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日本的寧靜革命,讓大和民族走到十字路口:當政客忙著討好「失落世代」,經濟學家卻直言:400萬「新日本人」才是財政救星
2025年的秋日,自民的大腕們剛剛結束一場總裁大位爭奪戰。各方關注的焦點大概都是「第一位女性總裁」與「最年輕總裁」,哪一個會先成為日本政治的現實,這位待命首相又要如何突破少數執政的困境,進而解決日本內外的一連串困境與挑戰。不過在這場五搶一的魁爭霸戰中,候選人們不約而同地聚焦在被稱為「失落世代」的勞動人口;於此同時,移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湧入這個以單一民族著稱的島國,這些人力填補著從偏鄉農田到都會照護的勞動力缺口。
這兩股看似平行卻深刻交織的潮流,正共同譜寫一場日本未來身份認同的寧靜革命——一邊是政治上對中產階級的覺醒與討好,另一邊則是經濟上對「新日本人」不可逆轉的依賴,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陣痛與融合挑戰。
銀髮民主的黃昏?自民的「中年覺醒」
「我們將創造一個讓勞動世代真正感受到『努力有回報』的日本!」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林鷹之在9月22日的聯合記者會上,鏗鏘有力地喊出了這句口號,精準地捕捉了2025年日本政壇的核心變革。
長期以來,日本政治被所謂的「銀髮民主」(Silver Democracy)所主導——政治人物優先考慮投票率極高的老年族群,政策也向他們傾斜。然而,2025年7月的一場參議院選舉,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徹底打醒了執政的自民。選舉結果顯示,勞動年齡層的選民大規模地拋棄了自民,轉而將選票投給了承諾削減消費稅的反對。自民提出的現金發放方案,在他們眼中顯得如此不切實際,甚至帶有幾分輕蔑。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選後的檢討報告:「許多聲音表示,自民對雙薪家庭毫無作為」、「自民優先考慮老年人,拋棄了年輕一代」。該報告更直言不諱地承認,這種「銀髮民主」的標籤,正是導致支持度流失、選民轉向他的關鍵因素。
彷彿大夢初醒,這屆大人們終於想通了。在這場決定誰將接替石破茂成為下一任首相的魁選舉中,五位候選人——小泉進次郎、林芳正、茂木敏充、小林鷹之與高市早苗——不約而同地將政策重心轉向了中產階級與勞動人口,上演了一場「討好中年世代」的政策軍備競賽:包括將平均年薪提高100萬日圓(小泉進次郎)、讓每年1%的實質薪資成長成為常態(林芳正)、三年內實現10%的薪資成長(茂木敏充),即使是未提出具體數字的小林鷹之與高市早苗,也將增加可支配收入作為核心政見,計畫透過修改所得稅法來實現。
除此之外,包括提出各種稅制改革或減稅措施,甚至不排除思考與討論野提出的「調降10%消費稅」議題,都成為自民總裁候選人爭取選民認同的方向。不過減稅與擴大支出的承諾,導致日本政府公債殖利率近期創下歷史新高,以至於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的經濟學家斯特凡·安格里克(Stefan Angrick)認為:「無論誰勝出,結果都大致相同:政府將放鬆財政煞車,緩解家庭的生活成本壓力。」
然而,在這場喧囂的政治許諾背後,一個更深刻、更無法迴避的經濟現實,正在快速重塑日本社會的根基。
經濟學家打臉「搶飯碗」論:外國人才是日本財政的救星?
