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婦圖書館看書竟遭蛇吻!30cm眼鏡蛇狠咬腳背 急送醫救治
[FTNN新聞網]記者邱梓欣/綜合報導
書裡「蛇」麼都有?台中一名41歲婦人於今(16)日中午12時許,前往龍井圖書館一樓書報閱覽室看書,不料突感右腳腳背刺痛,猛一看兇手竟是一條長約30公分的眼鏡蛇;警消獲報後,緊急出動龍井分隊2車5人趕抵,並同時通知農業局廠商進行捕蛇作業。受傷女子則緊急送往台中榮總醫院,院方已為她施打蛇毒血清,目前生命徵象穩定,後續狀況有待觀察。
台中市消防局今日中午12時36分接獲通報,位於龍井區觀光路上的龍井圖書館有女子遭蛇咬傷,立即派遣人車前往救援,同時連繫農業局廠商到場捕蛇;抵達後只見女子右腳背受傷,而該蛇隻也被順利捕獲。警消將受傷女子送至台中榮總醫院治療,經施打血清後,女子目前生命徵象穩定,後續狀況仍有待觀察。
受傷女子向警方供稱,她正準備離開圖書館,走到大門口時,便感到右腳背一陣刺痛,便發現是一條眼鏡蛇。經救護人員現場調查研判,應是圖書館旁便是大水溝,環境潮濕且雜草叢生,使眼鏡蛇有機可趁。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詐騙豐原5口1536萬逼死全家!主謀李女不認罪 檢方今偵結:從重求刑15年
快訊/台中百年「犁記餅店」驚傳意外 女員工手指遭餡料攪拌器絞碎重創送醫
巡邏變追劇?警車內看片遭側錄 中市警認怠職各記2申誡
其他人也在看
龍井圖書館撒石灰防蛇 農業局:整理環境防範比較有效
前天有一名女子在台中市龍井圖書館遭眼鏡蛇咬傷,館方在圖書館內外已撒石灰防蛇;台中市野生動保育學會指出,石灰完全沒有防蛇效果,不如在門口立尊土地公可能更有效。台中市農業局林務自然保育科表示,撒石灰的防蛇法經實驗結果成效不大,最好整理並巡視周遭環境防範。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嘉縣大埔鄉救護能量不足 議員要求增補救護車
嘉義縣消防局第三大隊大埔分隊新建廳舍今年5月16日落成啟用,但縣議員詹黃素蓮說,當地救護能量不足,雖有新廳舍,但消防隊僅有1輛救護車,有多起疾病、車禍案件因救護車無法即時載送而導致惡化,應再新增一輛備用救護車,要求縣府改善;縣長翁章梁說,目前已進行跨局處支援,調派衛生所救護車協助,會再請消防局統計過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迅速應變救回患者 竹市消防團隊展現救護量能
竹市一名年約70歲的男子在家中突感身體不適,隨即失去意識,家屬立刻撥打119求助。消防局接獲報案後,線上即指導家屬進行心肺復甦術(CPR),並立即派遣埔頂分隊救護車前往現場。由於患者情況危急,已呈現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消防局隨即加派第二台救護車支援,並通報隨車消防人員準備相關急救器材。所幸在消防人員的迅速應變、家屬的即時配合,以及醫院醫療團隊的全力搶救下,患者最終成功恢復心跳與呼吸。經醫療照護與康復治療,患者已於近日平安出院,恢復正常生活。消防局表示,當日119值勤員張愷允接獲報案後,得知患者失去意識並出現瀕死式呼吸,立即線上指導家屬實施CPR,把握黃金搶救時間。除原派遣途中的埔頂分隊消防員曾俊翔、蘇宗奕外,亦緊急加派金山分隊消防員陳嘉宏、黃宥瑞前往支援,並透過無線電即時通報現場狀況,預作急救整備。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發現,患者已無呼吸、無脈搏,呈現到院前OHCA狀態。消防員隨即接手CPR,並使用 I-gel 4號聲門上呼吸道、以BVM正壓給氣,同步施以AED電擊去顫6次,並架設自動心肺復甦機進行搶救。經消防人員分秒必爭的搶救行動,患者最終成功恢復自發性循環(ROSC),生命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59歲女反覆腹痛竟是「肝內結石」作祟!醫:合併3症狀千萬別再拖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慢性腹痛常被誤以為腸胃不適,但背後可能潛藏重大危機!一名59歲陳女士長期承受間歇性腹痛,九月間於外院住院治療仍無改善,出院後轉至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由肝膽腸胃科內科部部長賴學洲醫師安排腹部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左側肝內結石合併慢性肝內膽管炎及膽囊細沙併慢性膽囊炎,後經一般外科主任曹連誠醫師評估,安排3D立體內視鏡左肝切除加膽囊切除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成功擺脫惱人的腹痛與長年不適。 3D立體內視鏡微創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肝臟及膽道手術過去大多以開腹方式進行,術後疼痛及恢復期長。此次採用的3D立體內視鏡技術可清晰呈現肝臟內細微結構,3D立體視角搭配螢光血流影像,即時辨識血管與膽管位置,提高手術安全性與精準度。15公分大的肝臟組織,僅透過約5公分傷口取出,可大幅降低術後疼痛與感染風險,縮短住院及復原時間,保留最多肝臟功能,同時避免肝內膽管癌長期風險。 腹痛合併發燒、黃疸、噁心應提高警覺 避免癌症風險 醫師提醒,腹痛若反覆發生、無法以一般胃腸藥物改善,應及早就醫檢查,特別是合併發燒、黃疸、噁心等症狀,更應提高警覺。膽囊結石與肝內結石可能導致反覆感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高雄7旬翁連撞機車1死8傷 過失致死罪嫌送辦
