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冷最危險!呼吸道病毒升溫 疾管署急籲:流感、新冠疫苗一定要打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疾病管制署表示,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依監測資料顯示,新冠病毒持續活躍於社區,仍有重症及死亡病例發生,自今年10月1日新冠疫苗開打以來,新增病例未接種新冠疫苗者占96.3%,疾病威脅不可輕忽。
近期氣溫變化大 呼吸道病毒可能伺機而動
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截至11月17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583.3萬人次,新冠疫苗接種累計132.9萬人次,其中Novavax JN.1疫苗接種7,461人次。但近期氣溫變化明顯,請民眾務必防範呼吸道傳染病,並持續留意流感及新冠併發重症發生風險,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及時獲得治療,並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之風險。
接種疫苗才能早一步防堵病毒 長輩與慢性病患更不可不防
疾管署指出,如因受鳳凰颱風影響延後接種的公費對象,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請儘速安排前往接種,及早獲得保護。因疫苗接種約需2週的時間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提醒符合資格且尚未接種的民眾,儘速完成接種,以及早獲得免疫保護力。
疾管署提醒,今年約有4,400餘家接種合約院所,另全聯、大全聯及家樂福亦於指定門市及時段設置疫苗接種站,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https://vaxmap.cdc.gov.tw)、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首頁「114年左流右新健康安心疫苗接種專區」、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詢問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
【延伸閱讀】
流感、新冠疫苗第二階段11月開打!「這些」地方也能接種 哪些人可以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8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肺癌化療中斷危機!醫師揭白血球數值低下風險 如何聰明補充營養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辰瑞、潘昱僑報導】現在肺癌的治療方式多元,包括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暨肺癌團隊召集人張晟瑜醫師表示,化學治療對患者來說,往往是最艱辛的過程。 白血球數值低下 成治療延遲隱憂 化療帶來的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白血球數值下降、體力衰退、食慾不振等,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導致患者無法順利進行下一個療程。這些副作用是肺癌化療中不容易克服的關卡。 化學治療會抑制骨髓功能,導致白血球的生長變慢。張晟瑜醫師指出,一般來說,肺癌患者在化療後,白血球數值會逐漸降至低點,這時感染的風險會大幅增加,可能引發體力不佳、容易疲勞沒精神。 為了讓治療順利進行,醫護人員也希望患者在下一個療程開始前,白血球數值能夠恢復正常。然而,隨著治療次數持續累積,骨髓抑制作用會越來越強,白血球數值難以恢復,體力也會越來越弱,導致治療被迫延遲,甚至需要降低劑量,進而影響病程,這是醫師和患者都不樂見的狀況。 化療仍是重要角色 充足營養是持續療程關鍵 面對化療的副作用,除了藥物與劑量調整外,張晟瑜醫師提到,還有幾種方法,有助於維持體力,幫助白血球數值回升。首先,臨床上可以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踴躍 南市預計12月初用罄
