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中國收緊稀土,歐盟急尋美國歸隊!電動車供應鏈還能撐得住嗎?
隨著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歐盟開始尋求與美國的合作,以減少對電動車行業的衝擊。歐盟貿易部長週二表示,歐盟正尋求與美國和其他七國集團夥伴協調,應對北京的這項管制的措施。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上周除對原有的管制措施擴大,還增加了對半導體用戶進行的額外審查。
稀土短缺與美元貶值讓歐盟與美國成為合作的契機
隨著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升級,近期美元出現跌幅,隨之帶來的是金價持續上漲和原油價格下跌。本週二,因為這輪中美關係的緊張,導致投資者們紛紛轉向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傳統貨幣。其中,歐元兌美元上漲 0.14%,至 1.1585美元;英鎊兌美元上漲 0.12%,至 1.3351美元;紐西蘭元兌美元匯率下跌0.5%,至0.5697美元。
中國大陸商務部發言人週二表示,「美國不能一邊尋求談判,一邊又發出威脅,這讓市場對達成更廣泛貿易協定的可能性感到緊張」。
在股市和原油方面,週二開盤的標普 500指數期貨下跌 0.6%。日經指數 (.N225)一度下跌 3%。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01美元,跌幅1.6%,至每桶62.31美元。
中國大陸從9月份開始稀土出口量較8月份月驟降31%,這也是大陸商務部實施新的許可證的第一個月份,而後面能夠拿到這類許可的企業將會減少。由於中國生產的稀土多數用於電動汽車、風力發電機、以及軍用雷達系統,這將成為北京與西方國家重新爭奪話語權的資本。
比起美國關稅,歐盟更注重生存問題
對於歐盟來說,中國的稀土管控措施已經讓許多依賴于這項原材料的企業感到生存危機,但是比起美國的關稅大棒來說,這點難度不亞於讓企業直接關門。
不過,從目前歐盟方面傳來的消息,歐盟貿易專員馬羅斯·塞夫科維奇可能在下周初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而丹麥外交大臣拉斯·拉斯穆森表示,歐盟需要團結和「強硬」的回應,並展示其作為「全球最大貿易集團」的實力。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國際政治》北京武器化稀土 美前官員:美若出狠招 台灣恐遭封鎖
【時報-台北電】中國大陸9日擴大管制稀土出口,美中貿易衝突升溫,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的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直言是很有效的武器,警告若華府進一步收緊高階晶片出口,恐連帶衝擊台灣,甚至讓北京封鎖台灣。 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13日刊出羅斯專訪,警告中國大陸收緊對美國高科技極為重要的稀土出口,已經不只是地緣政治風險,而是對美國供應鏈實實在在的經濟威脅,他警告北京不只學會了如何利用稀土作為應對美國的籌碼,甚至可能進一步將供應鏈武器化,直言稀土對大陸來說是「很有用」的武器,「只要放棄一點點利潤,就能獲得很不錯的成效」。 羅斯評論,美國多年來持續悄悄地累積自己的脆弱性,在北京對稀土祭出新一波許可證措施後終於顯現出來。新管制措施要求出口含有中國稀土的產品必須申請許可證,羅斯認為這只是掩飾控管的手段,「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故意拖延批准?」如今北京能夠控制輸美供應量,而且還不會違反貿易協議,「這是非常有效的武器,還打擊我們的高科技及國防需求」。 羅斯警告,除非貿易緊張緩解,否則供應鏈緊張恐在未來6至12個月衝擊美國產業,即便目前部分車商已經囤積稀土,若僵局持續下去,部分工廠恐怕還是
時報資訊 ・ 1 天前【話題開箱】緊掐稀土管制 中國能「稀土換晶片」如願以償?
中國商務部在9日公布7項稀土相關出口管制規定,緊掐稀土管制。中國祭出管制令後,美國總統川普也宣布對中加徵100%關稅,美中貿易戰急遽升溫。作為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原料,稀土戰略地位再次成為全球焦點。學者分析,中國將稀土作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希望透過「稀土換晶片」,減少美國對中國的晶片限制。 中國為何管控稀土出口? 中國自今年4月起,已針對釤、釓、鋱、鏑、鎦、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及相關永磁材料進行管制,又在10月新增管制銪、鈥、鉺、銩、鐿等5類中重稀土金屬、合金及相關製品。 同時,中國擴大相關管制最終用途,涵蓋研發、生產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256層以上儲存晶片,以及製造上述製程半導體的生產設備、測試設備、或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等,未來相關項目需逐案審批。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中國近期收緊稀土管制是為了累積與美國進行談判的籌碼,希望透過「稀土換晶片」,減少美國在晶片以及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EDA)的限制。 稀土為什麼重要? 稀土是17種稀有元素,憑藉獨特的磁學、光學、電學特性,廣泛應用於電子、通訊、再生能源及國防航空等高科技產業,從手機、筆電、半導體、飛機、核磁共振設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比率僅0.2% 川普趁政府關門大裁員只是說大話
美國聯邦政府因預算僵局導致的停擺持續延燒,聯邦員工裁減數字也出現變動。根據美國司法部於美東時間10月14日向法院提交的最新聲明,自10月1日停擺開始以來,裁撤的聯邦員工總數為4108人,低於上周法院文件中估計的4278人,顯示川普政府先前對於裁員規模的說法存在誇大。在川普政府上任初期,美國聯邦機構共雇用約200萬名文職員工,目前裁員人數占整體比例極低。然而,......
