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急症中心新制11月上路 醫師職業工會憂急重症醫護陷入相對剝奪感
為紓緩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新制將於11月上路。醫師職業工會表示支持解決急診壅塞,強化醫療韌性,但擔心UCC進一步導致目前醫院的急重症醫療人員產生相對剝奪感,甚至導致醫療人力進一步流失到基層。
針對 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衛福部長石崇良過去受諺指出,UCC的目標是解決急診壅塞,強化醫療韌性,且看診僅需150元,相較醫院急診最多省600元,比衝大醫院便宜。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指出,對此兩大政策目標,工會表達支持。
但陳亮甫也指出,從邏輯上來看,分流輕症患者並無法解決急診病患無床可住,必須滯留急診的問題,急診醫學會也早已發聲明表示,「急診壅塞」是「急診待床壅塞」,並不是急診來診的病人多或是輕症病人多所造成。
工會擔心,UCC會進一步導致目前醫院的正規急重症醫療人員產生相對剝奪感,甚至導致醫療人力進一步流失到基層。主因是UCC提供給醫療人員的津貼相對高,雖然是符合台灣目前的物價指數,卻高於正規急重症人力的津貼。
陳亮甫指出,若當前政策沒有進一步擬定醫療人力福利與韌性的配套,醫療人員與其繼續待在醫院承受高工時與輪值假日班,不如到基層平日看自費與醫美,假日賺UCC津貼,到時候就變成只有發燒、腹瀉等輕症大家搶著顧,重症老人繼續壅塞急診等到天荒地老。
陳亮甫說,無論是即將上路的UCC或當前急診,收費皆相當低廉,難有鑑別度,在急診救命治療的費用不會令民眾有感,無法有效導流、導正民眾就醫習慣,以目前試辦在各大都會區來說,反而令民眾出現「醫療理當如此廉價」的錯覺。
陳亮甫表示,強化原先就在基層的人力,讓他們有彈性能支援輕急症,縱然立意良善,但工會主張,撥多少資源在UCC,就該撥多少資源在原有的急診與重症照護,也應強化監管,改善急重症人力缺乏彈性與韌性的問題,否則資源錯置之下,長久下來急重症人才恐進一步流失。
更多udn報導
台男新加坡遭竊7萬!飯店「要他翻垃圾桶」 警竟搜出1物
失蹤逾2年…陸前外長秦剛疑現身!北京活動亮相「微發福」
54歲存款百萬簡單生活 她遇1事驚覺:什麼都沒有最可怕
改走夢幻風?火辣女星穿「蕾絲透視禮服」翻車 網:糟透了
其他人也在看

假日急症中心11月上路 醫師工會憂「輕症搶著顧、重症繼續塞車」
為紓解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推動的「假日急症中心」(UCC)新制將於11月正式上路。醫師職業工會表達支持政策方向,認為有助強化醫療韌性,但也憂心UCC恐導致目前醫院的正規急重症醫療人員產生相對剝奪感,甚至導致醫療人力進一步流失到基層,「民眾到時候就變成只有發燒腹瀉輕症大家搶著顧,重症老人繼續壅塞急診等到天荒地老」。
太報 ・ 3 小時前
2025聯新文化節暨30週年同樂會 王明鉅:感謝守護市民健康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19日出席「2025聯新文化節暨30週年同樂會」時表示,聯新國際醫院自1995年1月1日創立,與中央健保局同日誕生,見證臺灣全民健保制度的發展與演進,可說是與健保制度同步成長的重要醫療夥伴。王副市長感謝聯新醫院長年深耕桃園,從醫療服務擴展至社區健康、運動醫學及長照領域,以專業與熱忱守護市民健康,成為桃園醫療發展重要支柱,並祝福聯新醫院30週年生日快樂。王明鉅市長市府婦幼局長杜慈容、客家局長范姜泰基、衛生局副局長藍章杰、中壢區長李日強、平鎮區長蕭巧如陪同中與會,立法委員呂玉玲、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市議員徐其萬、謝美英、張肇良、彭俊豪、王珮毓、張曉昀、魏筠、衛福部長石崇良、運動部政務次長黃啟煌、聯新國際醫院院長許詩典及創辦人張煥禎等均到場參加。王明鉅指出,聯新醫院守護南桃園地區30年,服務對象以客家鄉親為主,堪稱全臺最具客家特色的醫療機構之一,充分展現對在地文化的深厚連結與關懷。醫療的最終目標不僅是治癒疾病,更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聯新醫院正是實踐這項理念的先行者,持續推廣運動醫學與健康促進活動,引導市民養成運動習慣,遠離疾病威脅。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指出,聯新醫院從區