近期氣溫變化明顯,呼吸道疾病傳播風險逐漸上升;台南市今(2025)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狀況踴躍,截至11月17日,全國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583.3萬人次,南市流感疫苗接種數48萬9219人次。南市衛生局推估,南市公費流感疫苗預計12月初全數用罄,請符合資格尚未接種的市民儘早安排接種。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國際專家匯聚部桃 共探精準環境醫學新藍圖
在全球化與科技快速推進的今日,人類所面對的健康威脅已不再侷限於單一污染物,而是由氣候變遷、都市化、工業污染與新興化學物質共同交織而成的複合環境風險。這些看不見卻深刻影響健康的因素,使得傳統研究模式已難以完整回應疾病成因的全貌,跨領域整合與精準環境醫學的重要性因而更加凸顯。為促進國內外合作與知識交流,國家衛生研究院攜手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臺大醫院及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共同舉辦「環境、健康、未來:精準醫學的跨界新視野」國際研討會,並安排於桃園醫院舉行精準環境醫學座談會,邀集來自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與臺灣的研究者齊聚一堂,以多角度討論環境風險與健康的最新趨勢。桃園醫院在大會中展現多項綠色醫療與精準醫療成果,分享「桃園航空城跨世代研究(TACC)」的進展、公立醫院在長照與偏鄉醫療服務的經驗,以及臨床端推動精準感染控制的做法。回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桃園醫院面臨高強度醫療量能壓力,透過科學化感染監測、跨科室協作與即時決策機制,有效守住醫療院所防線,同時建立出可供醫院界借鏡的防疫模式,展現公立醫院在重大危機中的韌性與責任。面對全球醫療減碳及永續發展趨勢,桃園醫院也在會中分享遠距醫療影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失明風險高25倍!糖尿病竟是「視力小偷」 八成患者早期幾乎無症狀
糖尿病不僅影響血糖,還可能悄悄偷走視力。根據統計,台灣超過200萬名糖尿病患者中,近三分之一可能已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卻毫無自覺,糖友失明的風險更高達一般人的25倍。令人擔憂的是,八成患者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不少患者直到視線模糊才就醫,往往已是中後期,可能造成永久視力喪失。
鏡報 ・ 1 天前
面對共軍警巡 海巡仍救援失火陸船 管碧玲:不救我做不到
[Newtalk新聞] 海巡署本月15日就中國舉行「聯合戰備警巡」執行巡戈,防止中國漁船進入我國海域;在這過程中,發生一台中國「閩東漁61227」漁船失火並用無線電VHF16頻道求救,新竹艦也立刻趕赴現場滅火,並戒護船上15名中籍船員,同時附近另艘中國「閩霞漁01459」漁船安全接駁航離。對此,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20)日 表示,「要我不去救,我也做不到。 針對修改編制部分,管碧玲表示,海巡有很多同仁因為制度問題做了很多的犧牲,如警職和文職的同仁待遇就不一樣,因為警職同仁有不一樣的加給;她舉例,就以擔任署長來講,就失去其警職身份,而以艦長若願意到船上擔任艦長,其責任重 ,對方也將失去警職身份。 有關海巡船艦增派警力,是否為海委會因應兩岸情勢升溫以及人力緊繃,管碧玲說,由於新船一直造好,所以這一定要修好;主要是海巡需要新增人力 ,是因為有新的船建造。 管碧玲強調,所以要把不合理的部分做一個調整,所以會恢復原來只能夠用文職,但是事實上是警職同仁擔任的職務,譬如船上的艦長及幹部,要修回他們的身份 ,這樣對他們才公平,這與兩岸情勢有無緊張並不相關。 有關被問到海巡署日前救援失火的中船一事,她強
新頭殼 ・ 1 天前男無法解便就醫驚見肛門塞8公分高陶瓷杯 剖肚取出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0日電)一名男子腹脹3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就醫,X光檢查驚見患者肛門塞1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陶瓷杯,部分腸子缺血壞死,最後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取出杯子。
中央社 ・ 1 天前

單側耳悶聽力變差要小心!醫示警可能是鼻咽癌前兆