當政治人物還在為如何從日本國民口袋裡「少拿一點」而辯論時,經濟數據早已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沒有「外人」的口袋,日本經濟可能會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根據日本移民服務局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居住在日本的外國國民人數攀升至3,956,619人,創下歷史新高,僅半年就增加了超過18.7萬人——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停留少於三個月的短期訪客。
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新日本人」不再只是集中在東京、大阪等大都會。《日經》指出,從2014年到2024年的十年間,在宮崎、熊本、和歌山、青森等七個縣,外國勞動者的人數增加了超過四倍。以宮崎縣為例,2014年每294名勞動者中只有1位是外國人,到了2024年,這個比例變成了驚人的1比63。
三菱UFJ研究與諮詢公司的首席研究員加藤誠直言:「我們看到一個規律,日本本地人越是流失的地區,技能實習生和特定技能勞工就越多。外國人的存在,在大城市以外的地方變得越來越明顯。」在日本的住宿和餐飲服務業,每15名員工就有1位是外國人;製造業則是每17人中有1位;建築業的外國勞工十年內暴增了九倍;醫療與福利服務業(包含安養院照護人員)激增了八倍;就連漁業也成長了六倍。移工的身影如今已是日本經濟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他們支撐著因高齡化與少子化而瀕臨崩潰的產業。
日本社會對於引進外國勞工,一直存在著「搶飯碗」、「影響社會秩序」的憂慮。然而,由《日經》與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在2024年共同發起,針對近50位頂尖經濟學家組成的「經濟學家小組」所做的調查,卻得出了顛覆性的結論。高達76%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增加外國居民將提高一般日本國民的生活水準。東京大學勞動經濟學副教授田中麻理指出:「外國勞工的增加,將有助於緩解商品和服務的短缺,以及物價的上漲。」
對於「搶飯碗」的擔憂,一橋大學比較經濟史教授森口千晶引用實證研究表示,外國與日本勞工主要形成互補關係,並未對日本勞工的薪資或失業率產生負面影響。最令人意外的是,針對外國人可能增加福利負擔的疑慮,竟有66%的經濟學家認為,增加外國居民將改善日本的財政平衡。理由很簡單:他們很年輕。根據法務省2024年底的統計,20多歲和30多歲的年輕人佔了所有外國居民的55.9%。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貿易教授笠原博幸分析:「接納更多外國人將提高青壯年勞動力的比例,從而帶來更高的稅收和社會保險貢獻。」一橋大學公共財政學教授佐藤基宏補充說:「許多外國居民屬於勞動世代,他們在稅收和保險費上的貢獻,遠多於他們所獲得的福利。」
「歡迎光臨,但別在我家後院」:東京的融合陣痛
當鏡頭轉向世界最大的都會區——東京。在這裡,外國人不僅是勞動力,更已成為人口結構的核心驅動引擎。根據總務省的人口調查,截至2025年1月,東京年增的9萬多人口中,竟有81%是外國人。若是在新宿區和豐島區,這個趨勢更加驚人:2024年,20至24歲的年輕人中,外國人佔比分別高達37%和38%。走在這些區域的街頭,你聽到的語言、看到的臉孔,都在宣告一個多元文化時代的來臨。
然而急遽的人口結構轉變,正引發劇烈的社會摩擦。
2025年9月,東京的都廳連續多日聚集了抗議人群。他們高舉「反對移民」的標語,高呼口號,要求撤回東京都政府與埃及商業團體在8月達成的一項協議。該協議旨在協助埃及勞工在日本找到工作,以應對日益惡化的勞動力短缺。但這個單純的勞務合作計畫,卻在社群媒體上被謠言和過度反應所扭曲,點燃了排外情緒的火焰。
這股暗流也滲入了政治領域。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高舉「日本人優先」口號的新興保守政「參政」獲得了顯著的斬獲。移民政策,也因此成為自民魁選舉中一個無法迴避的核心議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甚至在9月25日,因為不實訊息的傳播,撤回了一個旨在促進與非洲交流的計畫。東京都政府官員憂心忡忡地表示,他們收到的基於不實訊息的投訴越來越多,「這可能使推行有關外國人的政策變得更加困難」。
