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溢流淹沒農田 農業部:重劃是復育最好方式
馬太鞍溪堰塞湖淹沒光復、鳳林約800公頃農田,如何再生復育,持續受到關注。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天(12日)表示,由於土砂淹蓋的厚度,從幾10公分、甚至達到5、6公尺,處理有相當難度,清除600萬噸土砂至少耗時3年。因此,農田重劃是目前評估最好、最長久的方式。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說:『(原音)曾經有人提到說要把它全部移除,但是全部移除是最大的工程,因為600萬噸的這些土砂你必須要有暫置點;清除時間也非常非常的長,可能3年是一個起碼的一個估計。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原地籍重劃,那原地籍重劃相對的可以移除部分的土砂,可是原地籍重劃的時候也會考慮到有一些在田裡面已經有一些住宅的時候,我們要怎麼處理,這個是我們也必須考量的。那最好和最長久的方法就是做農田的重劃。』
陳駿季也指出,對於外界關心的重金屬含量,經過土壤專家現勘,經檢測30個樣本點並進行剖面分析,發現真正影響的部分,只有表層厚度3至5公分左右,下面土層都是粗砂為主,跟現有農田土壤性質接近;對土壤、作物生長、後續栽種食用,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都符合標準。(編輯:宋皖媛)
其他人也在看

馬太鞍溪淹沒農田 陳駿季視察災區促農改場、土壤專家研擬復育方案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光復鄉等農田災區大面積受損,灌溉系統也受到嚴重堵塞,農業部長陳駿季今(10/11)前往視察,針對農田流失議題,他指示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及土壤專家學者共同勘查,研擬災後農田再生復育可能方案。
太報 ・ 1 天前花蓮洪災泥流淹沒800公頃農田 土砂全清農業部估至少要3年
花蓮洪災泥流淹沒800公頃農田,農業部評估600萬噸土砂全部清除,至少需要3年以上,今天提出再生復育計畫,雖研議3大方案,但努力朝土地重劃再生目標邁進,將與農民充分討論、共同決定,以「對農民最有利、對農業經營最永續」為原則。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土砂沖進農田,大片良田被掩埋、灌溉系統受阻。農業部長陳駿季今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 陳駿季勘查指示研擬復育方案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1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災區農田大面積受損、農田灌溉系統也受到嚴重堵塞,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前往視察,並指示改良場邀集專家學者共同勘查、研擬災後農田再生復育方案。
中央社 ・ 1 天前立院13日堰塞湖監測專案報告 農業部:多元管道監控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12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明天安排內政部等部會專題報告堰塞湖監測及災後復原重建。農業部指出,會持續以多元管道,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依據警戒機制及時發布災害預警。
中央社 ・ 5 小時前
花蓮良田全毀!800公頃農地淤泥淹沒 農業部曝3大復育方案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下游地區良田損失慘重,光復、鳳林等鄉鎮近800公頃農地遭大量土砂淹沒。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表示,農田土壤經相關檢測後都符合標準,沒有任何問題,至於後續處理初步研擬3種方式,其中以土地重畫再生最有效率,不過還會再跟專家學者、農友討論決定復育方向。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人家救災他玩樂1/無懼颱風襲台生態營志工出遊挨轟 參與者怒:把花蓮災民放哪裡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下午14時50分發生溢流,第一時間造成十四死、數十人受傷與百餘人失聯,有讀者向本刊爆料,在堰塞湖發生溢流重大事故後,農業部所屬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仍在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襲台期間,舉辦生態營活動,與會人員曾建議改期並投入救災行列,但主辦單位仍執意照常舉辦,被批麻木不仁,無法苦民所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馬太鞍溪農損近800公頃!農業部揭災後重建三方案:已鑿2口井緊急供灌
[Newtalk新聞] 農業部表示,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決口,導致光復及鳳林地區大面積農田受損、灌溉中斷。部長陳駿季今(12)日與農田水利署副署長林國華出席行政院前進協調所記者會,針對農田復原方向及土壤檢測結果進行說明,強調將以「對農民最有利、對農業最永續」為原則,與專家及農民共同擬定重建方案。 林國華說明,針對專家建議,農業部初步擬定了三個復育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將全部土沙清運,他坦言這方案執行上最為困難,可能需要花上3年的時間才能夠恢復。第二個部分是部分移除土沙,做原地籍重建的方式,但考量到有些農田有獨立屋,若部分移除土沙,可能會形成窪地,這部分需要另外再處理。林國華主張,第三個部分可能是最有效益的方式,就是用農地重劃的方式,讓重劃區的每一塊田都有農路、水路,使耕作更便利。林國華強調,以上三個方向後續如何決策,仍需與專家學者和地方農民做充分溝通,才能找出最適合的做法。 陳駿季補充說明,關於農田這次淹沒,農業部其實在發現災害的第二天(9/24)就啟動相關的航照和地籍圖套疊,精準定位因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所造成的土壤淹沒範圍。陳駿季部長指出,根據定位,後續分兩層次處理。第
