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太熱就是雨炸! 專訪越野跑國手、鐵人公司,戶外運動如何調適?
9月下旬的某天早上8點半,《環境資訊中心》記者與越野跑國手張岱偉(歐霸)會面。在這之前,他剛完成山徑越野世界錦標賽(WMTRC)前最後一次國內訓練。教練要求他6點開始跑,不想因天氣太熱影響評估,但起步時氣溫已飆至30°C。
台北郊山越來越悶熱,是很多越野跑者的心聲。同為教練的歐霸亦觀察到,當跑者勝負慾較重時,更容易忽略熱傷害對身體的影響。
除了高溫,越趨頻繁的強降雨也影響戶外活動。歐霸5月參加在貢寮舉辦的越野賽事,賽道因連續暴雨而硬砍一半。比賽執行單位LAVA鐵人公司總經理李汎璿透露,最近兩年明顯感受到颱風和高溫對戶外選手的衝擊,同時考驗賽事方的應變能力。
熱到把訓練目標定得「更高」
歐霸七年前接觸越野跑,通常在台北郊山訓練和教班。他感覺到這兩年夏天變得更悶熱,熱的時間也更長,12月才開始變冷,但4月過後又要回暖。
城市悶熱,跟樓房高度、密度、都市設計有關,加上台北市是盆地,低海拔郊山也沒法速速散熱。歐霸說,越野跑手經常在劍潭山、軍艦岩等淺山訓練,海拔不超過300~400公尺,「都籠罩在熱氣裡。」500~600公尺的山徑,則明顯較涼快,所以跑手把訓練目標定得「更高」——到海拔1120公尺的七星山主峰,少了濕悶感,對訓練就好很多。
除了「人往高處」,歐霸指出,跑者訓練都落在清晨5點多,大約7點前要跑完,因為「是一整天最涼的時候」,車輛廢氣也較少,但就要犧牲睡眠時間。有些跑者選擇晚上跑步,但市區才剛剛開始散熱,訓練效益較弱。加上台灣濕度長期徘徊在70%~80%以上,汗水黏在皮膚「排不出去」,無法將體溫帶走。
每次上課、訓練,歐霸都會定時提醒學員喝水、補充電解質,夏天盡量選擇遮蔭的路徑。即便如此仍有學員會勉強自己,教練就要適時判斷,必要時趕快叫救護車。歐霸坦言,儘管他是有證照的第一線急救人員,終究比不上專業醫療人員,只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還有許多人會忽略恢復過程,歐霸稱「多5~10°C,訓練後的恢復就差很多。」熱傷害過量便容易導致後續受傷,甚至有跑者訓練後會表現異常疲勞,回家後輕微腹瀉,嚴重則嘔吐。這樣的情況更常見於比賽。歐霸回憶道,之前有個越野接力賽,賽程拉到快中午,就有跑者交棒後直接倒在路旁,被工作人員發現有熱衰竭症狀。
「你有一個好勝心,你的心理會把身體推到更極端。」歐霸說,「也因為接力賽,表現不好會影響整隊。我們很常在一種勝負慾之間,忽略對身體的判斷,那反而是最危險。」
跑者或許防水 但安全最重要
跑界有句名言——跑者是防水的。歐霸解釋,台灣越野跑、路跑跑者的確比較喜歡雨天訓練,因為氣溫較低,可減少水分、電解質補給的頻率,訓練後恢復也比較快。但現在台灣午後降雨也開始變強,7、8月有好幾天早上跑步很享受,但中午過後就大暴雨,山徑直接變小溪流。
「有些地形比賽濕滑,就算學員沒受傷,也可能因為環境造成壓力,對他而言不是一個好的體驗。」如果訓練遇到雨量大時,歐霸就會停課。
此外,歐霸也曾遇過強降雨後幾天,大石頭滾下來把路徑砸掉,因此他會留意氣象預報,若單次降雨量太高,或降雨已累積幾天,就要評估山崩風險。「颱風更不用講,山徑變得很難訓練,常常要跨過倒木,原本可以跑的,都變成障礙賽。」
今年5月上旬,歐霸參加The North Face在貢寮舉辦的越野賽,賽前強風暴雨,主辦方宣布賽道變更,歐霸原本跑的42公里直接砍半,泥土路大多變成水泥路、柏油路。參加者對安排意見紛紜——有人質疑跑水泥路不是越野,為何不改期或退費?也有人稱讚改道,認為比賽最重要是安全回家。
該賽事執行單位LAVA鐵人公司總經理李汎璿(Jo)跟記者解釋,貢寮本來就很常下雨,規劃比賽時已做好雨備方案,賽前兩天布置賽道時還天氣晴朗,比賽前夕卻突然狂風暴雨,在稜線上的夥伴回報說,步道指示的布條掛不上去,連人都站不穩。LAVA跟教練團隊商討後,認為比賽雖可進行,但必須變更賽道。
是否更改賽期也是執行方很頭痛的問題,需要考量多方因素,比如適合比賽的季節,一個週末算上路跑、越野跑、鐵人比賽可能就有6~7場賽事,加上外國選手眾多,改期實在不易。
不僅野跑因天氣而有變更賽道的問題,鐵人三項的游泳,會因浪太高、閃電打雷等因素,調整海域範圍或取消項目。李汎璿在LAVA工作十多年,他對這兩年的極端氣候更有感,「有點措手不及。」