在江戶川區,這個矛盾被具體而微地呈現出來。近年來,該區的尼泊爾居民急遽增加,截至2025年7月已達58,185人,是三年前的2.2倍,超越越南裔成為僅次於中國和韓國的第三大外國族群。2021年開辦的尼泊爾學校「喜馬拉雅國際學院」,在今年4、5月開學季收到了大量投訴,例如學生們上學途中佔滿了整條馬路。文化與生活習慣的差異,成了社區摩擦的導火線。
但融合的努力也同時在發生。9月17日,區公所為該校學生舉辦了關於交通規則和禮儀的研討會。學校也迅速反應,為學生和家長開設了關於日本生活禮儀的課程。9月20日,校長卡盧·梅塔(Kalu Mehta)帶領約30名師生,在附近的小岩車站周邊撿拾垃圾。他感同身受地說:「如果在我尼泊爾的家附近突然湧入大量外國人,我也會擔心。我參加這個活動,是為了與當地居民溝通。」
江戶川區對此並不陌生,因為從2000年左右,該區南部就有大量印度居民移入,如今印度社群已成功融入當地,甚至有印度移民在小型季節性祭典中擔任籌備委員。江戶川區區長齊藤猛預測,到2100年,該區每五位居民中就有一位是外國人。他務實地說:「外國勞工在護理和建築等領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並非給予外國人特殊待遇,但確保他們能獲得與日本人同等水準的政府服務,是政府的使命。」
雙軌並行:菁英吸引戰與底層管理術
面對這股不可逆轉的浪潮,東京都政府正採取一種雙軌並行的策略:一手向全球頂尖人才張開雙臂,另一手則試圖更有效地管理龐大的藍領移工社群。為了實現其「全球第一城市」的長期目標,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正積極推動一項野心勃勃的計畫。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高技能外國專業人士的數量從2024年的水準翻倍至5萬人。
為此,東京都政府最早將於11月推出針對國際學校的全面支持計畫。從協助尋找校地、媒合土地與建築所有者,到協助制定商業計畫、引入金融機構與投資者,東京都政府將提供一站式服務,以改善教育環境,吸引更多有家庭的海外菁英遷入。此外,一個英語諮詢中心也將在9月成立,提供從陪同就醫到協助開設銀行帳戶等全方位的日常生活支持。
小池百合子7月在美國華府的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說時強調:「我們將消除語言障礙,透過支持高階外國人才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減少他們移民和投資的障礙。」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在調整其勞工引進制度。備受爭議的「技能實習生」計畫將於2027年被新的「育成就勞」計畫取代,旨在鼓勵勞工獲得更高級的技能,並有機會過渡到允許攜帶家屬、可無限次續簽的「特定技能勞工2號」身份。截至2025年6月,持有這種高級簽證的人數已飆升270%,達到3,073人;不過法務大臣鈴木馨祐在這個月的記者會上宣布,根據5月推出的「零非法外國居民計畫」,6月至8月期間,共有119人被驅逐出境,是2024年同期的兩倍。
一手吸引、一手管理;一手開放、一手收緊。日本政府正小心翼翼地走在鋼索上,試圖在經濟需求、社會穩定與國家認同之間尋找平衡點。自民的「中年覺醒」究竟是一時的選舉策略,還是真正意識到國家發展必須建立在勞動世代福祉之上的結構性轉變?對「新日本人」的依賴,又將如何改變這個國家的文化肌理與自我認同?「誰是日本人」這個問題的答案,將不僅決定日本的經濟未來,更將定義它的靈魂。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美軍PrSM飛彈「瘋狂量產」!洛馬年產400枚 海馬士變身戰略武器
在美國陸軍新一代「精準打擊飛彈」(PrSM)上週宣布完成最終作戰測評後,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隨即證實,該計畫已獲批准進入「全速量產」階段,計畫將產能一舉提升至年產400枚的驚人水平。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9日報導,此舉將讓美軍現役的「海馬士」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一站式服務堅持只領10萬元 陳金德:看見災民的正直與可愛
