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移工人口突破81萬!《日經亞洲》直擊移工真實處境:作為老化社會的支柱,又有誰來支撐他們?
隨著人口結構少子高齡化,外籍移工已成為台灣社會運轉的重要支柱。台灣自1992年引進移工以來,2025年已突破81萬人,占總勞動人口1,160萬的7%。從家庭照護到製造業生產,他們填補人力缺口,卻也深受制度缺陷所苦——勞動權益保障不足、語言文化隔閡與歧視騷擾處境。《日經亞洲》(Nikkei Asia)近日走訪台北與桃園,記錄在這座島嶼在「依賴移工」與「保障移工」之間的矛盾,也提醒社會重新思考:要如何照顧這群「照顧著我們」的人?
「上廁所只能2分鐘」家庭看護的無聲困境
「我不能坐沙發上看電視,只能坐在地上。」來台8年的菲律賓看護Yvonne回憶,第一任雇主甚至只給她2分鐘上廁所時間。
在台移工主要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與泰國,從事的工作類別分為「社福移工」與「產業移工」,前者包含機構看護、家庭看護與幫傭;後者則是營建工程業、製造業與農林漁牧業等。其中,社福移工人數約為25萬人,主要為家庭看護,是台灣長照市場上的主力。
然而,相較於產業移工受到《勞動基準法》保障,規定每日工時上限為8小時、加班不得超過4小時;家庭看護並不受《勞基法》保障,工時、薪資與休假全由契約決定。他們通常僅能在週日休假,平日工時長、行動受限。在缺乏外界監督的環境下,性騷擾、歧視與過勞情況時有所聞。許多移工簽下嚴苛的仲介合約,幾乎無法自行辭職或轉換雇主。此時,成立於1999年「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致力於提供移工們法律與心理支持。
Yvonne就是向TIWA求助,才順利離職並找到善待她的新家庭。另一名42歲、已在台工作18年的菲律賓籍看護Maggie則回憶,她曾遭受雇主性騷擾,「那位老先生常在夜裡進我房間」,TIWA也曾協助她脫離困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指出:「家庭看護與雇主之間若在適應上有落差,很容易引發摩擦。」當前立法進展有限,部分原因是雇主希望以低薪換取家庭看護長時間工作。
為了改善這些現象,政府也於2018年推出「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短期替代照顧服務計畫」,又稱短照服務,補助雇主聘請臨時替代人力的部分費用,讓外籍看護也能真正休息喘口氣。申請人數逐年增加,預算2025年將較前一年成長30%、2026年再增30%。
力推廠房分離、支援外籍孕婦,桃園市府積極改善勞動環境
目前桃園市擁有全台最多的移工,約13萬人,多數從事製造與營建業。桃園市政府正在評估他們的生活狀況,並推動移工與在地居民和諧共處。
2018年,桃園平鎮區敬鵬工廠發生大火,移工受困、消防隊員全力搜救,不幸造成5人殉職、2名移工死亡。市府因而加強推動「廠房分離」的督導與罰則,要求業者改善住宿安全。此外,市府也開辦職場中文課程,協助移工學習與其行業相關的專業詞彙。
2021年底,桃園市設立全台首座「外國籍婦幼諮詢服務中心」,專為外籍孕婦與新手媽媽提供支援。若外籍孕婦懷孕期間無法確保安全與舒適居所,市府將提供含膳免費臨時住宿。目前桃園共有約11處設施(含合作機構),迄今已協助約500名女性。
在中央層級方面,勞動部則設有全年無休的多語專線(印尼語、越南語、泰語等),2024年共接獲約17萬件諮詢,部分來自雇主;若情節重大,將派員實地調查。此外,所有移工抵台三個月內,工作與住宿環境都會接受政府實地查核,確認雇主是否遵守合約,包括工時、休假與薪資給付等。
勞權保障仍有努力空間
每年的10月7日是「世界尊嚴勞動日」,國際工會聯合會(ITUC)今年主題聚焦「讓民主帶來尊嚴勞動」,呼籲各國杜絕強迫勞動與制度性壓迫。台灣勞團也要求政府儘速啟動「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的更新,全面檢視涉及外籍移工的高風險產業與聘僱制度。
在人口結構少子高齡化、對移工依賴加深的當下,如何讓「尊嚴勞動」真正落地,將是台灣下一階段的考驗。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南投國慶焰火煙霧太大遭批「史上最爛」 縣長許淑華回應了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南投縣昨(10)晚首辦國慶焰火,但因施放焰火效果不如預期,現場煙霧瀰漫,許多民眾只看到一片朦朧,且民眾等候接駁車時間太長,縣府處置讓網路社群上罵聲不斷,甚至痛批「史上最爛」。對此,縣長許淑華今(11)傍晚回應坦承,焰火效果不佳及煙霧不易散去,將向軍備局反映,在未來做更好調整;至於交通接駁,確實是未來縣府必須努力精進方向。
