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暨系有四科研今年科「2025未科技」殊

中大系隆座教授、中西合研究所王海座教授、癌症生物精研究中心王椿教授及附院周德院的四域科研,以新研技升表亮眼,今年科「2025未科技」殊,10月18日在台北世一行的台新技博接受科主委文表。
科主委文致表示,今年「2025未科技」吸引逾500件科技名,最出83突破性新成果,涵生技新材、先材料、零科技、半光通、人工智慧及人文科技等六大域,他肯定研界在科研成果用化上的努力,展研在前瞻技上的力。
中大暨系今年科「2025未科技」的四科研如下:中大系隆座教授的科研,用非病毒基因殖技,建立新『多型基因精送之胞平台建:跨癌精免疫法的新策略』;成包括:中大生所特聘教授徐成及立中央大生命科系斐婷副教授。
中大附院周德院院怡文教授科研,「靶向性外泌新平台」利技,通美FDA IND,在生技新材域先群,技成有:明佑副教授、邱智教授、潘志明助理研究、士副研究。
中大中西合研究所王海座教授科研,新研的人源化CD24抗HH0146,今年「2025未科技」殊,由科推本重推之亮技!研成包括:中系詹世萱助理教授,李芸萱研究助理及容甄博士生。
中大癌症生物精研究中心王椿教授研究,在洪明奇院士的指下,成功研出能精辨甲基化EGFR(meEGFR)的株抗,研究成包括博士後研究林佑哲、深研究助理李沈宜君,及林志助理教授。
- 者:中央社息服20251020 15:29:25
- 更多生活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