2024年9月底,LAVA在墾丁舉辦Ironman 70.3(半程鐵人三項)賽事的前一週,遇上山陀兒颱風直搗南部。團隊在下榻地待了好幾天,「沒法做任何事情,外面完全狂風暴雨。」賽前三天,李汎璿冒雨看沙灘狀況——「慘不忍睹」,原本往沙灘的樓梯損毀,高低落差近1.5公尺,無法正常行走。
隔天,團隊跟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旅館業者等公私部門協調,利用機具初步清掃沙灘,移除玻璃、樹枝、漂流物。後續外圍環流也有影響,LAVA諮詢水上戒護單位後,認為灣域外相對危險,遂把海域賽道縮減一半。「選手抵達時會發現好像沒事發生,可是我們前面已經歷很多抉擇和困難。」
至於高溫比賽容易中暑,是否可以把賽事提早一、兩個小時舉行?李汎璿分析,這會牽涉海域潮汐、對周遭居民影響以及公路封路的交通管制,「這都是綜合考量,才能評估出比較可行的方案。」目前的必要措施則是縮短補給站距離,提供飲用冰塊和外用冰水降溫等。
環境的永續 也是運動的永續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非常大的世界性問題。」歐霸舉例,9月初他參加在法國霞慕尼白朗峰(Chamonix-Mont-Blanc)舉辦的環白朗峰超級越野耐力賽(UTMB),賽前一天因遇到強降雨而改道,起跑時間也延後。
「天氣好時,大概30°C左右,天氣不好,就掉到15、10°C以下。」儘管台灣跑手出發前已研究歷年天氣,並提前抵達目的地適應賽事環境,也會擔心淋雨導致失溫。100公里以上的長距離組別,跑手不但在前段經歷日曬雨淋,到海拔2000多公尺時又面對下雪,事先裝備好的禦寒衣物也無法完全對抗低溫,「很多台灣選手被冷到沒食慾,影響後續表現。」
事實上,歐洲也面對熱浪來襲,歐霸6月在瑞士遇上33~36°C高溫,外國人也扛不住。他認為人類無法短時間改變氣候,唯有認識、了解環境議題,才能在戶外作出更多及時處理,例如路線選擇、時間變更、水分與電解質搭配等。
李汎璿則想到透過賽事推廣環保理念,能提升民眾對環境與氣候的關注。比如說,LAVA提供外用冰水降溫,會用小水桶代表替即棄海綿;獎牌改用自然掉落的樹幹木材或回收玻璃,「獎盃們」變成碟子、沙拉碗、手機架,實行一物多用;提供接駁車,鼓勵使用大眾運輸;安排餐車和環保餐具,減少一次性用品。
有時環保也會被罵。LAVA補給站不提供一次性水杯,改為在物資包提供可重用的水瓶,結果被罵翻。早年被罵翻的還有2014年率先引入線上成績證明書。「拿張紙要幹麼?回到家就爛爛的。」事實證明,現在選手直接下載證明書,秒速在社群媒體分享。李汎璿說,當大家習慣規則、認同環保,「就會持續做。」
LAVA也正跟學者接洽研究賽事碳盤查,不過他坦言相當有難度,不僅耗時,成本也非常高,評估費用或需過百萬元,這都須由公司承擔。
「雖然是小小的力量,但這樣的資訊和訊息傳達出去,一步一步改善。要靠大家努力,才有辦法達到。」李汎璿說。
其他人也在看

高鐵推寧靜車廂 1.7萬人次被勸導 最多人犯一毛病
台灣高鐵9月22日起實施寧靜車廂引發話題,經統計至10月13日,逾1.7萬人被勸導,其中73%為講電話與用3C沒戴耳機,另27%為成人喧嘩。高鐵今公布調整措施,車安人員即起採自然互動方式勸導,以「口頭提醒」與「柔性引導」為主要方式,兼顧秩序維護與旅客感受。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準風神「侵台機率」曝光!粉專警「3地區嚴防劇烈降雨」:做好準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熱帶擾動96W被預告即將生成,面對再有颱風可能逼近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也透露目前特別協調所,已經轉為緊急應變協調所,隨時針對「風神」形成後馬上的天災預防調度,氣象粉絲專頁「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特別發文,提及96W現在正處於組織性改善中,預計還需要兩三天整合,並揭開「風神」若生成的襲台可能性,在19至22日間在台灣3地區可能因為共伴效應出現劇烈降雨。
民視 ・ 5 小時前
颱風風神估週末生成「路徑變了」 影響最劇烈時間曝光
