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腎上身腫到「腰圍超過腿長」 妻捐腎救夫3小時甩重10公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6歲的馮先生,因為遺傳性多囊腎病,加上從事業務工作,應酬頻繁,47歲那一年就被宣告恐得洗腎,雖然一度透過低蛋白飲食成功延緩腎功能惡化,撐到55歲才開始腹膜透析,但由於雙側腎臟囊腫過大、囊液多達1萬毫升,腰圍甚至一度超過腿長,最終仍須腎臟移植,幸運的是,太太主動提出捐腎意願,手術後,體重在短短3小時內減少約10公斤,腎功能也逐漸回穩。
台灣洗腎人口居高不下,尤其傳統到院血液透析被醫界形容為「耗能怪獸」,台北醫學大學醫療體系今(16)日舉辦「綠色腎臟照護」記者會,希望推動從早期防治到居家腹膜透析,協助病人延緩甚至擺脫洗腎命運,也能為健保省下支出。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表示,北醫大與國際INSIDE CKD計畫合作的模擬模型顯示,2022年全台約有250萬名慢性腎臟病患者,占總人口10.6%,但多數患者在進入第4期前不僅未確診,甚至沒意識到有腎臟問題。據推估,2027年患者數更將成長至300萬人,照護費用高達新台幣621.8億元,相關共病與死亡風險也將隨之大增。
吳麥斯說,2009年有澳洲醫師提出「綠色腎臟醫學」概念,提倡透過早期診斷、延緩病情與減少透析等方式,提升病人健康與生活品質,同時減少醫療資源使用,降低對環境負擔與衝擊,這項理念與賴清德總統推動的「健康台灣」願景不謀而合。北醫大醫療體系近年透過此策略,每年成功助約50名病人免於洗腎,透析發生率與死亡率均下降20%,為健保省下逾千萬元支出。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李明哲指出,腎臟移植是終結透析的根本之道,2018年台灣腎臟移植成功率高達92%,但卻一「腎」難求,在台灣,每位腎友平均等待腎臟移植時間超過5年,因此在等待移植期間,如何選擇能妥善保護殘餘腎功能的透析方式,對提升病友存活率至關重要。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高芷華說,以馮先生,在醫療團隊細心照護與定期追蹤下,有8年時間成功透過低蛋白飲食成功延緩腎功能惡化,直到55歲才開始俗稱「洗肚子」的腹膜透析,也是希望能掌握自己的時間,不必天天往返醫院,然而,對多囊腎患者來說,透析並不容易,雙側腎臟囊腫巨大,囊液總量高達一萬毫升,導致腹腔壓力過高、腹部明顯膨大。
馮先生回想,那時候腰圍比腿長還長了10吋,肚子很撐,彎腰、走路都不方便,且由於腹壓太高,影響透析液注入,就在那段時間,太太不忍他因治療受限而情緒低落,主動提出要檢查配對,最終成功「太太等於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週日看診「省600元」 UCC確定11/2上路!健保署敲定14個地點
不只流感10月在高點 台大醫曝「新生兒大魔王」急診、住院率高16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女洗腎20年突全身劇痛!全球首創「AI透析」救回:不用再吃止痛藥
台灣每年有近9萬人次洗腎,洗腎盛行率更是全世界第一。一名67歲女性患者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的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三軍總醫院利用全球首創「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與個人化治療規劃,讓患者骨頭疼痛全部消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西藏「炸山」煙火秀被追責 蔡國強面臨賠償
官方調查認定,中國藝術家蔡國強與知名戶外品牌始祖鳥合作,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區舉行煙火秀,涉嫌違反《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相關各方都將被追責。
德國之聲 ・ 1 小時前
南投菁音音樂祭 10/18盛大登場
