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男肛門塞「直徑6公分瓷杯」…3天無法排便痛爆 緊急開刀取出
中部一名男子因3天腹脹無法排便,肚子疼痛緊急就醫,醫師透過X光檢查,發現患者肛門內竟塞了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原本打算用器械夾出,但杯子表面光滑無處施力,且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也缺血壞死,只好全身麻醉後手術,從腹部切開腸道才順利取出。
李綜合醫院醫師吳坤達表示,他術後詢問患者杯子到底如何進入?患者僅害羞回應,「我不知道,我不小心的」。患者到院時自述3天無法排便,腹痛難耐,因此緊急就醫求救。
吳坤達透過X光檢查,發現杯子杯口朝下堵住腸道,立即安排緊急手術。原本打算用器械直接夾出杯子,但因陶瓷表面光滑,屢次嘗試都失敗,後來改用腹腔鏡仍無法順利取出,如果強行夾取,又怕杯子破碎造成感染,最後只好剖腹,直接切開肚皮腸道,歷經2個多小時才取出,同時製作人工造口,讓患者暫時可以排便。
「真的無奇不有,連我看到也嚇一跳。」吳坤達說,患者原本打算用力排出,卻因卡住而憋了3天。其實肛門塞入異物,一般多是因好奇或尋求刺激,臨床上也曾聽過塞棒球、按摩棒、椰子等,塞進這些異物風險很高,可能造成肛門括約肌鬆弛而失禁,甚至造成腸子壞死、破裂,還可能引發腹腔感染,併發腹膜炎,有致死危機,呼籲民眾不要輕易嘗試。
更多太報報導
嬤行動不便無法進門 NET店員一暖舉感動20萬人:還以為是家屬
把技工當廚娘!週刊曝疾管署主任命令女下屬日煮2餐 政風竟查無不法
馬太鞍溪溢流「救全村的男人」大馬村長驚傳病倒 國腳女兒: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其他人也在看

男子將陶瓷杯塞進肛門 外科醫師手術取出 (圖)
李綜合醫院外科醫師吳坤達20日表示,患者就醫發現肛門塞了一個陶瓷杯,經手術把塞在肛門的杯子取出,提醒相關案例可能引發腹腔感染,併發腹膜炎,有致死危機。
中央社 ・ 1 天前
盧秀燕怒罵賓賓哥白目硬幹!可樂也受牽連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市中山國中昨天邀請魔術師王元照(可樂)演講,卻被夾帶爭議網紅江建樺(賓賓哥)出場,且未經同意就現場直播,校長王蒲寧怒出面制止,引起網路熱議。台中市長盧秀燕今表示,「校方已...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世界肺癌月 台中榮總籲關注肺部健康 (圖)
11月是世界肺癌月,台中榮總胸腔部20日舉行記者會,提醒民眾關注肺部健康,並指出隨著科技突破與精準醫療應用,許多病患在合適治療與照護下也能長期存活。
中央社 ・ 1 天前
挑戰人體極限!男腹痛3天無法排便 照X光驚見肛門塞6CM陶瓷杯
台中一名男子因腹脹腹痛,且連續3天無法排便,到醫院檢查後竟然發現肛門內卡著一只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醫療團隊先後嘗試以多種方式取出杯子皆未成功,最終只能緊急全身麻醉開腸取出異物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肛門塞瓷杯 3天無法解便 醫緊急開刀取出
中部一名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趕緊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外科醫師原本要使用器械把杯子夾出來,但杯緣光滑無法施力,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最後全身麻醉「開腸破肚」的才把杯子取出。駐診在李綜合醫院的台中榮總外科醫師吳坤達表示,該名患者到院時,自訴三天無法大便非常困擾,害羞不敢提及自己肛門塞了一個杯子,經過X光攝影,看到骨盆腔內有一個杯子,杯口朝下,因此,馬上安排進手術室,要把杯子拿出來。吳坤達說,一開始試著使用器械直接把杯子夾出來,但是杯子光滑,用了很多器械,試了很多次都無法成功,後來再使用腹腔鏡,依舊無法順利取出,擔心把杯子夾碎,傷及患者或造成感染風險,最後只好在肚子上動刀,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台中榮總採精準醫療 4期肺癌病人存活逾6年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0日電)每年11月是世界肺癌月,台中榮總今天表示,隨著科技突破與精準醫療的應用,第4期肺癌患者在合適的治療與照護下,能長期存活,1名7旬婦人就創下病情穩定6年的案例。
中央社 ・ 1 天前
花蓮中配村長鄧萬華解職贏訴願 內政部:富里公所依職權再處置
花蓮縣中配村長鄧萬華因國籍問題被解職後提起訴願,獲花蓮縣府撤銷原處分。內政部法制處說明,訴願決定書認為,鄉公所未盡到依法對訴願人有利、不利事項應一律注意,因此撤銷原處分;內政部表示,該案應由富里鄉公所再做詳盡調查後再處理,內政部不可能指導,還是要由富里鄉公所依職權決定。
自由時報 ・ 1 天前
TWICE週末港都首唱! 「藍色風潮」席捲高雄店家
韓國女團TWICE,即將在22日及23日首度站上高雄世運主場館,高雄市不少店家,紛紛加入應援!有服裝店,將店內模特兒通通換上藍色衣服,並且跳起應援舞,拍攝影片成為話題;也有飲料店,用蝶豆花,將珍珠奶茶...
