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衝突再起!菲稱陸海警發射水炮、撞船 北京反控非法闖入
南海緊張情勢再度升溫!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船在菲方實際控制的中業島(Thitu Island,菲律賓稱「帕加薩島」)附近,動用水炮及撞擊菲律賓船隻,並形容此舉是「明顯挑釁」與「直接威脅」。中國方面則反指菲律賓船隻「非法闖入」中國海域,且「危險接近」中國船隻,強調菲方應為碰撞事件負全責。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菲律賓海巡署(Philippine Coast Guard,PCG)說法,12日清晨,包括「達圖帕古布亞號」(BRP Datu Pagbuaya)在內的3艘菲律賓公務船,停泊於中業島海域執行保護當地漁民任務時,遭多艘中國船隻接近並以水炮威嚇。約1小時後,1艘中國海警船更被指直接對「達圖帕古布亞號」發射水炮,隨後撞擊該船尾部,造成輕微損壞但無人受傷。
馬尼拉當局的海巡署及「漁業和水產資源局」(Bureau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Resources)表示,將持續在該海域進行保護任務,強調「我們的存在對維護漁民生計至關重要」,並指責中國此舉是對主權的公然挑釁。
不過,中國海警方面隨即發表聲明反駁,稱2艘菲律賓政府船隻於當日「非法進入中國南海海域」,其中1艘船隻在仙賓暗沙(Sabina Shoal,大陸翻作仙賓礁,菲律賓稱「依斯戈沓礁」)附近「危險接近」中國海警船,導致碰撞發生。中國方面強調,菲方「應對事件承擔全部責任。」事後,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館未立即回應媒體查詢。
近年來,中菲2國在南海的摩擦不斷增加,尤其在民主礁(Scarborough Shoal,大陸翻作黃岩島,菲律賓稱班拿獨淺灘)等漁場地區爭端日益激烈。南海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運通道之一,每年有超過3兆美元的貿易貨物經此通行。除了中國與菲律賓外,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與越南也分別對部分海域提出主權聲索。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高雄男怒踢「擋路鴨」再輾斃 法官痛批殘忍重判拘役20天罰20萬
婚後堅持嚴格AA制! 妻子付不出錢還得向丈夫「寫借據」
台北捷運車廂實施新措施 通勤族一看大讚:不用平衡力挑戰了
其他人也在看

不要擔心中國!川普暗示收回關稅威脅 美股期貨上漲
美股上週五重挫後,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不要擔心中國」,隨後美國股指期貨在周日上漲。(戚海倫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上周五川普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措施將在11月1日生效,
中廣新聞網 ・ 2 小時前
哈瑪斯下午開始放人 以色列人質可以回家了
以色列人正熱切期待人質獲釋。消息人士指出,人質家屬已經被告知,將在當地時間周一上午8時,也就是台灣時間今天(13日)下午1時,開始釋放人質。(戚海倫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預計人質
中廣新聞網 ・ 2 小時前
以哈戰爭終局?20名人質將全數獲釋 以色列同步釋放2000名囚犯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這項交換行動被視為結束長達兩年的加薩戰爭的關鍵節點。以色列政府發言人貝卓西安(Shosh Bedrosian)表示,人質將於13日清晨由紅十字會(Red Cross)接手,並分乘6至8輛車離開加薩,隨後送往軍事基地與家屬團聚,或依醫療需求轉送至醫院...
CTWANT ・ 2 小時前
能源戰無休止延燒!烏軍遠程無人機攻俄煉油廠 俄羅斯報復轟炸致百萬戶停電
根據《CNN》報導,距離烏克蘭邊境近900英里的一座俄羅斯煉油廠於11日發生火災,烏克蘭安全部門稱這起事件是由烏方長程無人機攻擊所致,這已是該設施一個月內第三次起火。事發地點為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Bashkortostan)境內的烏法煉油廠(Ufa refinery),是俄羅斯規模最大...
CTWANT ・ 1 小時前
美國南卡外島酒吧爆「大規模槍擊案」!釀4死20傷
據《CNN》報導,比福郡警長辦公室(Beaufort County Sheriff’s Office)表示,事件發生時現場人潮眾多,警方趕抵時,已有多名傷者倒地等待救援。許多受驚的民眾與目擊者為了逃避槍聲,紛紛跑向鄰近的商店與住宅尋求掩護。警方在聲明中指出:「這是一場悲痛而艱難的事件,我們...
