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飲食別亂吃!先吃這食物就錯了 當心慢性病上身
地中海飲食再度蟬聯最佳飲食,也是醫學界推薦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絕佳飲食。主張多蔬果、魚類、海鮮、全穀雜糧,少紅肉、未加工的地中海飲食,各類食物進食順序怎麼吃才對?
地中海飲食先吃什麼?
如同餐盤圖中所標示的進食順序1→2→3→4,原則上建議每餐從蔬菜先吃,再吃豆魚蛋肉(蛋白質)類食物,接著吃全穀雜糧(非精製澱粉)類,最後再吃水果,而且吃的速度愈慢愈好。但實際的進食順序可以蔬菜和豆魚蛋肉類食物輪流吃,總之,不要空腹時先吃非精製澱粉或水果。
看更多:天天吃很多菜卻瘦不下?3大錯誤吃法 害你肥胖、高血糖、高血脂
至於應該先吃「蛋白質類」還是「蔬菜類」食物?答案是:都可以!無論是先吃蔬菜還是先吃肉類等蛋白質食物,其實最主要目的是要減少最後攝取醣類的分量,從而幫助維持血糖穩定。此外,目前研究認為,哪一口先吃並不會對胰島素產生顯著影響。
水果不能先吃
如果進食順序顛倒,也就是4(水果)→3(非精製澱粉)→2(蛋白質)→1(蔬菜),這樣的順序可能會導致血糖波動較大。進食順序的最大目的就是讓血糖保持穩定,而技巧就是「不甜的食物愈先吃,糖分愈高要愈後面吃」。
不過提醒大家,有些食物雖然吃起來不甜,如:果醋、檸檬汁,但是因為它們是由糖分較高的水果所製成,所以仍然建議在進食順序上要往後面放,然後總量也需要留心唷!
吃對順序 穩血糖、抗發炎
再次強調,為什麼要每餐要有正確的進食順序?因為若進食順序對了,可以保持血糖的平穩,也就能減少發炎反應。研究表明,血糖穩定能減少氧化壓力,並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的生成,特別是對於肥胖和糖尿病族群。
穩定的血糖濃度還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從而減少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發炎風險,許多慢性病就是由慢性發炎引起的。因此,我們除了嚴選放在餐盤中的食物種類以及分量以外,進食的順序若對了,也可以減緩我們的發炎問題。
當大家把餐盤布置好、準備開動前,不妨先思考一下要從哪一類食物開始吃喔!
看更多:美容飲別亂喝!這樣喝恐越喝越老 肌膚蠟黃、細紋冒出來
◎ 本文摘自/《吃出青春抗老力,健康儲值從餐桌開始!:三位營養專家的科學抗老新提案,器官導向×系統拆解×實作食譜,教你從餐桌累積健康資本,延續青春活力!》吳映蓉.翁德志.李芷薇 著
◎ 圖片來源/臉譜出版.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更多健康2.0報導
超多大型研究發現!喝對咖啡才能防糖尿病 加1招防血脂上升
流感季來了!中醫揭「千年不敗免疫學」:顧好3大臟腑,病毒進不來!
別再只煮蓮子銀耳湯!中醫博士推加2物更好 蓮子功效補氣益心、防失眠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女明星減肥必吃「地中海飲食法」!營養師揭「台灣版」菜單:炒地瓜葉、燕麥粥都上榜
劉博仁表示,地中海飲食的核心在於「多蔬果、多全穀、多好油脂、多魚類、少紅肉」,這些原則用台灣在地食材也能完全做到。他舉例,像地瓜葉、空心菜、花椰菜都是極佳蔬菜選擇;水果則有番茄、芭樂、奇異果,全都是台灣常見又便宜的營養食材。全穀方面,可以選擇糙米、燕麥或...