(中央社記者洪學廣高雄17日電)7旬陳姓老翁昨天開車行經高雄楠梓區於路口右轉時,擦撞林姓菲籍移工機車騎士,再撞擊7輛待轉機車。林姓移工送醫不治,另有8人受傷,警方將依過失致死罪嫌送辦陳男。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國道驚魂!小貨車車道「掉寶」沒發現走了…害慘8車全傷 現場慘況曝
國道驚魂!有駕駛15日深夜行過國1南向46.4公里處桃園路段時,在內線車道撞擊巨大鐵架,瞬間正副駕駛座的安全氣囊爆開,前後加起來共8台車受害,警方獲報後到場,清查該掉落物疑似是「小貨車棚架」,目前正擴大調閱沿線監視器追查掉落物車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龍井圖書館台中婦邁大門 腳背一陣痛竟遭眼鏡蛇咬傷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6日電)台中41歲婦人今天上龍井區龍井圖書館,要走出大門時,突感右腳背一陣痛,發現竟遭眼鏡蛇咬傷;消防局救護車送醫在院治療、生命徵象穩定。現場捕獲1條30公分眼鏡蛇。
中央社 ・ 1 天前
芝麻大肺癌差點被忽略!男做「1檢查」即時揪出 颱風天手術成功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別人在颱風天防颱,我在手術房,對抗人生的另一場風暴。」去年7月25日,是凱米颱風襲台的日子,林先生因為左肺發現約1公分結節,在追蹤半年未消後,他選擇在颱風天躺上手術台切除病灶,正是這一刀,颱風天也成了他的「重生日」,為他迎來第二次健康人生。 LDCT早期篩檢建功 揪「芝麻大」早期肺癌 負責為肺癌病友林先生主刀診療的彰基醫學中心外科部主任王秉彥醫師指出,肺癌在過去多年來,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其中肺腺癌更是非吸菸族群常見的類型。而許多病人沒有症狀,以為自己健康,但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就能在0.8公分、如芝麻大小時發現異常。這就是早期篩檢的價值。 接受肺癌手術治療的林先生,之所以揪出病灶,起因於母親在兩年前因肺腺癌離世,經醫師提醒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他在檢查中發現左肺約1公分大小的結節,因追蹤半年未消,最終決定動手術切除。 3D導航結合微創手術 成功切除早期肺腺癌 這場手術由王秉彥主任主刀,團隊結合3D影像導引系統、複合式多軸X光攝影定位及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成功切除如芝麻大小的早期肺癌病灶。林先生術後恢復良好,一週內即出院,如
健康醫療網 ・ 10 小時前
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 丁華恬平衡木奪金 (圖)
「體操精靈」丁華恬(圖)16日在114年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最後一天的大專社會女子組賽事登場,並代表輔仁大學在平衡木單項以13.200分奪得金牌。
中央社 ・ 1 天前
國1虎尾段「3車連環撞」 19歲男乘客遭拋出車外身亡
國道公路警察第4大隊於清晨5時33分接獲報案。蔡男駕駛小客車行駛中線車道時,不明原因自撞外側護欄後翻覆至外側車道與路肩。左後座許姓乘客被拋出車外,倒臥在外側車道上,頭部破裂,明顯死亡。事故發生後,行駛內側車道的52歲林姓男子緊急煞車,車輛卻失控在中線車道打橫,...
CTWANT ・ 1 天前
大型鐵架散落國道8車輾過全傷 安全氣囊爆開、BMW受損畫面曝光
根據現場畫面,鐵架和木頭板子散落在國道內側車道上,由於正當深夜、天色昏暗,有8車閃避不及而撞上,導致車輛嚴重受損,國道警方接獲報案後連忙前往處理。警方發現部分受害車輛是底盤刮傷、零件掉落,還有車子的安全氣囊都爆開,當中更包含一台要價不斐的BMW,所幸整起事故...
CTWANT ・ 16 小時前台中龍井圖書館婦人遭蛇吻 已撒石灰防蛇入館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6日電)台中市龍井圖書館今天有婦人遭眼鏡蛇咬傷,後在館內捕獲30公分長的眼鏡蛇。台中市政府說,種類屬舟山眼鏡蛇,為台灣原生種眼鏡蛇,巡查館內外情況並撒布石灰,預防蛇類入館。
中央社 ・ 1 天前
感覺刺刺的!台中「龍井圖書館」混入30cm眼鏡蛇 1女腳部遭咬送醫
台中市龍井區「龍井圖書館」驚見眼鏡蛇!今日中午12時許,有名41歲女子在一樓書報閱覽室看書時,突然感覺右腳背有刺痛感,發現遭一隻約30公分的眼鏡蛇張口咬下。台中市消防局獲報立即派遣人車前往救援,同步通知農業局廠商到場進行捕蛇作業,順利抓到蛇之,並將女子送至台中榮總治療,經施打血清女子暫時無大礙。至於詳情有待進一步釐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龍井圖書館石灰防蛇 台中農業局籲整理環境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7日電)婦人在台中市龍井圖書館遭眼鏡蛇咬傷,館方在館內、外撒石灰粉防蛇。台中市政府農業局今天說,這是古老防蛇法,成效不大,建議整理周邊環境,如果有捕蛇需求可提供捕蛇籠。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新北再增3處生態廊道!排水涵洞變身「牠們」專用坡道
新北市農業局守護野生動物安全,今年在新北市石碇區設置3處生態廊道,結合排水涵洞環境設計動物專用坡道,讓龜類、蛇類、蛙類等小型野生動物能安全通行,避免誤入車道。另外政治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也與農業局合作,在周邊道路設置由政大學生設計的「食蛇龜」警示標誌,提醒用路人減速慢行,共同維護行車用路人及野生動物的安全。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