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一天之內跌逾百美元 美銀:二大因素使金價短線進入盤整
國際金價收盤價在周四站上4325.35美元新高點,隨即在周五大跌2.12%、逾百美元,收4213美元。法人認為原因除了是美元與美債殖利率反彈,加上中美恢復互訪降低貿易衝突螺旋升溫,亦降低市場避險情緒之外,金價漲多拉回亦是主因。美國銀行最新的報告則認為,二大因素將使金價短線進入盤整。
繼法國興業銀行之後,美國銀行在最新報告中,也指出在預期投資需求將增加14%的推動之下,上調金價至每盎司5000美元,不過美國銀行也同時示警,在9月單月ETF(指數型股票基金)流入金額年增880%至歷史新高的140億美元,實體跟紙黃金的投資也近乎翻倍占全球股債市場比率超過5%之下,這二大過熱訊號,使美銀預期金價短線可能進入盤整。
但美銀仍看好金價長線走勢,主因在於美國的財政赤字、債務攀升、意圖削減經常帳赤字與資本流入,及在通膨3%的情況下推動降息,美銀認為這種非常規的政策框架有利繼續支撐金價。
也有法人認為,儘管金價過熱會進行短線盤整,但近期仍有利多因素加持金價表現,其中最新的利多,就是歐盟委員會計畫允許歐盟各國政府動用凍結在歐洲1850億歐元俄羅斯資產,用以對烏克蘭提供財政援助,多位分析師認為有利金價表現,並且一致認為將促使各國央行因為安全需求,進一步加買黃金。
包括資深黃金分析師Ross Norman認為歐盟可以隨心所欲的剝奪俄羅斯資產,這令各國央行不安且將購買更多黃金因應;BullionVault的研究主管Adrian Ash 表示這將加速各國央行購買黃金速度;Julius Baer分析師Carsten Menke則認為歐盟之所以能夠動用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是因為這些資產是在境外銀行儲存登記,而新興國家央行可能會選擇將資產儲存於國內。
此外,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獲美國總統川普授權在委內瑞拉執行秘密作戰,甚至不排除由水上轉為地面行動,此為新的地緣政治風險因素,日前也推升金價上漲,相關效應未來也會持續。
法人也引述Tanglewood Total Wealth Management創辦人John Merrill的看法指出,儘管金價空前的高漲,但目前沒有理由獲利了結。尤其Merrill進一步表示,隨 著全球法定貨幣購買力下降,投資人迫切的想保護自己的資產,而黃金過往是災難的避險工具,現在更轉變為貨幣避險工具,且沒有哪個國家的貨幣可以像黃金這樣規模足夠大、穩定及自由,雖然目前看似超買,但跟股市相比,其價值仍然被低估。
UBS亞太區投資主管Wayne Gordon也指出,當前黃金漲勢主要跟地緣政治息息相關,同時Gordon還建議配置5-10%的黃金可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因為黃金不存在交易對手風險與信用風險,也不受貨幣大幅波動的影響。
Wayne Gordon分析,俄烏戰爭爆發後,央行對持有美元計價儲備的看法發生重大改變,即使美元走強與利率上升,黃金仍然上漲,這種異常韌性主要源於央行對金價的影響,而今年黃金ETF從過去三年流出轉為強勁流入,加上持續的政治風險及美元走弱,都可能進一步推升金價。
此外統計也顯示,全球17檔主要黃金ETF,2025年10月15日持有數量增加4.6404公噸,為 3,040.7659公噸。全球最大的SPDR黃金ETF,2025年10月16日持有數量 增加12.02公噸,為1,034.62公噸,黃金ETF持有黃金的數量仍持續增加中。
更多udn報導
MLB/大谷翔平奪國聯冠軍賽MVP:享受美酒吧!