民視 ・ 1 天前
天氣/首波降溫將報到!東北季風這天來「北部恐暴跌10度」,又有熱帶擾動發展?10日報搶先看
國慶連續假期進入尾聲,可說是在高溫炎熱中度過。不過天氣即將要有變化了,入秋後第一波降溫要來了,氣象粉專指出,下週六(10/18)晚間起一波東北季風逐漸南下,下週日(10/19)逐漸增強,有機會影響到再下下週(10/20以後)的天氣。至於最大降幅可達攝氏10度,局部地區會相當有感。而中央氣象署則表示,台灣未來一週天氣穩定,留意高溫炎熱。下週日將有一波東北季風報到,到時候低溫可能驟降,實際氣溫會掉到多低?還要再觀察。
今周刊 ・ 15 小時前
中國限縮稀土出口 川普威脅開徵新關稅
[Newtalk新聞] 美中經貿緊張再起。中國大陸商務部宣布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引發白宮強烈反彈。《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雖然雙方關係急速惡化,但川普刻意為北京留下談判餘地,讓局勢仍保有降溫空間。 報導指出,川普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啟動新一輪關稅措施,時間刻意晚於北京設定的 12 月 1 日稀土新管制生效日期。川普 10 日晚間表示:「這便是為何我時間定在 11 月 1 日,我們拭目以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指出,下一步要觀察 11 月是否真的增稅,目前只看到雙方對抗加劇,「但會走向何方需要再看看」。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部分官員主張「歸零」重啟與北京的貿易談判,也有官員近月來已悄悄研議反制大陸措施,以便在雙方關係急轉直下時能部署。相關方案包括保護美國基礎設施免受大陸影響,並進一步限制大陸企業在美國投資的能力。 9月 9 日,中美兩國代表在英國倫敦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取得重大進展。 圖: 擷取自 X 帳號 @annmarie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在社群媒體 X 上寫道,美中原本有默契,暫時停止升高衝突對彼此都有利;川普對大陸新的稀土出口管制反應
新頭殼 ・ 22 小時前
小薰「以肉易肉」給兒吃!《五花肉》還原白色恐怖 勇奪人權電影展首獎
2025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Taiwa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Film Festival)自9月19日至10月12日於北、高兩地盛大舉行,今(12)日圓滿落幕,並於國立中正紀念堂演藝廳頒發「人權電影獎」。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策展人葉天倫、「人權電影獎」評審團楊正欣、陳聖元導演等貴賓皆蒞臨現場,與觀眾共同見證人權影像的精采時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獨家/最神秘職缺曝光!輝達招募不動產專業人才 挑戰比寫程式還高門檻
備受矚目的輝達(NVIDIA)亞洲總部選址案,近日傳出重大進展。台北市政府主動與新光人壽展開「合意終止契約」談判,為釋出北士科土地鋪路,也讓輝達落腳台灣的計畫大有突破性進展。據了解,內部對於設立總部於台灣的可能性評估已達九成以上,若進度順利,最快將拍板落定。然而,選址只是開始,接下來才是關於土地法務、內裝規劃、空間設計等長期工程的重頭戲,而這一切,從一則近期曝光的職缺中,已可窺見輝達的下一步布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曝聯合再生違法用中國產品「還反告國防部」 黃國昌怒批:簡直忝不知恥
民眾主席黃國昌近日爭議頻傳,不過他今日(12)在臉書發文,持續追打他長期關注的聯合再生案,黃國昌直言「聯合再生違法使用中國製品,反告國防部」,怒批他揭露此案後,國防部不得不終止契約,沒想到聯合再生現在竟然反過來對國防部提告,「簡直忝不知恥」。黃國昌表示,過去幾年,他不斷追蹤民進主政下綠能貪腐弊案的官商勾結,其中,聯合再生正是最典型的惡例。聯合再生在201......