受限於環境,熱帶系統增強時間將延後!中央氣象署估今晚至明日才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週末生成為颱風「風神」,週日起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將影響全台,其中雨勢最顯著時間落在週日至週二,氣象署也說明一週天氣概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3 小時前
準颱風「風神」路徑南修 全台週末大變天!轉冷+豪雨下到發紫
【記者黃泓哲、江宜潔/台北報導】今(16)日東風帶來水氣、全台天氣變化明顯,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大台北、恆春半島也有零星降雨,接著午後山區及高屏恐出現局部雷陣雨,直到週末東北季風報到,整體感受可能會十分濕涼。值得注意的是,熱帶擾動(96W)持續整合中,目前預估最快這兩天有機會發展成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至於路徑則又略為南修了。
壹蘋新聞網 ・ 8 小時前
準風神颱風恐侵台?專家揭「最可能路徑」 下週雨區再擴大
位於菲律賓東方的熱帶擾動96W持續發展中,氣象專家吳聖宇今(15)日表示,有機會在週五至週六增強為風神颱風,目前預估路徑變數大,不過他認為最有可能的路徑是「經過呂宋島進入南海」。他也提醒,即使風神颱風不直接侵台,也要注意降雨的情況,尤其是大台北、北部山區、東半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一帶都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這週末別去光復鄉!鏟子超人「急籲1事」 一票人點頭:車票已退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千萬噸洪水如海嘯沖進光復鄉,導致當地災情相當慘重,各地湧入許多鏟子超人前往災區救災。不過,有志工提醒,最近天氣不太穩定,未來一整週都會有強降雨,希望大家這週末先不要去現場幫忙了,「好好休息平安最重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風神」不登陸也可怕!全台雨彈炸4天「北東恐大量降雨」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秋老虎持續發威,今日(16)各地天氣依舊天氣晴朗炎熱,有7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其中新北市白天恐飆到38度極端高溫、臺南市、屏東縣可能出現36度高溫;不過下週即將迎來入秋首波降溫,最高降幅達10度。另外,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擾動96W正於有利環境中逐步醞釀發展,預估最快週末升級為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美國預報預測可能會靠近台灣,氣象專家吳德榮也示警,即使風神最終未登陸台灣,在東北季風共伴(秋颱)效應影響下,北、東部仍躲不掉雨彈,甚至可能「大量降雨」。
民視 ・ 11 小時前

謝龍介慘了!造謠烏山頭水庫光電「污染超標」 郭國文怒報案告發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我國近年持續發展綠電,烏山頭水庫於2022年設置「水面型太陽光電板」,不過近日卻有網紅質疑,工人以「藥水」清洗光電板恐會污染水質,國民立委謝龍介也多次附和此謠言,更稱自己若當選台南市長一定嚴查。對此,民進立委郭國文今(16)日怒嗆,謝龍介就是造謠者之一,已派人至警局報案告發違反《社維法》,散布假消息製造恐慌,希望警察盡速偵辦。
民視 ・ 6 小時前
要變天了!有感降溫狂掉10度 秋颱共伴降雨熱區曝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16日)環境為偏東風,迎風面水氣稍增,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及宜蘭地區有不定時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大臺北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高屏地區及其他山區也有