根本日劇!鄭家純浪漫婚禮曝光「爆乳婚紗美翻」
好市多「全新服務」無預警登場!會員大讚方便
他淚曝員工餐吃泡麵 釣出科技業打工仔「嗑螃蟹」
其他人也在看

全球央行跟散戶都搶!黃金破4300關卡 上看5000美元
在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可能再降息後,國際黃金價格持狂飆,現在每盎司已經衝破4300美元大關。除了散戶狂買黃金避險外,全球央行也搶著買。現在外資喊價,黃金可能上看5000美元。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比AI股更猛?金價屢創新高 黃金股狂飆卻還沒追上
《華爾街日報》(WSJ)周五 (17 日) 報導,全球金礦股近期表現強勁,漲幅甚至超越工智慧 (AI) 概念股,但即使金價屢創新高,這些礦業公司股票的估值仍未完全反映實體黃金的火熱行情。
鉅亨網 ・ 1 天前《金融》台灣週「ETF投資博覽會」高雄開跑
【時報-台北電】台灣週17日移師高雄,在南台灣的高雄舉辦ETF投資博覽會。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強調,ETF的快速發展,讓投資者擁有更多元的選擇,涵蓋高股息、半導體、AI、電動車及ESG等多領域,可以滿足不同族群與世代的投資需求。國際投信近年積極來台設點,顯示台灣已具備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條件。未來金管會將持續與全體投信投顧業者及國際合作夥伴攜手,持續推進制度創新、產品多元及人才培育等三大方向。 此次ETF投資博覽會17日下午揭幕,舉行至19日,為期三日。金管會及證券期貨四個周邊單位也派員南下設攤參展,現場共有13家投信、證券及金控業者參展,並規劃22場財經專題講座。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強調,高雄結合海港、科技及金融優勢,正全力推動亞灣國際資產管理專區,期盼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駐,帶動就業與產業升級。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台灣ETF規模已躍升亞洲第三,顯示投資人對本土市場的高度信任。證交所將持續攜手投信及證券業者,提供完善交易機制與透明資訊,並積極推動跨境合作,吸引更多外資參與。 為吸引投資人,投信業者也花招百出。中國信託投信與中國信託證券共同參與,中信投信參展以「中信ETF大聯盟」為主題
時報資訊 ・ 18 小時前《產業》輝達效應 昆陽房價漲幅居冠
【時報-台北電】指標大廠進駐新商辦、帶動房價效應強,目前輝達進駐北士科爭議未歇,但輝達台灣分公司即將搬入「潤泰玉成廣場」,周邊近二年住宅房價已應聲大漲25%,成為近年新商辦題材中房價漲勢最驚人的區域,居次為內湖潭美商圈漲幅14.5%、復興北路商圈漲幅9.8%。 近日市場傳出,大同新任董事長張榮華正聯繫經濟部,再次爭取輝達總部進駐其位於台北市精華區中山北路土地。過去由於大同經營權之爭,大同經營階層與擁有大同大學主導權的前董事長林郭文艷,對於共同開發大同總部土地及校地未能取得共識;如今隨張榮華入主大同,希望將此案納入備案選項,市場關注。 根據房仲業者統計,近二年台北市指標新商辦興建或完工,形成新興辦公商圈、或提升原本傳統辦公商圈的商業氣息,帶動住宅房價,其中有「潤泰南港玉成廣場」、「華固中央置地」等新商辦、預售商辦題材的昆陽站商圈,今年第三季住宅成交均價達每坪104.6萬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上漲25%。 擁有「興富發T1」、「長虹雲端科技大樓」的內湖潭美,與昆陽站商圈僅一橋之隔,周邊住宅價格逼近9字頭,二年漲幅逾1成;「國家企業廣場」所在的復興北路周邊住宅價格近每坪110萬元,二年漲幅
時報資訊 ・ 17 小時前《國際產業》晶片管制後遺症…輝達丟了陸市
【時報-台北電】美國對中國實施嚴格的晶片出口管制,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卻因此丟失中國市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出席活動表示,輝達在中國的市占率由95%歸零,形同失去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城堡證券(Citadel Securities)當地時間16日公布一段影片,內容為黃仁勳6日出席紐約活動期間,與紅杉資本合夥人布勒(Konstantine Buhler)對話,探討全球市場未來展望,人工智慧與下一個增長領域等議題。 黃仁勳表示,在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背景下,輝達100%退出中國市場,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從95%驟減至0%,直言美國的政策導致美國失去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大的市場。 美國政府自2022年起實施禁令,禁止輝達向中國出售A100、H100和H200等高階晶片,輝達隨後向中國客戶推出符合出口條件的特供版H20晶片。然而,在中國積極發展科技自主背景下,輝達又遭中國政府打擊,對其實施反壟斷調查,並加強進口審查,推動本土企業減少對輝達依賴。 黃仁勳今年數度奔走於中美兩地,力保龐大的中國市場商機,並反覆向美國政府遊說喊話,晶片出口管制政策恐使華為等
