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買家消失!美國大豆出口斷崖式崩跌 恐損失1600萬噸訂單
自5月以來,中國大陸一直抵制購買美國大豆,以表達對美國總統川普徵收關稅的不滿,也導致美國豆農面臨嚴重的生計危機。據大陸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潭天」報導,市場預測,如果大陸11月中旬前未重返美國市場,美國將損失對華1400萬至1600萬噸訂單,等於丟失一半的市場。
「玉淵潭天」14日發文指出,當美國豆農感嘆「大豆無處可去」之際,來自南美的大豆運輸船卻正絡繹不絕地駛向大陸。而從大陸主要糧食碼頭獲得的資訊顯示,今年1月至9月,美國糧食運輸船的靠岸次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56%,從72艘降至32艘。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自7月以來,來自美國的糧食運輸船在大陸主要糧食碼頭的靠岸次數更是已經降為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5月以來,該碼頭每月平均有40多艘來自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等南美國家的糧食運輸船靠岸。這些糧食運輸船隻所運輸的貨物,有90%都是大豆。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去年大豆進口量高達1.053億噸,全球大約6成的大豆出口都流向了大陸。美國農業部在13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對大陸的大豆出口自6月起已經完全中斷。截至5月底,其出口量僅為593.3萬噸,僅為去年總出口量2680.8萬噸的22.1%。
「玉淵潭天」指出,大豆對於美國農業出口而言至關重要。在2024年,美國出口大豆的金額高達245.8億美元(約新台幣7626億元),位居美國農產品出口的首位,占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4%。而在這些出口的大豆中,大陸就購買走了一半以上,總價值達126.4億美元(約新台幣3922億元)。
然而今年,在秋收開始之前的1月至7月,美國對大陸的大豆出口量僅為590萬噸。自今年5月以來,大陸已經停止購買美國大豆。而據美國一家市場調查公司預測,如果大陸在11月中旬之前仍然沒有重返美國市場,那麼美國損失的對華訂單可能高達1400萬至1600萬噸。失去大陸市場,就等於失去了半個市場。
儘管美國近期也在竭盡全力尋找買家,敦促非洲、亞洲等國家增加採購量。然而這些市場都填補不了失去大陸買家留下來的巨大缺口。因此「玉淵潭天」發文的最後戲問,「如今這場『救豆行動』裡,美國下一步計畫怎麼做?」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普發1萬最強懶人包》行政院11月發錢了 6類人、5領法、誰直接入帳...3圖表快速掌握 還有百萬人再加碼 額外多拿1.3萬元
美股10月恐爆3駭人危機!華爾街老將急示警:同時發生恐崩30%
美中關稅戰又殺翻股市!國安基金臨危救火能抄底?「護盤順風車股出列」市值、高息ETF也有份
其他人也在看
稀土牌不夠!大陸「最新武器」直攻美能源、AI產業心臟
美中貿易衝突再起,大陸近期接連出招,除了稀土之外,鋰電池也成為出口管制的重點項目,美國財經媒體分析,此事將對美國能源穩定造成衝擊,因為其高度依賴大陸電池,用來維護電網穩定並滿足資料中心的龐大電力需求。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中國9月份大豆進口量1,290萬噸創歷年同期高,避開美豆轉向巴西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儘管中美兩個農業大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中國在回避採購美國大豆的同時,9月份大豆進口量仍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海關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9月份進口了1,290萬噸大豆,為該月份有記錄以來最高水準。中國的大豆壓榨企業主要從巴西進口大豆,同時鑒於高額關稅及政治風險,避開了美國大豆。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的大豆進口量也接近5月份創下的月度歷年最高水準,使得今年前九個月的大豆總進口量達到8,618萬噸,年比值成長5.3%。供應充足為中國的大豆壓榨企業提供了充裕的緩衝空間,同時也給美國農民帶來更大壓力,雖正值收獲季,中國這個最大客戶卻轉向了其他地方。中國回避採購美國大豆的做法也令芝加哥期貨市場承壓,過去四週中有三週大豆期貨價格下跌。週一,最活躍合約價格變動不大。
