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北極熊小丑魚都沒了?地球史上最熱 陸海都遭殃
我們都在說,北極熊快沒有家了,今年是歷史上最熱的一年,我們超過了聯合國預定的攝氏1.5度控溫目標,而且還可能會越來越高。高溫的野火先燒掉了美國加州超過一萬棟建築物,帶走了30條人命,也讓很多必須依賴河水灌溉的農民,呼天喊地。而科學家更首度證實,現在有上千人,確實是被氣候變遷的熱浪「熱死」的。另外,我們可能也看不到《海底總動員》的小丑魚「尼莫」了。海水太熱,小丑魚體型居然在縮水;而南極的企鵝寶寶,也因為食物鏈斷裂,活不下去。野火、乾旱、洪水、生物死亡開始變成生活常態;而從北極、到熱帶、再到南極,沒有人能躲過地球的水深火熱。
地球越燒越嚴重,再度創下最高溫紀錄。
我們第一次跨過了全球平均溫度限制的封鎖線,而今年要過完了,去年的高燒還沒有退,甚至一年比一年還要更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說: 「氣候變遷仍在加速,我們需要大幅減排,才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以內。我們正瀕臨失敗。」
高燒也讓野火燒不盡。今年一月,兩場野火在洛杉磯地區,毀損將近一萬七千棟建築,大火甚至吞噬了 30 人的生命。
加州是火神的眼淚,地球的另一端,卻希望成為雨不停國。
在奈及利亞,農民看著乾涸的河床,又生氣又難過說:
農民 Nasiru Bello: 「這一切都是氣候變遷造成的。以前我們從未見過河流如此乾涸,現在卻乾涸了。附近居民中有些人因河流乾涸而損失慘重,因為他們除了河水外沒有其他灌溉方式。」
沒有水,就沒辦法種植。沒辦法種植,也沒辦法生活。
巴基斯坦農民則是喊道: 「小麥收成後,我只在幾個月前收到一次水。香蕉作物因缺水而受損。我無法播種新作物,因為水不夠。如果有足夠的水,我可以種植一些需水量少的作物。該怎麼辦?我們能做什麼?如果賣掉土地,我們又能去哪裡?」
高溫帶來的乾枯,也讓巴基斯坦的香蕉作物,在田裡枯死。
敘利亞的乾旱,讓小麥收成,銳減到只剩下四分之一。
「這真的很令人壓力大。農業是我的生計。玉米既是食物也是收入來源。如果失敗,我就沒有食物也沒有收入。」肯亞農民 Kadenge 也面臨慘況。
亞洲、非洲、北美洲,沒有誰能倖免高溫。
土地乾渴,水來了,卻帶來更嚴重的災情。
德州一場災難性的洪水,沖毀了美國百年歷史夏令營營地,至少 27 名成員在睡夢中被洪水帶走。颶風梅莉莎(Melissa),創下牙買加最強登陸紀錄,奪走 28 條人命,橫掃許多人的家;強颱海鷗(Kalmaegi),更是重創菲律賓,200 多人罹難,人沒了,連房子都沒了。
科學家第一次,將「死亡人數」與「氣候變遷」,直接劃上等號。光是七月一週熱浪,大約就有 2,300 人「熱死」了,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可以直接歸因於「氣候變遷」。
熱帶海洋,也沒能逃過一劫,《海底總動員》的小丑魚,居然在變小,珊瑚礁也大規模的白化死亡。
「我們的尼莫(小丑魚)竟然會縮小,這真的非常令人驚訝。所以我們持續追蹤牠們,結果發現這是一場非常嚴重的熱壓力事件。海葵周圍的水溫比正常高出約攝氏四度,導致我們的許多魚隻都在縮小。」紐卡索大學博士 Theresa Rueger 指出。
海底世界好迷人,好多人都想一探究竟,但接下來我們可能甚麼都探不到了。
海洋生物學家 Colin Foord 就認為:「沒有鹿角珊瑚和鹿角形珊瑚,就稱不上是加勒比海的珊瑚礁。所以我們正踏入一片完全未知的領域,目前只能盡力而為。而要讓鹿角珊瑚和鹿角形珊瑚在南佛羅里達重新繁盛,恐怕需要像登月計畫那樣的突破性解決方案。」
可愛的小企鵝呢?它們也沒有這麼幸運。
「企鵝本身就很重要,因為牠們具代表性且會受到極端事件影響,但牠們也能指出其他物種重要的棲息地。例如企鵝生活在南極這樣獨特的環境,其他物種如磷蝦或底棲生物也同樣受到極端事件影響。」海洋科學研究所研究主筆 Miriam Gimeno 談企鵝的重要。
氣候非常不可愛,強風吹破了海冰,導致還來不及長大的幼鳥,全數墜海溺斃。
英國南極調查局海鳥生態學家 Norman Ratcliffe 則是說: 「氣候變遷是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影響食物供應。磷蝦是許多企鵝的重要食物來源,海冰消失會導致磷蝦育幼棲地減少,進而影響磷蝦從韋德爾海與羅斯海向外擴散,企鵝的食物來源也因此減少,這對阿德利企鵝與帽帶企鵝造成嚴重影響。」
企鵝的消失衝擊了生態食物鏈。那麼,我們最常說的:北極熊都快死掉了,是真的嗎?
