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菸不酒仍易罹癌! 醫曝「4行為」養出癌細胞:勿以為都沒事
許多民眾不菸、不酒仍罹患癌症,讓病患非常不解原因。對此,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癌症有時候不是「壞習慣」造成,而是「你以為一直沒事」所造成,有癌友因為每天外食、熬夜、喝手搖飲、久坐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恐在年輕時就罹癌。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在門診看一位40歲男性時,發現這位癌友從不碰酒、也不抽菸,甚至自認飲食清淡,但他每天的生活卻是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體檢報告一出來早期大腸癌。事實上,生活中有4種讓人以為無害、卻慢慢養大的「4種慢性毒物」:
1.糖
真正的兇手不是「糖」,而是「升糖速度」。黃軒指出,越精緻的糖、越白的麵粉、越好入口的甜飲料,越能讓人的血糖快速飆升。血糖一衝,胰島素會跟著暴衝,胰島素若常常加班,就會推進癌細胞生長。
2.油
黃軒表示,炸雞、薯條、香腸、熱狗、甜甜圈等都是「慢性發炎」的推手,而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像消防隊,人每吃一份油炸物,它就跑出來滅一次火。當人越常吃,免疫系統就被操到累壞,等到真正需要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病毒時,免疫系統已經無力。
3.熬夜
當人每天都凌晨3點才睡、吃飯亂吃、壓力爆表、情緒卡住,都會讓體內的自由基亂竄。黃軒指出,長年累積的自由基會養出癌症。「熬夜不是『一時爽』,是『身體默默變老』、加強癌細胞的出現!」
4. 腸的毒菌
黃軒直言,腸道相當於免疫系統的主機板,七成都在腸道內。現代人的腸道問題多半不是病菌造成,而是外食油太多、蔬菜太少、纖維不夠、發酵食物不足,導致腸道裡的好菌減少、壞菌增加,最後整個免疫大軍潰散。
黃軒強調,人不需要每天吃10種抗癌食物或保健食品,而是應該少吃甜、少吃油、少熬夜、減少腸道壞菌,如此一來,就能讓身體修復、平衡,大幅降低罹癌風險。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獨家/樂天突宣布12月離開台灣 中職奪冠後首次員工旅遊行程曝光
最強霸王餐!5陸客掃桌「下秒順走鍋」 一票傻眼:好吃到連鍋都打包
渡假村推「萌獅叫起床服務」又陪玩 7分鐘近2800被旅客訂爆
其他人也在看

上班途中遇劫! 貨車撞直行雙載機車 受困車底1人亡
中部中心/王俞斐、林韋志、張家維 台中南投報導台中北屯區18日上午6點多,發生死亡車禍,右轉物流車和直行雙載機車騎士,發生碰撞,機車兩人雙雙受困車底,其中騎士被救出時頭部變形明顯死亡;另外在南投則是有婦人被闖紅燈砂石車撞上,幸好婦人命大,沒有被捲到車底,熱心民眾合力抬機車。上班途中遇劫!貨車撞直行雙載機車 機車騎士身亡(圖/民眾提供)驚悚畫面曝光!白色物流車,路口迴轉後,準備右轉進入巷內送貨,卻和同向直行機車發生碰撞,機車兩人,連人帶車被捲入車底。消防人員,使用破壞器材,救出受困車底的兩人,其中一人,頭部變形,已經明顯死亡沒有送醫,另一名女乘客,全身多處擦挫傷,臉上血跡斑斑,救護人員,替他進行急救處置,送往醫院救治。機車雙載兩人是同事關係正要前往上班 途中遭遇死劫造成一死一傷(圖/民視覺新聞)死亡車禍,發生在18日早上六點多,台中市北屯區松竹路一段,據了解機車雙載兩人,是同事關係,當時正要前往上班,沒想到途中遭遇死劫,34歲古姓女騎士,傷重不治,釀成一死一傷悲劇。南投婦人綠燈起步被闖紅燈的砂石車撞上 幸好婦人命大沒有被捲入車底(圖/民眾提供)在南投,同樣也有驚險瞬間,待轉區的婦人,綠燈起步,被闖紅燈的砂石車,猛力撞上,幸好婦人命大,沒有被捲入車底,但她被機車重壓在地,三位熱心民眾,趕緊上前替他解圍。事發在南投草屯鎮草溪路,73歲婦人,一度意識模糊,無法正常應對,幸好送醫後沒有生命危險,只是驚險瞬間,真的讓人捏把冷汗,警方也將對肇事駕駛開罰。原文出處:上班途中遇劫!貨車撞直行雙載機車 受困車底1人亡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拖板車10噸鋼捲滑落 撞破港務分公司圍牆離奇! 撞死86歲老翁 34歲男自行就醫3小時後不治芬普尼毒蛋燒不停! 彰檢搜蛋行帶回負責人 訊後20萬交保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將納部定專科…感染科新血銳減去年全台僅14人 台大醫:還沒完全放心
衛福部近期公告,要將感染科及重症醫學科納入部定專科,屆時全台合計將有25個部定專科。我國去年僅新增12位感染科專科醫師,...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大腸癌末期槍砲犯 收押前暴斃