風傳媒 ・ 17 小時前中國制裁韓華美國關聯子公司 美中港口費爭端升溫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隨著美中兩國互徵港口費措施正式生效,雙方貿易對立進一步升溫。中國商務部近日宣布,對南韓造船企業韓華海洋(HanwhaOcean)旗下五家與美國相關子公司實施制裁,禁止中國境內組織與個人與其進行交易、合作或相關往來,導致韓華股價應聲下挫。中國商務部指出,韓華海洋美國關聯企業「協助並支持美國政府相關調查活動,損害中國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因此列入制裁名單。消息公布後,韓華海洋股價收盤大跌五點八%,現代重工(HDHyundaiHeavyIndustries)也下跌四點一%。對此南韓外交部指出,正評估制裁影響,並將與中國及相關部會、產業界溝通,盡力降低衝擊。韓華海洋於二○二四年收購美國費城造船廠(PhillyShipyard)後,今年八月宣布將追加五十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美學者:北京用稀土打經濟外交牌 美應攜手盟友因應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15日專電)中國上週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大範圍限制,美國總統川普隨即揚言對中國祭出100%關稅報復。美學者撰文分析,稀土已成為北京推行經濟外交的地緣政治工具,西方民主國家須攜手合作,增加稀土開採、再加工及精煉能力。
中央社 ・ 2 小時前

美唯一蒸汽彈射軍工部門倒閉! 航母維修恐斷鏈 美國海軍頭大了
[Newtalk新聞] 全美國唯一能製造蒸汽彈射器的「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公司」(Babcock & Wilcox)軍工部門,日前宣布破產並停止營運,導致美軍現役「尼米茲級」航母的彈射系統後勤維修陷入斷鏈危機。據「海事先鋒」分析,由於美國近 20 年未再採購蒸汽彈射器,加上新一代電磁彈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美國海軍如今陷入「舊的造不出、新的還不穩」的尷尬局面。 根據外媒報導,該公司破產主因是長年缺乏訂單支撐。美國海軍自 2000 年代後期起,全面轉向研發與部署電磁彈射技術,停止新造蒸汽彈射器,使這間在二戰以來為美軍提供彈射裝置的傳統軍工企業,最終因財務困難走向關廠。這意味著,美軍若要再建造或維修蒸汽彈射系統,已無國內供應來源。 「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公司」倒閉,將使美軍航母所需的蒸汽彈射器供應斷裂。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海事先鋒 目前,美國海軍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仍全面使用蒸汽彈射器,而新一代「福特級」航母則配備電磁彈射系統(EMALS)。據美國海軍最新簡報,「福特號」航母截至 2024 年已完成超過 2 萬次電磁彈射與 3 萬次著艦測試,平均每 600 次彈射發生一次故障,可靠度已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稀土戰開打!美稀土股暴漲 台灣聯友金屬/閎暉竄出關鍵曝光
中國日前宣布擴大稀土項目及相關設備、技術的出口管制,這項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稀土政策,讓美國震怒,認為中國是刻意掐住其最關鍵的高科技與軍工產業命脈。前總統川普隨即在社群平台上放話,要對中國加徵100%關稅,隨後雖口風放軟,但條件是中國必須放鬆稀土限制。一場全球稀土與稀有金屬的角力戰,正式點燃。
鏡報 ・ 1 天前
童子賢談中國稀土管制:對台灣晶片影響很小、很間接
中國近來對稀土出口管制趨嚴,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美國其實是全球第二大稀土生產國,過往因為高耗能、高污染而減少生產,現在稀土從商業選擇轉變成國安問題的話,也許會促使美國與其盟邦評估是否增加產量,不過,對台灣的晶片產業與台灣經濟來說,稀土元素的用量不多、管制帶來的影響也僅會很間接。
鏡報 ・ 14 小時前
「稀土戰」中國必勝?澳洲專家:美國與西方面臨重大的戰略失敗
中國官方在10月9日宣布新一輪的「稀土管制」,要求所有含有稀土成分的產品出口時,必須事前獲准,這也引發外界擔憂美中貿易衝突升級,各方觀點不一。有澳洲專家認為,中國的措施將對美國的工業、甚至是軍事領域形成「災難性」的影響,這也代表著美國和西方在戰略上的失敗。中國的稀土戰有用嗎?澳洲知名執行長、前澳洲聯邦媒體和郵電部助理部長麥克唐納(Les MacDonald)......
