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飆漲希望攀升!這12檔「營收、股價」齊飆創天價 除了雙王一后還有它們在漲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台股在雙十連假前夕火力全開!在權王台積電(2330)、股王信驊(5274)與股后川湖(2059)領軍下,市場氣氛熱到發燙,更有多達12檔公司在9月營收創下史上新高,股價與市值也同樣衝上高峰,AI商機延燒,讓資金持續湧向強勢族群,演出一場氣勢如虹的「登峰秀」。
盤面主角非雙王一后莫屬,台積電雖遭外資連三日調節、賣出超過2.3萬張,但自營商強力護盤,推升股價盤中一度攻上1,455元,市值衝破37兆元大關,最終收在1,440元,仍改寫股價與市值歷史紀錄。信驊股價再登高峰,川湖則穩坐股后寶座。千金股陣容中,奇鋐、穎崴、富世達等也紛紛刷新高價,展現AI浪潮下強者恆強的主旋律。
法人分析指出,AI剛性需求推升整體供應鏈營收齊揚,從晶片、伺服器到散熱材料全面開花,讓9月與第三季營收雙雙締造新高紀錄。根據統計,除台積電、信驊、川湖外,台達電、富世達、宇瞻、亞翔、威剛、宜鼎、凌航等多檔個股都交出亮眼成績單,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市場資金持續向基本面強勢股集中。
尤其台達電(2308)表現驚艷,9日股價最高衝上1,005元,成功叩關千金行列,雖收盤小退至999元,仍與千元僅差一步之遙。其9月營收月增19.22%、年增高達53.83%,第三季營收季增21.19%、年增33.97%,展現企業獲利動能強勁。法人預期,隨著AI與綠能題材延燒,台達電有望成為下一個長線資金重心。
市場氛圍熱絡,專家普遍看多後市,認為台股技術面、量能與資金動能皆維持健康,短線即使震盪也屬良性整理。接下來重量級法說會陸續登場,加上營收與財報可望續傳捷報,AI族群仍將是台股向上攻高的主力部隊,雙王一后領軍的行情,恐怕才正要進入「續集篇」。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0050換股大戲來了!生技大廠爭寵...藥華藥將打進冷宮?康霈市值狂飆恐強勢卡位
AI半導體還能戰!大摩喊話「這5檔熱門股」潛力、吸引力滿滿:將成未來主軸之一
台達電逼近千金股!台積電上漲25元台股上漲238.24點 電纜股華新漲破8%
其他人也在看
《熱門族群》雙王一后領軍 19檔股價登峰
【時報-台北電】台股9日不畏雙十連假節前心理壓力,由權王台積電(2330)、股王信驊(5274)雙王及股后川湖(2059)等領軍創高,計有19檔上市櫃股價與市值齊登峰;創高股可說「不是猛龍不過江」,其中,有12檔9月營收創歷史單月新高。 AI剛性需求直直上升,帶動AI鏈營收攀高,上市櫃9月營收旺季效應超預期,以目前公布9月營收來看,9月及第三季營收都有機會寫下史上同月及同季新高,成為這波推升台股創高最大功臣。 據統計,9日計有19檔上市櫃個股股價及市值同寫新高,除了雙王、權王台積電及股王信驊,以及一后-股后川湖,均創新高之外,千金股還有奇鋐、穎崴及富世達等同刷新高,可見強恆強的態勢。 台積電雖遭到外資連三日調節共23,638張,9日賣超縮減至1,502張,自營商大買力挺,推升盤中最高1,455元,市值衝到37.73兆元,最後收盤漲勢收斂,收在1,440元上漲25元,市值為37.34兆元,股價與市值同創新高。 在股價與市值創高的19檔中,更有台達電、川湖、富世達、宇瞻、聯嘉投控、亞翔、台生材、威剛、信驊、宜鼎、奇鋐、凌航等12檔個股,9月合併營收創歷史單月新高。 台達電9日股價一度攻上1
時報資訊 ・ 1 天前

金鐘60》失智媽煮綠豆湯變味!楊麗音力踩煞車「病情別惡化太快」
楊麗音在客家電視台《阿婆非死不可》飾演失智阿婆「春妹」,以「主觀視角」呈現失智患者的妄想、困惑與情感,精湛演出獲得金鐘60迷你劇集視后入圍。她受訪時笑說,第一次看劇本時「荒誕又跳Tone」,完全不照常理出牌,她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經驗,跟導演深入溝通討論後,以黑色幽默手法呈現「腦海中的世界」。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美股大跌!vix指數飆逾20點 比特幣也重挫
[NOWnews今日新聞]美中關稅貿易戰再度開打,嚇趴美股,各大指數週五皆重挫收黑,華爾街恐慌指標-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飆升至20點以上,連加密貨幣-比特幣也失守11萬美元關口。美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
個股/脫胎換骨閃關稅戰 東元新目標價星光燦爛
東元(1504)2025年9月營收達52億元,月增12%、年增19%,顯示美國關稅政策明朗後,北美馬達業務出現復甦跡象。第三季營收147億元,僅較凱基預估低2%,主因北美客戶先前暫緩拉貨影響,不過目前東元股價相當於2026年預估EPS的22倍本益比,維持「增加持股(Outperform)」評等與12個月目標價125元不變,並強調資料中心與智慧能源業務將成為公司中長期評價上修的關鍵催化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為公司賣命半生! 51歲主管突被裁:退休金直接縮水百萬
日本一名51歲男子菊池健一(化名)在大型製造商任職從基層一路升上部長,卻被公司以「提前退休」為名通知離職,直到那一刻他才明白,忠誠並不代表穩定,而退休金更是試算過後才驚覺會比預期的少,讓他的晚年規劃因裁員而徹底亂了套。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快買「這檔」!AI訂單旺到明年 點火5台廠受惠
該公司在第二季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組年增率達44%,其中僅伺服器與網路子業務就成長69%,反映強勁AI需求。公司預估今年AI伺服器相關營收將超過200億美元,且目標客戶包括Tesla執行長馬斯克旗下的xAI,據傳已下單50億美元的伺服器訂單。另外,戴爾每年約回購40億美元股票,並...