財訊快報 ・ 1 天前美國9月份NFIB小型企業樂觀指數降至98.8,不如預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份小企業主的樂觀情緒指標呈現下滑局面,表現遜於預期。全美獨立工商業者聯合會 (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NFIB)發布最新報告指出,9月美國小型企業樂觀指數(Small Business Optimism Index)由前月的100.8,向下降至98.8的水準。此前14位受訪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9月份NFIB小型企業樂觀指數為100.6,預估範圍介於99至101.8。這份數據顯示,有淨11%受訪者認為目前是擴大業務的好時機,前月為14%;預計資本支出將會增長的比重為21%,與前月相同;庫存投資意願為1%,維持前月水準。NFIB方面表示,有19%的受訪企業表示有計畫調漲薪資,此一比例較前月的20%有所下滑。與此同時,有31%的受訪企業聲稱,已於過去三個月調升薪資,比例略高於前月的29%。NFIB這份報告的結果是根據對403間小型企業進行取樣調查而統計得出的,這些小型企業業主都是該聯合會的會員。美國中小企業有2,500多萬家,佔公司總數的99%,提供美國一半以上的就業,
財訊快報 ・ 1 小時前《大陸經濟》中國暫停採購 重創美國大豆
【時報-台北電】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美國農業出口面臨新一輪衝擊。美國此時正值大豆豐收季,但中國自今年5月起全面停止採購,導致美國農民手中的大豆堆積如山、無處可去。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指出,若中方不在11月中旬之前恢復採購,美國恐將失去多達1,400萬至1,600萬噸的大豆訂單,並由南美洲的供應迅速取代。 玉淵譚天指出,據中國主要糧食碼頭統計,今年1至9月,美國糧食運輸船靠岸次數僅32艘,較去年同期的72艘銳減56%。自7月起,美國糧船完全停止靠岸。與此同時,來自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等南美洲國家運送大豆的船隻卻絡繹不絕。 大豆是美國最重要的農產品出口項目之一。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2024年美國大豆出口總額達245.8億美元,占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14%,中國市場貢獻超過半數,約126.4億美元。 外媒統計顯示,2024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大豆近2,700萬噸。然而,今年1月至7月出口量僅剩590萬噸,顯示中國的採購幾乎全面中斷。 市場研究機構警告,若中國持續轉向南美洲採購,美國將在全球大豆貿易中喪失主導地位。巴西與阿根廷近年持續擴充種植面積與港口基礎設施,以滿足中國龐大的進口需求。 據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中國9月大豆進口創同期新高,傳未自美採購,大宗進出口結構分化
【財訊快報/陳孟朔】官方數據顯示,中國9月大豆進口量達1,287萬噸,年增13.19%,為史上第二高但創歷年來9月之最。市場報告同時指出,9月未見自美國採購大豆的紀錄,顯示來源結構持續調整,進口以南美供給為主,與此前穀物採購季節性與價差走勢相呼應。稀土出口方面,9月月比明顯大減31%,但出口金額由8月的5,500萬美元進一步升至5,960萬美元,月增逾8%。價量背離反映高附加價值品項占比提升、單價走堅,或與海外終端對特定稀土功能材料的拉貨節奏相關。鐵礦石進口延續高位,9月進口1,1633萬噸,年增11.72%,創同期紀錄新高。在鋼材產量與項目開工節奏帶動下,礦價與到港量維持韌性;結構上,中高品位礦與低雜質資源更受青睞,以支撐成本與減排約束下的煉鋼效率。
財訊快報 ・ 1 天前美斷晶片、中禁稀土! 專家:一場不會有贏家的掐喉戰
美國從2018年以來一直意圖透過限制出口,來阻撓中國大陸獲取半導體以及晶片製造的相關工具。而中國也持續加強對於科技產業、汽車工業以及國防工業來說至關重要的稀土礦產的出口管制力道。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如今再度浮上檯面,市場正密切關注,最終究竟會由哪一方會成為這次爭端的贏家。
中時財經即時 ・ 15 小時前
反制!陸今起同步對美徵收相近港務費用 專家:吃虧是美國
大陸交通運輸部今(14)日發布《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自發布日起美國船舶按航次收取港口費用,以反制美方於同日起對大陸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7旬翁罹流感喘到講不出話 併發肺炎「X光一片白」
一名70多歲老先生,長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律不整。前陣子突然發燒,甚至喘到連走幾步都困難,家屬緊急將他送醫,經胸腔內科醫師檢查,確診為A型流感,且併發肺炎,胸部X光片更顯示大片白霧,呼吸功能急遽惡化
