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世代視力老化警訊!老花白內障提前來襲
對肩負「上有老、下有小」責任的40至50歲「三明治世代」而言,清晰視力不僅關乎生活便利,更影響工作效率與家庭照護能力。然而,隨著3C使用時間大幅增加、近視人口年年攀升,眼睛老化現象正逐漸提前發生,從老花到白內障的距離也愈來愈近。
澄清眼科總院長吳孟憲醫師指出:「過去老花與白內障被視為長者才會面臨的問題,但近年來,40多歲就出現視力模糊、對焦困難的患者明顯增加,這顯示眼睛的老化正在年輕化,是值得重視的視力警訊。」
老花不再是中年負擔 老花雷射助攻清晰視界
步入中壯年後,許多人會發現閱讀距離變遠、手機文字模糊,這正是老花眼的典型表現。吳孟憲醫師說明:「老花雷射能透過調整景深與雙眼視覺平衡,讓遠、中、近距離的視野更協調,減輕對老花眼鏡的依賴。」
不過,吳孟憲醫師也提醒,老花雷射並非每個人都適合,術前須依據眼睛條件、生活習慣與視覺需求進行完整評估與規劃,以確保安全與穩定效果。對三明治世代而言,當視力恢復自然與靈活,不僅提升生活品質,也能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他進一步指出,若眼睛老化未及早關注或控制,老花與白內障往往會接連出現,形成「雙重視力挑戰」,因此定期檢查與良好保養至關重要。
3C重度使用者拉警報!白內障年輕化現象浮現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55歲以下申請白內障手術的人數逐年增加,顯示白內障患者正快速年輕化。澄清眼科門診觀察亦發現,40至50歲患者出現白內障初期症狀的比例逐漸上升。
吳孟憲醫師指出:「高度近視與長時間使用3C產品,是導致水晶體提早老化的主因之一。當水晶體長期暴露在氧化壓力下,結構容易產生變性與混濁,使視線出現模糊或眩光。」
他提醒,白內障初期症狀常被誤以為是老花或用眼疲勞加重,但若出現夜間眩光、顏色黯淡或對比度下降等情形,應儘早就醫檢查。尤其是高度近視者或曾接受老花矯正者,更應定期追蹤,避免水晶體退化未被察覺。
白內障年輕化三大關鍵因素
白內障是一種漸進性的水晶體老化疾病,與現代生活型態息息相關。吳孟憲醫師指出,近年來年輕族群出現白內障的主因,主要包括:
高度近視(超過500度):眼球過長導致水晶體代謝異常,容易提前混濁。
3C使用過度:長時間注視螢幕造成眼睛疲勞與自由基累積,加速水晶體氧化。
紫外線曝曬:長期戶外活動未配戴防護眼鏡,紫外線會破壞水晶體蛋白結構,增加混濁風險。
吳孟憲醫師提醒:「高度近視患者不僅容易併發視網膜病變外,因為眼軸較長容易玻璃體退化、液化,造成水晶體氧化速度加快,白內障就會提早來報到。視力退化的速度往往比想像中快,建議不要等到視線明顯模糊才就醫。」
預防視力提前老化 從日常習慣做起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維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是延緩眼睛老化最有效的方法。
吳孟憲醫師建議:
● 每用眼30至40分鐘應適度休息,讓眼睛遠眺放鬆。
● 攝取富含抗氧化營養素的蔬果,如深綠色蔬菜、胡蘿蔔、魚類等,有助延緩水晶體老化。
● 外出時務必配戴具防UV功能的太陽眼鏡,避免紫外線傷害。
● 高度近視者應每年定期接受完整眼科檢查,及早掌握水晶體與視網膜健康狀況。
若出現老花或白內障初期徵兆,應由專業醫師評估視力狀況與需求,選擇合適的矯正或治療方式,以免錯失最佳視力恢復時機。
澄清眼科專業團隊 以個人化精準規劃守護視力健康
澄清眼科自1997年成立以來,長期致力於白內障與老花治療的臨床研究與技術發展。由總院長吳孟憲醫師領軍的專業團隊,結合AI智慧輔助與3D顯微技術,能依患者眼球條件、視力需求及生活型態量身規劃手術方案,確保治療過程安全、精準。
台北澄清眼科更獲認證為「白內障手術亞洲示範中心」,擁有醫學中心等級的無菌手術室與國際級儀器設備。吳孟憲醫師強調:「現代白內障與老花治療不僅是恢復清晰視力,更重視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讓視覺回歸自然舒適,這才是真正的健康視界。」
澄清眼科: https://cceye.com.tw/order
此訊息由澄清眼科提供
其他人也在看