CTWANT ・ 3 小時前不輸大盤!6檔高息ETF今年以來報酬率逾10%
第三季以來全球股市表現亮眼,美股、日股與台股連番創新高,也反映在相關ETF的表現上。聚焦市面上28檔高股息ETF,今年以來僅剩下3檔為負報酬,其餘全數轉正,但基於選股策略的差異,績效落差也不小。
中時財經即時 ・ 3 週前《金融》台股飆 三大壽險9月賺飽
【時報-台北電】台股多頭氣勢旺,三大壽險公司9月獲利締造佳績。受惠於台股強勢上漲、加權股價指數締造歷史新高紀錄,國泰人壽、凱基人壽與台灣人壽趁勢實現部分資本利得,獲利表現亮眼。 國泰人壽9日公布,9月稅後純益60.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433.6%,累計稅後純益344億元,年減49%。國泰人壽表示,9月獲利強健,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挹注,保險本業動能強勁,營運維持穩健。 國泰人壽指出,9月隨美國聯準會重啟降息,且最新點陣圖暗示年內尚有降息空間,加以AI題材熱絡,帶動科技股領漲大盤,激勵股市持續創高。國泰人壽掌握波段操作,伺機實現資本利得,並在經常性收益挹注下,整體獲利表現強健。 9月台股再創高,中信金旗下台灣人壽趁勢實現部分資本利得,單月稅後純益64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為177.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美元自年初來累計貶值7.1%,匯損增加。 凱基人壽受惠於資本利得挹注及穩定的經常性收益,9月稅後獲利為28.05億元,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92.63億元,較去年同期201.23億元,年減約54%。 另為強化財務結構、充實資本,南山人壽9日經董事會決議,擬發行10年期以上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煙比火多!南投國慶焰火煙霧瀰漫成「星雲秀」 國道駕駛開霧燈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焰火今晚在南投市貓羅溪畔登場,吸引超過27萬人湧入觀賞,場面盛大,不過空氣擴散條件不佳,濃煙瀰漫全場...
聯合新聞網 ・ 20 小時前
MLB/敬遠大谷對貝茲投保送被追平 費城人教頭:出乎意料
費城人隊今天在國聯分區系列賽G4迎戰道奇隊,第7局出現危機時押守護神杜蘭(Jhoan Duran),教練團選擇敬遠大谷翔平形成滿壘,沒想到面對貝茲(Mookie Betts)竟投出保送被追平。 ...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
熱門股/散熱大廠技術佳 就要問鼎千金股的他
散熱大廠雙鴻(3324)9月營收月增25%、年增64%至23.4億元,第三季營收達59.6億元,季增12%、年增41%,表現大致符合預期。隨著AI伺服器新平台導入、液冷零組件滲透率提升,預估雙鴻第4季營收將續創新高,2026年可望迎來高速成長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張140萬!月薪三萬怎買台積電 股民教一招:放著賺
台積電再創歷史新高!9日收盤股價一舉站上1440元,天價行情讓不少小資族「心癢手軟」,不敢貿然跟進。一名月薪3萬的女網友就在Dcard上發文求助,坦言自己很想加入投資的腳步,無奈自己「連一張都買不起」,貼文一出掀起熱烈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黃金不只是避險!投資大佬押寶這一招:金價可翻倍上看1萬鎂
美國總統川普揮舞關稅大刀,導致全球經濟局勢動盪,市場對美元信心逐漸下滑,投資人紛紛轉向黃金作為避險工具,使得金價一路飆升,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市場中不乏認為此時應獲利了結的聲音,但多位國際知名投資人卻反其道而行,呼籲投資人應加碼黃金配置,視其為對抗通膨與金融風險的核心資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美股風暴要來了!小摩CEO示警:6個月內恐崩 AI股損失慘重
美股在AI與科技股帶動下屢創新高,但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小摩)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卻示警這波漲勢恐難持久。他在最新專訪中直言,美股未來6個月至兩年內「極可能出現劇烈修正」,並認為市場當前的樂觀氛圍,忽視了「真正的風暴」正在醞釀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這5類常見藥物」最容易害食道灼傷!藥師示警 止痛藥也在內