風傳媒 ・ 11 小時前
花蓮洪災淹沒光復、鳳林800公頃農田 估清土砂至少需3年
花蓮洪災泥流淹沒光復、鳳林約800公頃農田,農業部評估,清除600萬噸土砂至少耗時3年;對於外界關心的重金屬含量,發現真正影響的部分,只有表層厚度3至5公分左右。今天提出再生復育計畫,最有效率為土地重劃方式,但待相關專家與地方農民共商研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9 小時前《娛樂世界》開畫展伴粉絲歡度國慶日 白嘉莉創作猶如談戀愛
【時報-台北電】曾是雙十國慶國歌領唱的白嘉莉,近期在高雄舉辦「白嘉莉美麗傳奇」畫展,10日也留在南台灣與粉絲互動,「今年很特別,我用畫展的方式和所有粉絲一起歡慶國恩家慶」。除了資深粉絲,白嘉莉的氣質也吸引很多年輕人拿著畫冊和年曆和白嘉莉合照,還有5歲小女孩拉著媽媽的手說,「白嘉莉是全世界最美麗的主持人,她的畫也很美」,讓她十分感動。 她透露,這次畫展有很多驚喜,像是第一天就有超級粉絲用210萬搶標一幅畫作,還有陶瓷作品也很搶手,「其實我的畫風一直在改變,也是受到粉絲給我的力量,生活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感動。未來應該不會再開畫展,但是粉絲如果喜歡我的畫、可以預訂,我會全力以赴,用愛完成」。 白嘉莉表示,繪畫是上天賜予她的能量,希望透過藝術作品把好心情、有愛最美、豐足的正能量,無限的傳達到每個粉絲的心裡,「回來台灣這幾年認識很多新朋友,人生有很多新的體悟,所以發展出全新風格,每次完成一件作品就像談了一次戀愛,相信細看作品的朋友都能感受到」。(新聞來源:中國時報─報導池宗玲)
時報資訊 ・ 1 天前《經濟》中油:明起汽、柴油各調降0.2元
【時報-台北電】台灣中油公司最新公告,自明(13)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降0.2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0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5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5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7元。 中油進一步說明,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油價格應不調整、柴油每公升應調降0.2元,惟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油吸收0.2元。114年累計至9月底止共吸收約63.21億元。(編輯:廖小蕎)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大陸產業》時代年度發明榜 多家中企入選
【時報-台北電】美國「時代」(TIME)雜誌10日公布2025年度最佳發明榜單,這次共300項產品與創意入選。其中,數家中國企業的創新產品上榜,包括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DeepSeek的AI模型、華為的智慧手機等,顯示其技術實力已獲國際肯定。 「時代」雜誌自2000年起,每年都會評選出全球最具突破性的發明、產品與創意,並以專刊形式發表。2025年的榜單規模為歷年之最,共涵蓋300項發明,涉及領域廣泛,包含機器人技術、AI、健康與消費性電子等。除了上述提到的中企,蘋果、輝達、三星與任天堂等國際大廠的產品也同樣名列其中。 在機器人領域,宇樹科技的Unitree R1人形雙足機器人入選。「時代」雜誌評論指出,R1擁有26個關節,使其能夠模仿人類完成如拳擊、跑步甚至翻跟斗等複雜動作,展現出高度的靈活性與控制能力。 DeepSeek的R1推理大模型則入選AI發明榜單。「時代」提到,該模型在2025年初發表時,其性能在業界標準測試中,已媲美當時OpenAI最先進的模型,且其訓練成本僅600萬美元,所需算力也遠低於美國競爭對手。 消費電子領域,華為的Pura 80 Ultra以其卓越的攝影功能上榜