罹患大腸癌4期的羅姓男子涉嫌持霰彈槍對民宅開槍,警方依槍砲罪嫌移送嘉義地檢署偵辦,檢察官向嘉義地院聲押禁見獲准。豈料在押解移送看守所前,羅男突在地檢署拘留室昏倒,口吐白沫、不停抽搐,送醫不治。醫院初判疑服用「氰化物」死亡,檢方17日相驗後,將於19日解剖釐清死因,也要追究有無人員疏失。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桃園驚悚命案 男稱心情不好砍死妻
桃園市中壢區17日發生驚悚殺妻案。甫退休的64歲李姓男子清晨起床後,不明原因突以鐵鎚重擊在客廳看電視的妻子頭部,再以菜刀砍頸,隨後滿身是血跑到桃園市警局中壢分局內壢派出所自首,表示「我殺了我老婆」,警方趕到現場,發現李妻躺在血泊中,血肉模糊已死亡。警方將李男依殺人罪嫌移送法辦,檢方複訊後聲押獲准。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淡水圖書館攜空中英語教室 推感恩節親子英語閱讀體驗免費報名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攜手空中英語教室教育集團,22日、23日與29日推出系列親子閱讀與英語學習活動,從節慶主題書展、行動書車「書香火雞」布置到親子共讀與英文情境活動,帶領孩子在閱讀中認識感恩節文化,體驗濃厚的國際節慶氛圍。活動即日起開放至新北市立圖書館網站免費報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日常生活「三害」不離手 48歲男喉嚨怪怪已是癌、食道切光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常生活「三害」不離手,下場嚴重!48歲的張先生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今年初開始感覺喉嚨有異物感,吞嚥不順,本來以為只是發炎,沒想到就醫檢查卻發現下咽部有腫瘤,進一步胃鏡檢查又在食道中、下段發現癌變,經切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並已合併淋巴轉移,為第三期食道癌合併第四期下咽癌,必須全食道切除。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陸外交部提出解決「台灣有事論」要求:收回言論、認偏糾錯
中日兩國近來因為「台灣有事論」,陷入外交僵局,兩國外交官員今(18)日在北京舉行磋商。大陸外交部也在下午的記者會中,表明中方對日方的要求,是要日方「收回錯誤言論,認偏糾錯,給中國人民一個明確的交代」。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長照體系中的挑戰! 失智老人照護兼具專業與家屬信賴
當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照護成為長照體系中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面對記憶流失與精神行為症狀,第一線照顧服務員以耐心、同理與愛,成為長者最溫柔的依靠。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自2000年創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以來,深耕本土已28年,秉持「為失智長者打造一個愛的世界」的使命,透過跨專業團隊提供個別化的照顧服務,改善長者生活品質,更成為家屬最信賴的依靠。
NOW健康 ・ 1 天前
低溫注意!氣溫驟降心肌梗塞、腦中風、皮膚乾癢?變天要注意的疾病一次看
氣溫驟降、溫差大,除了容易感冒咳嗽,還可能誘發不少疾病。醫師呼籲,溫差過大應注意保暖,避免因身體無法負荷而發生憾事。究竟低溫、溫差過大會引發哪些問題?又該如何預防或解決呢?Yahoo顧健康帶你一次掌握。
Yahoo奇摩顧健康 ・ 1 年前
爬樓梯好吃力、膝蓋痠又卡?不只關節退化、小心肌少症才是真兇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會發現自己上下樓梯變得吃力,蹲下膝蓋就痠痛、卡卡的,甚至站起來需要撐一下。別以為這只是「年紀大」的自然現象,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這背後很可能是肌少症在作怪。
鏡報 ・ 1 天前
追求完美主義,卻讓身心漸行漸遠?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在現代社會中,「要做到最好」彷彿成了一種普世價值。不論是職場表現、學業成績,甚至人際關係與自我形象,許多人對自己總是設定極高的標準。然而,當這份努力轉化為「非完美不可」的執著時,便可能逐漸演變為一種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甚至影響身心健康。根據心理學研究,完美主義不只是性格傾向,更可能是一種「不健康的因應策略」。完美主義者往往相信,只有在毫無瑕疵的表現下,自己才值得被肯定與接納。這種信念雖然在短期內能推動人努力向上,卻也潛藏著長期的風險。完美主義的三種面貌1. 自我導向型完美主義(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這類型的人對自己要求極高,認為無論做什麼都應該達到最高標準。他們將自我價值與成就緊密綁定,失敗會引發強烈的自我批判與羞愧感。