台灣好新聞 ・ 21 小時前
白袍守初心》雲林骨科醫師賴成宏 守護偏鄉30餘年
骨科醫師賴成宏因小時候深烙心中父母及神父無私奉獻態度,從醫後捨家鄉長輩忍著病痛舟車勞頓北上就醫,30多年前回雲林縣斗南鎮開業,遇有緊急病患,向外縣市院所借手術室帶著患者去開刀,之後又到偏鄉無醫村看診至今17年,不收掛號費,健保署給的行政費全捐做社區醫療基金,每年還自掏腰包幫全校每個學童買一本課外書。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健保給付停滯、人才外流!醫直言「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
台灣醫療系統正面臨嚴峻挑戰,許哲綸醫師警告,醫療資源緊張、健保給付停滯,導致醫療人力與藥物流失,臨床經驗逐漸減少。他提醒民眾「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並建議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防境外滲透 內政部祭特殊查核防內賊、國安局預警建黑名單
近期民進內共諜案層出不窮,政府高層遭「狗仔」跟拍,面對境外勢力滲透,主責總統、副總統維安的國安局說,將強化情資統合、極...
聯合新聞網 ・ 3 小時前季節性焦慮症候群 5大調適法
隨著季節交替,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劇烈變化,許多人會發現心情波動,出現焦慮、煩躁、情緒低落,甚至伴隨睡眠不佳、食慾改變及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這種因季節變換引起的心理不適,俗稱「季節性焦慮症候群」。雖然「季節性焦慮症候群」不是正式診斷,但臨床上確實觀察到在生活節奏快速及壓力增加下,環境光照縮短會影響生理時鐘,導致情緒調節困難,進一步加重焦慮與憂鬱感。一些民眾在特定季節(如冬季、年末)焦慮、易怒、睡眠障礙或恐慌症狀會明顯加重,若未及時調適,症狀可能加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蔡昀霖表示,季節性焦慮症候群主要因氣溫、日照和環境變化影響生理節律與神經系統,導致情緒失衡。秋冬日照減少會降低調節情緒的血清素分泌,容易引發憂鬱和焦慮;氣溫 ...
台灣新生報 ・ 18 小時前
乳癌防治月 病友協會籲女性朋友定期乳篩 (圖)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19日在台北市府廣場前舉辦2025點亮雙色粉紅絲帶記者會,高呼健康倡議口號「40–74是妳的事」,號召全國女性共同響應乳癌防治月行動,現場並設有乳房攝影檢查車。
中央社 ・ 17 小時前國道自撞事故小車占比高 高公局籲謹慎駕駛勿分心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0日電)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統計,今年1至9月發生54件國道死亡事故,其中自撞事故共23件,以小型車21件最多。高公局說,因小型車易操作,駕駛人容易輕忽而超速,呼籲應謹慎駕駛,切勿分心。
中央社 ・ 4 小時前何時被徵詢意願? NCC主委被提名人說6、7月再改口5月
立法院交通、教文委員會聯席會議今天審查國家通訊委員會(NCC)委員主委及副主委被提名人,NCC主委被提名人蔣榮先對國民...