styletc ・ 3 天前
流感季必看!正妹營養師教你「對症補營養」 快恢復不拖病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流感季來臨,許多人都有「一人中標、全家遭殃」的慘痛經驗。正妹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提醒,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等症狀,其實是免疫系統在努力對抗病毒的訊號。除了多休息,最重要的是針對不同症狀補對營養,才能幫身體恢復體力、提升抵抗力。
壹蘋新聞網 ・ 4 小時前
用餐多「1飲品」能防糖尿病、脂肪肝!美女醫:還有助減肥
健康資訊普及,醋不僅是調味料,甚至被視為保健飲品。醫師邱筱宸表示,醋有益健康,主要來自於其中的醋酸。研究發現,醋酸具有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控制血糖、增加飽足感、減少脂肪肝的發生率。她建議,民眾可在餐中或餐後攝取少量稀釋醋(15到30c.c),有助於減緩澱粉引起的血糖上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周杰倫要幫「方順吉出周邊」 員工真信了⋯找上張立東:方大哥
張立東近日在節目中回憶起初入行時,周杰倫告訴他,「我有看你模仿方順吉,蠻好笑的,不然等一下來騙我設計部門員工」,沒想到真的演了起來,周杰倫告訴員工,「方順吉大哥要重新出道,他以前超紅,唱片賣贏過我,你幫他設計周邊商品,譬如順吉自然T-Shirt」,雖然從頭到尾張立東都沒有說話,不過還是造成的誤會。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第三波閃兵役人遭逮!修杰楷、陳柏霖態度曝光
娛樂中心/饒婉馨報導藝人「閃兵案」持續擴大偵辦中,繼先前兩次行動後,檢警今(21)日再度展開第三波搜索,將知名藝人陳柏霖與修杰楷拘提到案說明。據了解,兩人在面對警方上門時態度平靜,其中陳柏霖更私下向警方透露,自從王大陸案爆發後,他其實一直有「心理準備」,得知被拘提後反而感到釋然。
民視 ・ 10 小時前
78歲阿公騎車「逆襲花蓮」!90歲老翁帶鏟子搭火車 營養師授顧骨本三要訣
近日,花蓮災後重建的現場出現了兩位令人敬佩的長者,他們的行動感動了全台灣。來自彰化的78歲楊阿公,騎著自行車從家鄉一路抵達花蓮,投入清淤工作;而另一位90歲的老翁則帶著鏟子,準備搭火車前往災區支援。這
eNews ・ 10 小時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趙露思《許我耀眼》身材登熱搜!曝靠4招保持「名品級身材」,中醫解析:有些風險要注意
中國女星趙露思因主演《許我耀眼》再度爆紅,「名品級身材」成為話題焦點,讓不少網友驚呼「根本像換了一個人!」過去她曾分享瘦身秘訣,「早、午兩餐」搭配充足水分攝取為核心,並以7天固定食物攝取,同時搭配「經期減肥法」,生理期前後進行溫和拉伸與體態調整,引起許多粉絲關注甚至模仿。
姊妹淘 ・ 10 小時前
他吃蛋黃酥後急性胰臟炎!醫曝「1原因」害的 尤其這3種人最危險
一名50多歲男性,可能因食用過多中秋節禮盒的蛋黃酥,導致其三酸甘油脂濃度飆升至800 mg/dL,伴隨劇烈腹痛及嘔吐,經診斷為急性胰臟炎,須立即住院治療。 三酸甘油脂升高恐致命 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顏廷旭指出,三酸甘油脂的升高通常與飲食不當、肥胖及糖尿病等因素相關,危險性不容忽視。一旦濃度超過500 mg/dL時,罹患急性胰臟炎的風險便大幅增加,容易出現劇烈腹痛、噁心和嘔吐,嚴重者需立即住院治療;若未及時處理,急性胰臟炎甚至可能導致多器官衰竭,進而增加死亡風險。此外,長期未受控制的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還可能引發心臟病、中風及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常見3種治療藥物 目前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的常見藥物包括:纖維酸類藥物、菸鹼酸及Omega-3脂肪酸補充劑。顏廷旭醫師說明,常用的纖維酸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但偶爾會產生副作用如肌肉疼痛及影響肝功能;菸鹼酸能降低血脂,卻可能伴隨皮膚潮紅、胃部不適及血糖波動。若無法耐受上述健保藥物,則建議考慮Omega-3脂肪酸補充劑,也就是常見的魚油產品。顏廷旭醫師補充,臨床研究顯示,高濃度Omega-3脂肪
常春月刊 ・ 5 小時前
女子吃麝香葡萄竟「差點爆肝」 醫:果糖是兇手
脂肪肝已成為現代社會常見疾病,每三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症。由於缺乏明顯症狀,許多人往往忽視它的存在,但若長期不處理,可能進一步惡化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嚴重疾病。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七旬翁血糖值飆300,服中藥3月降到正常值!中醫師大推「1藥膳」有效降血糖:全家大小都能吃
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5名,更是國人洗腎的主因。糖尿病會引發眾多併發症,如心臟病、腦中風、慢性腎病變、糖尿病足、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嚴重的甚至危及性命,是近年來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許多人罹患糖尿病之後,不願長期服用西藥,但僅靠飲食控制又很難穩定控制血糖。其實研究證實許多中藥材具有降血糖的功效,不過因藥性屬性不同,仍須依體質辨證用藥,使用上尋求專業中醫師意見,避免適得其反。