中廣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風神颱風可能明天生成!共伴效應將影響全台天氣 週日起全台降雨北部降溫8度
氣象署表示,目前台灣受太平洋高壓籠罩,各地天氣晴朗穩定,高溫普遍達32度以上,部分中南部內陸或近山區甚至可達36度。不過,自周六晚間起,東北季風與風神外圍環流將同步影響台灣,天氣轉趨不穩。氣象專家指出,風神颱風若持續增強並接近台灣,其外圍環流將與東北季風產生...
CTWANT ・ 7 小時前
周日起東北季風+準「風神」颱風共伴效應豪大雨來襲 北部、東北部雨勢紫爆
天氣風險氣象主播簡瑋靚表示,明天持續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晴時多雲、高溫炎熱,預測氣溫約33-36度、低溫約25–28度,大臺北與西部內陸較易出現36°C以上高溫;午後各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可能,範圍小、雨時短但偶有較大雨勢,前往山區仍稍須留意午後天氣變化。外出請做好防曬、補水與補充電解質,正午前後紫外線偏強,長時間戶外工作者建議安排間歇休息、留意熱傷害。
天氣多一典 ・ 4 小時前
準風神強碰東北季風!「2地區」難逃共伴效應 連炸3天豪大雨
今(16)日各地大多為晴到多雲,不過晚起水氣略增,降雨機率提高。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週末(18-19日)天氣將隨東北季風南下逐步轉變,週日至下週二(21日)96W將增強西行通過呂宋島北部陸地一帶,進入南海,屆時須特別防範共伴效應帶來的顯著雨量,預測北部至東北部降雨可能更持續且猛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準颱風神「路徑關鍵轉折」 粉專:直撞呂宋島機率最高
熱帶擾動96W持續增強,預計將形成風神颱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目前該系統結構仍相當鬆散,需要時間整合,而太平洋高壓勢力強勁,持續將其往西推移。當系統抵達菲律賓附近時,將因槽線東移導致高壓減弱,形成關鍵轉折點。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英國一周丟800萬顆電子菸鋰電池 AI偵測火災風險 還能回收黃金、稀土 潛藏利益達420億
不論是3C產品或各類玩具,鋰電池幾乎無所不在。一旦混入一般垃圾或回收物中,若處理不當,便可能引發火災。英國新創公司 LionVision 研發出人工智慧(AI)系統,協助電器回收廠有效識別廢棄電池,除了能降低火災風險,還能回收有價值的金屬材料。 這套 AI視覺系統 透過鏡頭掃描輸送帶,一旦偵測到鋰電池或拋棄式電子菸,就會啟動氣流噴射裝置,將它們從廢棄物流中吹出分離。 非營利組織 Material Focus 分析指出,英國家庭每年丟棄約10.3萬公噸電器,家戶中更囤積高達8.8億件未使用物品,每年購買約11億件低價電子產品,例如耳機、充電器、拋棄式電子菸等,其中超過一半最終進入垃圾堆。當產品未被妥善回收時,等同損失價值約10億英鎊(約新台幣420億元)的貴金屬與關鍵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菸近年已成為快速消費型電器產品,英國每周約有800萬顆電子菸鋰電池被丟棄,導致回收廠火災頻傳,威脅公共安全。 支持者認為,若能加強前端分類與AI辨識,不僅能提升黃金、鈀金及磁性材料中稀土元素等貴金屬回收率,也能減少對進口原料的依賴。
Yahoo奇摩(國際通) ・ 8 小時前
印尼驚傳「規模6.7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
地牛翻身!印尼巴布亞省於台灣時間16日下午1時42分發生規模6.7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觀測資料顯示,震央在南緯59.907,西經61.622度,地震深度為10.0公里深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地球變暗中 北半球像「夏天穿黑T恤」吸收更多光 氣候變更熱