時報資訊 ・ 1 天前《產業》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10月底登場
【時報-台北電】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在10月底登場,聚焦「能源轉型」與「淨零減碳」,串聯完整再生能源供應鏈與解決方案。涵蓋「太陽光電展」、「風力能源展」、「智慧儲能應用展」及「多元創能展」四大展區,展現多元化再生能源應用場景。 今年展覽將擴大使用一樓及四樓展區,因應綠電趨勢,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2.0」政策,並啟動「能源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計畫涵蓋去碳燃氫、氫能、科技儲能、地熱、小水力、碳捕捉利用封存、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新興創能技術,強化多元再生能源發展與產業韌性。 四大展區吸引眾多能源大廠和團體參展,包括元晶、茂迪、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風睿能源、哥本哈根風能開發、沃旭能源、德國萊因、泓德能源、安葆電能、美商博隆能源等,串聯從開發製造端到整合應用端的再生能源供應鏈,展出能源領域關鍵技術與應用解方,「多元創能展」更是展出氫能、地熱能、小水力等新興能源,展現多元化再生能源應用場景。 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聚焦碳管理及應用、深度節能、循環經濟、綠電交易、綠色金融、氣候科技、綠領人才等應用場域,並廣邀來自建築節能、碳足跡盤查、自然碳匯、永續航空燃料等多
時報資訊 ・ 1 天前花蓮馬太鞍溪河床涵管便道 中午放寬管制車種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2025年10月12日電)公路局今天宣布,花蓮縣境台9線232k馬太鞍溪河床涵管便道,從今天中午12時起,放寬管制車種「禁行全聯結車」,也就是除了全聯結車外,其餘車種都可以通行,但限速30公里。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沖斷馬太鞍溪橋,交通部公路局10日搶通台9線馬太鞍溪橋河床涵管便道,初期開放小型車及搶救災車輛通行。公路局指出,經過重車及甲類大客車試行駛,並觀察車行軌跡,現場評估涵管及路基穩定性良好,因此今天中午12時起,放寬管制車種為「禁行全聯結車」,也就是除了全聯結車外,其餘車種都可通行,限速30公里。公路局表示,因應便道安全管理的需求,已將中央氣象署雨量站及雷達回波強度等相關氣象情資,納入封路管理機制滾動調整,水位計已設置於涵管便道及上游2公里處,可即時監測水位變化。公路局說,並已於南、北二端堤頂上設置CCTV,以即時影像監看河床水位變化及便道通行狀況,並已於便道堤頂上24小時配置監看警戒人力,全時監控上游的降雨與河川水位變化,以利提前啟動預警機制及採取封閉管制,確保便道通行安全。目前第一階段的涵管便道通車目標已完成,公路局指出,後續第二階段鋼便橋預計明年1月
中央社財經 ・ 21 小時前中油:13日凌晨起汽柴油價格各調降2角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5年10月12日電)台灣中油公司今天宣布,明天凌晨零時起,汽、柴油每公升各調降新台幣0.2元。中油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0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5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5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7元。中油說明,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油價格應不調整、柴油每公升應調降0.2元,但為維持價格低於日、韓、港、星等亞洲鄰近國家,汽油吸收0.2元。中油表示,依油價公式及政府調降貨物稅調整國內油價,並持續以亞鄰國家最低價及平穩措施運作,協助穩定國內油價,今年累計至9月底止,中油共吸收約63.21億元。