飢餓的北極熊也會跟人類有衝突,平均每兩年就有一個人因為北極熊攻擊而死亡。但對北極熊來說,人類的入侵也非常危險。
為了研究北極熊,又不干擾牠們,科學家啟用了這台安靜又零排放的電動雪地車。同時,一套 AI 雷達偵測系統,也用來預防人熊衝突,警告居民附近有熊出沒。
「我們從小穿著熊圖案的睡衣、抱著熊玩偶長大,對這個物種有著特殊情感。北極熊是整個北極的象徵,也不幸地成為氣候變遷最直接受害者的代表。」北極熊國際協會 Geoff York 說出所有地球人的心聲。
同時間,政治家準備齊聚巴西的聯合國年度氣候峰會,歐盟也宣布了 2040 年的氣候目標。
但對於那些可愛的小丑魚和企鵝,軟綿綿的北極熊,還有那些在洪水、野火和風暴中失去一切的人,這些討論,或許都來得太晚。
更多 TVBS 報導
龍捲風毀巴西750傷!鳳凰逼菲國恐颳17級風 10萬人撤離
川普稱氣候變遷是世紀騙局!拒出席COP30 多國領導人痛批
川普不出席COP30 哥國總統狂嗆:反人類
風災重創兩群島國 地球升溫1.5℃以內?失敗!
其他人也在看
駐土耳其代表黃志揚投書媒體 籲挺台參與COP30
(中央社記者李晉緯新德里14日專電)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在COP30召開之際,於日前刊登駐土耳其代表黃志揚的投書,黃志揚在文中強調,氣候變遷是迫在眉睫的全球危機,呼籲各國支持台灣參與這場重要的峰會。
中央社 ・ 1 天前
今年秋冬最強冷空氣!週二晚間急凍「一路冷到這天」
今(16)日各地早晚仍涼;臺灣東北部地區、基隆北海岸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大臺北、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氣象粉專也指出,週一起台灣北部跟東部就會變天,且這波冷空氣將會是今年秋冬以來最強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最強冷空氣「挑戰首波冷氣團」!明全台大降溫這天剩12度 濕→乾時程曝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16)日迎風面水氣增加,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大臺北、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外出請攜帶雨具備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氣溫方面,西半部高溫約27至30度,東半部則為25至27度,各地低溫普遍為19至22度,早晚感受較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北台灣剩最後一天太陽!專家:下周起溫度溜滑梯 2時段雨勢猛烈
在鳳凰颱風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摧殘過後,台灣迎來了短暫3天的好天氣,氣溫保持在舒適的20至25度左右,南部則是來到30度,不過專家提醒,周一(17日)起,隨著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壞天氣又將到來,呼籲北台灣的民眾把握周日最後一天暖陽,屆時下午與深夜兩時段雨勢較為猛烈。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變冷番薯!入秋最強冷空氣要來了 北部、東北部「這2天」恐探12度
別被現在溫暖的陽光給騙了!中央氣象署今(15)日表示,雖然今明兩天北部和宜蘭回暖,但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提醒,全台早晚仍偏涼,注意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此外,下週一(17日)開始,今年入秋最強冷空氣來襲,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冷空氣南下後,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將轉為有雨,氣溫也急速下滑,「下週二、週三(18日、19日)是這波冷空氣最強勁的時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快關窗!台南安定工廠大火濃煙狂竄 南市7區、高市20區空品提醒
台南安定一處工廠今(14)日發生火警,消防隊目前已控制火勢,不過火勢伴隨大量濃密黑煙,導致台南7區發出「空品提醒」,另因風向逐漸轉為正北至東北東,連帶造成污染物影響高雄市20行政區。環保局呼籲民眾盡量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泉月樓行館」遭爆違建! 業者喊冤:淹怕了才設防水閘門
位於宜蘭冬山鄉的「泉月樓行館」近日因被爆料部分建物為違建而引發廣泛關注。業者指出,這一切源於當地政府未能解決淹水問題,迫使他們不得不設置防水閘門和圍牆以保護自身財產。該行館在近期受到鳳凰颱風的影響,外圍的防水設施成功阻擋了洪水,讓內部保持良好狀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鄭明典曝極區冷空氣要來了!下周台北低溫下探14度 跟「全球暖化」大有關係
天氣風險分析師吳聖宇指出,下周一到周三較強東北季風南下,預報模式預測台北站的低溫直逼14度,各地都將會有感降溫轉冷,可以繼續觀察看看有沒有機會挑戰大陸冷氣團等級的強度。
天氣多一典 ・ 1 天前
不理會環團呼籲立法院強渡關山 光電產業被迫吞下修法惡果陷入黑暗期