行政院7日在花蓮光復中華電信門市,啟動災後慰助金發放作業及一站式服務平台,有災民家園遭重創,卻堅持僅領10萬元政院賑災慰助金,強調「家裡淹的不嚴重,要給更需要的人」,讓率領8部會投入現場服務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相當感動,強調「看見災民的正直與可愛!」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問家世還要「看上班表現」!龜毛房東逼瘋房仲 網傻眼:簡直羞辱人
「我覺得他好可憐」,一名房仲近日分享她遇到「龜毛房東」的經驗,不僅要求自己要到租客上班處「查看他上班有無融入團隊」,與租客面談內容中種種身家調查,以及極度不合理要求更是讓她捏了把冷汗,不禁同情起租客,貼文曝光引起熱議。
鏡報 ・ 12 小時前
傳大陸殲16仿阿湯哥倒飛驅離F-22 張延廷:桶滾攔截
大陸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CCTV-13的軍事專題節目「必勝」,近日播出大陸西部戰區某空軍部隊戰機,在東部沿海進駐訓練期間內,曾與外國戰機發生空中對峙,並且還有一段戲劇化的「倒飛警告」。空軍退役中將張延廷研判,殲16型戰機是進行桶滾攔截,倒飛階段只是短暫時間,代表殲16型距離很近,已經目視美軍F-22型戰機。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無聲死亡警告?陸淑美女兒「競選照被腰斬」剩頭…警方鎖定對象
逼近2026大選,地方飄出煙硝味!高雄八連霸國民議員陸淑美日前引退,宣布「美力接棒」由女兒黃韻涵出征下一屆議員,岡山、燕巢等地高掛競選看板,無不卯足全力。今(12)日上午7時,卻傳出位於岡山的兩面帆布遭人用利器割破、暴力扯下,半身照只剩頭,警告意味濃厚。對此,警方表示,已鎖定特定對象查緝中。黃韻涵則說,不會去多想,交由警方偵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帶刺紅玫瑰!高市早苗揭狂野戀愛史、偏愛年下弟弟 現獨自照顧癱夫
日本自民本月4日舉行總裁選舉,原本呼聲最高的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雖然出身百年政治世家,握有雄厚資源與人脈,卻意外落選,由前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出線,成為自民首位女總裁,高市在政治光譜上,屬於右翼保守派,但她年輕時可不是傳統印象中的「乖女孩」,不僅曾擔任樂團鼓手,愛情生活也相當精彩,本文整理《產經新聞》、《日刊現代》、《日刊體育》、《Smart Flash》、《Daily新潮》、「News Post Seven」、「AERA DIGITAL」、富士新聞網等日媒報導,回顧她過去的私人生活。
太報 ・ 1 天前
以哈戰爭/加薩和平峰會明埃及舉行 哈瑪斯不出席
以哈戰爭剛滿2年,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斡旋的第一階段和平協議,目前正在進行中。而由埃及擔任地主國的「加薩和平峰會」,明(13)日將在紅海度假聖地舉行,包括川普、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在內的20多國領袖都會出席。目前在美軍監督下,以軍已經把部隊撤到協議劃定的界線,而同一天,哈瑪斯也可望將開始釋放2年前挾持的以色列人質。
公視新聞網 ・ 11 小時前
超暖回憶殺!《爸爸去哪兒》楊陽洋飛大馬拜訪Joe 11年後玩伴同框超有愛
曾一同參與《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楊陽洋與Joe,相隔11年再度同框。這次楊陽洋特地飛到馬來西亞與老友相聚,畫面曝光後立刻勾起網友滿滿回憶,留言直呼:「我的童年完整了!」
姊妹淘 ・ 11 小時前老車、新砲CP值高 萊茵金屬為烏軍生產「天空突擊兵」反無人機砲車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軍隊運用低成本無人機群發動對敵大規模攻勢已非新鮮事,在彼端的防禦面,如何在有限成本下發展反無人機手段也成為顯學。為此,德國國防大廠萊茵金屬日前宣布,他們將為烏軍生產一批數量不明的「天空突擊兵」反無人機砲車,用舊有的豹1戰車底盤結合高速機砲,滿足機動打擊、有效反制的作戰目標。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泰籍黃可欣雙料入圍金鐘「不敢相信」 苦練中文曝異鄉追夢心路