中央社財經 ・ 21 小時前《娛樂世界》鶴The Crane推服裝品牌和女友孵愛的結晶
【時報-台北電】雙金音樂才子鶴The Crane(鶴)生日前夕爆喜訊,與平面設計師女友李君慈共孵「愛的結晶」誕生。他以新專輯《Same Stories, Different Narratives》中「反派」主題延伸,推出兩人合作的服裝品牌「A CRANE」,具象化兩人的愛。 鶴與女友李君慈日前更現身「01 WOOMIN LAB x A CRANE〈VILLAIN〉」聯名膠囊系列快閃活動,與女友首度公開合體,充滿魅力又有氣質。鶴也擔任模特兒,首度挑戰「第一條裙子」一件百褶雙層綁裙,展現獨特魅力。現場眾星雲集,好友Gummy B、李浩瑋、莫宰羊等人皆親臨共襄盛舉,用行動展現支持。 將於20日迎來31歲生日的鶴,喜事連連,除了與女友攜手推出品牌「A CRANE」,更展開新一波海外巡演。提及生日願望,他笑說:「身體健康是一定要的!然後推出的作品都能獲得大家喜歡。」(新聞來源:中國時報─報導陳曉涵)
時報資訊 ・ 1 天前《娛樂世界》吉岡里帆超台 穿夾腳拖上街被抓包
【時報-台北電】高雄電影節10日開幕,開幕片之一《九龍大眾浪漫》製片有澤亮哉、吉岡里帆、水上恒司現身。製片有澤亮哉在受訪前不慎在電梯裡長達15分鐘,「很高興能脫困見到大家。」吉岡里帆首次訪高雄,以中文喊出「高雄電影節,水啦」,引來滿堂采。高雄出身的曾少宗則邀觀眾支持電影,並推薦劇組造訪旗津燈塔看海景。 該片在基隆取景,水上恒司透露,拍市場戲時希望更接地氣,跟翻譯學了台語「哇災」,吉岡里帆來台期間則常去洗衣店、超市,她笑說平日穿得隨性,大多穿T恤、短褲、夾腳拖入境隨俗,被日本觀光客認出時,還趕緊澄清平時不是這樣,至於最愛台灣美食,她說是「火鍋串串」,水上恒司則重現片中台詞喊:「吃彈牙飽滿的水餃是正義。」 另一部日本片《魔女沒條件》也在雄影放映,導演小南敏也、製作人久保和明與主演新原泰祐首度訪高雄,新原第一次來台就被早餐收服,大讚湯包與鹹豆漿好吃。導演回憶,從百人試鏡中選中新原,「他眼神有火花,看得我全身發抖」,看正片時覺得真是1000分的決定,讓新原在一旁感動笑說:「真的很想哭,太開心了!」至於會不會被自己帥到?他害羞笑說:「有一點點啦,但重點是怎麼自然地表現角色。」(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時報資訊 ・ 1 天前《政治》與韓國瑜、江啟臣「饅頭論政」 郝龍斌:主談主席氣度擔當
【時報-台北電】國民主席選舉將於18日投票,候選人郝龍斌11日晚間貼出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副院長江啟臣「饅頭論政」。郝龍斌12日表示,主要就是談一下主席氣度跟擔當,以及未來主席跟立院要合作的事項,韓國瑜也再談到「堰塞湖」問題。而韓所謂堰塞湖,意指國慶時用3座隱形的堰塞湖比喻台灣當前危機,分別台海戰爭、派惡鬥、對美關稅談判。 郝龍斌12日上午出席第73屆全球華僑節慶祝大會,會前接受媒體訪問。針對昨天貼出與韓江2人的饅頭論政?郝龍斌表示,主要就是談一下主席的氣度跟擔當,也談了未來主席與立院要合作的事項,以及如何協助立委,讓國民團整個戰力發揮到極致。 郝龍斌提及,韓國瑜也提到現在國政上的問題,包括幾個「堰塞湖」,希望未來國民跟立院團可以配合,協助民眾解決相關「堰塞湖」問題,來反映民眾心聲。 至於影片中提及過去跟江啟臣選舉時,不會惡意攻擊?郝龍斌說,自己始終希望選舉過程中講個人理念,以及未來要把國民帶到什麼方向?當然對於兩岸未來如何走向也很重要,也要在這裡面講清楚,並透過這些方式爭取員支持及認同。(中時即時 袁茵)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社會》47種藥品退出台灣!石崇良:啟動專案進口防缺藥危機
