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在 11 月 1 日或更早對中國加徵 100% 關稅,一切取決於北京在稀土爭端中的下一步行動。
鉅亨網 ・ 15 小時前川普關稅戰 諾獎得主批自取滅亡
美國總統川普自豪新的關稅政策,讓美國再次偉大,不過,3位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不約而同炮轟川普上任以來對內及對外政策,包括打響關稅戰使美國陷入保護主義與政府瘦身計畫等;3人認為,去全球化及關稅壁壘是成長的阻礙,貿易戰只會降低市場規模,川普政策堪稱是史上最大自傷,形同自取滅亡。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美股早盤下挫 台積電ADR下跌3.32%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14日早盤下跌488點或0.97%至45,618點,標普5百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跌幅為1.25%與1.83%。在前一日反彈後,美股周二轉跌,原因是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級。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快訊》貿易戰升溫! 道指狂瀉600點後收斂跌幅 台積電ADR下殺3%
(23:10更新)美股反彈態勢夭折!周二(14日)中美貿易關係再現緊張跡象,風險情緒受挫。周二美股一開盤,4大指數全面跳水,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一度狂瀉逾600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一度崩跌逾400點,與台股連動密切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逾2%,台積電ADR下殺逾3%。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即將發表演說,市場氛圍趨於觀望,4大指數盤中跌勢明顯收斂。
中時財經即時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