泰籍女星黃可欣以《樹冠羞避》雙料入圍金鐘60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最具潛力新人獎,她開心說:「不敢相信!真的是我嗎?因為對我來說,在泰國要接到戲劇已經不容易了,更何況是在台灣,非常難得可貴。剛開始知道可以有機會演出這部戲就超級開心了,能入圍這件事情已經超乎我的想像。」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懸賞86萬尋恩人?陸網紅虛構劇情擺拍慘遭行拘、罰款
大陸公安部網安局近日偵破一起網路造假案件,兩名網紅為衝高流量,虛構「懸賞20萬尋找救命恩人」的劇情,拍攝系列短片引發網路熱議,最終遭到行政拘留處分。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遊客停車爭看「白色巨龍」危險 農水署設「樟湖黃頭鷺觀景平台」
雲林縣古坑鄉樟湖村每年9、10月都能看見黃頭鷺往南遷徙的奇景,常有大批遊客將車輛停在縣道149線22K兩旁,恐有安全疑慮。農業部農村水保署南投分署預計投入千萬元經費,新建長50公尺觀景平台,預計本月底工程發包動工。樟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啟顯表示,樟湖村每年9、10月皆可見黃頭鷺從樟湖山區飛越時,鳥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傳阿湯哥策畫「不可能的婚禮」!想飛出地球結婚 外媒曝超狂細節
知情人士指出,雖然湯姆與安娜尚未正式訂婚,但克魯斯已經構思起一場「超越想像」的婚禮。他長年對太空探索著迷,甚至希望能成為首對在外太空結婚的夫妻。另一個構想則是「高空誓言」,2人於跳傘時在半空中互許終身,力求讓儀式與眾不同、令人難忘。據了解,現年63歲的湯姆克...
CTWANT ・ 2 小時前
佐佐木朗希霸氣抱胸成迷因!網友神P圖化身動漫人物超逗趣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道奇費城人國聯分區系列賽G2,轉播單位捕捉到「令和怪物」佐佐木朗希披著外套霸氣抱胸凝視場上戰況,這一幕被網友「神P圖」,將朗希變身成動漫人物,逗趣模樣引發熱議。
FTV Sports ・ 1 天前
張宇深夜離家出走 老公不以為意「叫外送爽吃」火上加油
張宇坦言,成為母親之後壓力倍增,生活節奏緊湊,難以放鬆。她表示,偶爾會到住家附近的酒吧小酌,讓自己短暫逃離育兒與家庭責任。「很多時候都在陪孩子寫功課、學才藝,事情一件接一件,久了真的會覺得身心疲憊。」她如此形容日常的壓力。節目中,她回憶起某次夜晚照顧完孩...
CTWANT ・ 1 天前
胡瓜與民視酬勞談不攏 余天勸「應降一點」
66歲胡瓜主持民視《綜藝大集合》近25年,據周刊10日報導,電視台因無力負擔胡瓜1集25萬、每月百萬元的酬勞,希望他能降價主持,讓胡瓜憤而向電視台寄出存證信函,提前預告不續約。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黃尚禾四度偕妻李千娜現身顏正國靈堂 陪伴媒人走最後一程
「好小子」顏正國7日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他位於板橋的靈堂昨起開放親友弔唁,黃尚禾和李千娜夫妻更從靈堂尚未正式對外開放就到場,兩人今(11)日第4度一同現身,牽著手禮貌地對在場媒體暖心表示:「你們辛苦了!」兩人因一同演出顏正國執導的《少年吔》擦出愛火,他可說是夫妻倆媒人。目前暫時放下工作,專心陪伴
自由時報 ・ 1 天前
3連缺席活動、推代言!米倉涼子爆涉毒 家中發現違法藥物、器具
根據《週刊文春》報導,記者在今年6月初就收到相關情報。8月20日,調日本毒品取締部門突襲搜查了米倉涼子位於東京的公寓,發現許多違反《毒品取締法》的藥物及使用器具。在家中被突襲的2天後,米倉涼子就飛往歐洲度假,在倫敦等地旅行了約2週時間。米倉涼子於9月6日回到日本...
CTWANT ・ 1 天前
台積電法說會聚焦AI展望 統一推主動式ETF 美股財報季揭幕在即 通膨數據牽動聯準會決策|投資早知道
本周【投資早知道】聚焦在台積電法說會聚焦AI展望,外資目標價衝破1800元;統一推主動式ETF,00988A聚焦全球創新六大商機;以及美股財報季揭幕在即,通膨數據牽動聯準會決策。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