科學家研究長達24年的衛星資料,發現地球正在「變暗」,而且北半球比南半球更暗,這是因為地球反射回太空的光變少,就像夏天穿著黑色T恤,吸收更多光源,也讓氣候變得更熱。 挪威國際氣候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search)科學家霍德納布羅(Oivind Hodnebrog)表示,造成此現象有幾個因素,最大的原因是「氣溶膠污染」(Aerosol pollution)減少,氣溶膠是指懸浮於空氣中的固體或液體微粒,因此「空氣變乾淨」,能將陽光反射回太空的粒子減少,同時讓雲層變暗。 此外,北極海冰與積雪的融化也加劇了這一效應,因為裸露出較暗的地表與海洋會吸收更多熱量。不過,霍德納布羅強調,這種能量不平衡的現象並非永久,未來發展將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溫室氣體與氣溶膠的排放量,而這一趨勢可能影響降雨分布、洋流變化與長期天氣型態。
Yahoo奇摩(國際通) ・ 5 小時前
準「風神」最新路徑曝!週日起防共伴效應 吳德榮示警:北、東大量降雨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明(16日、17日)兩天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部、東南部、大台北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為多雲到晴,午後高屏地區及其他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氣象專家吳德榮則表示,白天晴熱將持續至週六,週日起防「共伴效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恐颱風來襲! 光復佛祖街持續清溝 季連成:沙包加強維護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蓄水量修正為151萬噸,約為溢流前的1.7%,目前水流穩定沒有立即危險。不過面對風神颱風可能襲台,第一線人員也繃緊神經,備戰防颱,今(16)日一早,光復鄉多個村的村長來到活動中心,測試防災廣播系統,確保設備沒問題。另一邊,重災區佛祖街的清理工作持續進行中,國軍與志工們積極清除淤泥、準備防颱沙袋,為即將來臨的颱風做好準備。湛藍湖水,被灰白色的岩層與泥土環繞,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16日蓄水量修正為151萬噸,約為溢流前的1.7%,水流沒有異狀也沒有立即危險,但就怕颱風再為當地帶來狂風豪雨致災,第一線繃緊神經備戰防颱。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長王梓安說:「如果有聽到(廣播)的話,或者是聽不到的話,請馬上跟村長反映。」許多村的村長16日一早超前部署,到活動中心測試廣播器,而村民也很緊張,就怕生命安全再受威脅。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民VS.村長王梓安說:「你上次廣播我們都沒有聽到,就被洪水沖過了,120號那邊,我們都聽不到,如果有時候下大雨,我們在屋子裡面會聽不到啊。」防颱預警設備還需強化,而另一邊,洪患重災區的佛祖街。華視新聞記者柯芷筠說:「堰塞湖重災區佛祖街復原工作持續進行中,面對週末可能形成的風神颱風,18日起禁止志工進入災區。」佛祖街至今仍有厚厚的淤泥待清,堆出的土堆甚至比許多成年人還高,除了挖土機持續開挖,國軍和志工們,也抓緊時間清理溝渠準備防颱沙袋,還有志工向中央前進協調所陳情幫幫忙。志工羅先生說:「(怪手)壞掉了現場要修理怪手的機構都沒有。」總協調官季連成當場表示會處理,15日也提到30公里側溝已經清理完成,防颱期間,如何維護就是關鍵。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我們是用沙包的方式讓沙不要再進入到側溝,另外我們排水溝的灌溉用渠的這個維護,也是用沙包和防水膠布來做防護,在所有溢堤判斷出來它最有可能溢流的點,我們會加太空包。」清淤復原維護,環環相扣,災區最前線防颱準備滾動推進。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