時報資訊 ・ 17 小時前《國際政治》川普:對陸高關稅無法持久
【時報-台北電】近日美中貿易戰急遽升溫露和緩曙光,美國總統川普接受福斯商業台訪問表示,美國揚言對中國課徵高關稅無法持久,還稱美國會與中國好好相處。此外川普政府官員向財經媒體CNBC透露,美國財長貝森特17日將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通話,討論美中尚在進行的貿易談判,但具體內容尚不清楚。 此外為了降低關稅對美國車廠的衝擊,白宮同意延長進口汽車零組件關稅減免優惠,這對美國汽車業堪稱是一大勝利,有助緩解川普政府徵收創紀錄汽車關稅的衝擊。 汽車製造商支付進口汽車零件關稅的減免措施,原定兩年期限,但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準備宣布把該優惠措施期限延長至五年。 知情人士指出,商務部最快在17日公布,該政策預料將在進口卡車關稅正式實施的政府文件中載明。 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徵收的25%進口汽車零件關稅,汽車製造商可以享有部分抵免。根據該措施內容,凡是在美國生產銷售整台車的汽車製造商,可申請相當於美製汽車價值3.75%的抵免額度,一年後額度降至約2.5%,但下一年取消抵免。 川普今年稍早宣布,對進口汽車課徵25%關稅。至於從北美貿易夥伴加拿大和墨西哥輸入的汽車零件,按照《美加墨協定》(USMCA)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
輝達北士科蓋總部露曙光!新光願接受第三方鑑價 蔣萬安:全力爭取輝達留在台北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輝達海外總部在北士科T17、18基地落腳露曙光?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昨(17)日提出請公正第三方鑑價,討論合意解約方案,對此...
FTNN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晶片取代石油成市場領頭羊!輝達、台積電市值全球前十 謝金河:晶片力即國力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昨(17)日在個人Facebook發文表示,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大家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誰掌握石油,誰就掌握...
FTNN新聞網 ・ 17 小時前

輝達中國市占率「從95%變0%」黃仁勳對美政府說重話了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坦言,美國晶片禁令導致輝達在中國市占從95%跌至0%,呼籲美國政府重新檢視政策,強調封鎖中國將讓AI產業「兩敗俱傷」,也削弱美國在全球AI生態的影響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大同公司+大學有意提供中山北路土地 盼輝達總部進駐台北
輝達(NVIDIA)台灣總部進駐北士科T17、T18持續卡關當中,新光人壽與北市府至今未達共識,對此近日傳出大同公司有意釋出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上的土地,盼能爭取輝達進駐。
太報 ・ 17 小時前
拚2028年量產!台積電中科A14廠申報開工
[NOWnews今日新聞]台積電昨(17)日正式向國科會中科管理局送件申報中科A14(1.4奈米)廠開工,預計2028年下半年正式量產,初期投資金額估達490億美元,台中市經發局長張峯源表示,13日偕...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美汽車零關稅襲台前奏?川普出手了 11月起「3種車」吞25%稅 這5國最慘
台美關稅談判因APEC、川習會延宕,預料本(10)月底前難談成,使汽車等受關稅衝擊的產業,不確定風險再延長。而在美汽車零關稅叩台之際,川普17日又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宣布自11月1日起,對進口中型與重型卡車及相關零件課徵25%關稅,並針對進口巴士加徵10%關稅,並擴大針對國產汽車與引擎的稅務補貼,讓汽車業重回關稅戰下的主戰場。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市場奔騰無懼美政策風暴 新一輪資產布局啟動 feat.瑞銀投信