風傳媒 ・ 16 小時前
中國稀土管制!美前商長台灣面臨風險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擴大稀土管制,包含無人機在內等與高效馬達相關產業受直接衝擊,半導體產業也受到間接衝擊;曾在前一任川普政府擔任商務部長的羅斯(WilburRoss)警告,中國已經學會如何利...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和碩童子賢談中國稀土管制 (圖)
中國對稀土技術出口實施新管制,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5日出席零碳永續高峰論壇受訪表示,在全球化的工廠體系下,各國產業原本就相互依賴,任何單一原物料的管制都可能對全球貿易造成影響,並不限於稀土,而且若涉及國家之間競爭,可能誘導某些國家重新開採稀土。
中央社 ・ 20 小時前中國管制稀土 童子賢:可能誘導某些國家重新開採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5日電)中國對稀土技術出口實施新管制,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表示,在全球化的供應體系下,各國產業原本就相互依賴,任何單一原物料的管制都可能對全球貿易造成影響,並不限於稀土,而且若涉及國家之間競爭,可能誘導某些國家重新開採稀土。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百味臺南 好禮相伴」臺南美食文化節 漢神巨蛋熱烈開展
「百味臺南 好禮相伴」臺南美食文化節於漢神巨蛋購物廣場8樓熱烈開展!展期自10月14日至20日,現場匯聚25家臺南在地特色物產、道地美食與優質伴手禮,把最道地的府城風味與文化帶到高雄,讓高雄消費者一次盡享臺南精華。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
安世遭中國封殺 強茂、德微與台半亮燈
[NOWnews今日新聞]功率二極體概念股迎來重大利多,全球前三大功率半導體廠安世半導體(Nexperia)14日證實,中國政府對其祭出出口限制,市場預期功率半導體供應鏈出現缺口,台股可望迎來轉單效應...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北京突大限稀土!蘋果、特斯拉被點名 美媒 : 中將供應鏈轉為「殺招」
[Newtalk新聞] 中國於 10 日進一步收緊了稀土(rare earth)的出口限制,稀土為各種現代工業產品諸如飛機引擎、雷達的關鍵原料,目前中國佔了世界上 90% 以上的生產量。《彭博社》評論道,中方此次措施,標誌著中國首次採取關鍵礦產上的重大行動。 稀土可能成為中美談判的重大籌碼。美國商業諮詢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中國業務負責人奧利弗.梅爾頓(Oliver Melton)認為,無論中美談判結果如何,中方新規全面取消的可能性不大。稀土出口限制恐將重挫如蘋果、特斯拉等一眾美國公司,尤其在中國在少數技術上終於要超越美國的態勢下,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中國出口的 7 種稀土。圖:翻攝自騰訊網《觀察者網》 根據中國新規,世界各地的企業如果要出口含 0.1% 及以上原產於中國的西土產品,如稀土磁體或半導體材料,都必須獲得中方批准。彭博社認為,此舉說明了中方將其對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轉化為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類似於美國利用美元主導地位維護自身利益的作法。 彭博經濟研究院的高級地緣經濟分析師、曾在拜登與特朗普政府任職於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克里斯.甘迺迪(Chris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AI教父」認了中國人工智慧追上美國?郭正亮曝1大優勢:這產業價格太便宜
圖靈獎與諾貝爾獎雙料得主、被稱為「人工智慧(AI)教父」的傑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日前表示,中國在AI領域的發展已經逐漸追上美國,此話一出引起外界熱議。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中天辣晚報》分析,中國的AI發展逐步迫近甚至說要超越美國,是仰賴於自身的1大優勢,使得中國能在全球的AI科技戰場上不斷的急起直追。「AI教父」傑弗里·辛頓日前......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帶動看台區加油吶喊!道奇9歲小球迷看賽助威爆紅
美國一名道奇小球迷在網路上爆紅。9歲的道奇球迷【佩雷斯】,在分區系列賽中,比賽過程在觀眾席相當亢奮,不斷幫道奇助威加油,整個看台區都跟著,被他帶動氣氛。道奇隊在這場比賽,奪下了二連勝。
TVBS新聞網 ・ 16 小時前
不忍了!歐盟擬強制中企轉讓技術 與G7協調因應北京稀土管制
彭博社週二(10/14)透露,歐盟正考慮強制中國企業向歐洲公司轉讓技術,作為其在當地經營的條件,這項措施旨在強化歐盟的產業競爭力。而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委塞夫柯維奇表示,歐盟正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夥伴協調,針對中國「不合理」的稀土出口管制研擬因應措施。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