儘管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今(14日)於《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法前共同發出緊急聲明稿,呼籲民眾採取加嚴管制、擴大禁建範圍的修法,恐導致光電發展全面停滯,有悖於國家能源轉型與淨零目標,也扼殺部落、農漁村追求轉型的機會。然而,這樣沉重的呼籲,依舊阻止不了民眾與國民聯手三讀通過修法。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下週強冷空氣南下!2區轉濕冷「低溫剩14度」 降溫趨勢一圖看
[Newtalk新聞] 今(14)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但明(15)天開始冷空氣減弱,全台溫度都會回升,對此,氣象署指出,這個週末過後,17日開始就會有新一波強冷空氣,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和東半部轉濕冷,最低溫的時間點在19日清晨,北東低溫下探至14度,其他地方也會有明顯降溫。 氣象署指出,今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晚上台灣附近為偏東北風,明天開始環境轉偏東風,因此台灣附近溫度回升,降雨則以迎風面地區為主,東半部整天不定時有零星降雨;16日之後環境仍為偏東風,水氣比明天增加,桃園以北、東半部降雨變多,其他地區多雲到晴。 17日開始受冷空氣勢力範圍影響,北部、東半部整天濕涼,最冷時間預估落在19日清晨,中部以北、宜蘭、花蓮低溫約14到15度,南部17到18度;20日冷高壓移動到韓國,台灣漸漸有東風的分量,會變得比較溫暖一些,且水氣將會減少,北部、東半部有雨,但降雨時間較17日趨緩。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11月中仍偏暖!鄭明典證實與「全球暖化」有關:北極圈盤據暖空氣入秋最強冷空氣下週報到!全台濕冷有感降溫 未來一週天氣一次看
新頭殼 ・ 1 天前

宜蘭渡假行館未淹水引關注 建築多項違規縣府已列管排拆
宜蘭冬山鄉一間渡假行館在淹水期間因有圍牆、擋水板沒有淹水,並在網路宣傳,引發外界熱議,但其實這家行館涉及多項違規,建築部分是違章,縣政府已列管排拆。另外這次淹水最慘重的蘇澳鎮,居民目前持續整理家園,鎮公所預計今入夜前能完成所有清運。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快訊/高雄人快關窗!安定區大火濃煙南飄「20區淪陷」環保局這麼說
環保局表示,根據氣象及環境部資訊更新,因風向逐漸轉為正北及東北東,影響範圍包含茄萣區、永安區、彌陀區、梓官區、楠梓區、左營區、仁武區、鼓山區、鳥松區、前鎮區、前金區、旗津區、小港區等13個行政區,另空氣品質受影響區域含涵蓋阿蓮區、路竹區、岡山區、湖內區、燕巢區、橋頭區、大社區等7區,提醒下風處民眾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青森漁民海上驚見「熊在游泳」 獵人緊急搭船圍捕
根據《NHK》報導,一名漁民14日上午在青森縣野邊地町近海的陸奧灣附近發現一隻熊在游泳,於是他立即打電話通報地方漁業協會。獵人獲報後立刻登上漁船,前往熊出沒的海域,將熊擊斃。據悉,這隻熊是成年公熊,體長約1.5公尺、體重約140公斤,連漁業協會的副組合長也對熊出現在...
CTWANT ・ 22 小時前
強制中大型光電環評通過 經濟部深夜發四輸聲明極力反對
立法院14日三讀通過相關修法,強制中大型地面光電要做環評,不僅讓七大太陽光電公協會不滿怒批,經濟部深夜也發出四輸聲明,指修法造成合法光電廠商遭受重擊、偏遠或農漁村自用光電設置受影響、出口廠商取得綠電延宕、國家淨零時程被拖累等四輸局面。如此,不但光電商,也殃及一般民眾勞民傷財,最差更恐造成廠商訂單流失。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暖陽剩今天!11/17東北季風增強降溫 宜蘭5地區迎大雨
東北季風將增強,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週一(17)宜蘭局部地區將會迎來一波大雨,同時北台灣也有下雨機會,全天感受濕冷,低溫將下探15度。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明天天氣降雨增 冷空氣17日南下 北部18日起連三天溼涼下探15℃
中央氣象署今天(15日)表示,明天北部及宜蘭氣溫回升,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17日(下周一)東北季風增強,冷空氣南下,18至20日北部溼涼,溫度最低的時間點,可能落在19日晚間到20日清晨,氣溫下探攝氏15度。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0 小時前
週末宜出遊!把握短暫好天氣 全台下週有感降溫
東北季風持續影響,位處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可見陽光,不過週末早晚偏涼且溫差大,下週還有冷空氣報到,南部地區也將有感轉涼,建議民眾備好長袖衣服禦寒。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把握週末好天氣!今「6縣市」颳強風 下週全台急凍「這天」僅13度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明(15日、16日)兩天東北季風稍減弱,北部及東北部氣溫回升,各地早晚仍涼;今日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僅東半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值得注意的是,下週一(17日)東北季風增強,各地天氣轉涼;氣象專家也提醒,17日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開始南下,迎風面北部、東北部及東部轉有雨,下週三、四的清晨苗栗以北將出現13度左右的平地最低氣溫。(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