川普關稅再度占領新聞版面。這次是美國和中國大陸因為稀土元素(REE)出口管制,雙邊貿易摩擦再次加劇。金融機構經濟研究部門一句話說明此事件的核心原由: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不信任日益加深。敏感的金融市場反應很快、震盪立刻出現;然而,火苗不久就被平息,因為消息傳來,10月計畫在韓國舉行的「習川會」依然如期進行。
中時財經即時 ・ 14 小時前金鐘60》賈永婕列「持大S骨灰項鍊」名單中 挺小S:最堅強的俗辣
歷經喪姊之痛的小S(徐熙娣)昨(17日)選在金鐘60復工別具意義,還一舉拿下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引來全場掌聲。搭檔蔡康永今再度發文,坦言其實之前對拿不拿獎不在意,但這次他是真心希望小S得獎。而好姐妹賈永婕昨也守在電視前全程觀看直播,今稱讚小S是「最堅強的俗辣」。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港股》恆指早盤向下 中芯華虹重挫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由於對地區銀行的呆帳擔憂,美股主要指數隔夜收低,金龍中國指數也下滑0.91%。港股在小跌一天過後,周五低開36點或0.14%,隨後明顯走弱,一度跌超過400點。 周五香港恆生綜合指數早盤暫跌327點或1.3%,為25561點。國企股(H股)指數跌1.3%。科技指數挫2.1%。 科技股普遍走弱,指標企業阿里巴巴跌超過2%,美團也跌逾2%,京東跌近2%,騰訊下挫超過1%。 小米在週四大跌3.6%之後,目前跌超過2%。比亞迪電子也跌超過5%。 幾乎所有板塊都下跌。 半導體股領跌,英諾賽科跌近7%,中芯國際跌逾4%,上海復旦跌近4%,華虹半導體跌逾3%。 摩根士丹利說,比亞迪庫存消化即將完成,維持「增持」評級。然而比亞迪仍下挫近2%。 其它的汽車股普遍下滑,吉利和理想跌逾2%,小鵬跌近2%。
時報資訊 ・ 1 天前《商情》黃金續創歷史新高 白金漲逾14年高點
【時報-台北電】綜觀近一周紐約COMEX貴金市場持堅;隨著地緣政治及經濟不確定、美國降息預期與央行買盤力道增大等多重因素下,據消息人士表示,美國政府停擺恐令其經濟每周損失高達150億美元產值,為貴金市場提供結構性支撐。此外中美兩大經濟體互徵港口費,令市場參與者更有理由透過分散投資黃金來對沖股票多頭押注,令黃金截至周四(10/16)報4304.6美元,創歷史新高;白銀報53.296美元,同創歷史新高。 有分析師表示,若中美兩國未能達成協議共識,恐成黃金突破每盎司5000美元的催化劑,同時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釋放鴿派信號,令白金報截至周四(10/16)報1755.10美元,漲逾14年新高;鈀金報1679.30美元,漲逾2年半新高。 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20251010-20251016) 10/16近月黃金報4304.6美元,創歷史新高。 10/16近月白銀報53.296美元,創歷史新高。 10/16近月白金報1755.10美元,漲逾14年新高。 10/16近月鈀金報1679.30美元,漲逾2年半高點。(編輯:王聖為)(商品行情網)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科技》廣達斥58.6億 加碼美國投資
【時報-台北電】廣達持續加碼投資美國,17日公告斥資2億美元、約新台幣58.6億元增資子公司QMN。廣達表示,此舉係因應AI伺服器強勁需求,擴大美國生產能量,看好產品可望持續放量出貨,以擴產滿足未來客戶需求。 在GB200出貨暢旺及GB300逐步放量帶動下,廣達預期第四季AI伺服器出貨仍維持高檔,會持續配合客戶步調交付訂單,將在11月公布第三季財報時釋出最新營運展望。 為擴大伺服器生產能量,廣達先前宣布上調今年資本支出,由原先規劃的150億~160億元提高至200億元,加碼逾3成,主要用於產能調整,此次往美國增資的2億美元,也包含在今年的資本支出之中。 廣達擴大美國布局腳步不停歇,今年以來已經多次公告投資美國,3月公告取得美國田納西州廠房租賃使用權,金額2,452萬美元;5、6月再度公告以2,916萬美元、1,116萬美元取得加州廠房租賃使用權,7月斥資6,725萬美元升級廠房基礎建設與設備,而9月公告以3,683萬美元取得美國加州廠房租賃使用權。如今則是宣布以2億美元增資子公司QMN。 受惠AI伺服器需求強勁,廣達今年業績表現亮眼,9月營收達1,841.09億元,月增20.5%、年增
時報資訊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