由千禧龍青年基金會與靚好買二手市集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菁音音樂祭—青春不設限」,將於10月18日(週六)上午10點至晚間9點,在南投縣農工商會展中心盛大舉行。千禧龍基金會董事長謝彩鳳表示,許多被貼上「問題少年」標籤的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見與被理解,本屆音樂祭的核心精神是「青春不設限」,主要在拋開社會對青少年的偏見與誤解,強調理解與接納。主舞台:邀請多組青少年團體登上主舞台,用他們最熱愛的音樂,唱出自信、展現熱情,除了熱力四射的青少年音樂表演,現場也將推出互動式親子劇場,讓觀眾親身參與劇情選擇,透過戲劇中的親子矛盾與和解,讓參與者在歡笑與衝突中學習傾聽與理解,為親子關係注入新的溝通火花。逛市集:舞台之外,活動現場還有超過600個市集攤位,其中涵蓋了由「靚好買二手市集」協力的大量二手衣物、書籍、各式用品與雜貨,民眾將能盡情享受「挖寶」的樂趣。好禮不斷:這次不能錯過的是豐富的好禮回饋活動有:1.闖關抽好禮:下午兩點到服務台領取「青春不設限」闖關卡,完成挑戰即可兌換限量小禮物(限量100份)。2.摸彩抽大獎:下午兩點前入場的民眾,可於服務台兌換摸彩券一張,有機會將液晶電視等實用好獎帶回家(摸彩券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
「生病後更要愛自己」 歷經HER2乳癌腦轉移她用旅遊與愛陪伴自己
【民眾網諸葛志一台中報導】今年50歲的惠惠(化名),4年前接連面對罹患第三期HER2乳癌,與腦轉移的雙重打擊, […]
民眾日報 ・ 10 小時前
楊梅故事園區五週年館慶10/18盛大開展 推廣花草美學與失智友善文化
桃園市楊梅故事園區將於今秋推出年度館慶活動暨全新特展《花草間・甜時光》,展期自2025年10月18日至2026年3月15日。展覽以「仙草花」為主題,融合花草意象、生活美學與療癒體驗,邀請民眾在秋季的綠意與藝術氛圍中,感受土地的甜美與人情的溫度。此次展覽規劃六大主題展區,深入探索仙草的植物生態、食用文化、品種發展與草編應用等面向。觀眾將可一窺仙草從田間種植到製作成仙草乾的完整過程,並認識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培育的優良仙草品種,以及楊梅地區農業如何轉型為兼具文化與觀光價值的精緻休閒產業。展覽更與天成醫院攜手合作,推動「失智友善據點」計畫,深化在地樂齡服務。園區結合失智長者、圖書館與校園多方連結,強調長者自立與各年齡共學,開設「草編師資培訓課程」,由草編藝術家林三元老師帶領輕度失智長者、退休長輩與青年學員,透過草編工藝學習與創作,開啟文化傳承與療癒互動的新契機。《花草間・甜時光》特別展出課程成果,包括林三元老師與「楊梅草編種子教師」團隊的草編藝術作品,展現植物素材轉化為生活溫度的力量,也體現花草療癒與人情共融的展覽精神。園區將於10月18日當天舉館慶辦系列活動,「銀色市集」結合銀髮友善倡議、「客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徐千田基金會捐4000萬元股票 北醫大設講座基金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5日電)徐千田防癌基金會捐贈等值4000萬元的股票,北醫大將用於設立「徐千田教授紀念講座基金」,獎勵婦癌研究領域的傑出學者,以延續北醫大創校首任校長徐千田的醫學教育精神。
中央社 ・ 1 天前
再生醫療產業鏈啟動 臺日合作加速全球布局
再生醫療成為生技產業新熱點。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16日在「以再生醫療勾勒臺灣未來」研討會中指出,台灣擁有健全醫療體系、法規環境及專業人才等四大優勢,建議政府推動跨部會協作、彈性監管、永續支付制度、跨國臨床試驗及CDMO聯盟,打造完整生態系,搶攻全球市場。
中時財經即時 ・ 6 小時前基隆眷村文化節25日登場 遊戲、情境重現歷史記憶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16日電)「基隆眷村文化節」將於25日至26日在國門廣場登場,活動包含3大主題表演、4大古早味遊戲、5大情境布置,還有眷村角色不時現身,與遊客一同走進眷村的歷史記憶。
中央社 ・ 7 小時前
中華女子五人制出征亞青運 郭慈慧:打好每一顆球
2025年巴林亞洲青年運動會,中華五人制女足將於10月21日凌晨出發前往巴林備戰,本次中華五人制女足與伊朗、巴林、中國以...
Go Goal 勁球網 ・ 7 小時前
集結三大癌症權威 新北邁向全民早篩新局 以防癌行動守護市民健康
(觀傳媒編輯中心)【記者郭嘉/綜合報導】癌症已連續43年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且有年輕化趨勢。為守護市民健康,新 […]
觀傳媒 ・ 10 小時前
全身劇痛!67歲患者洗腎20年爆「餓骨症候群」 三總AI系統救命
長期洗腎可能發生你所不知道的併發症。一名67歲女性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過去20年不得不持續接受血液透析,卻因此併發嚴重的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又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劇烈疼痛,日常生活受限。在三軍總醫院團隊運用AI輔助與個人化治療規劃下,患者骨頭疼痛完全消失,再也無須照三餐吃止痛藥。三軍總醫院今(15)日召開記者會......
