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持續發燒 聯合國氣象組織:二氧化碳濃度去年創史上新高
聯合國氣象組織(WMO)15日在最新公報指出,二氧化碳濃度去年出現有紀錄以來最大年度增幅,且濃度亦攀升至人類文明史上從未見過的程度,顯示溫室氣體正「超級加速」地球的氣候變遷,導致更多極端天氣現象。
美聯社報導,在聯合國年度氣候大會登場前夕,WMO在15日發布的最新《溫室氣體公報》中指出,年度研究顯示,自1960年代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濃度的成長速率已增加6倍,目前的濃度是至少80萬年來最高。
報告指出,燃燒煤炭、石油與天然氣所產生的排放,加上野火頻繁發生,助長「惡性氣候循環」。人類與工業活動持續排放具熱效應的氣體,然而同時,海洋與森林吸收這些氣體的能力卻不斷減弱。
WMO表示,2023年至2024年間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幅,是自1957年開始測量以來任何單一年度的最高紀錄。二氧化碳濃度的年增幅,已從2011至2020年間的年均百萬分之2.4(即2.4 ppm),加快至2023至2024年間的3.5 ppm。
WMO副秘書長巴瑞特(Ko Barrett)在聲明中說:「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所滯留的熱量,正加速推動全球氣候變遷,並導致更多極端天氣事件。因此,減少排放不僅對氣候至關重要,也關乎經濟安全與社會福祉。」
WMO表示,2024年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正使地球邁向長期溫度持續上升的軌道。報告並指出,另一類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甲烷與一氧化二氮,兩者濃度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非政府組織「氣候分析」(Climate Analytics)執行長海爾(Bill Hare)形容這項新數據「令人震驚且憂心」。
他指出,即使去年化石燃料排放「相對持平」,報告仍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正加速上升,「這顯示全球氣溫創歷史新高,以及焚燒森林與海洋升溫,這些現象正在形成一種正回饋效應」。
海爾警告:「毫無疑問,這是個明確的警訊。全球正朝向一個極端危險的狀態發展,而其背後的推力,正是化石燃料開發在全球的持續擴張。我開始覺得,我們正目睹一場緩慢展開的氣候災難。」
WMO呼籲各國決策者採取更多行動,以減少排放。
儘管一些政府仍在推動燃燒更多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等碳氫化合物,但一些企業與地方政府已積極投入對抗全球暖化的行列。
海爾指出,「只有極少數國家」所提出的新氣候承諾,能夠接近解決當前氣候危機的嚴峻程度。
這份報告勢必再度引發外界對全球能否達成2015年《巴黎協定》目標的質疑。該協定旨在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制於工業化前水準的攝氏1.5度以內。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斯帝爾(Simon Stiell)先前已警告,地球目前的升溫趨勢正朝向攝氏3度發展。
不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公布的全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的二氧化碳濃度仍以歷來最快速度之一上升中,但未達2023至2024年間的峰值。
NOAA位於夏威夷的長期監測站數據亦顯示,截至今年8月,地球二氧化碳濃度仍在上升,但增速不如2023至2024年。
更多太報報導
喜馬拉雅炸山事件餘波盪漾 蔡國強工作室立案查處、始祖鳥賠償修復、地方幹部遭究責
錯事重演 哈瑪斯交還第2批4具遺體、有1具不在人質名單中
WSJ:習近平認定川普總會認慫 在貿易戰打強硬牌
其他人也在看

杜達美率洛杉磯愛樂訪台 逾250人上演馬勒「復活」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5日電)指揮家杜達美10月底將率洛杉磯愛樂來台演出,這是他上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前最後一次帶洛杉磯愛樂訪台,重量級曲目包括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超過250人將一起在舞台「復活」。
中央社 ・ 1 天前
銅價反彈 交易商看好挑戰每噸1.2萬美元
在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釋放本月將再次降息的訊號後,大宗商品市場受到鼓舞,銅價隨之反彈,漲幅一度高達 1.1%。參加業內規模最大的年度會議的交易員們表示,每噸 12000 美元的銅價已經不遠。
鉅亨網 ・ 1 天前


「蜂女孩」1.2萬包龍眼蜜送災區 潘孟安:看見希望的光
花蓮光復災情復原中,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今天分享屏東滿州「蜂女孩」的故事,為了讓在前線揮汗的救災英雄能「甜一下、撐下去」,她們募集製作出1.2萬包小包裝龍眼蜜,送往光復鄉各地的收容站與救護站。他說,正因為有這麼多平凡卻偉大的「台灣超人」,讓我們在災難之中,看見希望與溫暖的光。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無人機巡航 精準打擊登革熱
台南沿海災區,先前因為風災受創嚴重,又接連強降雨,擔心破屋漏水造成容器積水,成了登革熱的隱憂,台南市政府衛生局結合消防局無人機隊,每天出動空拍人員,進行高空巡查,透過空拍機,巡視災區屋頂積水處,發...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廉政會處理助理費案尚無結論 林岱樺:盼高雄市長初選公平
民進廉政會今晚處理參選高雄市長初選的立委林岱樺捲入助理費詐領案;廉政會主委邱駿彥會後表示,林岱樺案涉及案情甚廣,還有一些需要查證 ,檢察官針對政治獻金案也還在偵查中,不曉得什麼時候會有新事證,討論結果,今天還是不能做出結論;林岱樺受訪表示發表三點聲明,強調期盼能有一場公平之2026年高雄市長內初選。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聯合國:2024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幅創新高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今天(15日)表示,2024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增加量創下有記錄以來最高,呼籲各國採取緊急行動減少排放。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24年三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再度上升,其中二氧化碳達到424 ppm,較2023年增加3.5 ppm,年增幅創下1957年開始觀測以來的最大紀錄。 除此之外,大氣中甲烷的濃度為1942 ppb,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則是338 ppb,都寫下新高。 上述三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對暖化的影響最為關鍵。 世界氣象組織擔憂,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意味著土地與海洋吸收這些氣體的能力正在減弱。這將導致更多熱能被氣體鎖住、使地球變得更溫暖並引發極端氣候。 2024年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巴瑞特(Ko Barrett)表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不僅對氣候至關重要,對提高我們的經濟安全和公眾福祉而言也同樣必要。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台北科技業最愛 內湖商廠辦交易年增逾4成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輝達(NVIDIA)總部懸而未決,不過台灣分公司11月將搬到南港「潤泰玉成辦公大樓」,內湖和南港是目前科技產業主要集中的兩大區塊,根據最新實價登錄,內湖區「威尼斯國際商務大樓」7...