「當初就是鼻塞,鼻子裡有分泌物擤不出來,擤太大力還會有血絲,總是覺得左側耳朵悶悶的,聽力受到影響……」,這些症狀大約兩個月都治不好,陸續在附近的診所就醫,一直吃感冒藥症狀都沒改善,後來左側頸部竟然摸到了一顆硬硬的腫塊,雖然不會痛,但是有慢慢變大的跡象,華哥嚇的趕快上大醫院檢查,確診已是鼻咽惡性腫瘤第四期。 6種症狀出現要小心1.頸部腫塊:通常是癌細胞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摸起來是固定的,不會痛,會持續長大,通常在後頸部。 2.口水混有血絲:腫瘤表面血管出血,跟著鼻水倒流被吐出來,有時候會聞到血腥味。 3.耳悶塞或漸進性單側聽力損失:鼻咽癌長在耳咽管旁邊,腫瘤壓迫會造成耳咽管阻塞,初期會導致低頻耳鳴,然後完全阻塞會造成中耳積水,所以,單側中耳積水一定要檢查是否有鼻咽癌。 4.漸進性鼻塞:鼻咽癌在鼻腔最後面,大約7到8公分處,如果持續長大,會造成鼻塞,尤其晚上睡覺躺著的時候,會更明顯,因為軟顎往上關閉,會讓鼻塞感更明顯。 5.複視:鼻咽癌往上侵犯會陸續造成第三、第四、第六對神經麻痺,這些神經是控制眼球轉動的神經,如果受到侵犯,會依序麻痺,造成眼球運動受限,然後眼睛看腫瘤那側的時候就會產生複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皮蛇纏身如火燒…恐引發永久神經痛!疫苗預防率高達九成
帶狀皰疹不僅造成劇烈疼痛,徐廷儀醫師指出,這種俗稱「皮蛇」的疾病是由潛伏在神經節中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所致,多發生於免疫力下降時,患者常見沿神經分布的紅疹與水泡,伴隨如火燒般的劇痛。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要回溫了!冷空氣減弱 各地偏乾舒適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今(20)天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中南部及台東白天高溫為25至27度,感受較舒適。
民視 ・ 1 天前
氣溫驟降特別難睡、無力、易跌倒!室內低於這個溫度就容易出事
連續幾天低溫,許多人發現家裡長輩明顯有「冬季症候群」,包含夜間頻尿、睡不好、精神不濟,甚至肌力下降、平衡變差,跌倒風險升高。這些現象不只是年紀問題,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背後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家中室溫過低。
鏡報 ・ 1 天前
及早檢測腸道菌Gemmiger spp. 糖友或可避免洗腎命運
台灣洗腎盛行率長年高居世界第一,而糖尿病腎病變(DKD)更是末期腎臟病(ESRD)的最主要成因。國衛院、基隆長庚醫院、宏碁、陽交大團隊聯手發現,腸道菌Gemmiger spp.的減少與「糖尿病腎病變」高度相關,若將腸道菌檢測與AI模型應用於臨床,或可即早辨識出高風險族群,有效降低患者進展至洗腎的風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熬夜狂吃停不下來!醫揭「腸道壞菌」才是食慾操控元凶
一名工程師只要熬夜就會不停地吃漢堡、炸雞、奶茶等高熱量食物,且完全無法控制。楊智鈞醫師指出,這種熬夜後暴飲暴食的行為並非大腦所致,而是胃腸道微生物群失衡造成,當壞菌增多時,會透過「菌腸腦軸」操控人體食慾,形成惡性循環。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8 小時前
歌手石琇惠術後成植物人 女兒抗議醫療過失 嘉基:尊重司法
藝名石琇惠的7旬王姓婦人因胃癌一期,去年到嘉基醫院手術後成植物人 ,在加護病房躺了285天後往生,女兒質疑執刀的周姓醫師醫療疏失,到嘉義地檢署檢控告周醫師,今天到醫院舉牌抗議。院方回應表示,王婦呼吸衰竭並非因接受內視鏡黏膜剝離術治療與重症肌無力風險所導致,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盼藉由審理讓真相與責任能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20 小時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9種髒蔬菜農藥殘留多!小蘇打+鹽洗也沒用 專家推2種菜農藥最少
想要多吃青菜,又怕有農藥殘留?營養師李婉萍表示,9種常見蔬菜容易有農藥殘留,若未妥善清洗,長期食用可能危害健康,推薦5招清洗蔬菜,也可以多吃2種農藥殘留風險最低的蔬菜。 農藥沒洗乾淨,吃下去會怎
健康2.0 ・ 8 小時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