風傳媒 ・ 1 天前

2031年完工!桃園新屋機六用地蓋社宅330戶 地方盼圖書館、公托進駐
桃園市政府規劃在新屋區頭洲「機六」機關用地新建社會住宅,初步規劃330戶、2031年可完工,地方期待,市府規劃時應辦理地方說明會,深入了解地方需求後,在社會住宅中納入公托、圖書館、運動中心、金融機構等空間,讓頭洲生活圈的生活機能更完整。頭洲機六機關用地位於新屋區民族路六段與高洲路交叉路口,面積約61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5大高薪族出列! 年薪中位數上看百萬 服務業也入榜
104人力銀行近日發布《2025民生服務產業薪資報告書》,列出「5職務」年薪中位數上看百萬,包括:經營幕僚、業務、軟體/工程、營建施作、PM等,其中服務業中門市人員年資累積或升主管後,年薪也能上看百萬!
EBC東森財經新聞 ・ 6 小時前假日急症中心鎖定14地點 省錢省時接住5種不適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6日電)假日急症中心擬11月上路,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無需再花大錢、在大醫院急診苦等。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中西醫合併治療三陰性乳癌 助病人克服副作用、順利走完化療療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陳小姐61歲,於今年2月自行觸摸發現左側乳房有硬塊,經西醫檢查確診為第一期三陰性乳癌,腫瘤大小達13.2 × 11.7 × 15.9毫米。三陰性乳癌雖僅佔所有乳癌約一至兩成,但惡性度高、復發及轉移風險明顯增加。治療前,陳小姐主動前往北市聯醫中醫門診,尋求中西醫合併治療。 中西醫聯手治療三陰性乳癌 中藥能減輕化療副作用和保護臟器 根據治療規劃,西醫安排術前化療,使用紫杉醇合併鉑類藥物共8次,以及表柔比星(俗稱小紅莓)4次,後續再進行手術切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婦科主任廖麗蘭則依據體質及病況開立不同處方: 小柴胡湯:可舒緩情緒焦慮與失眠 天王補心丹加參、黃耆:保護心臟,以減輕小紅莓心毒性的副作用 龍膽瀉肝湯或散腫潰堅湯:抑制腫瘤增生 香砂六君子湯或藿香正氣散:減輕化療引起的噁心、疲倦與食慾不振。 經過五個月的中西醫合併治療,今年7月影像檢查與手術病理報告結果顯示,陳小姐已無癌細胞殘留,淋巴亦未見轉移。病患精神體力恢復良好,化療副作用顯著緩解,生活品質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中藥能提升乳癌患者存活率與治療耐受度 大幅降低死亡風險 廖麗蘭醫師指出
健康醫療網 ・ 6 小時前北醫大推綠色照護 減少洗腎、碳排
二○二二年全台約有二五○萬名慢性腎臟病患者,占總人口一○‧六%,但多數患者在進入第四期前不僅未確診,甚至沒意識到自己有腎臟問題。據推估二○二七年患者數將成長至三百萬人,照護費用更高達新台幣六二一‧八億元,相關共病與死亡風險也將隨之大增。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表示,二○○九年曾有澳洲醫師提出「綠色腎臟醫學」概念,提倡透過早期診斷、延緩病情與減少透析等方式,提升病人健康與生活品質,同時減少醫療資源使用,降低對環境負擔與衝擊。北醫大醫療體系近年透過此策略,每年成功助約五十名病人免於洗腎,透析發生率與死亡率均下降二○%,為健保省下逾千萬元支出。對於必須接受腎臟替代療法的患者而言,腎臟移植是維持腎功能最理想的治療方式,但移植機會有限,多數患者仍須依賴血液透析維持生命。吳麥斯校長指出 ...
台灣新生報 ・ 2 小時前
餓骨症候群劇痛 AI血液透析改善
台灣洗腎人口占比全球第一。一名67歲女性患者,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的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在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三軍...
大愛電視 ・ 16 小時前北醫大體系推「綠色照護」 減少洗腎、降碳足跡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台灣腎病人口預估再2年將破300萬人,台北醫學大學體系推動醫療永續,第一步就在腎臟科推動「綠色腎臟照護」,協助病人延緩、甚至擺脫洗腎命運,並達到碳足跡減量目標。
中央社 ・ 8 小時前
她洗腎20年爆「餓骨症候群」全身劇痛! 三總AI系統救回命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期洗腎,有些風險更要當心!一名67歲的女性就因為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過去20年來不得不接受血液透析,沒想到因此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日常生活受限,在三軍總醫院團隊運用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劃之下,骨頭疼痛完全消失,不再需要止痛...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