藥物性食道炎是指某些藥物在吞服後停留於食道,導致食道黏膜受到刺激或損傷,引發發炎反應。這是一種臨床上不可忽視的藥物副作用,常見於日常藥物中。 常見症狀? 這些症狀通常在服藥後幾小時到幾天內出現,尤其是藥物沒配足夠水、或在躺下姿勢下吞藥時更容易發生。 •胸口悶痛•胃灼熱•吞嚥困難或吞嚥疼痛•感覺卡藥、食道灼熱感 常見引起藥物性食道炎的藥物? 1、抗生素(Antibiotics)部分抗生素會產生酸性,容易刺激食道:•Doxycycline:屬於 tetracyclines 類,是最常見導致食道炎藥物之一。•Clindamycin、Amoxicillin:也曾被報告與食道不適有關。2、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 Aspirin、Ibuprofen、Naproxen 等,這類藥物可能損傷胃與食道黏膜,特別是在空腹服用或有胃潰瘍病史者更需注意。3、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如 Alendronate、Risedronate 等骨鬆治療藥物,具腐蝕性,服藥後若未保持直立可能導致嚴重食道損傷。需搭配足量開水,並直立至少30分鐘。4、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藥物•某些藥
常春月刊 ・ 1 天前《半導體》世界先進9月營運 創近12季單月新高
【時報-台北電】世界先進(5347)9月合併營收51.11億元,月增40.98%、年增10.76%,創下近12季來單月新高。第三季營收123.48億元,季增5.55%、年增4.61%,累計前三季營收359.98億元、年增10.75%,顯示AI與車用電子需求升溫,成熟製程景氣回溫,推升營運表現穩步向上。 世界先進發言人暨財務長黃惠蘭指出,9月營收明顯成長,客戶拉貨力道轉強,產品組合表現穩定。第三季受惠電源管理IC(PMIC)、驅動IC與車用晶片訂單穩定放量,帶動整體稼動率回升至八成以上水準。展望第四季,公司預期客戶拉貨動能延續,營收將維持高檔,全年營運表現可望優於去年。 世界先前法人說明會時,預估第三季出貨量季增7%~9%,並預告毛利率約落在25%~27%區間,雖低於第二季28%,但仍屬健康水準。世界強調,隨AI、高速運算與車用電子應用普及,成熟製程產品需求結構逐步改善。尤其在PMIC、車用功率元件等應用領域,客戶產品世代汰換持續推進,預期將是2026年營收貢獻主軸。 法人分析,世界近年積極強化車用與工控應用布局,受惠全球電動車滲透率提升,以及AI伺服器電源管理IC需求大增,使成熟製程客
時報資訊 ・ 1 天前走出巷口搶「場域經濟」 超商雙雄拚商場化布局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台北2025年10月10日電)統一超(2912)去年起以大型複合門市,推動「超商百貨化」,並經營多處國道服務區商場,以商場化經營衝出驚人業績,其中金雞母清水服務區,今年中秋連假僅3天,營業額就突破新台幣千萬元;全家(5903)則經營國道與沿線休息站,鎖定旅客補給商機,強化餐飲與即食供應。零售業者觀察,超商正重塑零售格局,從街角便利據點,逐步轉向多元店型的「場域經濟」,延伸出餐飲、購物與融合觀光的整合體驗,商場化經營正成為超商新戰場。而今年10月有多個連假帶動人潮與買氣,也預料將為超商雙雄業績吃下大補丸。統一超去年起強化大型店舖經營,朝向超商百貨化方向經營,陸續開出逾千坪的複合店康橋與湖美門市,以及150坪至300坪的複合店,包括第7000家首府門市、第7110家愿橋門市。商品結構方面,統一超表示,這些大型門市均引進生鮮蔬果、肉品海鮮與進口食材的「Fresh」店型,並結合現做茶飲、冰品與果汁,期望展現未來新零售樣態。統一超觀察,去年開幕的4家門市,平均單店業績較一般單店門市業績高出近5成,因關係企業品牌共同展店也互帶來客,來客數比一般門市多近3成;以康橋門市為例,平均客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台北股市》外資09日買超股:台新新光金、華邦電、聯電
【時報-台北電】台股09日加權指數收27301.92點,漲238.24點或0.88%,總成交值5826.70億元。三大法人買超81.1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44.51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23.72億元及買超60.33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4檔金融股及1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中價位股、6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10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台新新光金(2887),買超5萬4627張,華邦電(2344)、聯電(2303)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3萬9452張及買超3萬8490張。第四及第五名為神達(3706)、群創(3481),其他依序為凱基金(2883)、中石化(1314)、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及華泰(2329)。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神達(3706)28.07億元、聯電(2303)17.57億元、華邦電(2344)17.14億元。 ●外資09日買超前十名: 1.台新新光金(2887)收18.80元,漲0.35元或1.90%,成交量9.22萬張,外資買超5萬4627張、估10.27億元,為連14日買超,累計買超29萬4589張、
時報資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