中廣新聞網 ・ 1 小時前
「3檔海外ETF」吃美中關稅戰紅利!最強今年漲逾5成
美中關稅貿易戰一開打,昨(13)日台股盤面上布局海外市場為主的ETF,有三檔繳出正報酬,分別是富邦越南(00885)、富邦印度(00652)、群益那斯達克生技(00678),最強以富邦越南,今年以來上漲逾五成最高。
Yahoo奇摩股市 ・ 20 小時前《美股》消息面:川普嗆不買陸食用油;金價2026衝5000美元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消息面: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平台發文威脅,為了報復中國大陸不再買美國農民所生產的大豆,可能對輸美的大陸食用油發出禁運令,因為美國自己就可以很容易地製造這些食用油,根本不需要向中國大陸購買。根據統計,中國大陸目前還是採買美國大豆的全球最大數量國家,光是2024年就進口了2700萬公噸,總金額近128億美元。不過,從今年5月開始,中國大陸就沒有再買美國大豆。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大多數國家都決定,不報復美國的新關稅政策,只採取協商的方式,這將有助於增強全球經濟成長韌性,因為全球貿易活動還是有序地在進行。因此,IMF才會又上修2025年全世界的經濟成長預估。 ●聯準會主席鮑爾宣布,可能利用未來數個月的時間,停止縮減內含至少6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鮑爾表示,資產負債表還是很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新冠疫情期間,聯準會大舉買進美債以及美股下,資產負債表一度膨脹到9兆美元之多。同時,根據現有報告,美國的新關稅政策正在造成物價上漲的壓力。 ●現貨金一度上漲1.69%,每盎斯衝高至4179.7美元,收盤價為4142.15美元,上漲0.77%。另外,紐約期金也漲1
時報資訊 ・ 1 小時前《生醫股》保瑞拚一級ADR明年Q1在美掛牌
【時報-台北電】保瑞13日宣布,將辦理海外存託憑證(ADR)發行,並於美國店頭市場(OTC)掛牌交易,正式啟動一級ADR(Level 1 ADR)計畫,成為台灣首家推動此項制度的上市公司。待台灣金管會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核准後,最快明年第一季掛牌。 根據規畫,保瑞將以每單位一級ADR表彰普通股0.2股,總發行單位上限不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10%。過去五年,台灣企業於美國發行ADR普遍享有5%至10%溢價空間,顯示國際投資人對ADR交易平台接受度高、流動性佳。 投資銀行表示,一級ADR是外國企業以最基本形式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方式,僅能在場外市場(OTC)交易,不能在紐約證交所或那斯達克正式上市,也無法透過此機制進行募資。其目的在於提升公司在美國市場的知名度與增加海外投資人參與,而非正式上市或募資。本質上,一級ADR是一種間接讓美國投資人持有海外股票的憑證形式。 全球多家知名企業,如羅氏藥廠(Roche)、山德士(Sandoz)等醫藥公司,及雀巢、空中巴士等跨國集團,均透過一級ADR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保瑞董事長盛保熙表示,這象徵保瑞邁向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不僅強化全球資本市場連結
時報資訊 ・ 1 天前輝達AI算力!帶頭八大雲端巨頭資本支出衝破4,200億美元
[Newtalk新聞]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隨著AI server需求快速擴張,全球大型雲端服務業者(CSP)正擴大採購NVIDIA GPU整櫃式解決方案、擴建資料中心等基礎建設,並加速自研AI ASIC,預估將帶動2025年Google、AWS、Meta、Microsoft、Oracle和Tencent、Alibaba、Baidu等八大CSP的合計資本支出突破4,200億美元,約為2023、2024年相加的水準,年增幅更高達61%。 TrendForce表示,2026年在GB/VR等AI機櫃方案持續放量下,八大CSP的總資本支出有望再創新高,年增達24%,來到5,200億美元以上。除此之外,支出結構已從能直接創造收益的設備,轉向server、GPU等短期資產,意味著鞏固中長期競爭力與市占率優先於改善短期獲利。 2025年GB200/GB300 Rack為CSP重點布建的整櫃式AI方案,需求量成長將優於預期。客戶除主要來自北美前四大CSP和Oracle外,Tesla/xAI、Coreweave和Nebius等的需求亦有提升,以執行雲端AI租賃服務或生成式AI。2026年C
新頭殼 ・ 1 天前
台灣阿嬤要求讓路!新加坡男當街「揮拳揍倒在地」她心痛還原真相