華視 ・ 1 天前

陸配參政權爭議藍委研擬修法 內政部:無修法空間
花蓮縣陸配村長鄧萬華,因為國籍問題遭解職後,向花蓮縣政府提起訴願最後成功,她今(20)日現身喊話說「自己哪點不符合台灣媳婦的資格?」,而國民也表示要研擬修法,讓陸配參政權不受《國籍法》規範。對此,內政部回應沒有修法的空間,也沒有必要;陸委會則表示,不管《國籍法》怎麼修,「單一效忠」的問題才是核心。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週前
戒菸3年竟肺癌末期!他靠「1方法」抗癌成功 5公分腫瘤消失了
南投一名45歲吳姓男子,6年前確診第四期肺腺癌,被告知若不治療,平均存活期僅4到6個月。後來在台中榮總胸腔腫瘤團隊的建議下,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療後體力與生活品質明顯改善,4至5公分的腫瘤幾乎消失,病情獲得良好控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歌手石琇惠術後成植物人 女兒抗議醫療過失 嘉基:尊重司法
藝名石琇惠的7旬王姓婦人因胃癌一期,去年到嘉基醫院手術後成植物人 ,在加護病房躺了285天後往生,女兒質疑執刀的周姓醫師醫療疏失,到嘉義地檢署檢控告周醫師,今天到醫院舉牌抗議。院方回應表示,王婦呼吸衰竭並非因接受內視鏡黏膜剝離術治療與重症肌無力風險所導致,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盼藉由審理讓真相與責任能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1 天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進補別亂吃!大學生吃羊肉爐突「中風」 醫揭「1元凶」釀禍
隨著天氣轉冷,許多人相約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食物進補,不過北榮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醫師張清貿提醒,食補並非人人適合,若本身有免疫疾病,恐越補越糟。他的門診曾出現一名大學生因吃羊肉爐而中風,檢查才知是紅斑性狼瘡釀禍,由於羊肉爐屬熱補食物,容易活化免疫系統,進而攻擊血管,若有血栓恐導致中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中年男空腹血糖飆破130 控糖「3原則+5妙招」逆轉糖尿病前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今年45歲的張先生,平時忙於工作,習慣外食、含糖飲料不離手,對偶爾的口渴、疲倦感不以為意。直到公司健檢,他發現自己空腹血糖達130 mg/dL,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才驚覺健康拉警報。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指出,糖尿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血糖異常。他提醒,若出現口渴、頻尿、疲倦或體重減輕等情況,應盡早檢查血糖;尤其有家族病史、肥胖或三高問題者,更應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他也提醒,只要及早發現並調整飲食與運動,糖尿病是有機會被穩定控制、甚至逆轉的。 高血糖比例攀升 成人每8人就有1人血糖異常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我國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已達12.8%,顯示血糖健康已成為全民應關注的議題。為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國健署自111年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114年9月底,已收案約46萬人,其中近10萬人屬糖尿病前期。經持續追蹤與健康管理後,有13%的個案糖化血色素已恢復正常,證實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有效改善血糖。 預防糖尿病三關鍵 飲食、運動、監測是控糖基石 楊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
帶狀皰疹恐留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醫籲:皰疹在「2大」部位要特別小心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亦屬高風險族群。年齡愈大,病毒再活化的機率愈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表示,壓力大、睡眠不足…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名醫會客室/女性頭號殺手不是乳癌 這個疾病病癥不同更可怕
文/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心血管中心專科護理師潘姿菁 圖:潘韶甫醫師 一名64歲女性,本身無特殊疾病史,近期主訴上腹部疼痛。先前於消化內科接受相關檢查,但未
好醫師新聞網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