視力模糊、變暗⋯恐是「視網膜病變」警訊!醫揭「1關鍵」千萬別忽略
糖尿病帶來的影響不只是血糖波動,還可能默默侵蝕視力。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患者約有3成有視網膜病變,但有做眼底檢查者卻不到三分之一,眼科醫師提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小心5大徵兆,別誤以為只是用眼過度太累或度數加深,若延誤就醫,可能身陷失明危機而不自知。
優活健康網 ・ 5 小時前
73歲駕駛撞騎士後又撞待轉區 違規右轉釀1死8傷|#鏡新聞
高雄一名73歲陳姓駕駛,昨天(16日)傍晚開車行經高雄市楠梓國小後門時,先是衝撞一輛直行的機車,再失控撞倒待轉區的機車,50歲的林姓騎士送醫後宣告不治,另外還有3人骨折以及5人擦挫傷。駕駛辯稱,自己車速不快,不過警方調查他是違規右轉。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 小時前
每天抽40支菸!70歲男「咳嗽、痰多」竟是肺阻塞 醫揭4大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70歲的張先生每天抽40支菸、菸齡長達42年,近年常出現咳嗽、痰多與爬樓梯就喘不過氣的情形,經檢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國泰綜合醫院魏芳君護理部主任表示,張先生起初嘗試自行戒菸未果,院方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DM)說明疾病嚴重度與吸菸相關性後,轉介至戒菸門診接受尼古丁貼片治療與衛教輔導。一個月後成功停止吸菸,三個月後完全戒斷並不再需要戒菸貼片。目前他持續回診,在個案管理師追蹤與協助建立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習慣下,逐步恢復正常生活。 吸菸是最大危險因子 戒菸是預防COPD最有效方法 國泰綜合醫院張嘉修醫師指出,「菸害」就是罹患COPD最大的危險因子。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肺阻塞風險較非吸菸者高出6.3倍。COPD特徵為「氣道長期發炎、呼吸道狹窄」,患者會越來越喘、越容易咳嗽,甚至走幾步就喘不過氣;肺功能一旦受損,難以恢復。目前國內約有10多萬名COPD患者,但仍有許多人未被診斷。 張嘉修醫師提醒,一般人常將「慢性咳嗽」、「容易喘」誤認為老化或感冒,實為肺功能惡化警訊。預防C
健康醫療網 ・ 5 小時前

鮪魚、鯊魚、旗魚含汞高!長期食用恐傷神經增失智風險
台灣四面環海,魚類是民眾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但並非所有魚類都適合經常食用。蕭捷健醫師指出,研究顯示鮪魚、鯊魚和旗魚等深海魚類含有高濃度重金屬,長期食用可能傷害神經系統,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新竹通上線3月評分低、問題多 議員籲訂定規範勿淪錢坑
新竹市政府推出的新竹通APP於今年8月上線,但民進新竹市議員施乃如指出,新竹通評分低,且錯誤修復速度慢,APP內甚至無回報機制,要求市府訂定使用預算規範,勿放任其成為「錢坑APP」;對此,市府回應,依各界回饋意見及需求,持續規畫擴增各項整合服務。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新竹城市馬拉松今登場!1萬3700名跑者穿梭風城 肯亞選手「霸榜」成最大贏家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新竹報導新竹城市馬拉松今(16)日登場,有逾萬名跑者共襄盛舉,更刷新歷屆報名紀錄,路線穿越新竹市區及多處城市地標,展現風城獨...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咖啡+茶「2:3 黃金比例」曝光! 研究揭驚人保健效果:降低45%死亡風險
早上一杯咖啡提神、下午一杯茶放鬆,這樣的習慣可能比想像中更健康。最新研究指出,只要掌握咖啡與茶的「黃金比例」與飲用方式,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與更低的死亡風險相關。
姊妹淘 ・ 6 小時前東吳超馬11月底開跑 攜手故宮展古今運動魅力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7日電)2025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將於11月底開跑,東吳也和故宮合作舉辦特展,展示東吳超馬歷屆精彩影像,並精選故宮與運動相關的繪畫作品,帶領觀眾感受古今運動魅力。
中央社 ・ 2 小時前
影/特赦殺子案老母親無需等三審定讞 國民團籲社家署也須檢討改進
高齡80老母親照顧癱瘓臥床兒子50多年,兩年前確診新冠肺炎後深感無力繼續照顧,最後無奈將兒子殺害,連承審法官也替這起長照悲歌請求總統特赦。國民團今天(17日)也呼籲賴總統無需等待所有司法程序終了、現
中廣新聞網 ・ 2 小時前
年末iPhone電池更換優惠!原廠電池現省900元,回收行動電源再送商品卡
iPhone換電池最高折900元!神腦國際推出「iPhone原廠電池舊換新」優惠活動,針對iPhone 12至16系列手機,提供現折500元優惠,並贈送300元配件購物金;iPhone 14至16系列
食尚玩家 ・ 7 小時前

「使用瘦瘦針」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減半 BMI高者效果更顯著
被醫界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不僅有助減重,還與大腸癌死亡率下降有關聯。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瘦瘦針的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僅約15.5%,而未使用者則高達37.1%,差距超過一倍,此發現引發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19 小時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7 小時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比藥物還有效!研究揭「1蔬菜汁」讓人生髮:2週就見效
許多人苦於落髮困擾,皮膚科醫師柯傅桓表示,落髮不只是外觀問題,許多患者因髮量少或禿頭而自卑、憂鬱,目前雖有藥物,仍副作用讓人卻步,一項研究發現,廚房常見的洋蔥,竟是治療落髮的天然良藥,男性效果尤佳,僅2週就看到初步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81歲文平夫婦無三高!健保卡從未用過 健康祕訣大公開
資深廣播人文平和百萬流量網紅文平嫂,夫婦2人高齡81歲,卻沒有三高慢性病。文平更驕傲說,健保卡從來沒用過,連老花、白內障、攝護腺問題都沒有,身體如此健康,都要多虧太太平常細心照護。 文平夫婦健康
健康2.0 ・ 1 天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1 天前
減重小心!4種「液體碳水」地雷公開,喝錯等於多吃半碗飯
許多人以為「喝的比吃的更清爽」,但不少看似健康、實際上含有高碳水的飲品,常常讓減重成效停在原地。以下整理4種生活中最常被忽略的「液體碳水」地雷,減重族群務必要多加留意。
姊妹淘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