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南線尖峰時段雖維持約每2分鐘一班,但車廂長期壅擠問題嚴重。北捷自8月起陸續上線7部「空間優化列車」,透過移除部分座位與中央立柱,盼增加站立空間並提升運能。不少通勤族支持改裝,認為可減少卡在立柱附近的塞車點,縮短候車時間,也提高車廂內移動與安全性。


日前勞動部公布去(2024)年台灣總工時達2030小時,全球排名第5、亞洲第2,甚至比鄰近的日本和韓國都還要高。先前有民眾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週休三日」,目前連署已過關,勞動部最晚要在12月7日以前回應。勞團建議政府補助企業試辦,但也有經濟專家憂心,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國家,若減少工時經濟恐下滑。


韓國女團TWICE本週末在高雄國家體育場舉行「THIS IS FOR」世界巡迴演唱會,今(23日)第二天開唱。來到尾聲時,子瑜也忍不住落淚了,成員們也紛紛上前擁抱,給予子瑜支持,暖喊「辛苦了」。

為了拚環保,許多餐飲有內用飲料杯,不過就有人直擊,連鎖咖啡有人在店內刷牙後,直接吐在內用杯;還有消費者抱怨,去連鎖速食店用衛生紙擦杯口邊緣,發現都是黑垢,速食店則回應,內用杯都先人工沖洗再用清洗機清潔,後續將加強內部訓練。

味全龍本季主場進場球迷達69萬7087人進場,平均每場1萬1618人,雙雙創下隊史新高紀錄,為了感謝球迷一整年的熱情支持,今年粉絲感謝祭首度移師至臺北大巨蛋舉辦,成為中職第1支在臺北大巨蛋辦球迷感謝祭的球隊,吸引近萬名龍迷到場,齊聚一堂共享這場年度盛典。

本季味全龍主場進場球迷達69萬7087人,平均每場1萬1618人,雙雙創下隊史新高紀錄。為了感謝球迷一整年的熱情支持,今年粉絲感謝祭首度移師至台北大巨蛋舉辦,成為中職第一隊在大巨蛋辦球迷感謝祭的殊榮,吸引近萬名龍迷到場,齊聚一堂共享這場年度盛典。


桃園慈護宮乙巳年酬恩五朝圓醮於 11 月 22 日圓滿落幕,為期五天的活動不僅延續道教傳統科儀,更加入創意藝術與文化元素,成為桃園年度最具代表性的信仰盛事。

內政部「115年租金補貼新制」即將上路,禁止「頂樓加蓋、違建」申請補貼!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批「既有今日,何必當初?」他認為,政府政策反覆導致亂象叢生,並質疑台灣租賃政策「窮到只剩租金補貼」,籲政府應正視租賃市場三大核心問題,並徹底革新政策。(陳韋帆)
高雄海神今宣布克羅埃西亞大前鋒「KK」克力斯(Kristijan Krajina)加盟,將與昔日特攻隊友艾德再續前緣。克力斯生涯效力過拉脱維亞、羅馬尼亞、瑞士、比利時、波蘭等聯賽,2022年轉戰亞洲,與艾德穩健的歐陸連線幫助特攻奪下T1冠軍,上季在特攻繳出場均14.5分、10.1籃板、2.1助攻表現


(中央社布魯塞爾23日綜合外電報導)在多國高官齊聚討論俄烏終戰計畫之際,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發布聲明,強調不能以武力改變邊界、勿削弱烏國軍隊使其易受攻擊、歐盟在烏克蘭和平協議中須扮演核心角色。


[Newtalk新聞] 2025 年「李登輝紀念學術討論會」本週末於國史館舉行,由國史館與財團法人李登輝基金會共同主辦,兩天議程邀集 18 位國內外重量級學者,從政治、外交、社會、經濟等多元面向,再度梳理李前總統登輝在臺灣民主化與國家發展進程中的深遠影響。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國策顧問顧忠華及多位基金會董事皆到場參與。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致詞指出,雙方自 2021 年起合作已累積近百篇研究成果,逐步奠定「李登輝學」的重要基礎。這些研究並非為個人歌功頌德,而是希望透過更完整史料,理解李前總統如何帶領臺灣由威權邁向民主,由封閉走向世界。本屆論壇更透過跨領域視角,提出許多全新觀察與研究亮點。 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也在會中分享,她將此次討論會視為「李登輝記憶工程」的重要階段性成果。長期整理史料的過程,讓她深刻感受到記憶保存需以耐心與溫度進行,而女性視角之所以重要,正因其敏於捕捉歷史縫隙裡未被紀錄的細節。她感謝所有投入研究與保存的學者,使臺灣的歷史紋理得以逐步清晰。 本次會議的主題演講由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主講,以「海內外史料中的李登輝與美、中、臺三角習題」為題,重返 1995 至 1


