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充保費「這樣收」多4800億 石崇良眼睛一亮:好睡了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突然拋出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劍指存股族、定存族及房東,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行政院緊急喊卡。石崇良事後表示,面臨明年健保財務缺口將高達千億元「讓我睡不著」。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3)日質詢時建議,只需拿掉現行補充保費1000萬的課徵上限,得罪有錢人,就有4800億入袋,並問石崇良「敢不敢」?石崇良則笑回「聽到眼睛都亮起來了」,直呼:「晚上一定很好睡」。
石崇良今天赴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就「有關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及罕見疾病藥物專款預算運用成效及政策檢討」進行專題報告,賴士葆先是詢問目前癌症治療支出占健保支出多少?針對關心補充保費改革,賴士葆直言,補充保費只需要改一條就好,很簡單,只要把1000萬的天花板拿掉,變5億或變10億,所有故事就不一樣了,保證石崇良「晚上很好睡還會打呼」,得罪有錢人「你敢不敢?」
賴士葆指出,去年現金股利發放高達2.3兆,課2.11%的補充保費,等於4850億,「今天帶這個紅包給你」只要改一條就好、很簡單,所有的人都扣,但小資族不會罵,有錢人心裡想罵也不敢罵,必要時給他一個惠台灣良多的獎牌,說不定他還不敢拿,拔有錢人的毛「他們絕對不敢唉」。石崇良日前提出的方案,持股只有5張、10張的小資族被課,當然會抱怨,但大老闆們持股多少,公開資料算一算都知道,
賴士葆續指,光他知道一年領超過100億股利的就有1、2個人,10億的更是一缸子,有錢人領這麼多,當然得多幫忙一點。石崇良回應,國內癌症接受治療者,以去年為例,有90萬人,支出約1400多億,約占健保支出的六分之一。他笑說:「我聽到委員這樣講,我眼睛都亮起來了,謝謝委員,晚上一定很好睡」。
不過,石崇良也強調:「我這次學會了,要先跟跨部會協調一下,不是我們說了就好」。現行二代健保,除收取一般保費(現行費率5.17%)之外,還針對六項特定所得(或收入)金額達2萬元以上,而未超過1000萬元部分,收取2.11%的補充保費。六項分別為:高額獎金、兼差所得、執行業務收入、股利、利息、租金。
其他人也在看

菲律賓65萬人上街示威 要求徹查工程貪腐醜聞
菲律賓爆發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反貪腐示威。警方表示,大約有65萬名民眾6日在首都馬尼拉集結展開3天的大型集會,要求政府徹查防洪工程貪腐醜聞,並對涉案官員和國會議員追究責任。
公視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台灣全球健康論壇13國與會 石崇良:健保改革參考他國經驗
衛福部與外交部共同主辦的「2025台灣全球健康福祉論壇」,共邀請13國、25位衛生部長等官員參與。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7)日上午出席活動時強調,健保改革迫在眉睫,會參考其他國家經驗,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目前沒有時程表。
公視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普發現金再升級 農產好禮樂開心
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已經開始領取,為鼓勵國人支持國產農漁產品,農業部特別推出「普發現金再升級,農產好禮樂開心!」行銷活動,自即日起至年底,串聯「臺灣農產嘉年華」、「買魚去」、「農良直賣所」、「農村好物網
台視新聞網 ・ 10 小時前市面又查出芬普尼蛋 石崇良:擴大查驗
彰化文雅牧場查出芬普尼超標的毒雞蛋,已被查封卻又利用機會偷偷賣給台中的蛋行,使得毒雞蛋又出現在市面上。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16日)表示,畜牧場的部分由農業部來查明,而後面蛋行部分則已請台中市衛生局去查明為何問題雞蛋還會上架。同時,石崇良表示,衛福部也會擴大查驗。 衛福部長石崇良:『(原音)因為有發現到台中案例後,就像我之前提到我們查到哪裡就驗到哪裡,驗到哪裡就公布到哪裡,既然有發生這樣情形,我們會加強抽驗件數,確保市場上不再有類似情形再發生(確定會擴大嗎?)會擴大。』(編輯:沈鎮江)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有錢人都有1低調特徵 網紅作家驚:多次捐款千萬
不少人以為,有錢人一定是名牌包不離身,打扮華麗,但實際情況可能完全相反,網紅作家黃大米指出,她身邊的朋友觀察到,許多真正資產雄厚的人,日常穿著都非常樸素,有人每天只穿公司發的 Polo衫;有人一次捐款千萬元,但外出時手上僅提著環保購物袋,看起來就像普通人一樣,讓她感嘆真正的富有,往往無法從外表判斷。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0-6歲竹市府養每月1千補助 議員劉康彥:低收戶竟領不到