聯合新聞網 ・ 3 小時前烏山頭水庫水質合格 農水署籲勿用謠言傷害農民
烏山頭水庫水面架設浮力式光電板,使用水庫清水清洗,並且歷次檢驗水質都合格,但仍擋不住有心人士造謠,有部分媒體稱水庫水被光電板污染並影響農作物安全,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今(20日)嚴正澄清,表示烏山頭水庫灌溉用水水質根本是各水庫中的前段班,籲停止造謠傷害農民。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劉品言《舊金山美容院》答應別人求婚 吐槽連晨翔太笨:不懂女人心
劇集《舊金山美容院》19日迎來全球首播,近期剛升格新手爸媽的劉品言(飾演 林麗穎 )與連晨翔(飾演 江之浩 )在片中是青梅竹馬,杜政哲導演更細膩鋪陳了兩人感情的蛛絲馬跡,然而被問及女方是否知道男方情誼?劉品言忍不住吐槽老公:「偏偏江之浩那麼笨,不懂女人心。」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地下室囚禁14年?動保團體籲倫敦水族館「釋放15隻巴布亞企鵝」
據《BBC》報導,這場示威活動由「動物自由」(Freedom For Animals)組織發起,並獲得「生而自由」(Born Free)基金會與《每日快報》(The Express)的支持,約250至300位民眾聚集於西敏區(Westminster)河畔的景點,抗議水族館飼養15隻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s)的行...
CTWANT ・ 6 小時前鄭麗文當選 陸學者:反映天然獨也反思民進反中的虛偽
鄭麗文18日當選中國國民新任主席,大陸涉台學者指出,鄭麗文當選凸顯台灣民意變化。鄭麗文能獲過半選票,與其敏銳捕捉台灣民...
聯合新聞網 ・ 3 小時前
486先生「1習慣」害頸椎險斷掉!醫驚喊:現代人的通病
「486先生」陳延昶表示,他之前因長期低頭工作,導致頸椎第3、4節嚴重變形,醫師告訴他,一旦跌倒,恐致頸椎斷掉,讓他驚覺長期低頭看電腦螢幕、滑手機的危險。神經外科醫師徐至貝表示,現代人常每天低頭滑手機好幾個小時,長期會造成頸椎過度負擔,「當頭前傾斜45度時,頸椎承受的重量達頭重量的5倍,導致頸椎非常容易受損及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曾在立委戰打敗鄭麗文 她點出:大家對鄭比較多疑慮是親中的言論
民進下屆台中市長參選人何欣純上午接受電台訪問時說,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曾是她競選立委的對手,當年就認為口才不及她,馬...
聯合新聞網 ・ 3 小時前為何郝龍斌1個月流失15%支持? 媒體人列四大敗因:「這步」成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Newtalk新聞] 國民主席選舉已於本月18日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當選新任國民主席。而選前一個月民調仍大幅領先其他對手的郝龍斌,為何仍輸給鄭麗文?對此,資深媒體人羅友志針對郝龍斌敗選進行分析,並列出郝龍斌落選「四大關鍵敗因」。 羅友志表示,選前國民內改革派與多位KOL幾乎「有默契地」在網路上打出「郝龍斌必勝」標籤,試圖喚起員的「執政焦慮感」。但這樣的操作反而讓內「換年輕人試試看」的呼聲升高,尤其在歷經蔡英文高得票連任、羅智強等「流量派民代」崛起後,內已逐漸形成「年輕戰力才是解藥」的共識,而「老人派」卻選擇忽視這股潮流。 羅友志直言,郝龍斌陣營過度自信,真的以為「我必勝」,甚至未參加辯論,讓員的焦慮感達到頂點。此時雖然民調仍未落後,但「羅智強棄保」的效應,已悄悄發酵中。 他提到,羅智強選戰後期「躲去花蓮災區」,不論是刻意避戰或另有考量,卻意外成為催化棄保的關鍵轉折點。鄭麗文順勢接收「改革派」與「自主派」選票,聲勢迅速追上郝龍斌。此時趙少康拋出「中國介入選舉」言論,更成為壓垮郝龍斌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認為,郝龍斌陣營最後仍有「認錯止血」
新頭殼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