幸福熟齡 ・ 11 小時前
57歲伊能靜胖5公斤靠這招減肥!醫加碼4招穩血糖、防胰島素阻抗
57歲女星伊能靜近日在社群上分享近況,坦言最近胖了5公斤,讓她非常震驚,希望能靠著12小時輕斷食減肥回到52公斤。醫師表示,大餐後利用輕斷食確實能幫助身體恢復代謝平衡,但斷食後的食物選擇也很重要,以免
健康2.0 ・ 13 小時前
減肥都失敗胖到102公斤 醫教5招50歲男45天狂瘦10公斤,血壓也變正常
50歲的李先生變胖以後,20年來試遍各種減重方法不但沒成功,中年後更是難減重,近年體重更達102.5公斤。日前因為到診所量血壓時,順便看了「減肥門診」,使用瘦瘦針等5種方法,一個半月就甩肉10公斤,血
健康2.0 ・ 13 小時前
她愛喝1常見湯品竟腦出血亡!專家示警多重風險:恐致癌養出癌症
不少人愛喝老火湯,美味之餘更是滋補養生,但原來喝老火湯要適可而止。中國一名47歲女子突然感到頭痛、脹痛劇烈難忍,並有多次嘔吐,到醫院求診,證實是腦出血中風,經搶救後不治。醫生指出,女子本身患有高血壓,
健康2.0 ・ 13 小時前
運動降膽固醇「早上vs晚上」哪時最好?專家解答 差別出乎意料
當你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膽固醇比預期高時,可能會感到緊張不安。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提醒,該是時候調整生活習慣,例如重新把運動排進日程,幫助降低數值。研究顯示,運動能幫助改善膽固醇,降低「壞的」LDL 膽固醇,並提升「好的」HDL 膽固醇。不過,如果想讓努力更有效,你或許會好奇:有沒有特定時間運動更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對此,eatingwell網站訪問了心臟科醫師、運動營養師與健身教練。 運動有最佳時間嗎? 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是否早晨、下午或晚上運動對降膽固醇最好。心臟科醫師 Aaron Feingold 表示,依個人狀況而定,但有研究顯示,早晨運動在膽固醇管理上可能略佔優勢。他解釋,人體的晝夜節律會影響脂肪代謝,膽固醇生成在夜晚達到高峰;早晨運動能打斷這個循環,並在白天提升 HDL 水準。例如,一項針對年長者的研究發現,早晨運動者的 LDL 膽固醇明顯低於下午運動者。另一項研究則指出,早晨運動與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中風風險有關,而膽固醇在這兩種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下午或晚間運動也有其優勢。運動營養師 Marie Spano 指出,研究顯示,晚間運動可能比早晨運動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因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吃太少」也會胖!營養師揭「10隱形肥胖陷阱」:吃太快、沒睡飽…1食物攝取不足也難瘦
明明沒吃很多,為什麼體重還是默默往上飆?小心啦~其實魔鬼都藏在日常小細節裡!有些壞習慣不知不覺就會讓你發胖,快來看看這 10 個隱形肥胖陷阱,你中了幾個!
幸福熟齡 ・ 7 小時前
高雄減重名醫又出事!女花24萬換失智、躁鬱 遭控過度醫療被停業4月
高雄博田醫院減重名醫宋姓醫師替一名BMI僅24、體重54公斤女子施作縮胃手術,術後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暴瘦至37公斤,還罹患韋尼克氏腦病變,恐致早發性失智。家屬控訴術後未獲積極追蹤,宋醫師僅稱「一切正常」;高市府衛生局調查認定宋涉過度醫療,處停業4個月。
太報 ・ 4 小時前
「1蔬菜」抗癌、解毒還能回春!乳癌女狂吃3個月後神奇好轉
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解毒功能。醫師劉博仁表示,一名乳癌患者經檢測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謝物偏高,長期會干擾內分泌與細胞代謝。劉博仁請患者每天多吃一些「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後,女子的檢測數據明顯改善,解毒與代謝功能大幅提升。女子也直呼,「精神變好了、皮膚也變亮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插管不氣切!80歲獨居阿姨做好善終準備 每天1杯蔬果汁手腳靈活
年過八旬的慧心阿姨,身手俐落、氣色紅潤,一點也看不出她已高齡80歲。4年前丈夫過世後,她開始獨居生活,不僅沒有被孤單擊倒,反而過得更加充實規律。靠著健康飲食與持續運動,她以實際行動證明,老年生活也能活
健康2.0 ・ 13 小時前
醫療寒冬要來了?醫師喊話未來5年不要生病
[NOWnews今日新聞]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近日在臉書上發文示警「未來五年,請不要生病!」,並提到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醫療崩壞,但疫情後,向下的速度來到新高,年輕醫護不再加入,使資深人員不堪負荷,資...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