為了減輕家長育兒負擔,新竹市政府預計明年3月起實施「0-6歲市府養」每月加發1000元的政策,市議員劉康彥今於總質詢指出,並非所有符合年齡的孩子都可以領,如果把孩子送公托、公幼、國小附幼、非營利幼兒園,或是加入準公共化的托嬰機構、保母、私立幼兒園,這些家長都無法領取,相當不公平。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五大行庫9月新承做週轉金貸款年增兩成,央行緊盯防資金入房市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房仲業者觀察中央銀行五大行庫新承做貸款數據,今年9月新增購屋貸款約505億元,創下29個月新低,較去年同期的1110.5億元、銳減56.4%;而新增購屋貸款金額走低的同時,週轉金貸款則持續成長,9月新承做週轉金貸款金額年增近二成,來到9940.4億元,寫下今年單月新高。購屋與週轉金貸款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自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新增購屋貸款金額一路下滑,年增率也由正轉負;加上銀行強化內控,對客戶收支比要求嚴謹,民眾無法取得符合預期的足額房貸,購屋的自備款門檻因而拉高,甚至排擠到裝潢預算和生活消費,增加週轉金貸款需求。張旭嵐進一步表示,不動產可以抵押增貸週轉,用作生活費或投資需求,但不得作為購屋資金。今年股市屢創新高,至今仍在高檔徘徊,也提升投資人短期週轉投入股市的意願;除了個人資金週轉需求外,今年傳產面臨川普關稅戰衝擊,不動產業受打炒房影響,也讓相關業者的資金週轉需求升溫,加上產業界每到季末、歲末,都有較大的資金調度規劃,促使近期的新增週轉金貸款金額創今年新高。進一步觀察,週轉金的利率比房貸利率略低,以2025年9月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要多花錢了!2026年日本旅遊多項新制 日旅達人這樣建議
2026年日本有多項旅遊新制,最重要的包括11月起免稅制度改為先付後退。日旅達人林氏璧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指...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蘇澳水災1死!78歲婦溺斃 家屬質疑通報慢4天
日前宜蘭蘇澳豪雨成災,蘇北里中原路傳出首起死亡個案,一名78歲的獨居老婦人疑似洪水暴漲來不及逃生不幸溺斃。家屬質疑通報流程失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大專生壓力報告!大學生心理壓力逐年升高 僅20%求助
現代許多年輕學生已習慣「有事就問AI」,最新調查發現,嘗試使用AI工具來調節情緒的學生比例逐年增加。然而,專家提醒,AI工具中的資訊往往真假難辨,若過度依賴,可能帶來情緒困擾等負面影響。建議學生在使用AI時應保持警覺,並在遇到困擾時,應主動尋求專業協助。
NOW健康 ・ 11 小時前
高雄楠梓7旬翁失控撞車釀1死8傷 50歲菲籍男死因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黃彥翔報導高雄市楠梓區昨(16)日下午5時許發生一場嚴重車禍;據了解,一名73歲陳姓男子開車下橋後,疑似在路口違規右轉,先撞向一台機車後,接著失控猛撞在待轉區的8名騎士,造成1死8傷的慘劇。事後,陳姓男子被警方依涉犯過失致死罪嫌,移送至橋頭地檢署偵辦。至於被撞死的50歲菲律賓籍林姓騎士,經檢察官今(17)日相驗後確定死因為車禍致頭部外傷、腹部挫傷、內出血,致創傷性休克死亡。高雄楠梓土庫一路昨日下午發生嚴重車禍案件;本起事故肇事者的73歲陳姓男子,過去擔任小黃司機時就有違停紀錄,而這次是疑似開車下橋後,違規右轉直接撞向林姓騎士,再衝撞在待轉區的8台機車。本起車禍中,先被撞倒的林姓騎士送醫搶救不治,釀成1死8傷的悲劇;雖然陳姓男子並無酒駕,但他在案發後做筆錄時稱沒看見,因此在警方詢問後,依涉犯過失致死罪嫌,移送至橋頭地檢署偵辦。林姓男子家屬赴殯儀館。(圖/民視新聞)今日除家屬外,檢察官也前往殯儀館相驗林姓男子的遺體,確定對方死因為車禍致頭部外傷、腹部挫傷、內出血,致創傷性休克死亡。《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不良行為,請勿模仿!原文出處:快新聞/高雄楠梓7旬翁失控撞車釀1死8傷 50歲菲籍男死因曝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藍天白雲慈濟人」救災從不缺席!劉世芳拜會證嚴法師誠摯道謝小草挺館長扯「政治迫害」!發動上凱道「邀柯文哲、黃國昌」 網傻眼開酸高雄7旬翁「開車暴衝」釀1死8傷 今早遭移送橋檢偵辦
民視影音 ・ 10 小時前
2次組改!兒童、長照、公衛業務整合 衛福部:年底提修法
總統賴清德今日宣布,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除了成立兒家署專責整合兒童健康、福利保護、發展等業務,衛福部也將進行組改,將整合長照相關業務,並將公共衛生業務交由國健署負責。組改規劃預計年底前向行政院提出組織法修法草案,希望明年立法院第一會期通過。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1 天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18 小時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吃飯皇帝大!腸胃權威吳明賢拒絕「邊吃便當邊開會」:靠三好一心養生,曝最推薦早餐水果
臺灣成年人當中,約有15%會得到潰瘍。早年醫界普遍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飲食或體質有關,直至1980年代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透過篩檢與治療,大幅降低國人胃潰瘍與胃癌發生率。國際胃腸科權威吳明賢指出,許多人仰賴胃藥舒緩胃痛、胃脹氣等毛病,其實該檢討的是飲食習慣:「你有沒有好好吃飯?」身為腸胃科醫師,他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寧可把食物當藥物吃,也不要把藥物當作食物吃」。
幸福熟齡 ・ 11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