自立晚報 ・ 1 天前
用聲音啟航《南投魚港》上線 聽見山城青年的浪潮故事
沒有海的地方,為什麼會有漁港?由南投縣政府青年發展所策劃推出的全新Podcast節目《南投魚港》,今(15)日上線。節目名稱以這句充滿想像的提問為靈感,從反差式命題,象徵一群返鄉青年在群山環繞的南投,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彰化縣舉行第2屆公共工程優質獎頒獎典禮表揚優質建設團隊
彰化縣政府為提升公共工程施工品質、促進廠商良性競爭,特別盛大舉行第2屆「彰化縣政府公共工程優質獎」頒獎典禮,從土木、水利、建築及文化資產等4大類建設工程中,評選出3件特優、7件優等與9件佳作,並公開頒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陳明珠錄外景與山林共呼吸 連3年入圍金鐘主持獎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台北15日電)主持人陳明珠以節目「客家采風-山上優雅」連3年入圍金鐘「自然科學及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她說早已和山林共呼吸,而山林給她最深的啟發,就是「順勢而為、謙卑而行」。
中央社 ・ 1 天前
迎萬聖節!速食業者「萬聖黑金趴」強勢登場
[NOWnews今日新聞]黑潮來襲,萬聖節氣息席捲全台!德克士以《不給糖就搗蛋・萬聖黑金趴》為主題,推出期間限定新品,全面迎戰萬聖節商機。今年以「黑金、黑潮」為概念核心,將經典美味換上神秘黑金新裝—鬆...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賴清德宣示打造台灣之盾 朱立倫質疑:要花多少錢先講清楚
針對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演說宣示打造「台灣之盾」(T-Dome),國民主席朱立倫今(15)日在國民中常會時質疑,台灣之盾與美國金穹、以色列鐵穹有何差別?美國金穹第一階段花費高達5.2兆元台幣,台灣之盾要花多少錢?總統府有責任提出整體戰略,再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朱強調,國民支持國防,但整體戰略上要清楚到底如何發展台灣之盾?朱立倫表示,這次國慶演說中,賴清德提到......
風傳媒 ・ 1 天前
日本自民與維新會啟動政策協商 聯合執政有譜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5日專電)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代表吉村洋文今天傍晚在國會會談,自民向維新會提出合作請求,兩決定從明天起以建立聯合政權為目標,啟動政策協商。吉村表示,如果達成共識,會在首相指名選舉中投票支持高市早苗。
中央社 ・ 1 天前
毛孩便便藏玄機!排便異常要小心 「這顏色」恐是胃出血
犬貓健康常藏在日常細節中,尤其是排便狀況,異常排便可能反映疾病或壓力,從便便就能看出健康訊號。新北市動保處提醒飼主,寵物犬的腸道健康與飲食、運動及居家環境息息相關,留意排便情況可及早發現腸道或潛在疾病,若發現嚴重腹瀉,應立即諮詢獸醫師,由專業人員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規畫治療計畫,維持毛寶貝健康。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拯救高教 免於邯鄲學步
近年來,部分大學的1學期由18週改為16週,主因是模仿部分美國等大學的每學期16週左右。但美國1年3學期制(semester),甚至4個季制(quarter)。當年首倡16週的台大認為可和國際接軌,讓外籍師生回國過聖誕節、本國學生出國交換和實習時銜接友校的學制。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杜絕校園濫訴 不具名不受理
今年928教師節,一項針對教師最想要的禮物調查,「杜絕濫訴」被列為教師們最期待的節日禮物,反映基層對校園濫訴亂象不滿已達高點。教育部長鄭英耀15日承諾,將調整「校事會議」運作方向,不具名濫訴案件將不予受理,預計年底前修正相關規定。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