國際中心/巫旻璇報導新加坡宏茂橋(Ang Mo Kio)昨(12日)上午發生一起暴力事件,一名75歲台灣籍楊姓婦人因請陌生男子讓路,竟慘遭揮拳攻擊。男子不僅辱罵、吐口水,還多次推踢她,導致楊婦倒地受傷。事後她驚魂未定地還原整起過程。
民視 ・ 1 天前
長榮空服員猝逝今辦告別式 同事疑下機奔赴送最後一程
中部中心/綜合報導長榮航空一名34歲空服員,疑似撐著病體工作,從義大利米蘭返台後,病情惡化,10日不幸離世,引發外界關注,今天舉行告別式,家屬低調婉拒受訪,但胞姊私下表示,座艙長七點落落長聲明,非常虛偽,很多空服員都不會認同,現場也有不少同事趕來送別,場面哀戚。死者同事帶著工作用行李箱趕赴東海殯儀館送別(圖/民視新聞)34歲孫姓空服員,疑似抱病值勤,返台後猝逝,14日上午舉行告別式,不少親友到場送別,頻頻拭淚令人鼻酸,場外還有一個行李箱,應該是死者同事,可能剛下飛機,就帶著行李箱,直接趕來送好友最後一程。同事語氣充滿不捨,更有人準備花束及大型手作卡片前來道別,在他們眼中,孫姓空服員,熱愛生活,喜歡戶外運動,皮膚曬黑,因此被暱稱"黑珍珠",生性樂觀開朗人緣好。死者火化後家屬捧著骨灰罈悲慟不已(圖/民視新聞)死者家屬,難掩傷心與憤怒,質疑同班座艙長,忽視組員身體不適,但座艙長發7點聲明,包括主動關心學妹身體狀況,做餐時沒讓學妹發餐,只讓她發飲料,後來還讓她休息,自己頂替補位,也強調是當事人說先不搭救護車,同意自己慢慢走下飛機,不用坐輪椅,死者胞姊則回擊,座艙長發完落落長的聲明內容,就已讀不回,非常虛偽,但死者姊姊也表示,不會對長榮提告。靈堂前,長榮航空送來音容宛在的花籃,家屬透露長榮也有派人前來致意,表示會釐清死者工作狀況,但班機有外籍組員,所以需要一點時間,而空服員驟逝引發關注,勞動部也展開全面調查。原文出處:長榮空服員驟逝今辦告別式 同事下機奔赴送最後一程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Lulu凍卵33顆 駁「十年期限」錯誤觀念長榮空姐病逝!排班制度引發關注 前空服員林予晞這樣說長榮空服員病逝!他提6年前「擦屁事件」 批:服務好到員工命都沒了
民視影音 ・ 17 小時前
「2025台北溫泉季」30日登場!有機會抽中日本-沖繩來回機票
「2025台北溫泉季」將在10月30日至11月2日登場,今年主題為「沖繩Eisa太鼓祭 鼓動北投泡湯趣 / 溫泉美食。健康養生」,北市溫泉發展協會邀請日本沖繩北谷町的太鼓舞祭表演團隊來台演出,展攤除了有北投在地知名的溫泉飯店給予旅宿、餐飲優惠外,還有13攤日本溫泉區業者到場,將抽出台北-沖繩來回機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貿易戰影響 中國A股三大指數大幅低開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13日電)中國宣布加強對稀土出口管制後,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中加徵100%關稅,美中貿易戰重燃戰火,中國A股三大指數今天大幅低開。今天上午,中國A股開盤,上證指數報3800點,跌2.49%;深證成指報12837點,跌3.88%;創業板指報2975點,跌4.44%,消費電子、算力硬件等板塊跌幅居前,近70股跌超9%。今天中午收市,中國股市3大指數跌逾1%至3%。消費電子股、汽車零部件、CRO概念股下挫;軍工裝備股低開高走,半導體股、稀土永磁股逆市上升。上證指數中午收市報3846點,跌50點,跌幅1.3%;深證成份指數報13013點,跌342點,跌幅2.56%;創業板指數報3019點,跌93點,跌幅3%。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波羅園連環入室搶劫 警方緝兇
布碌崙波羅園(Boro Park)鄰近華社街道最近發生一起連環入室搶劫案,一名竊賊在一個小時內接連非法闖入一棟民宅和一家...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1 小時前淨零排放框架提案表決在即 美國:制裁支持國家
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於14日至17日開會並投票,決定「淨零排放框架」(Net-Zero Framework)的提案,目標減少國際航運業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面對首個可能通過的航運碳稅,美國政府揚言要嚴厲制裁支持國家,意圖施壓否決。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中美海運戰升級!美國線運價 盼趁勢漲足
中美14日開始互徵港口費全面開戰,從貨櫃、散裝航運到油輪等全在打擊範圍,從造船業一路燒向資本鏈,遠超過航運領域,激起一波波漲價潮,貨櫃航運界也面對共同問題,美國線運價已逼近或跌破成本線,船公司有志一同全力拉漲基本運價,貨櫃一哥MSC、長榮所屬OA聯盟、陽明所屬PA聯盟等船公司,計劃15日喊漲美西線運價600~800美元(每40呎櫃)、美東線約700美元,漲幅逾4成,船公司主要透過加大空白航班減少供給,挽救運價。
工商時報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