【時報-台北電】針對今年已有47項藥品申請退出台灣市場一事,衛福部長石崇良12日表示,政府已啟動專案進口機制,確保臨床用藥不中斷,民眾不必過度恐慌。他強調,除一款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外,多數退出市場的藥品均有學名藥可替代使用。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今年截至9月底,共有47項藥品提出退出台灣市場,包含常用化痰藥「氣舒痰」暫停供應、氣喘藥「可滅喘」即將停供,恐衝擊慢性病與長期用藥族群的治療穩定性。 石崇良12日出席「2025年台灣世界中風日」活動時受訪指出,這47種藥品多屬於老藥,國內大多已有學名藥替代使用。目前僅有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因原廠停止產線生產而受影響,該藥為器官移植後防止排斥的重要用藥,雖供貨可維持至明年底,但政府已預作準備,將啟動專案進口確保供應。 石崇良進一步說明,藥品短缺情況主要集中在進口藥品,未來半年供應可能出現波動,部分廠商將縮減進口量或暫停供應。不過,衛福部已建立通報與監測機制,確保能及時調度替代藥品,降低臨床衝擊。(中時即時 張鎧乙)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身分「被洩密」! 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展開調查
[Newtalk新聞]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於當地時間 10 日宣布 2025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由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瑪麗亞.馬查多( Maria Machado )成功獲獎,相關話題也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然而,在委員會公布得主前數小時,有不知名神秘帳戶透過加密預測平台「Polymarket」對馬查多壓下重注,引發外界對得主人選遭外洩的質疑,負責頒獎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也宣布將展開詳細調查。 根據「Polymarket」平台數據顯示,截至 9 日上午 8 點為止,僅有不到 1% 的平台用戶認為馬查多可能獲得本屆諾貝爾和平獎。然而,在 9 日晚間 8 點,一個代號為「6741」的神秘人士突然以 1500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4.59 萬元)的金額,押注馬查多成為此次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最終,「6741」憑藉此次冷門押注成功翻身,獲得超過 5 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152.9 萬元)的獎金,投資報酬率達到驚人的 32 倍。 在「6741」下注後,另一個名為「GayPride」的帳戶也跟著押注馬查多,最終獲利 8.5 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259.93 萬元)。由於兩個不知名神秘帳號突然對馬查
新頭殼 ・ 22 小時前
《解密綠行動》總集 永續綠能量驅動 營造、紡織、生技 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價值 炭廠、線香 傳產的逆風翻盤綠色轉身|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解密綠行動》帶領觀眾走進台灣產業轉型的第一線,從營造、紡織、生技到傳統產業,揭露他們如何在減碳、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的浪潮下,尋找突破與重生之道。從鋼筋水泥工地裡長出的綠意,農廢鳳梨葉化身世界級纖維,到再生塑料製成瓶器成功減碳;從老炭廠裡修枝木的再生,到線香匠人結合農廢翻轉祭祀文化,每一個故事都折射出台灣在綠色轉型上的堅韌與創新。 這不只是產業的挑戰,更是社會的選擇:在面對氣候危機與淨零承諾時,傳統與現代、經濟與環境如何共存?《解密綠行動》將綠色議題化為真實人物與產業的奮鬥,讓永續不再只是口號,而是生活中的行動。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