CTWANT ・ 1 小時前南海再爆衝突 菲律賓控中國海警船衝撞公務船
(中央社馬尼拉12日綜合外電報導)菲律賓海岸防衛隊指控,一艘中國船隻今天故意衝撞停泊在南海中業島附近的政府船隻,並稱此舉是『明顯的威脅』,加劇了在具爭議南海海域的緊張局勢。
中央社 ・ 20 小時前麥肯錫報告:中國稀土管制影響德國百萬就業人口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12日專電)顧問公司麥肯錫最新研究顯示,德國約有100萬名勞工從事高度依賴稀土原料的產業,包括汽車製造、能源及航太。若中國中斷供應,恐有多達400萬個直接與間接工作機會,約3700億歐元產值面臨威脅,相當於德國國內生產毛額9%。
中央社 ・ 2 小時前「阿伯」指路?!女大生大坑山區驚魂 資深警:是真實案例
近日社群瘋傳一段驚悚貼文,內容指稱「兩名女大生闖入台中大坑山區迷路,獲救後大哭說『阿伯教我們走東北方』,警消聽完發毛直說:『妳們差點掛掉!』」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經查,這是10年前真實迷途案件,當時兩名女大生夜困大坑山區,驚魂未定時脫口一句話,讓在場救援人員全身起雞皮。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有片/中海警船現蹤南海鐵線礁海域 水砲驅離還撞菲公務船尾
菲律賓今日(10/12)指責中國海警船在鐵線礁週遭海域,動用水砲並撞擊菲國船隻,稱此舉構成「明顯威脅」,加劇南海緊張局勢。中國海警局則稱責任完全在菲方,呼籲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滋擾」。
太報 ・ 19 小時前
南海爭議再起 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船發射水砲、蓄意衝撞
馬尼拉海岸防衛隊今天(12日)表示,一艘中國海警船「蓄意撞擊」停泊在南海爭議海域一處島嶼附近的菲律賓政府船隻。 菲律賓與中國船隻經常在南海發生對峙。雖然一項國際裁決表示,北京的主張沒有法律根據,但北京仍聲稱擁有幾乎所有的南海主權。 菲律賓發表聲明指出,一艘中國海警船今天上午9點15分向馬尼拉漁業局船隻巴格布阿亞拿督號(BRP Datu Pagbuaya)「發射水砲」。 聲明中說,「就在3分鐘後…同一艘中國船隻蓄意衝撞」這艘菲律賓船隻船尾,導致「輕微的結構受損但沒有船員受傷」。 馬尼拉海岸防衛隊表示,這起事件發生在中業島(Thitu Island)附近。中業島屬於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的一部分,北京多年來一直試圖在南沙群島宣示主權。「儘管有這些霸凌手段和侵略行為…我們不會被恫嚇或趕走」。 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館並未立即回覆法新社的置評請求。(編輯:宋皖媛)
中央廣播電台 ・ 20 小時前力抗中國供應主導地位 英媒:美斥300億儲備關鍵礦產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五角大廈展開全球戰略儲備行動,計劃採購高達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的重要礦產,以藉此抗衡中國在國防製造業關鍵金屬的主導地位。
中央社 ・ 14 小時前英相干預?共諜案撤案餘波蕩漾 前MI6處長:中國威脅真實存在
英國對外情報機構「軍情六處」(MI6)前處長索爾斯(John Sawers),質疑英國皇家檢察署(CPS)撤銷起訴2名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英國公民,強調此舉將使美國「感到困惑」(perplexed)。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導,索爾斯指出,中國對英國構成「一系列威脅」,包括網路威脅、潛在的產業機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吹風機奪命!泰10歲女童洗澡後觸電倒地 右手燒痕觸目驚心
根據《Thaiger》報導,事故發生在格叻山縣(Krasang district)喃登分區(Nong Teng subdistrict)的一處民宅內,女童的外婆凱瓦娜帕(Kaewnapa,48歲)悲痛回憶當時的驚恐瞬間。凱瓦娜帕是當地居民,平時在曼谷(Bangkok)販售商品。她說,原先答應外孫女放假後要帶她去曼谷...
CTWANT ・ 2 小時前專家:中國稀土新規影響美國防產業 勢必要談判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加大對稀土出口的規定,美中貿易戰再次升高,川習會可能取消。有專家分析,中國此舉影響了美國的國防產業,美方勢必得展開談判,在新規12月生效前,雙方仍有時間和空間進行磋商。
中央社 ・ 1 天前大陸學者:不吃川普套路 反擊已寬容
「川習會」預計10月底在南韓APEC峰會期間舉辦,協商中美貿易對抗,但面對近日中美相互出招,包含大陸加大稀土出口管控,讓美國總統川普喊出11月加徵100%關稅做反擊。港媒分析,川普想「邊打邊談」施壓陸方讓步,但如今大陸已不吃這一套。更有學者認為陸方至今才反擊已相當寬容,研判月底的中美元首會晤恐怕實質效益不大。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加薩和平在望 德國將解除對以色列武器出口限制
德國副總理克林拜耳(Lars Klingbeil)12日晚間表示,德國政府將解除8月宣布的對以色列武器供應限制,柏林當時是為了譴責以色列在加薩(Gaza)不斷擴大的軍事行動。 克林拜耳在德國第一電視台(ARD)發表的這番談話,顯示德國在加薩和平計畫後的政策轉變。在埃及和平峰會13日登場前,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已經第三天停火。 克林拜耳在提及武器出口時說,「我們將評估情勢」。 德國是以色列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武器供應國,是長期以來的最堅定支持者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對納粹大屠殺(Nazi Holocaust)的歷史罪惡,這項政策被稱為「國家理性」(Staatsraison)。 然而,由於以色列計劃擴大在加薩的行動,德國在8月停止出口可能被用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武器,這是德國統一後首次承認拒絕對這個長期盟友提供軍事支援。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將共同主持13日舉行的加薩和平峰會,這場旨在鞏固停火並概述加薩戰後政治框架的會議,將有來自20多國領袖參與,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也
中央廣播電台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