2. 他人導向型完美主義(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此類型傾向對他人提出不切實際的期望,並對未達標者感到失望、批評或敵意,這樣的特質常見於工作領導者或家庭成員中,易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3. 社會規範型完美主義(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國防部:內部清查共諜逮捕5名嫌犯 將落實安調機制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8日電)國防部今天表示,政戰局執行內部清查作業時,發現楊姓少校舉止可疑,依國安聯防機制通報國安局、調查局等單位查辦並逮捕5名嫌犯。國防部強烈譴責違背忠誠義務叛國行為,並落實涉密人員安全調查機制,建立接密資格認證及深化反情報教育。
中央社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7 小時前
她靠「1飲食法」狂瘦25公斤,暴食症不藥而癒…別到50歲才知道,這些「超級食物」越吃越不健康
搭上那些被廣為推薦的營養食物熱潮,你開始吃大量的杏仁、菠菜、薑黃、黑莓、藜麥或黑巧克力等,卻覺得愈來愈沒有活力、身體虛弱,或許是你最愛的「超級食物」背後,藏著一個隱形殺手,那就是許多植物都會製造的化學毒物:草酸。我也曾為了實行健康飲食,在不知不覺間攝取過量草酸,導致身體愈來愈不健康。在步入50歲時,才終於找到病根……
幸福熟齡 ・ 1 天前
這水果可防糖尿病!研究:還能護眼又通便「增加抵抗力」
近來氣溫驟降,正值流感、腸病毒等疾病肆虐之際,民眾可攝取高營養的水果來增強抵抗力。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百香果不但含有蛋白質、鈣、鎂、維生素C,也有鉀離子和維生素A。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適量百香果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於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不吃甜就安全?營養師點名「常吃這幾樣」血糖飆更快 餐後立刻吃水果也不OK
很多人以為只要不吃甜食,血糖就能穩,但其實要控糖不踩雷,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先了解「GI值、GL值」這兩個關鍵指標,才能吃得安心又聰明! GI值vs GL值 .GI值(升糖指數):是指食物吃下去後,讓血糖上升的「速度」。像一碗白飯GI值高,吃完血糖會快速升高.GL值(升糖負荷):則是指一整份餐對血糖的「影響程度」。如果同樣是一碗飯,加上蔬菜與蛋白質,GL值就會下降,因為整體升糖速度被平衡了 日常這樣吃 有效控醣 .主食選全穀類燕麥、糙米、全麥麵包、玉米、地瓜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減緩醣類吸收速度,幫助血糖平穩不會突然飆升.蛋白質優先選擇豆製品豆腐、黃豆、黑豆、毛豆都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含有植化素與膳食纖維,能幫助控制血糖,還能增加胰島素敏感度,讓身體更有效率地利用能量.蔬菜澱粉1:1餐盤中蔬菜量應與主食量相當,可增加飽足,並延緩血糖上升;特別是香菇也是蔬菜.水果餐間吃兩餐之間吃水果,可減少血糖起伏,若餐後立刻吃,容易造成血糖高低不穩.增加整餐豐富度每餐有蛋白質、蔬菜與全穀類,就能有效降低整體GL值,控糖更輕鬆 這些食物要少吃 幫助穩住血糖 若平常不小心攝取到高風險食物,也會讓血糖一下子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優格空腹吃反而浪費!營養師揭「最佳黃金時段」 這1時間點吃小心會變胖
優格以牛奶為主要原料,營養豐富、熱量低,是許多人維持腸道健康與控制體重的首選發酵食品。但「hint-pot」網站中,營養師指出,吃優格的時間點不同,益生菌與營養素的發揮效果也會差很多。 空腹時吃優格的影響? 空腹吃優格並非絕對不好,但在飢餓狀態下,胃酸酸度高,容易讓雙歧桿菌、乳酸菌在到達腸道前就大量死亡,降低益生菌直接作用的機會。 .早晨剛起床胃酸最強,不建議優格作為第一口食物,可先吃其他食物再搭配優格。.想發揮最大腸道益生效果,建議在用餐中或餐後食用,此時胃酸濃度相對較低。 即使益生菌在胃中被破壞,也能成為腸道好菌的「養分」,間接促進腸道健康。搭配富含寡糖的水果(如奇異果、香蕉)或高膳食纖維的堅果(杏仁、核桃、腰果)效果更好。此外,研究顯示優格中的蛋白質與乳酸能幫助抑制血糖快速上升,熱量低,也很適合作為減重期間的點心。 想護骨? 晚餐時吃更好 鈣的吸收率在夜間較高。白天「破骨細胞」較活躍,夜間睡眠時則是「成骨細胞」修復骨骼的高峰期。 .晚餐搭配優格,可提供骨修復所需的鈣質。.配合含維生素D(魚類、乾香菇、木耳)與 維生素K(納豆、海帶、小松菜、花椰菜)的食物,更有助於鈣吸收與骨骼強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