新頭殼 ・ 8 小時前
花蓮洪災淹沒光復、鳳林800公頃農田 估清土砂至少需3年
花蓮洪災泥流淹沒光復、鳳林約800公頃農田,農業部評估,清除600萬噸土砂至少耗時3年;對於外界關心的重金屬含量,發現真正影響的部分,只有表層厚度3至5公分左右。今天提出再生復育計畫,最有效率為土地重劃方式,但待相關專家與地方農民共商研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8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僅剩155萬噸 水位大幅下修至1.7%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經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重新安裝水位計進行測量,最新數據顯示蓄水量僅剩155萬噸,較先前航拍推估的500多萬噸大幅下修,僅為潰堤前滿水位9100萬噸的1.7%。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帶刺紅玫瑰!高市早苗揭狂野戀愛史、偏愛年下弟弟 現獨自照顧癱夫
日本自民本月4日舉行總裁選舉,原本呼聲最高的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雖然出身百年政治世家,握有雄厚資源與人脈,卻意外落選,由前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出線,成為自民首位女總裁,高市在政治光譜上,屬於右翼保守派,但她年輕時可不是傳統印象中的「乖女孩」,不僅曾擔任樂團鼓手,愛情生活也相當精彩,本文整理《產經新聞》、《日刊現代》、《日刊體育》、《Smart Flash》、《Daily新潮》、「News Post Seven」、「AERA DIGITAL」、富士新聞網等日媒報導,回顧她過去的私人生活。
太報 ・ 1 天前宛如打通血路! 彭啓明透露花蓮光復清溝突破18公里
花蓮縣光復鄉被堰塞湖潰流泥沙淹沒,復原進度持續向前,雖然家戶大致已清淤,但當地30公里長的水溝堵塞嚴重,歷經多日工作人員及「鏟子超人」等志工協助,環境部長彭啓明今(12日)在臉書透露,昨日進度已突破18公里,最難最壅塞一段已開始流動,形容「打通血路」,只要水開始流,速度就會越來越快。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雙十連假深夜划竹筏遊玩變意外!16歲少女落海失蹤
1名18歲陳姓男子與2名16歲女高中生,昨晚邀約去花蓮豐濱鄉秀姑巒溪海邊談心,男子提議帶女孩子去划竹筏竟發生意外,16歲李姓少女疑因風浪掀翻竹筏落海,雖海巡人員徹夜搜救到白天,卻仍不知所蹤,家屬焦急不已!初步了解,落海失蹤的16李姓少女是花蓮市區的高中學生,雙十連假返回豐濱鄉靜浦村,與16歲陳姓女同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批馬太鞍事件經濟部怠職釀人禍 花蓮國民團籲徹查並國賠災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花蓮報導 花蓮光復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潰壩,造成嚴重死傷與大規模淹水,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157人受傷、逾8600人被迫撤離。對此,花蓮縣議會國民團今(12)日強烈譴責經濟部及水利署嚴重失職,痛批事件已成為花蓮史上最慘痛的天災人禍。團表示,這不只是天災,而是經濟部河川治理失靈、堤防管理荒廢所造成的人禍,呼...
匯流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高雄壽山獼猴驚傳「獵殺鴿子」 專家揭真相:動物行為的一環
根據新竹市立動物園的說明,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而且「唯一」的靈長類野生動物。台灣的山區,從平地到海拔3300公尺的高山,都可發現牠們的蹤跡。台灣獼猴屬於日行性群居動物,屬於同一個猴群的獼猴,彼此之間常用理毛的行為來表達彼此的友善。當面臨敵人威脅時,獼猴會猛力...
CTWANT ・ 10 小時前
堰塞湖溢流辦營隊惹議 農保署:不影響救災人力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後復原持續進行,現在卻有民眾爆料,傳出農保署花蓮分署志工隊在22日樺加沙颱風來襲前,居然還在桃園飯店舉辦生態營活動。民眾質疑防災時刻卻高歌聚會,行程還包含主管同行,引發外界爭議,農保署則回應活動早在1個月前就已安排,並未影響防災人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墨西哥暴雨成災 河流氾濫山體滑動 釀至少37死
墨西哥近日豪雨成災,官方11日表示,全國32個州中有31個出現強降雨,河流氾濫淹沒村莊,引發山體滑動,道路與橋梁倒塌,至少37人死亡。氣象專家表示,自10日以來的嚴重降雨是由於季節變換,加上暖溼氣流自墨西哥灣上升至山區形成雲層所致。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2 小時前
追平大谷翔平、松井秀喜紀錄!鈴木誠也砲轟釀酒人助小熊扳平比數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芝加哥小熊和密爾瓦基釀酒人在台灣時間12日上演驟死戰,贏球隊伍晉級、輸球的就得打包行李淘汰回家!在這場關鍵戰役,日籍強打鈴木誠也在2局首打席開轟,一棒追平落後比數,本季季後賽第3支全壘打出爐,也追平松井秀喜和大谷翔平的季後賽最多全壘打紀錄。
FTV Sports ・ 13 小時前
佐佐木朗希霸氣抱胸成迷因!網友神P圖化身動漫人物超逗趣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道奇費城人國聯分區系列賽G2,轉播單位捕捉到「令和怪物」佐佐木朗希披著外套霸氣抱胸凝視場上戰況,這一幕被網友「神P圖」,將朗希變身成動漫人物,逗趣模樣引發熱議。
FTV Sports ・ 1 天前

張宇深夜離家出走 老公不以為意「叫外送爽吃」火上加油
張宇坦言,成為母親之後壓力倍增,生活節奏緊湊,難以放鬆。她表示,偶爾會到住家附近的酒吧小酌,讓自己短暫逃離育兒與家庭責任。「很多時候都在陪孩子寫功課、學才藝,事情一件接一件,久了真的會覺得身心疲憊。」她如此形容日常的壓力。節目中,她回憶起某次夜晚照顧完孩...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